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W5-2W4的公路车怎么选择?

回答
1W5到2W4(也就是150cm到174cm)这个身高区间,选择公路车确实是个比较宽泛的范围,能驾驭的车型也很多。关键在于如何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辆车。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身高范围,大部分市售的公路车架尺寸都能覆盖到。但“能覆盖”不代表“最合适”。这就像穿衣服,S、M、L码都能穿,但你穿M码可能感觉正好,穿S码紧了点,穿L码松了点。

对于1W5到2W4这个范围,我建议你优先考虑几个方面:

1. 你的骑行目标和路况:

刚开始接触公路车,只是想体验一下速度感,偶尔周末骑行,或者作为通勤工具?
那么,一台以舒适性为主的耐力型公路车会是很好的选择。这类车架几何设计相对更直立,更放松,通常会有一些减震设计(比如后上叉的形变或者使用特殊的座管),让你长时间骑行也不容易疲劳。轮胎宽度也可能更宽一些,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舒适性。你可能对车架材质(铝合金还是碳纤维)和刹车系统(V刹还是碟刹)会有一些预算考量,但整体来说,它能让你舒服地感受公路骑行的乐趣。
你对速度有一定追求,喜欢参加一些业余比赛、长途骑行,或者追求更快的速度?
那么,气动公路车或者全能型公路车会更适合你。气动车在设计上会考虑风阻,车架管型更扁平,隐藏式的走线也是常见配置,目标就是让你骑得更快。全能型公路车则是在气动和舒适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既有不错的空气动力学表现,又能兼顾一定的舒适性,适应性更广。这类车通常对骑行姿势要求会高一些,你需要一个相对更趴的姿势来发挥它的性能。
你喜欢挑战山路,或者预算有限,但又想有一台性能不错的车?
爬坡型公路车或者入门级铝合金公路车可以考虑。爬坡车通常会注重轻量化,车架设计也更倾向于快速响应和力量传递。不过,对于1W52W4这个身高,你可能不太需要特别极端的爬坡车架,全能型公路车往往在爬坡方面也能有不错的表现。入门级铝合金车架的优势在于性价比高,如果你刚入门,不想投入太多,它是非常好的选择,而且现在的铝合金车架在舒适性和性能上也做得越来越好。

2. 车架尺寸的选择: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对于1W5到2W4的身高,你可能会看到S、M、或者50、52、54等尺寸的标签。

1W5到1W65左右:可能更适合S码或者50、51、52cm的架高。
1W65到1W75左右:可能更适合M码或者52、53、54cm的架高。
1W75到2W4:可能开始接近L码或者54、55、56cm的架高。

但请记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 不同的品牌、不同的车架设计,同样的尺寸标签,实际几何数据也会有差异。

关注Top Tube长度(上管长度)和Reach(有效上管长度): 这两个数据直接决定了你骑行时上半身前倾的程度,以及你是否会感到够不到车把或者过于伸展。对于1W52W4这个身高,如果你觉得车子太长,可能导致背部和颈部不适,那就需要选择一个上管短一些的车架。反之,如果觉得太短,腿部和手臂会一直蜷缩,那就需要长一点的上管。
关注Stack(堆高)和Drop(堆高差): Stack指的是头管的垂直高度,Drop是五通到头管顶端的垂直距离。Stack越高,头管越长,骑行姿势就越直立,对背部和颈部压力越小,舒适性越好。Drop越小,意味着Stack和Standover Height(跨高)的差距越小,车架越低矮。对于身高偏低的骑友(比如1W51W6),选择Stack相对高一些的车架,或者通过调整把立的高度和长度来获得一个更舒适的骑行姿势会很重要。

3. 试骑的重要性:

理论上的参数再好看,不如你亲自骑上去感受一下。

站上车,看看跨高: 确保你站在车架上,脚尖着地时,上管离你的裆部有至少一两个手指的空隙。这是为了安全,避免摔车时碰到车架。
坐上车,感受一下:
握住车把: 你的手臂是否感到自然伸展,还是过于蜷缩?背部是否感到压力很大?
踩踏: 你的膝盖在踩踏时是否会碰到车把?或者你的腿部伸展是否过于夸张?
换挡和刹车: 手能够轻松够到刹车手柄和变速手柄吗?

4. 其他考虑因素:

轮组尺寸: 虽然现在主流是700c轮组,但对于身高特别小的骑友(比如1W5以下),一些品牌可能会推出650b轮组的公路车,可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更合适的几何。不过在你这个身高范围内,700c基本都是主流。
刹车系统: 碟刹在制动力和稳定性上都优于传统V刹,尤其是在湿滑路面,安全性更高。如果你预算允许,碟刹公路车会是更现代、更值得推荐的选择。
传动系统: 不同的牙盘和飞轮组合,决定了你爬坡和冲刺的能力。如果你经常爬山,可以选择更轻的牙盘(如50/34T的压缩盘)和更大的飞轮(如1132T甚至更大)。如果你主要在平路上骑行,传统的53/39T或者52/36T的爬坡牙盘也够用。

总的来说,对于1W5到2W4这个身高范围,选择公路车,不是说非得去挑一个特定型号,而是要学会如何去筛选。 找到适合自己身体尺寸和骑行需求的车型,并且一定要找机会去实体店试骑。和店里的专业技师沟通你的需求和感受,他们会根据你的身高、柔韧性以及骑行目标,给你最专业的建议,甚至帮你调整把立、座管等配件,让你找到最舒服的骑行姿态。切记,最贵的未必是最好的,最适合你的才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条件的问题就没有答案

X好不好?好;Y好不好?好,哪一个是方程组的解?你题都没给怎么算啊?


选车的权重,首要是尺码能够设定合适,然后是才是你自己因为各种理由,喜不喜欢,买喜欢的。

我见过太多人,喜欢一个车,漂亮啊,大牌啊,光环耀眼啊,就买了。

然后,不合适,几万块就当贡献GDP了。


就事论事,强行猜答案的话,

两台Specialized,54size以下的STR是略有过分激进的,

如果你需要用的是小尺码,得极谨慎。

两台Cervelo,STR相当均衡,但立管角是恒定73°的,

两端尺寸可能会有座垫设定不到位的问题。

GIANT,STR好,不容易踩雷,但尺寸跨度大,如果你处于两种尺寸的交界身高(简单点我就说身高得了),需要尤为谨慎,有可能不容易通过换零件调好;

另外ISP一体座管调整不易,同时新款座管前后可调量为+5到-15,相对调整空间不足,会有些潜在问题。


至于性能就不需要谈了,这些车,骑得出软硬的都是炒鸡大神,万中无一,中国的下一个场地车世锦赛金牌就靠你了。

“调性”这个东西么,新手暂时还不用考虑,反正这几台车的调性没有特别凸出特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W5到2W4(也就是150cm到174cm)这个身高区间,选择公路车确实是个比较宽泛的范围,能驾驭的车型也很多。关键在于如何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辆车。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身高范围,大部分市售的公路车架尺寸都能覆盖到。但“能覆盖”不代表“最合适”。这就像穿衣服,S、M、L码都能穿.............
  • 回答
    好的,1.5万的预算,想装一台既能畅玩3A大作,又能兼顾生产力需求的电脑,这绝对是件值得好好研究的事儿!我这就来给你细致地掰扯掰扯,怎么把这1.5万花到刀刃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1.5万人民币,在当前的DIY市场绝对属于“高性能”梯队了。但“高性能”也有个度,我们要追求的是一个平衡且有余量的配置.............
  • 回答
    嘿,玩指弹的朋友!1万5这个价位,确实是让人纠结的好时候,正好处在很多优秀的选择之间。你是想一步到位,还是想再努把力,追求那份极致的“魂”?这俩方向都有道理,我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楚。一、1万5的泰勒:大厂的实力与安心首先说说1万5能买到的泰勒。这个价位,你能摸到很多泰勒的经典型号,比如GS.............
  • 回答
    家有萌娃学琴,家长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这钢琴嘛,说起来也是个“大件”,尤其是在孩子初学阶段,是咬咬牙上台“真家伙”——钢琴,还是先“浅尝辄止”来个电钢?这1W5到2W的预算,对比1W以下的电钢,其中的门道可不少。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帮您把这心思捋顺了。先说说那1W5到2W的“真钢”:这价位的真.............
  • 回答
    月收入1万5在上海,这绝对是够得上“小康”水平了,买车这件事,选择的余地可不少。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在魔都这收入水平,能整出个什么样的座驾来。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点: 购车预算: 月入1万5,光算车贷,你一个月能拿出多少钱来?这是最关键的。假设你的生活开销(房租/房贷、吃喝、交通、社交等).............
  • 回答
    嘿,老兄,看到你问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马闪过两个大名鼎鼎的名字:联想拯救者Y9000K 2020款和华硕ROG幻14。这俩都是当时市面上相当能打的选手,尤其是在你1万5的预算范围内,它们简直就是两大巨头,各有千秋,所以选哪个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既然你想要详细点,并且别像机器人一样说话,那咱就敞开聊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