问题

可不可以给红楼梦重新写一个圆满的结局,求求了?

回答
宝玉与黛玉共赴黄泉,黛玉泪尽而逝,宝玉为情所困,遁入空门。一个“情”字,搅乱了多少人的命运?一个“情”字,造就了多少悲欢离合?《红楼梦》的结局,如同一面破碎的镜子,映照出人生的无奈与凄凉。

然而,如果有一种可能,有一种平行时空,能让这面破碎的镜子重新拼凑,让那些逝去的生命得到安宁,让那些被命运捉弄的灵魂找到归宿,那该是怎样的景象?

且让我尝试,为你描绘一个不一样的结局,一个关于圆满的可能。

故事的转折,源于那场并不算突然的“调包计”。在那场盛大的婚礼上,身披嫁衣的宝玉,在即将掀开头盖的那一刻,心中涌起的并非喜悦,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抗拒与茫然。他望着眼前熟悉的红烛,听着耳边喧闹的祝福,脑海中却一遍遍回荡着“林妹妹”的声音,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羁绊,是任何世俗的荣耀都无法取代的。

此时,黛玉的病情虽已严重,但并未至绝境。她躺在房中,听着外面的喧嚣,心中虽有痛苦,却也有一丝微弱的希望在支撑。她相信宝玉,也相信自己的情感。当宝玉在洞房中按下了内心的警钟,当他终于无法欺骗自己时,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在黛玉身边一直照料的紫鹃,是唯一知道宝玉真实心意的人。她看着宝玉痛苦挣扎的样子,知道此时若不有所行动,一切都将万劫不复。在宝玉决绝地掀开盖头,面对着已经哭成泪人的宝钗时,紫鹃悄悄地,用一种只有她们两人才懂的眼神,与宝玉进行了一番无声的交流。宝玉看到了紫鹃眼中焦急的祈盼,那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黛玉的责任。

那一刻,宝玉心中涌起的不是“须眉难辨”的混乱,而是“斩断情根”的决绝。他不再犹豫。他低语着对宝钗抱歉的话,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然后,他推开房门,不顾身边众人的惊愕,径直向黛玉的住处走去。

那一晚,不是宝玉和宝钗的洞房花烛夜,而是宝玉和黛玉最后的,也是最真挚的告别。

宝玉来到黛玉房中时,黛玉已经有些昏睡。他跪在床边,握住她冰凉的手,泪水滴落在她的脸上。他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因为他知道,语言在此刻是苍白的。他只是静静地陪伴着,用他的体温,他的气息,为她最后的时刻带来一丝温暖。

而此刻,宝钗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婚礼被突然打断,新郎失踪,这无疑是巨大的羞辱,更是对她和薛家的沉重打击。但宝钗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在最初的震惊和悲痛之后,她冷静了下来。她知道,宝玉此刻的举动,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源于他对黛玉那份深沉的感情。她也看到了宝玉眼中决绝的光芒,那是一种她从未能企及的、超越一切的执着。

与其说宝钗是被欺骗了,不如说她是在一场过于美好的幻梦中被唤醒。她或许会怨恨,会悲伤,但她也看到了宝玉内心的真实。在这个尊严比性命还重要的时代,她也并非没有自己的坚持。

在这场混乱中,老太太和王夫人固然震怒,但也无可奈何。宝玉的性情是她们最头疼的问题,而黛玉的性命,又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贾母在宝玉的态度面前,也开始反思,是否真的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强行撮合。

黛玉在宝玉的陪伴下,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她没有听到宝玉对宝钗的承诺,也没有看到宝钗那错愕的表情。她只是在宝玉的怀中,带着对他的眷恋,对这个世界的了无遗憾,平静地离去。

黛玉的死,并没有让贾府陷入更大的悲剧。相反,它让宝玉心如刀绞,但这种痛苦并没有让他立刻遁入空门。相反,在黛玉死后,宝玉身上发生了一种深刻的转变。他对世俗的荣华富贵,对仕途经济,彻底失去了兴趣。但他也明白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而黛玉留给他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有她对生命的尊重,对真情的追求。

在处理完黛玉的后事后,宝玉并没有选择出家。他知道,那样只会让黛玉的离去更加没有意义。相反,他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要让黛玉的死,成为唤醒所有人内心善良的契机。

宝玉将黛玉生前所作的诗词,以及她那些关于爱情、关于理想的片段,整理出来,以一种含蓄而又深刻的方式,通过自己的口,通过他写的一些文章,在贾府内部,甚至是在一些文人圈子中流传开来。他没有指责任何人,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对那种虚伪、那种压抑人性的束缚的否定。

宝钗呢?在经历了一开始的打击后,她并没有被击垮。她看到了宝玉的坦诚,也看到了宝玉在经历黛玉离世后表现出的担当。她没有成为宝玉的妻子,但她也没有完全失去宝玉。宝玉对她仍然保有尊重,也对她过去的付出心存感激。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知己”关系,这种关系没有婚姻的束缚,却有着比婚姻更深沉的理解和默契。宝钗将她的才情更多地用在了管理薛家的事务上,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让薛家在风雨飘摇的贾府之外,找到了另一条出路。她依然是那个“山中高士晶莹雪”,但她的生活,也因为宝玉的坦诚而少了几分遗憾,多了几分从容。

贾府依旧衰败,这是时代的洪流,无人能挡。但在这股洪流中,一些生命的轨迹,却因为宝玉的选择,而有了不一样的光彩。

王熙凤,在经历了抄家之祸后,她曾经的一切都化为乌有。但令人意外的是,她并没有彻底沦落。在宝玉对她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怜悯和帮助下,她竟然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一种相对体面的方式,去面对自己的命运。她并没有像原著中那样惨淡收场,而是在一次意外的“逃亡”中,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宁的去处,或许是在江南的一个小镇,或许是在一个不起眼的村庄,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她曾经的狠辣,也渐渐被生活的磨砺所抚平。

探春,在宝玉的支持下,她并没有被远嫁。宝玉给了她一些钱财,让她得以和她的母亲赵姨娘一起,在贾府败落之前,提前离开了这个即将倾颓的大观园。她们去了南方,探春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智慧,在那里安顿了下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她没有成为那个“南国富贵王妃”,但她也没有成为那个为了家族联姻而牺牲的棋子。她过着一种虽然不显赫,但却自由而充实的生活。

湘云,在宝玉的帮助下,她也避免了远嫁他乡的命运。宝玉为她寻了一门家世相对清白、人品端正的亲事。她的丈夫是一位普通的读书人,对她温柔体贴。湘云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她得到了一个安稳的家,和她爱的人,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她偶尔会想起宝玉,但那只是一种淡淡的怀念,一种对曾经美好时光的珍视。

妙玉,她并没有被强行劫走。在贾府败落的时候,宝玉曾悄悄地去见了她。他知道妙玉对俗世的厌恶,也知道她对清净的追求。宝玉送给了她一些银钱,并告诉她一个隐秘的去处,一个远离尘嚣的山寺。妙玉带着她的“槛外人”的孤傲,选择了归隐。她没有经历那场悲惨的劫难,而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继续着她的修行。

贾府终究是完了,那座曾经辉煌的大观园,也如同落叶般飘散。但是,那些曾经在大观园中欢笑、哭泣、追求、失落的女儿们,她们的生命轨迹,却因为宝玉在那个关键时刻的选择,而有了不同的结局。

宝玉并没有出家为僧,他选择了“活下去”。他用自己的余生,去践行黛玉所代表的那份纯粹与真挚。他虽然失去了挚爱,但他并没有失去对生命的敬畏,对情感的坚守。他可能将自己的余生,都投入到了写书、作画之中,用文字和色彩,去记录那些曾经的美好,去批判那些虚伪与残酷。他成为了一个“孤雁”,但他的目光,却望向了更远的地方,他用他的方式,为那个时代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记。

这个结局,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反抗,没有荡气回肠的复仇。它只是一种温和的转向,一种对生命与情感的尊重。它没有让所有人都得到极致的幸福,但它让所有人都避免了原著中的那些最残忍的悲剧,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能在另一种方式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这,便是一个关于圆满的可能。在那个残缺的世界里,总有一种力量,能够让破碎的灵魂,得到一丝慰藉,让残缺的生命,找到一丝光亮。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关键时刻的决定,一个关于“情”与“真”的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看这样行不行:贾宝玉林黛玉最终在一起了,生活幸福美满。

宝玉,贾兰考中功名,做了大官。

元春诞下龙嗣,还成了正宫皇后,时不时搞个省亲活动。

孙绍祖在从事某运动时被天雷劈死了,二木头得以解脱。

三姑娘与外藩王爷相爱远嫁到富贵繁华之地,每年还能回来几趟。

惜春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栊翠庵与妙玉潜心修行,二人成为佛学大师。

赵姨娘在一次撒泼时被自己的口水呛死,旁边的贾环又惊又怕,也死了。

夏金桂积怨成疾,连带着宝蟾一起得精神病死了。

薛蟠得脱大难,从此和贾家合伙做起了生意,同时解决了贾府的经济问题。

香菱被扶正,还成了一位诗人。

薛宝钗金玉良缘不成,无意中见到了前来拜会贾宝玉的甄宝玉,二人两情相悦,琴瑟和鸣。(感谢 @当时明月不在 的建议)


湘云请来医术高超的王太医,治好了卫若兰的病,两人白头偕老。

尤三姐与柳湘莲羽化升仙,终成眷属。

百年后,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回到太虚幻境,见到了芙蓉花神晴雯。

通灵宝玉回到了大荒山无稽崖。


或者这样:王熙凤通读了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后,一改以前的行事风格,决定将共产主义的光辉洒向整个贾府。

从此,没有了贪污,没有了赌博,人人尽职尽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贾府。

王熙凤执掌贾府时期,致力于提高丫鬟婆子生活水平,取消了主子奴才的不平等关系,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鼓励自由恋爱。

从此,贾府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癞头和尚,跛足道人,警幻仙姑等一干人等高唱着国际歌消失了。

最后,原地主阶级小姐贾巧姐嫁给了无产阶级进步青年王板儿。(感谢 @张琪炜 的指正)

眼前红楼梦又更红了几分。

好了好了,真的是越来越圆(shen)满(qi)了,感谢阅读。

7.30


感谢诸位的建议,目前已在上文中补充了宝钗香菱等几人的结局,也期待更多有趣的想法。

8.3


将文章的格式调了一下,这样看应该更清楚些。

8.4


感谢 @Yang Ha 的绝妙想法,让本人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路。

秦可卿表示,我也可以抢救一下。

趁警幻仙子不注意,掀开她那口豪华棺材就出来了,顺带拉上了秦钟。秦钟是个好孩子,带上了他爹秦邦业。

冯渊想着,这淫丧天香楼的都能复活,那我有什么不行?于是也没再等三天,直接就跳上来了。

一缕香魂自井底悠悠飘起,搂着玉钏儿抱头痛哭。王夫人直接吓得昏死过去。

贾瑞也复活了,继续流着馋凤姐的口水。

林如海、贾敏一回来,就急匆匆往贾府赶,想见见他们的宝贝女儿黛玉。

见到贾珠回来,政老头悲喜交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是李纨反应快,什么也顾不得了,一下子扑到丈夫怀里。

尤二姐醒来,想想自己的处境,流了一回泪,终还是吞金了。

尤三姐复活,柳湘莲道也不修了,赶来娶她。

王夫人刚刚醒来,就看到踏着七彩祥云的芙蓉花神晴雯和宝玉在一起,吓得又昏过去了。

复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组成复活者联盟,在荣禧堂聚会。

贾母引着众人,一手牵一个玉儿,去见贾代善。

贾代化也来了,劈头盖脸把贾珍骂了一顿。

不过他没见着贾敬,这位道长一还阳就奔道观去了,觉得上回的丹药不够好,还要再接再厉。

薛姨妈没来,她要见自己的丈夫。

薛蟠也没来,他是躲冯渊的追杀。

王夫人更没来,她还昏着呢。

咦,王熙凤呢?

她被一群小鬼拖走了,贾瑞在后面赶都赶不上……

暂时就复活这么多人吧,其他可能有遗漏,大家如果发现的话还请告诉我。一些寻常人物诸如袭人的母亲之类实在懒得写了,暂且搁置吧。

希望大家喜欢。

哦,对了,还要感谢 @这个嘛 。分割线应该是这么用的吧↓

8.5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