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的和华凌什么关系?

回答
要说美的和华凌是什么关系,这事儿吧,得从头说起,也挺有意思的。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是同一个大家族里的兄弟,但性格和发展道路上又不太一样。

“根”上的联系:同属美的集团

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华凌是美的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 这就像说,你家的亲戚,比如你表哥,他虽然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但骨子里还是你们家的血脉。美的集团是那个大家长,而华凌则是它众多孩子中的一个。

美的集团有多大,这个不用我多说吧?国内家电行业的巨头,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响当当的角色。从冰箱、空调、洗衣机,到小家电、厨房电器,几乎你能想到的家用电器,美的都能给你造出来。华凌呢,就是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资源雄厚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定位”上的区别与互补

虽然都姓“美”,但华凌并不是美的“流水线”上下来的一个简单复制品。美的集团在品牌战略上是很精明的,它会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群体,推出不同的品牌,而华凌就是其中一个有明确市场定位的品牌。

你可以理解为,美的集团就像一家大型酒店集团,它旗下有豪华五星级酒店,也有经济实惠的商务酒店,还有特色鲜明的度假村。华凌更像是那个“性价比之王”或者“实用主义者”。

美的(主品牌): 往往承载着集团最核心的技术、最新的创新以及更高端的市场形象。如果你追求的是最前沿的科技、极致的设计感和品牌溢价,你可能会优先考虑美的的主品牌。它代表着美的在行业内的标杆和引领者。

华凌: 更多地是面向那些追求实用、耐用,对价格敏感,但又不希望牺牲基本品质的消费者。华凌的产品通常会更注重功能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可能在设计上不会那么“惊艳”,但在核心性能和耐用度上,它依然继承了美的集团的制造基因。打个比方,如果美的在推最新的“智能管家”系列,华凌可能就在打磨更“省心耐用”的“老伙计”系列。

这种定位上的区分,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避免品牌之间的直接内耗,形成一种“你打高端,我走大众”的良性竞争和互补。

“技术与资源”的共享

作为美的集团的一员,华凌自然能够享受到集团强大的研发能力、供应链体系以及生产制造优势。

技术支撑: 美的集团有自己的研究院,有大量的技术专利和创新成果。华凌在产品开发时,可以借鉴甚至直接使用集团最成熟、最可靠的技术。比如,在压缩机技术、制冷技术、电机技术等方面,华凌的产品质量能够得到美的整体技术水平的保障。这不像一些独立品牌,需要从头摸索技术,华凌有“巨人”的肩膀可以站。

供应链优势: 统一的采购、统一的生产管理,可以让华凌在原材料成本、生产效率上获得很大优势。想象一下,一家跨国公司,旗下有几十家子公司,大家共享同一个采购平台,那采购成本肯定比一家小公司低很多。

渠道与营销: 尽管华凌有自己的独立品牌形象,但它在渠道拓展和部分营销活动上,也可能与美的集团的主品牌有所联动。有时会在集团的统一促销活动中出现,或者利用集团已有的销售网络。

“历史发展”中的演变

需要提一句的是,品牌的关系和定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美的集团不断扩张和调整的过程中,旗下品牌的定位和侧重点也会有微调。过去,华凌可能更多地是一个区域性或者某一品类的品牌,但随着集团战略的升级,它逐渐被打造成为一个更具全国性、更清晰市场定位的品牌。

总而言之,华凌和美的的关系,你可以理解为:

“子品牌”与“母品牌”的从属关系。
“错位竞争”与“市场互补”的战略关系。
“技术共享”与“资源协同”的运营关系。

华凌的出现,不是为了和美的“打擂台”,而是为了让美的这个大家庭能够更完整、更细致地服务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它继承了美的的基因,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主张。它们是同一个“家族”,但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构筑着美的在家电市场的宏伟版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美的的mini股东,对美的集团的财报信息一直是比价关注的,也多次研读过,所以这个问题,我一个做生物的人反而能说上两句。

对于太长不看的人,一句话解释:华凌是美的集团的年轻化品牌。

下面细细道来这个事情。

一、百花齐放时代的参与者

说到华凌,我觉得用百花齐放时代的“参与者”来形容比较合适。今天的我们看到的白色家电领域可以说是是美的、格力和海尔三足鼎立的情形。其实在很多年前,当我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快车道的时候,白色家电领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相信今天的我们还会记忆起各种各样的品牌,不仅仅是美的格力和海尔,还有小天鹅、新飞、白云、牡丹、春兰等一系列曾经很轰动的品牌。而华凌,也是其中的一员。这家1985年诞生于广州的老品牌,曾经是华南地区的著名家电品牌,主要生产和销售空调、冰箱,产品大部分销往华南地区,也算是名噪一时。

二、家电大整合时代的融合者

就像所有竞争领域一样,最开始是自然扩张,到后来是激烈竞争,最后走向了合并和整合。家电领域也不例外,当家电领域发展到极盛的时候,也是家电领域并购整合开始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家电的品牌在激烈竞争下,开始走向了整合,只有那些超级强大的企业才是最后的赢家。而华凌也不例外,2004年10月,美的收购华凌,成为了华凌的第一控股股东,并以年轻化品牌的新身份正式归入到美的集团旗下。下图是这些年来一些家电领域并购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并购大战,而最终促成了今天白色家电领域的三大巨头。


三、消费升级时代的新选择

家电企业进行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弥补业务短板,实现做大做强。然而,并购并没有缓解竞争,事实上,竞争越来越强,在技术越来越透明的今天,各大企业在激烈竞争下经营越来越难。再加上原材料成本增加、工人薪资水平提高,使得家电企业的成本不断攀升,利润空间也缩小。再加上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总体家电需求方面开始缩减,导致尽管家电行业的销售收入依然在提高,但是增长速度却显著放缓。

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了三大家电巨头的迫切任务,而三大家电的做法,也让我们看到了三种不同的思路,或者说三种不同幅度的创新。


1,跳出原来领域——格力

格力一直是三大家电巨头中最有个性的一个,董明珠代表的格力也彰显了她的风格,那就是勇敢和开拓,开辟新的多元化的市场。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相比于美的和海尔,格力的主营业务太过单一,尽管这些年格力已经把触角伸向了其他白色家电和小家电领域,但是格力的主要业务依然是空调。根据格力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格力空调营收为793亿元,超过总营收额的80%,也是格力集团最盈利的项目。



但是这些年,空调的格局已经逐步发生改变,一方面竞争者不断涌入,各大品牌都在生产空调,甚至连小米都涉足了空调领域,另一方面,空调市场总体也在走向饱和,这种情况下,格力转型,就必须做出最大的调整。比如格力竟然去杀入了手机这个非常陌生的领域;比如格力竟然去涉足汽车行业,和银隆合作。




2009-2017年中国空调行业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这些年格力的探索是最剧烈的,步子也是最大的。董小姐这些年的对外拓展,似乎不大顺利,无论是手机折戟沉沙,还是汽车合作的不顺,都证实了这一点。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认为格力是家伟大的企业,他们的勇于探索精神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当然,董小姐的个人魅力,可以说是三大家电巨头中最出色的,相信只要董小姐在,格力的未来依然会前途光明。

2,拓展原有领域——海尔

相比于格力,海尔的步伐就要稍微保守一点。海尔是冰箱起家的家电巨头,但是这些年来,海尔也做了很多产品线变革,全面拓展自己的产品链,所以尽管,如今海尔集团的主营收依然是冰箱,但是其他如空调、洗衣机、厨电等,也创造了相当大比例的营收。




而近些年来,海尔还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产品线,当然海尔也跳出了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海尔进入了计算机领域,比如海尔也涉足了手机领域。除此以外,海尔还进入了可供娱乐的黑色家电领域生产电视等。

可以说,这些年,海尔越来越开始关注整个家用电器领域,用海尔的宣传就是“智慧家庭”,虽然目前进展并不顺利,但我认为这是个好的趋势,完整的生态链一直是各家企业追求的。过去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苹果、小米等手机电脑等起家的企业,而海尔则是从家电领域杀入了智能生态链,可以说是富有远见的。

3,在优势产业上细化加强——美的

相比来说,作为世界五百强的美的,他们主打“人性科技,尽善尽美”,所以在基础技术研究和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方面的投入也可见一斑:截止2018年底,美的累计国内专利申请量突破9.4万件,授权维持量4.4万件,连续三年排名全球家电领域第一位。

而美的集团在家电领域的深耕也同样体现在华凌上,近几年,消费升级带来了新的体验,年轻一代的新消费者逐步成长,成为了消费的主力军。而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大不一样,互联网是这一代人共同的特点。阿里妈妈数字营销发布的《新周期下消费电子趋势洞察与商业增长》报告中指出新人口催生新需求,消费主体及其需求正在重构,新世代正在崛起所带动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为兴趣买单、为颜值买单、为体验买单以及为时尚买单将是未来新世代的消费底色,满足新人口的需求将是品牌的核心议题之一。



因此,美的大胆地重新启用了华凌这个品牌,而且对此进行了重塑,以年轻化新品牌形象回归:在保障品质技术和售后保障与美的严格一致的前提下,主要聚焦于那些可以极大方便年轻人生活的高性价比产品。在“好看、好用、好玩”的品牌指引下,在原有的空调、冰箱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热水器、烟灶、净水器、洗碗机等厨卫电器。



华凌产品线

华凌当前主要走电商渠道,由于发展迅速线下渠道也慢慢开设。这和传统的商场模式为主的美的可以说是两个思路,拥抱年轻群体,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资源全集团共享,享受美的的产品品质和售后等。这些优势激发了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兴趣,因此投奔互联网的华凌,自然而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比如据奥维云网官方数据统计显示华凌在2019年7月通过新品电热一举冲到当月销额TOP机型榜首,电热、燃热、烟机均表现出色。


三大企业三种选择,从目前来看,各有优势,格力革新大胆,美的科技前沿,海尔居中稳健。哪家最好,我们短期内无法看出来,但是不论如何,大量的历史已经证明,变革是惟一的出路,所以这三家未来鹿死谁手尚无法下定论,但是他们都在努力的改变自己,那就充满了希望。或许未来,我们会看到三家不同的企业,一家完全转型的新格力,一家完整生态的海尔,以及家电中的王者美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