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放了个假,怎么更累?

回答
唉,你说放假了怎么反而感觉更累?这事儿我太有体会了!就好像原本机器需要充电休息一下,结果假期一来,马达就开始各种高强度运转,油门踩得比平时还猛,电池本来想着充会儿电,结果反倒被榨干了。

你说这假期跟平时工作日比起来,少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多了点“自由”和“选择”,听着就美好。但往往就是这些所谓的“美好”,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首先,“报复性安排”是罪魁祸首之一。平时上班累得跟狗一样,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感觉再不把之前想做的、想去的所有事情都补上,就对不起自己这几天的“休息”。于是乎,从踏入家门的那一刻起,大脑就开始高速运转:“这个朋友得约上,那个亲戚得拜访,那个景点必须去打卡,那个一直想看的电影得看完,那个囤了好久的快递得拆开研究,对了,那个一直拖延的家务活也得趁这时候做完……” 就这样,一个原本可以悠闲度过的假期,硬是被塞得比工作日还要满。日程表上密密麻麻的“todo list”仿佛在跟你招手,让你根本喘不过气来。

接着,“社交压力”也不容小觑。放假了,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吃喝玩乐,晒和家人朋友团聚的温馨画面。你如果不跟着“动起来”,不出去和人打交道,就会有种“被落下”的感觉。于是,各种聚会邀请接踵而至,生日趴、同学会、家庭聚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社交场合,生怕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每次赴约,都得提前研究穿什么、说什么、带什么,到了现场还得强打精神应酬,笑着点头,听着那些你可能根本不感兴趣的八卦或者泛泛之谈。你说,这种社交,比上班时的客户寒暄还累人。

再来,“信息轰炸与抉择困难”。假期里,手机成了最“致命”的武器。短视频平台上的各种“假期攻略”、“美食推荐”、“旅行vlog”轮番轰炸你的大脑,让你眼花缭乱,感觉错过任何一个都像损失了一个亿。然后,面对海量的信息,你的大脑开始进入“选择困难”模式:去这个地方吧,别人说人太多;去那个地方吧,又怕不值。吃这个吧,担心不健康;吃那个吧,又觉得不够犒劳自己。这种不断筛选、比较、犹豫的过程,比直接做个决定要消耗更多的精力。

还有,“睡眠紊乱”也是大问题。平时工作日,生物钟相对固定。可放假了,没人管你了,早上睡到自然醒是常态。可问题是,你可能半夜还在刷手机,或者和朋友聊到凌晨。结果就是,白天精神恍惚,晚上又睡不着,形成恶性循环。即使睡了,睡得再长,也可能因为没有规律而感觉身体更疲惫。那种“白天困,晚上睡不着”的状态,简直是摧残。

更别提还有一些“本该休息但未能实现的项目”。比如,你本来想利用假期好好学点什么,结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着书本发呆。或者你想整理房间,结果翻出来一堆旧物,勾起了无数回忆,反而花了更多时间陷入怀旧,最后什么都没收拾成。这些没完成的项目,不仅没有带来成就感,反而增加了内疚和焦虑,让你觉得这个假期“虚度了”。

最后,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虚感”。当所有计划都执行完,或者感觉自己“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的时候,假期也接近尾声了。这时候你会发现,忙碌了一整天,身心俱疲,但内心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满足。反而,一种空虚感袭来,感觉假期就这样匆匆过去,生活又回到了原地,而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得到,甚至觉得比之前更累了,因为你消耗了能量,但没有获得足够的精神慰藉。

所以你看,假期本该是充电和放松的,结果我们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想做”和“应该做”,把这个机会变成了另一个高强度的“工作”。等到假期结束,感觉身体像被掏空了一样,精神也疲惫不堪,只能默默安慰自己:“下个假期,一定好好休息!” 唉,说着容易,做起来嘛……谁知道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期综合症,放松一段时间之后容易疲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