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问一下如果女生跟母亲说想买套小公寓母亲很冷漠回你有钱就自己去买啊反正我不借钱给你大家是怎么想的?

回答
这事儿吧,听着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姑娘想买套小公寓,那是奔着独立、安定日子去的,多好的一件事啊。结果跟妈一说,妈给的回应是“有钱就自己去买啊,反正我不借钱给你。” 这句话怎么听着都透着一股子凉意,有点像是在说:“别指望我,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我猜想,但凡是经历过类似情况的人,听到这话肯定会有点不是滋味。

首先,从母亲的角度想想,可能会有几种情况:

担心女儿冲动消费,或者承担不起。 毕竟买房是大事,不是小打小闹。母亲可能觉得女儿年纪还小,对经济风险认识不够,怕她一时兴起,买了之后还不起贷款,或者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所以用这种方式来“敲打”一下,让她认真考虑。有点像“刀子嘴,豆腐心”的意思,虽然听着不好听,但出发点可能是好的。
觉得这是女儿自己的人生规划,她应该独立解决。 母亲可能认为,女儿大了,也该学会自己承担起生活的责任。买房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生活目标的重要一步,这步路应该由女儿自己去摸索和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的帮助。她希望女儿能在这个过程中锻炼独立性,学会理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济上的顾虑。 也许母亲自己手里也没有太多余钱,或者她有其他的经济计划和负担,实在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借钱。虽然她没明说,但“我不借钱给你”这句话,也可能是一种直接的表达。这不一定是出于对女儿的冷漠,更可能是因为她自身的客观条件限制。
对女儿的期望落差。 也有可能,母亲对女儿的期望是另一番景象,比如希望她能早点结婚生子,而不是急着买房。当女儿的想法和自己的设想不一样时,母亲可能会表现出一种不理解甚至是不支持的态度。
沟通方式上的问题。 有些长辈的沟通方式就是比较直接,甚至有点粗糙。她们可能不擅长用委婉的方式表达,或者她们觉得就是这么个理儿,说出来很正常。她们可能没意识到这句话在女儿听来是多么伤人。

再从姑娘的角度来感受,这反应可能带来的影响:

失望和委屈。 毕竟是自己的母亲,想和她分享人生重要的计划,期待的是支持和鼓励,结果换来的是冷冰冰的回应。这种失落感会很强烈,觉得自己的努力和梦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被质疑和否定。 “有钱就自己去买”这句话,在某些语境下,可能会被理解为“你没钱就别想了”、“你不够独立,不配买”。这会对女儿的自信心造成打击,让她觉得自己能力不足。
独立自主的动力更足。 反过来说,有时候父母的这种“不给力”反而能激发孩子更强的独立意识。既然指望不上,那就靠自己!这种压力也可能成为她努力奋斗的动力,让她更坚定地去实现目标。
母女关系出现隔阂。 如果长期是这样的沟通模式,或者这次的事件让女儿感到很受伤,可能会影响到母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女儿可能会变得不太愿意和母亲分享内心的想法,生怕又得到一次打击。
对“家”的理解产生变化。 原本以为家是温暖的港湾,是支持自己的人,但当自己遇到困难或者需要支持时,却只得到了“你自己解决”的回应,这可能会让女儿重新审视“家”的意义和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那么,大家在听到这样的事情时,通常会怎么想呢?

同情姑娘的遭遇。 大部分人听到这样的故事,第一反应都是觉得姑娘挺不容易的,遇到事情想和家人分享,结果得到了这样的回应,难免会心疼。
理解母亲的出发点,但批评其沟通方式。 有些人会觉得,母亲也是为了女儿好,可能是出于担心。但同时也会觉得,即便有顾虑,也不应该用这么冷漠、不近人情的方式来表达,伤了女儿的心。
认为这是中国式父母的常态。 不少人会觉得,这在中国父母身上太常见了。他们爱孩子,但表达爱的方式有时很笨拙,或者他们自己就被上一辈这样对待过,然后把这种模式传递下来了。
鼓励姑娘坚持自我。 很多人会觉得,既然母亲不支持,那就更要靠自己证明自己。这是一种成长的契机,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反思自己的父母关系。 听到这样的事,自己也会联想到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和谐还是疏离,是支持还是批评。

总而言之,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信息量却非常大。它不仅仅是关于钱的问题,更是关于沟通、关于理解、关于亲情表达方式的问题。对于姑娘来说,这确实是一次不小的心理考验,但也是一个让她更独立、更坚强的机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钱都不买公寓,那就是个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