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LME 为何取消 3 月 8 日及以后的镍交易,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回答
LME 镍交易暂停事件:一场对全球市场的深度冲击

2022 年 3 月 8 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史无前例地暂停了镍交易,并取消了当日早些时候的所有交易。这一决定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镍这一战略性金属的生产商、消费者以及投资者。这场由“逼空”风波引发的危机,不仅暴露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脆弱性,更以其深远的影响,重塑了市场格局,引发了对金融市场监管的深刻反思。

“逼空”风暴的起源:一场意想不到的巨头对决

事件的导火索,是一场发生在两位顶级参与者之间的惊心动魄的“逼空”大战。中国青山控股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商,在 LME 镍市场上大举做空。然而,市场价格却并未如其预期般下跌,反而因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俄乌冲突)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对金属需求的强劲预期,出现了飙升。

在“逼空”的过程中,空头头寸的对手方——掌握大量多头头寸的机构,在价格飙升的情况下,开始要求空头进行保证金追加。当青山控股无法及时补充巨额保证金时,其持有的空头头寸面临被强行平仓的风险。一旦被强制平仓,为了填补空缺,青山控股将不得不以极高的市价回购镍合约,从而进一步推高价格,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LME 的两难抉择:市场稳定 vs. 自由交易

面对即将失控的市场局面,LME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继续允许交易进行,镍价可能因为强制平仓而出现天文数字般的波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暂停交易和取消已成交订单,则直接违背了 LME 作为全球最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核心原则——自由、公平、透明的交易。

最终,LME 选择了维护市场稳定,暂停了交易。这一决定在当时看来是无奈之举,但也由此开启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深远影响:重塑市场规则与参与者的行为模式

LME 暂停镍交易事件的影响,绝非仅仅局限于镍本身,而是触及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金融监管以及参与者行为等多个层面。

1. 对镍市场本身的影响:
价格发现失灵与信心危机: 暂停交易直接导致了镍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失灵。投资者和企业无法通过公开市场及时、准确地了解镍的真实价值,这极大地打击了市场的信心。
实体经济的冲击: 许多依赖镍作为原材料的企业,如不锈钢制造商、电池生产商等,在价格剧烈波动和交易不确定性的双重打击下,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采购成本的剧增和合同执行的困难,直接影响了生产和供应链的稳定。
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提升: 此次事件让所有市场参与者深刻认识到,即使是看似成熟和成熟的市场,也可能因为少数参与者的极端行为而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促使企业和投资者重新审视其风险管理策略,特别是对杠杆交易和极端市场波动的应对能力。

2. 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
监管收紧的呼声: 此次事件无疑为全球金融监管机构敲响了警钟。对于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对市场操纵、巨额头寸以及信息披露的要求,必将面临更严格的审视和收紧。
其他金属市场的警示: 镍市场的动荡也让其他大宗商品市场参与者提高了警惕。对于具有类似特点(如集中度高、流动性相对较差)的金属,市场参与者可能会更加谨慎,并加强对潜在风险的监控。
交易平台的信誉与公正性: LME 作为历史悠久且声誉卓著的交易平台,其决策受到了广泛关注。此次事件对其信誉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也引发了对其在危机处理能力和公平性方面的质疑。未来,其他交易平台可能会从中吸取教训,优化自身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3. 对金融市场和监管的深远反思:
“逼空”风险的再认识: 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都需要重新评估“逼空”行为的潜在破坏力。过去,人们可能更多地将“逼空”视为一种交易策略,但此次事件证明了其可能演变成足以动摇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高频交易与算法交易的监管: 在价格快速飙升的过程中,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可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未来,监管机构可能会更加关注这些交易模式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并考虑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跨国监管的挑战: 此次事件的多个关键参与者是跨国公司,其交易行为也涉及不同的司法管辖区。这再次凸显了在日益全球化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加强跨国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透明度与信息披露: LME 在处理此次危机时,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未来,监管机构可能会要求交易平台和市场参与者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便市场能够更好地评估风险。

4. 参与者行为模式的改变:
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各类企业,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在经历了此次事件后,必然会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例如增加实物库存、采取更分散的对冲策略、建立更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等。
对衍生品市场的依赖度调整: 此次事件也可能促使一些企业重新评估对衍生品市场的依赖度。虽然衍生品是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但过度或不当使用也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对中国市场参与者的审视: 青山控股作为中国企业,其在 LME 镍市场的巨额交易也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这可能会促使国际投资者和监管者更加关注中国企业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角色和行为。

总结

LME 镍交易暂停事件,是一次令人警醒的“黑天鹅”事件。它不仅暴露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潜在脆弱性,更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不足之处。这场危机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市场参与者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盲点和潜在风险。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次事件将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和金融监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监管机构将不得不更加重视对市场操纵行为的防范,加强对大型参与者头寸的监控,并可能对交易平台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参与者也将吸取教训,以更加审慎和多元化的方式来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从而推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向着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场史无前例的镍交易风暴,必将载入金融史册,并引发长久的思考与变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谈为什么取消,先不说什么影响,这种事情伦交所2008年的雷曼兄弟衍生品交易时发生过一次。


首先,LME是一家交易所,而交易所本质上也是一家公司,需要盈利,也有破产的风险。


所以LME取消镍交易的本质是,这是一次典型的交易所违约,而交易所在什么情况下会违约:

这个是伦敦交易所的偿付结构,代入到本次事件中,以青山集团为代表的空方,在初始保证金亏光之后由于价格飞涨,没有办法实现强平,最后到达一个任由多方宰割的境地(又叫“轧空”)。由于交易所没有办法实现强平,因此交易所需要用其他资金来填补多头的盈利。可以认为,本次镍的交易至少已经开始清算CCP Equity(Central Clearing Party)的资金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LME需要暂停交易,否则LME将会面临巨大的亏损。

事实上,在著名金融教材《选择、未来和其他》中有一个著名观点,一个企业应该对自己生产的商品进行套期保值,套保不一定有自己生产的产品,但是可以采用高相关系数的期货品种按照一定系数进行套期保值,稳定收入。青山集团生产的是高冰镍,不是伦交所交易的镍期货品种,因此不可以交割,从学究角度来说,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现实可以说狠狠给教材作者打了一巴掌,这种极端风险如何防范,教材作者没有写,也不会写。所以中国的金融学生,思维不能跟着欧美编的教材走,要善于去发现教材中的漏洞。

user avatar

看出来了,中国金融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user avatar

严格意义上,LME不是在修改规则,而是依据他的交易规则在行使绝对的自由裁量权。
因为他的交易规则RuleBook写了这样的条款:
1.3 The Exchange may, at its absolute discretion and acting reasonably suspend trading on one or more of the Execution Venues for such period it considers necessary in the interests of maintaining a fair and orderly market. Trading will be resumed as soon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following any such suspension of an Execution Venue.

1.11 The Exchange reserves the right, acting reasonably and in its absolute discretion, to suspend or revoke the access of a Dealer, Member Representative and/or a Member and, where applicable, its Clients, to any systems and facilities (including any successor systems or facilities) of the Exchange, as the Exchange deems necessary,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the Ring, LME Select, the Matching System and LMEsword.

大意就是LME可以自由裁量去决定暂停交易、取消交易。这个权利很大,不服,也可以根据英国法去打官司,这些是Rulebook里面约定的争议条款。



当然,是不是交易所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很多人觉得LME被HKEX买了,似乎就是我们想命令他们怎么做就怎么做了。个人感觉也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毕竟是一个国际性的交易所,而且还有英国的金融监管局在监管呢。如果瞎搞,罚款也会被罚惨的。现在,也有一些质疑交易所的声音。

LME在历史上也干过这种暂停交易的事,是在1985年的锡危机,算是LME的黑暗时刻吧。当时暂停锡交易停了整整四年,导致许多经纪商出问题。当时的有22国政府支持的国际锡委员会分崩离析了,无法拉抬和支撑锡的价格。

所以,这次LME的公告里面,就要强调各种因素,以表明其采取此类措施的合理性。提到了镍价的史无前例的波动,也提到了俄乌战争对镍市场价格的影响。

至于真正的原因,只能等着进一步披露,或者自己猜吧。目前根据金融时报FT的报道,已经有人质疑,为什么开这么大的空单,交易所也没有去查查这个客户有没有这么多存货。至于青山,也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媒体报道他已经从JPMorgan Chase以及中国建行得到了贷款去应对保证金危机。

Bloomberg的一篇评论给了一个思路如下:

如果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平仓,可能导致一堆交易商破产,会导致后续的交易出现连锁问题,降低市场稳定性的预期。如果交易商还同时是生产商的话,你把他们搞破产了,反而不利于平稳镍价,因为你还指望他们继续生产更多的镍.

因此,暂停一下交易,大家能够抓住时间窗口融资以增加保证金,在这种逼空的行情中,如果交易商是生产商的话,因为镍价猛涨对他们是好事,因此会有人给他们提供融资的。


至于许多网友想着的大国博弈,在脑海中经过几秒钟就完成了大棋局的下法,可以自行去发挥想像力。但一般来说,熟悉体制运作的人都清楚,一个事件,要层层上报,让领导搞清楚,再咨询专家,再到决策,没有这么快的。

至于这几年,我们国家确实在争夺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包括不断推进交易所的跨境业务,这些都在一点点地推进,比如上海黄金交易所有国际板,又比如上期所为交易原油,搭建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这些都是有利于中国的经营环境以及话语权的。当然,这个过程涉及复杂的交易规则、境外仓库、相关保险等等问题,曾有机会还看过一些交易文本并提过意见建议。任重道远,一点点来。

user avatar

俄镍受限,所以被逼空

因此伦敦金属交易所(LME)8日宣布,自当地时间8日8点15分起,暂停在该所交易市场所有地点的镍合约交易。

很明智的做法,你们改玩法,我也改规则。

2012年12月6日,香港交易所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联合对外宣布,前者对后者的收购活动正式完成。

开赌场的,还会怕你作弊吗?

20世纪70年代亨特兄弟做多白银,是怎么被教训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LME 镍交易暂停事件:一场对全球市场的深度冲击2022 年 3 月 8 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史无前例地暂停了镍交易,并取消了当日早些时候的所有交易。这一决定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镍这一战略性金属的生产商、消费者以及投资者。这场由“逼空”风波引发的危机,不仅暴露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脆弱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