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在给孩子挑奶粉,和"海淘"奶粉比国产奶粉怎么样?

回答
给孩子选奶粉,这事儿可真是个大学问!我跟你一样,最近也为这事儿操碎了心。说实话,这国产奶粉和海淘奶粉,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顾虑,真得好好掰扯掰扯。

我先说说我自己感受到的,国产奶粉这几年真是进步太大了。你看看市面上那些大品牌的奶粉,成分配方上都挺扎实的,很多都跟国际标准接轨了。像什么DHA、ARA这些对宝宝大脑发育关键的营养素,国产奶粉也都有添加,含量也都不低。而且,我之前看过一些检测报告,很多国产奶粉在质量控制上做得也越来越严格,什么菌落数、重金属这些大家关心的指标,也基本都能达标。

最大的优势我觉得就是方便。你想啊,直接去超市或者网上商城就能买到,不用等漫长的国际快递,也不用担心被税啊、丢包啊这些问题。而且,万一奶粉有点什么问题,售后处理起来也更容易,直接找商家或者品牌方,比跟国外商家扯皮要省事多了。价格上,普遍来说,国产奶粉也要比海淘的同类产品便宜一些,这对于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省钱的方面。

当然了,说到海淘奶粉,那吸引力也是不小。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大家普遍认为的“更放心”。很多海淘奶粉都是直接从国外原产地购买,像是新西兰、荷兰、澳洲这些地方,大家印象里就是奶源地好,品控也严格。据说很多国外奶粉的配方会根据自家宝宝的需求设计,比如有些是针对过敏体质的,有些是针对容易便秘的宝宝,选择范围会更广。而且,国外对奶粉的监管标准据说比国内要严苛一些,这也是很多人选择海淘的原因。

我身边也有朋友海淘奶粉,他们就觉得海淘回来的奶粉口感上可能更清淡一些,宝宝接受度更好。而且,一些国内不太容易买到的品牌或者特定系列,通过海淘就能轻松入手。

但是,海淘这事儿,就像一把双刃剑。首先就是麻烦。你需要注册各种海淘网站,学会怎么下单,怎么支付,怎么找转运公司。遇到海关新政策或者政策调整,你还得随时关注,否则可能就卡在半路上。

然后就是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批奶粉的生产日期或者批次会不会跟你这次买的有什么不一样。而且,一旦奶粉出现质量问题,比如包装破损、甚至是不合格,你要退换货或者维权,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可能要花很长时间,甚至最后也得不了了之。

还有一个很多人担心的就是假货风险。虽然海淘理论上是直接从国外购买,但如果你的海淘渠道不够正规,或者找了不可靠的代购,也可能会买到假货,那就得不偿失了。而且,就算不是假货,运输过程中的磕磕碰碰、温度变化,也可能影响奶粉的品质。

所以,总结一下我这番“唠叨”的话,给你一点参考:

如果你追求方便省事,对国产奶粉的品质比较信任,并且注重性价比,那么国产奶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你可以多做功课,选择口碑好、品质稳定的品牌,并且注意查看最新的检测报告。
如果你对国产奶粉的某些方面存在疑虑,希望给孩子更“原汁原味”的国外配方,并且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去承担一些潜在的风险,那么海淘奶粉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但一定要选择正规、可靠的海淘平台或代购渠道,做好风险评估。

我个人现在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在大牌国产奶粉里,经过市场检验、口碑好的产品。毕竟,国内的奶粉市场现在竞争很激烈,为了赢得消费者,大品牌在这方面的投入和把控还是比较强的。而且,我也会关注一些母婴论坛或者社群,看看其他妈妈们的使用反馈,这对我做决定也有很大帮助。

最终选择哪个,还是要看你对宝宝健康成长的需求、你对产品品质的信任度以及你愿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别急,多了解、多比较,总能找到最适合你家宝宝的那一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的先不说,就现在这个国际防疫形势,等咱淘的奶粉到岗,都离开工厂多久了?

况且,就奶粉而言,真的“外来和尚会念经”吗?

买外国奶粉你应该注意的几个点

首先,国内外标准不一样。大家要清楚,我国配方奶粉的国家标准和其他国家执行的标准,如欧盟标准,在很多指标上是不太一样的。总体而言,国标并不低于外国标准,部分指标要求甚至更高。所以,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咱们是有理由相信国产奶粉不比外国奶粉差的。

以我国现行配方奶粉国标为2010年制定的GB10765-10767,分别对应1/2/3段奶粉。去年三月也已经更新了2021版本,将于2023年正式施行。而现行欧盟标准则是CODEX STAN 72-1981(2007 修订版)。事实上,我国现行标准就是对标国际标准制定的,意在追赶国际水平。而即将施行的2021版本更是面向未来、面向国际市场提出的更高标准。也就是说,我国达标配方奶粉完全不输外国同类产品。

其次,一定要确认相应的配方奶粉适合你的孩子。所谓1/2/3段配方奶粉分别针对婴儿(0-6个月)/较大婴儿(6-12个月)/幼儿(12-36个月)这三个不同阶段,因为不同阶段的婴幼儿营养需求不一样。简而言之,1段奶粉注重各项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含量;2段奶粉更加偏重于智力和视力发育;3段奶粉注重骨骼发育等。

最后是生产日期。在达标和分段适合的基础上,就要注意拿到手的奶粉是否在保质期以内了。国产奶粉还好,超市货架上摆的,或者电商发货的一般都距离生产日期比较近。如果是临期奶粉,也会做特殊说明并打折出售。但海淘奶粉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不注意就可能买到临期甚至过期奶粉。

奶粉临期或者过期一段时间有啥影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奶粉保质期约为18或24个月,完好的奶粉包装内是干燥、无氧的环境,不会滋生微生物,也不会发生严重的脂质氧化,不太可能产生对孩子有害的物质。但仍然有研究发现长期存放的奶粉会存在营养物质损失的情况[1]。其中维生素A损失25%,维生素C损失9%、维生素B12损失高达44%,叶酸损失达22%,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损失率达27%,而AA(花生四烯酸)损失约8%。

所以,临期和过期奶粉主要是导致奶粉中微量营养素的损失,就营养性而言肯定是奶粉越新鲜越好。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加工和冲泡过程中还可能损失一部分营养物质,所以就更应该选购接近生产日期的。

除了营养流失之外,根据一些消费者的反馈,临期奶粉在冲泡时更容易结块,溶解起来比较麻烦。如果用力摇晃加快溶解,又容易混入气泡,孩子喝完奶以后容易打嗝。这一点也值得注意。

看不到的新鲜度——出厂日期就是鲜牛奶变成奶粉的日期吗?

毋庸置疑,新鲜、高品质的牛奶才能加工成优质的奶粉。然而,当我们谈到配方奶粉的新鲜度,很多消费者可能只能联想到产品出厂日期。但是这个出厂日期可能并不是牛奶变成奶粉的日期。这就要提到奶粉制造的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的差别了。

纯奶粉制造大致原理就是在一个巨大的蒸发塔的顶端喷淋鲜牛奶,然后在上升热空气的作用下让小奶滴脱水,最终干燥成奶粉飘落到底部。然而配方奶粉由于要满足人类婴幼儿的营养需求,还需要添加一些营养素。一种办法是直接把营养素溶解到鲜牛奶中再喷淋制粉,这就是湿法工艺。还有一种办法则是往纯奶粉中添加营养素,再利用大型混合器将其拌匀,就是干法工艺[2]

那么大家看到两种工艺的介绍不难看出湿法工艺更能保证营养素的均一性,这也确实是湿法工艺的优势所在。但为什么市面上还是有干法工艺配方奶粉呢?只有一个原因——成本和产业链完整度。

设想一下,你的奶粉工厂距离草原牧场至少有两三百公里。你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花高昂的运费把鲜牛奶冷链运过来通过湿法工艺制造配方奶粉。另一种就是在牧场先修建一个简单的制粉厂,把牛奶变成纯奶粉,再用低廉的价格物流到自家工厂干法工艺制造配方奶粉(或者直接外购纯奶粉)。我想,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大家一般会选择后者。

然而,只要产业完整度足够强度,还有第三种选择——把工厂前移,直接在牧场附近搭建工厂,鲜牛奶就地湿法加工成就是最理想的,但这对产业整合度要求很高。随着我国奶粉行业的不断成长,很多奶企都有了自己的牧场和距离更近的工厂,有了做湿法工艺的资本,比如国货飞鹤品牌就是其中之一。

创造新标准——中国奶业的野望

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而中国拥有联合提到所有工业门类成,是产业完整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长期以来,我们做了很多学习引进的工作,跟在人家后面走。但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的很多产业都实现了升级,从模仿、学习,开始独立搞研发,甚至制定新标准,掌握国际话语权。

我国奶业也走了一条类似的发展道路。从我国现行和即将于2023年执行的两版配方奶粉国标“进化”就能看出,我们现行国标对标国际标准(欧盟标准),下一版则酝酿全面超越。新国标与旧国标相比较,在宏量营养素的规定上变化不大,微调了一些营养素的最低值和最高值,有一些营养素过去没有要求,新版则有了规定。更重要的变化则涉及到描述、术语和定义,还修改了检测方法。

提出新标准、新定义和术语,是一个产业走向高端的必然。比如,飞鹤奶粉就提出了配方奶粉制造的“新鲜”标准,从饲料、奶源、配方、加工、智造、储运等维度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努力在维持鲜牛奶营养成分的同时,优化配方奶粉成分,生产质量更高的产品。中国企业提出这种标准的底气是不断整合的产业链和不断升级的研发实力,背后透露的则是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野心。我们不可能一直做西方标准的追随者。

回到问题本身

其实现在大家早已不再崇洋媚外,我们对国内外产品的认知也更趋于理性。很多宝妈在挑选奶粉的时候也已经懂得结合国内外标准、生产日期、产地和制造工艺等多个维度进行理性选择。

不少人对比下来发现,与其等待海淘的奶粉到货,不如选择优质的国货奶粉。因为我们的产业链整合,所以湿法工艺再也不是那些奶业传统强国的专利。甚至由于飞鹤提出了新鲜标准,所以新鲜度上也绝对有保障,要知道新鲜就意味着更多营养得以保留。

如果你在为买国货还是海淘外国奶粉而犯愁,不如从执行标准、生产日期、工艺和新鲜度这些维度上综合考量。我认为深耕奶粉行业60年,从追赶到超越,再到提出新标准的飞鹤品牌值得你考虑。

参考

  1. ^ 刘宾, 孔小宇, 苏曼,等. 婴儿配方奶粉保质期内营养素损失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17, 45(7):4.
  2. ^ Verdurmen, Ruud, E. M , et al. Simulation of agglomeration in spray dryers: the EDECAD project[J]. Lait, 2005.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