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亮剑怎么了?这才叫演戏,老亮剑拍的和真的似的。
我这么给你说吧。我刚接手新一团的时候,部队发型乱 缺少护发经验 最重要的是缺少发胶 啫喱水全团不到十瓶 焗油一瓶都没有 发胶还是老牌发蜡 就这样,两个人还分不到一瓶发胶。我去找旅长要你猜旅长怎么说 旅长说要发胶没有 要命一条 你李云龙看我脑袋值多少发胶就看砍了去 就这样 一年之后 新一团什么都有了 沙贝龙 SYOSS 海飞丝 没有这些 我敢跟坂田联队硬碰硬的抹发胶?
别的不说,新亮剑有个场景,就是李云龙团过黄河被楚云飞拦住,这时,日本飞机来袭,然后…………李云龙抱着捷克式机关枪对空射击时,楚云飞也拿了一挺机关枪“和李云龙背靠背打飞机”,且不说真实性如何。这样强行组cp的剧情,真的很尬。这个剧情让我对这个片子直接忽略掉。不入流。
附上视频:(有杂音不好意思哈)
是用华为手机录的屏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892386352156672亮剑中大到台词和场景,小到队伍口令,都非常有部队特色!
比如有一段戏中,孔捷想捞李云龙油水,向李云龙请命自带骑兵去捡好处,结果李云龙笑着当场揭穿孔捷,然后孔捷非常不爽,于是说:你那些好处我不要好吧?说到做到,一口唾沫一个钉!
李云龙马上正经脸:好的,现在我宣布,经团党委认真研究决定,派孔捷同志……(部队特有文化)!
还有李云龙接手孔捷部队后,旅长的口头教育,对战士们的思想动员,也非常有部队特色,部队口头禅还有领导讲话一般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简短精辟!比如:
好,那我就提前喝你们的庆功酒!
穿新军装不要给我走老路!
手酸总比心酸好!
还有亮剑中每个队伍中的口令,一听就是有过带兵经验的人在配音,可能普通人听不出来,但是当过兵的人都容易分辨,一般队伍口令普通人是不可能喊的标准的,只有长期带队经验的班长或军官才做的到!就算当过兵没带过兵的人都不一定行!
另外,李云龙的带兵长处,那么多手下愿意为他不惜一死!有过当兵经历的人都懂,一般性格斯文或处处遵规守纪的军官是做不到的,李云龙这类有血有肉重情重义又胆识过人的军官在军纪方面和其他地方往往会有很多缺点,比如性格过于刚烈,偶尔出格在纪律上打擦边球或越过红线,对自己手下护短,爱骂骂咧咧,不脱离编制的情况下在自己领地有自己独特一套的规矩等,总之,李云龙的性格刻画的太真实了……
亮剑只是当年拍摄受一定条件限制,在人物构画和台词包括演员演技都是没得说,而新亮剑无论哪一点都在一味模仿,每个人物却缺少灵魂,那种细微拿捏的非常不准!完全是在尬演!
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以及那个时代的早期电影,年纪大一点的都看过吧。现在还能拍得出来吗?我记得那些电影还有一个名字是军事教学片。
里面那些观众记不住相貌的民兵们,其军事素养估计现代大部分人都达不到。提枪,出位入位,隐蔽,匍匐前进等等细节,动作十分到位,标准,以及熟练。表达出来的精气神,不是在演电影,而是给新兵蛋子演场景舞台剧。
我们当时看的时候就说这样牛逼的军队还要抗战八年,搞撒子呢。呵吖嘛个呵。
老亮剑其实也有很多地方不够精细。
比如那些构筑工事的沙包,一个颜色不对,再个估计是泡沫做的,很轻,演员演搬运的场景中明显就是不用使力的。
骑兵作战很多技战术都是给自己带来较大风险或者伤害的,如果你说当年八路就这水平,好吧,我信了。
还有那个挖战壕到距离内扔手榴弹的内容,放在那个年份,真的不现实。一个是日军掷弹筒不是吃素的,二个是己方的手榴弹真没那么质量好。稍晚一点年份估计是可以的。
新亮剑我就没看,考虑到如今的那些导演和大众的口味,估计又是个爆炸满屏,红血纷飞,男女柔情的新·抗日剧。
因为最近看了一堆堆的CCTV8的抗日剧,居然连三八大盖都不拿了,而整了些马步枪。
以及楚云飞那个演员,在亮剑里面精气神以及两个时期的气质差异,的确是差异明显而让观众感觉到真实。而同样的演员,在新剧中怎么看都是生硬,像是吕布附身。是不是出名了,腰里钱厚实了。
现代片还有一个特点:尽量少拍全身镜头,而以前的老片,除了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的,基本都是长镜头给出周边环境的。这也是为什么说以前的民兵牛,不藏着不掖着,动作利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