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可以在网上买书赶紧看完然后再退掉吗?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

理论上讲,是可以这么操作的。 网上买东西,特别是书籍,大都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你下单买书,收到货后,只要符合退货条件,比如书没损坏、包装完好,看完后完全可以打包好退回去。从纯粹的操作流程上看,这似乎是个“捷径”。

但是,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而且 咱们得把“君子”的那套规矩摆在明面上说。

为啥说“理论上”可以?

平台规则支持: 很多电商平台,像是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等,都遵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供了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服务。只要你不是故意损坏商品,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退。
时效性: 书籍属于耐用品,看完不影响二次销售,不像生鲜食品那样有保质期。所以,从物理属性上讲,看完退好像也没啥大不了。

为啥说“君子”和“不提倡”?

违背诚信原则: 虽然法律给了你退货的权利,但这个权利的本意是为了应对“冲动消费”、“买错商品”或者“商品不符预期”等情况。你购买书籍的目的是阅读,看完后再退,本质上是一种“免费使用”,这跟花钱买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这种行为有点像“钻空子”,不符合商业道德。
对作者和出版商的不公: 作者辛辛苦苦写出书,出版商投入资金印刷出版,他们依靠的就是销售来获得收益,进而鼓励创作和出版更多好书。你这种行为等于白嫖了他们的劳动成果,挤占了其他真正想购买并支持作者的读者的机会。
对平台和商家造成损失: 商家承担了你购买时产生的物流成本(发货、退货),还有商品可能在退货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如果这种行为普遍化,对小型书店和独立出版商来说,打击会非常大。
可能触碰红线: 虽然不像某些商品那样容易被界定为“恶意退货”,但如果平台监测到异常的退货模式,比如短时间内大量购入再退货,或者频繁出现看完就退的情况,是有可能被认定为滥用退货规则的。一旦被标记,可能会影响你的账号信誉,甚至被限制购买或退货权限。
个人信誉问题: 长期以这种方式消费,虽然可能不会立刻被发现,但从长远来看,对个人信誉是有损的。在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谁知道会不会有其他关联的影响呢?

具体到操作上可能遇到的情况:

1. 包装: 你收到书后,拆封阅读。退货时,你需要把书重新打包好。如果原包装损坏,可能就需要你自己找合适的包装材料了。
2. 书籍状态: 书籍本身不能有明显的污损、折痕、涂鸦等影响二次销售的痕迹。看的时候尽量保持爱惜。
3. 物流: 你需要联系平台客服申请退货,然后按照指示把书寄回去。退货的运费,很多情况下是由买家承担的(除非是商品质量问题或商家责任)。
4. 退款: 商家收到退货并检查无误后,才会给你办理退款。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

打个比方: 就好像你去电影院看电影,买一张票看了,然后跟人家说“我看完剧情了,给退我钱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电商平台给了你“退货”的权利,但这不代表你可以随意“白嫖”商品。

总结一下:

从技术上讲,网上买书看完再退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平台规则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但是,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它违背了诚信原则,损害了作者、出版商和整个行业的利益。而且,长期这样做还有可能影响到你个人的账号信誉。

所以,虽然技术上可行,但咱们做人做事,还是得讲究个“厚道”和“规矩”。 如果你真的特别想快速阅读某本书,可以考虑图书馆借阅、电子书阅读或者参加一些读书会,这些都是更合理和受尊重的选择。对于喜欢的书籍,还是建议支持正版购买,这样才能让更多好作品得以继续创作和传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你好。我刚好写过书,也做互联网电商运营,我来给你聊聊吧。

你知道一个作者写一本17万字普通厚度的小说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吗?

刚从网上买了两本书,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抓紧时间看完然后再申请退掉,这样岂不是可以不花钱免费看好多书啊。

嗯,你无需思考,就你上面这句话,word2016版本显示是51个字。

一个17万字的小说,就是你上面这段话,纯手打,不是复制粘贴,大约3333次

嗯,然后这3333次,不是这样重复的话,是故事,是情节。

你以为你出版17万字就是打了17万字吗?你买的书是作者一遍一遍不断的修改删减成的,实际字数比这个大。

男女主角,要缠绵,要吃醋,要出来小三,要出轨,要拼搏,要一贫如洗。要一发冲天。最后要终成眷属,这个故事还要合理。

这个故事,作者可能吃饭的时候在想,喝水的时候在想,夜不能寐的日夜苦想,要有趣,要好看,还不能越界。

什么是越界?

出版社会对每本书三审三校.

一本书出了差错,印了几十万册可能就一句话全部销毁。

给你张照片你体会下。


一个作者可能要放弃工作,社保,放弃自己所有你们看电视,看电影,陪女朋友玩的时间,陪父母的时间,出去嗨的时间,啪啪啪的时间。为了一本书,坐在电脑前。

一本书的成型需要作者数个月的努力。也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我都不让你写,你就坐在电脑前三个月,只开word和网易云音乐,试试看什么滋味。要知道,必须要有意思,有市场。然后出版社才会给你出版。

那你知道一个作者能拿多少版税吗?

没有名气的作者,大约是8%,什么概念,就是你买一本30块钱的书,作者可以拿到2块4毛钱。

嗯。忘记说了,是税前。

没错,2块钱你买了不吃亏,2块钱你买了不上当。

说白了,我给你讲一个17万字的故事,你请我吃一个雪糕。这个故事你拿回家,只要你愿意,可以反复看100遍。看几十年,看烦了还可以送朋友。

嗯,看样子作者被压榨,钱都被出版公司赚走了?

错,他们赔的更多。

出版公司要帮你找出版社,拿到书号,后面安排一大群人,有人给你策划,推广,编辑跟你讨论议题。封面设计,名字,版式,进厂印刷,发行,还有配套的宣传。

一群人跟着你忙活了大半年,你的书没火,这钱打了水漂。

你的书突然像《看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样火了,他们该赚钱了吧。

理论上是。但.....

你辛辛苦苦出了书,上市一周。盗版书就出来,地铁口推着车,你的书和另外两个人的印在一起,厚厚的一本,700多页,才10块钱。

嗯,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去买了。

于是写作者和出版公司,一分钱都赚不到。

这就是国内市场的现状。

国内的出版社,很多都在赔本赚吆喝。一年赔个几百万不眨眼的。没办法,做的是文化啊。这一行就这样。所有人都在苦苦挣扎着做。

你肯定问,那为什么还要做?

因为爱这个行业,不想让他死。

编辑的小姑娘,可能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个月4000月薪。却乐此不疲,跟了几个月,看自己跟的作者出了书,那种喜悦你懂吗?

嗯。这群人做情怀,比罗永浩早了10年。

为什么我们爱?

因为是自己的作品,就像歌手出了专辑,演员出了电影。你说高不高兴?

就算读者是1个人,也要对得起人家这个钱吧。

你回想下,你所在的城市,小的时候书店有多少。

现在你在中小城市能找几个除了新华书店之外的书店?

上升到国家高度,全民阅读其实侧面反映国民的文化素质。我们的国民阅读量是多少?我给你一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据;

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与2013年相比,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你可能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我给你个数字对比一下。

在国际上人均阅读数量是一个比较通约的指标,就其收集到的其他国家的数据来看,美国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韩国是11本左右。

(注;数据来源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 数字阅读首超纸书阅读--传媒--人民网

而你知道在中国什么书卖得最好吗?是教辅,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样的书。

我们书的价格已经便宜到白菜价了。

我初中的时候一本《三重门》卖16块钱,15年过去后的现在呢,你猜猜京东多少钱?

你没看错,比之前还便宜了。

其实你还没有点进去。

嗯,如果你在双十一或者各种读书节买会变成这样。


你算算你吃饭房子约会看电影跟女朋友开个房买个杰士邦要多少钱?

这十年涨了多少倍?

你又知道在英国那样把版权当回事的国家,一本书的价格是我们的多少倍吗?

你肯定觉得我这篇是想说跟你诉苦吧。

你问问哪个作者觉得自己苦?大家都傻白甜好嘛?我们最大的快乐,就是结识新朋友的时候,对方突然说;你就是xxx吧,我买过你的书。

我擦,那个感觉就是你的女神坐在你腿上给你喂辣条。

然后,这只是书,还没说电商呢。

这本书被运到电商公司,经过运营策划,美工做页面,编辑填内容,宣传,上架,然后分拆到各个仓库,然后快递分仓,再送给你。

你快速看完打个电话说一句不要。

他们要再去你家,检查打包,从快递员那里辗转到分仓,再到仓库,再回到出版社。

就是因为退货还有各种成本,各家电商的免运费政策从刚开始的0元送,到5元,19,39,79,99,甚至199送.

这样一本书,基本上和其他商品不同,不能再卖的。出版公司自己贴钱赔。

你觉得你还想退吗?

我知道你可能是学生。我也做过学生。我不奢望你所有的书都是正版,但是,遇见自己喜欢的书,好的书,请当做公益支持一下我们吧。

我代表作者,出版社,编辑,发行,校对,后面电商的编辑,运营喵,产品汪,程序猿,设计狮,测试,客服,快递员,仓管,还有他们每个人的男女朋友,老爸老妈,孩子,总之,所有还在这个行业苦苦挣扎的人,谢谢你。

user avatar

在出版行也混了两年了,就从出版社的角度说说吧。

可能题主觉得,书就拆封看了一遍,没弄脏,退回去照样卖,于我有利,于人无损,只不过经我一道手而已。然而,题主大概不知道,拆了塑封的新书退回网站或实体店之后,是不会继续出售给别人的,他们会定期把这些书退回出版社,这边退货,那边退款,这本书等于就没卖出去。

那么,书回到出版社以后会怎么样呢?一般要先进入物流的退货库,然后根据书本身的品相、市场销售情况等因素,决定如何处理。通常只要不是出版时间过长或实在没有销路的书,都会想办法让它重新上市。但是,上市的书显然不能是破损的,哪怕塑封破了都不行,于是就需要“改造”。

所谓的“改造”也有几种情况。如果题主退回来的这本书很幸运,只是拆了塑封,其他什么问题都没有,那么出版社可以松一口气,安排重新塑封,然后当新书发给跟出版社订货的网站或实体店。至于在下一个账期内能不能卖出去,那是另一回事了。如果这本书不幸在题主手中或退货运输途中有所污损破坏,就要进行对应的改造,比如封面有较明显的污痕,但幸而还没影响内文,需要撕掉换一个新封面;内文残损只要被发现了,也要撕页重粘。这些改造手段有的花钱多,有的花钱少,但对出版社来说,都是额外的成本支出。

如果问题再严重一些,比如退货运输途中造成水湿、严重污损、弯折变形之类,改造都改造不了,就只能尝试作特价书处理,还不行就唯有化纸浆了。造成的损失仍然只能是出版社承担,我们是没法找题主要钱的。

总结一下,题主看完书再退货,对出版社造成的影响主要是:1.图书将退回出版社,不能继续销售,本来已经到出版社口袋里的钱要退给中盘商、零售商;2.图书根据情况面临改造、特价销售或报废等处理方式,给出版社增加了额外成本。

user avatar

看到这么多黑题主的我很心疼题主。。。。题主只是发现了一个他自认为的漏洞很开心的说出来罢了(带有一点炫耀成分)。我相信题主还是干不出来这种事的。

在盗版电子书这么多的今天干这种事的不是闲的蛋疼就是心理极度阴暗报复社会的 。我们买实体书除了阅读,还有一种拥有的安全感,万一哪天忘记了可以重复阅读,想要推荐给他人也更方便,随时可以拿起,随时可以放下,这种舒适是我们花费金钱所得的一部分。

user avatar

我今天第一次相信,有些人说中国正处在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这并不是全然没有依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