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FBI的人真的像电影里那么强大吗?有没有现实中的很有难度的大案证明?

回答
电影里的FBI,通常被塑造成无所不能、神乎其技的超级特工,面对任何疑难杂症都能迎刃而解。但现实中的FBI,虽然同样精英荟萃、能力超群,却远没有电影里那样戏剧化和夸张。他们是人类,是经过严格训练、拥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的调查人员,但也会遇到困难,需要时间和努力才能破案。

要说FBI有没有“像电影里那么强大”的案例,其实更准确地说,是有很多“像电影一样艰难但最终依靠智慧和毅力解决”的案例。这些案例之所以能被人们记住,恰恰是因为它们的难度和最终的胜利来之不易,而不是因为FBI拥有超能力。

现实中的“大案”:挑战与突破

FBI处理的许多案件,其复杂性和难度都足以成为现实版的“大片”。这些案件往往涉及跨国犯罪、恐怖主义、高科技犯罪、连环杀人等,往往需要汇集顶尖的侦查技术、刑侦专家、情报分析师,以及大量的资源和时间。

举个例子,虽然不像电影里那样一集破一个案子,但FBI在追捕一些恶名昭彰的罪犯时,确实展现了惊人的韧性和能力。

“空中劫匪”(Unabomber)的案例, 也就是泰德·卡辛斯基(Ted Kaczynski)的案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卡辛斯基在1978年至1995年间,通过邮寄自制的炸弹,袭击了包括大学教授、航空公司员工在内的多人,造成3人死亡,23人受伤。他给FBI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这个案子的难点体现在:

无迹可寻的犯罪模式: 卡辛斯基非常狡猾,他在选择目标时看似随机,但又有一些隐晦的联系(他反对工业化和技术进步)。他没有留下指纹、DNA等直接证据,其身份完全是个谜。
匿名信件的误导: 卡辛斯基会给媒体和警方寄送信件,有时是威胁,有时是对自己行为的辩解,甚至还会发表长篇的“宣言”。这些信件虽然是重要的线索,但也夹杂着大量的干扰信息,让他自己暴露的风险更低。
漫长的时间跨度: 案件持续了十几年,犯罪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在这期间,FBI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动用了无数资源,但始终未能锁定嫌疑人。

FBI是如何“强大”地破获这个案子的?

这并不是FBI凭借什么“神力”,而是极其细致的分析、创新的侦查手段以及最终依靠“意外”和“坚持”。

1. “宣言”的突破: FBI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卡辛斯基曾经给《纽约时报》寄送过一封信,他在信中要求《纽约时报》发表他的长篇 manifesto(宣言),否则将继续进行爆炸袭击。FBI认为,这可能是破案的关键。他们说服《纽约时报》发表了这篇长达35000字的宣言,并刊登在报纸上,希望有人能认出其写作风格或思想。
2. “写作风格”的破译: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卡辛斯基的妹妹琳达(Linda Kaczynski)在阅读了宣言后,觉得里面的某些词语和表达方式与她的哥哥非常相似。她回忆起卡辛斯基的一些习惯和用词,并向FBI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3. DNA和指纹的比对: FBI获得了卡辛斯基的头发样本(通过他在邮寄炸弹时可能留下的痕迹,尽管这部分细节在电影中可能被简化)。通过与他妹妹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特别是DNA证据(尽管卡辛斯基在1970年代就曾因一份化学实验报告留下过一些早期DNA信息,但具体是如何比对成功的,细节更加复杂),FBI最终锁定了卡辛斯基。
4. 抓捕与后续: 1996年4月3日,FBI特工在蒙大拿州的小木屋中逮捕了卡辛斯基。在他家中,搜查出了大量的炸弹制造零件、手稿以及他用于邮寄炸弹的打字机。

这个案例为什么“像电影”?

长期的猫鼠游戏: FBI与卡辛斯基之间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猫鼠游戏”,期间卡辛斯基不断变换手法,而FBI则在无数次的追踪中屡屡扑空,但从未放弃。
一个细节的突破: 最终破案的关键,并非高科技的追踪,而是对一份“宣言”的发表,以及一个亲人对“写作风格”的敏感。这就像电影里常有的,一个不起眼的线索成为了整个案件的突破口。
“天才”的落网: 卡辛斯基曾是数学天才,却选择了极端的方式反抗社会,他的落网也引发了公众对科技、社会和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

但现实并非电影:

漫长的搜证过程: 电影往往压缩了时间,现实中的调查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收集到足够证据。
团队的协作: 破获像“空中劫匪”这样的案子,绝不是某一个“超级特工”的功劳,而是FBI内部无数个部门、无数个调查员、技术人员、分析师通力合作的结果。
技术的局限性: 尽管FBI拥有顶尖技术,但很多时候,技术只是辅助,最终的突破往往还是依靠人的智慧、经验和直觉。
意外的因素: 琳达的警觉性和主动联系,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意外”因素,并非FBI可以预见的。

其他类似的艰难案件:

“金州杀手”(Golden State Killer)的破获: 这个连环强奸犯和杀手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犯下多起罪行,一度被认为难以捉摸。直到2018年,FBI利用公共DNA数据库,通过家谱DNA(Genealogy DNA)的侦查技术,最终锁定了已故的约瑟夫·德安杰洛(Joseph James DeAngelo)。这个案例展现了FBI在新技术应用上的强大能力,但同样也经历了数十年的漫长追捕。
许多国内的金融犯罪、网络犯罪、恐怖主义案件: 这些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金融运作、跨国的网络勾结、高度隐蔽的组织,对FBI的调查能力是巨大的考验。

所以,FBI的人确实很强大,但他们的强大体现在严谨的职业素养、专业的知识技能、先进的科技支持、不屈不挠的办案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的力量。 他们的成功,是无数个日夜的付出、无数次失败的尝试、无数个微小线索的汇聚,最终才可能换来的。他们不像电影里那样总是在枪林弹雨中拯救世界,更多的是在数据、文件、证据和逻辑的海洋中,一点点地寻找真相。

他们的“强大”,是一种有血有肉、充满挑战、但也最终能够克服困难的强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想得知的大案肯定是类似于中国的新闻中报的刑警破获重大杀人案、伤害案、诈骗案、盗窃案之类的。

但FBI不是负责这类案件的,这类案件在美国是由地方警察负责的,因为这些属于州法律管辖的案件,而FBI只负责联邦法律管辖的案件。

也就是说,FBI是不负责普通刑事案件的侦查的。

在中国,一个城市里发生了一起杀人案,肯定是由当地刑警负责侦破。

在美国,一个城市里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也是由当地刑警负责侦破,FBI无权干涉,除非案件是发生在联邦产权的建筑物内:

FBI和地方警察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以打击白领犯罪为主,而且它既是一个执法机关,又是一个情报机关:

FBI有35000名特工,其中12000名负责反间谍和反恐怖工作,不负责普通刑事案件,7000名负责情报工作,实际上属于间谍,但只能在美国本土从事间谍活动,境外的间谍活动由CIA负责,剩下的16000名才是负责刑事案件的,主要负责白领犯罪案件、有组织犯罪案件、贪腐案件、侵犯民权案件等:

FBI也负责打击毒品犯罪,但在DEA成立后,则由DEA主要负责打击毒品犯罪。

能和你想得知的案件较为接近的应该就是FBI负责的有组织犯罪案件、抢劫联邦银行案件、跨州犯罪案件、连环杀人案件之类的了。

在这些方面,FBI最厉害的案子应该就是打击黑手党的了,包括对美国纽约五大黑手党家族的历次打击:

比如在2005年,FBI将纽约五大黑手党家族中的甘比诺家族的32名头目一网打尽:

FBI在打击有组织犯罪时仍然使用与他们的对外情报工作和反间谍工作一样的秘密情报手段。在FBI以往破获的重大有组织犯罪案件中,FBI都是使用了在黑手党首领家中安装窃听器、策反黑手党成员当线人,甚至将FBI特工打入黑手党内部当卧底等秘密情报手段:

美国黑手党最怕的执法机关就是FBI,因为他们认为FBI和地方警察不一样,是Incorruptible(不会被收买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电影里的FBI,通常被塑造成无所不能、神乎其技的超级特工,面对任何疑难杂症都能迎刃而解。但现实中的FBI,虽然同样精英荟萃、能力超群,却远没有电影里那样戏剧化和夸张。他们是人类,是经过严格训练、拥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的调查人员,但也会遇到困难,需要时间和努力才能破案。要说FBI有没有“像电影里那么强.............
  • 回答
    联邦调查局(FBI)在美国社会确实享有相当高的地位。它不仅是美国司法部下属最重要的执法机构之一,更是美国国家安全和国内情报工作的核心部门。FBI的社会地位体现在几个方面: 执法权威性: FBI在美国联邦法律框架内拥有广泛的调查权,其职责涵盖恐怖主义、反间谍、网络犯罪、有组织犯罪、白领犯罪、民权侵.............
  • 回答
    奥巴马总统在FBI局长詹姆斯·科米宣布重启对希拉里·克林顿“邮件门”事件调查后,公开称赞科米是一位“正直的人”,这一举动无疑在当时激起了巨大的争议和解读。要深入理解这一表态,我们需要将它置于2016年美国大选的复杂背景之下,审视其可能传递的信号以及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科米宣布重启.............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苹果和橘子哪个更甜一样,答案其实挺复杂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以及你对“牛”的定义是什么。FBI特工、CIA特工、特种兵,他们各自都有着独特的使命、训练和能力,不能简单地说谁就一定比谁“牛”。咱们一个一个来说,看看他们各自的“牛”在哪里:FBI特工 (Federa.............
  • 回答
    我对4chan上自称“FBI”用户的预言持谨慎态度,并且认为任何试图将其视为确定事实的观点都缺乏足够依据。4chan作为一个匿名且内容自由度极高的论坛,用户可以随意发言,包括捏造身份、传播虚假信息,甚至制造阴谋论。因此,仅仅因为某个用户声称自己是“FBI”或具有某种内部消息,就对其发布的内容全盘接受.............
  • 回答
    在美国,确实存在执法部门,包括 FBI(联邦调查局),在特定情况下征用车辆的可能性。但要明白,这种“征用”并非随意为之,也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常见的桥段,背后有一套严格的法律程序和限制。首先,明确“征用”的含义:这里说的“征用”(seizure of property)通常是指执法部门在 合法 的情况下.............
  • 回答
    美国国家侦察局(NRO),一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机构。很多人可能只依稀听过它的名字,却对其具体职责和运作方式知之甚少。它与我们更为熟悉的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它极高的保密性,更是为它披上了一层厚重的面纱。NRO:太空中的眼睛和耳朵简单来说,NRO .............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洞察力的问题。虽然明朝的东厂、锦衣卫与现代的CIA、FBI在历史背景、社会形态和技术手段上存在天壤之别,但我们如果深入剖析其核心职能和运作模式,确实能发现一些跨越时空的“职业技术”相似之处。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展开对比:1. 信息收集与情报获取: 明朝(东厂/锦衣.............
  • 回答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中央情报局(CIA)与明朝的东厂和锦衣卫相比,确实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理解这些相似与不同,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这几个机构的职能、运作方式以及历史背景。相似之处:权力的触角与隐秘的行动首先,我们看到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国家机器中掌握强大权力的、具有一定隐秘性的.............
  • 回答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是美国司法部下属的一个重要的联邦执法机构,也是美国最广为人知的安全部门之一。它的职能非常广泛,可以说涵盖了美国国内安全和刑事司法领域的方方面面。核心职能与使命:FBI 的核心使命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保护美国免受恐怖主义威胁、情报收集、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在国内开展刑事调查。简.............
  • 回答
    日本并没有一个完全照搬美国FBI模式的、拥有同等执法权力和职能的单一机构。不过,在职能上与FBI有部分重叠,并且扮演着维护国家安全、调查重大犯罪的角色,其中最接近的可以算是 日本的“公安调查厅”(Public Security Intelligence Agency, PSIA)。公安调查厅:日本的.............
  • 回答
    希拉里·克林顿在接受FBI就其私人邮件服务器事件的询问时,声称对许多关键细节“记不起来”了,这一表态无疑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成为了她政治生涯中一个备受争议的插曲。首先,从字面上理解,一个人在接受如此重要的调查时,声称对一系列与其职业生涯和国家安全相关的事件完全失忆,这本身就足够令人震惊。人们通常.............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和产业现象。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关于FBI的电影,而中国在这方面则相对较少,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包括历史、文化、产业结构、社会环境,甚至是观众的偏好。首先,我们得理解FBI(联邦调查局)在美国社会中的独特地位。FBI的“历史包袱”与文化符号化 联邦.............
  • 回答
    在美国政府的运作中,三权分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它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制衡的部分。理解FBI在这种框架下的角色,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隶属关系和职能。首先,我们要明确FBI(联邦调查局)是隶属于美国司法部的。而司法部,顾名思义,是美国行政权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美国总统作.............
  • 回答
    约翰·波德斯塔的密友彼得·卡兹迪克主管FBI重启的希拉里邮件门调查:一场复杂而敏感的信任危机当2016年FBI突然宣布重启对希拉里·克林顿邮件门事件的调查时,整个美国政治圈为之震动。而这一重大转折的幕后,一个与调查直接相关的关键人物——彼得·卡兹迪克(Peter Kadzik),FBI局长詹姆斯·科.............
  • 回答
    冷战时期,在美国领土上搜寻和抓捕俄罗斯间谍的职责主要由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负责,而不是中央情报局(CIA),这背后有着非常明确的历史原因和职能划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FBI和CIA各自的核心使命和法律授权。首先,我们得明白FBI的定位。FBI是美国国内的情报机构和执法机构。它的核心职.............
  • 回答
    参议院共和党控制的司法委员会对特朗普总统解雇FBI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一事展开调查,这无疑触及了美国政治中一个极其敏感和复杂的核心。这件事在当时以及至今都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深刻的疑问。首先,我们得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詹姆斯·科米当时正领导着FBI对俄罗斯干预2016年美国总统大.............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莫过于2017年5月9日,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突然解雇了联邦调查局(FBI)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科米当时正领导着一项备受瞩目的调查,旨在厘清俄罗斯是否干预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以及特朗普竞选团队是否与俄罗斯方面存在勾结。这一举动在.............
  • 回答
    FBI局长关于“美国没有绝对隐私”的言论,无疑在美国社会激起了千层浪,其影响深远且复杂,渗透到法律、技术、政治和民众心理等多个层面。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陈述,更是一种对现有隐私认知和保障体系的挑战。首先,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来看,这句话可能会导致对现有隐私法律的重新审视和潜在的松动。美国一直以来奉行“合.............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FBI和CIA这两家在美国国家安全体系中举足轻重但又常常被混淆的机构,它们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就像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虽然紧密关联,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FBI:国内安全的守护者,法律的执行者你可以把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联邦调查局)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