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抽水蓄能水库能不能收回经济成本 ?

回答
抽水蓄能电站能否收回经济成本,这个问题,说实话,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账。这可不是一句话就能拍板定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它不像盖个小厂子,投入多少,产出多少,明明白白。抽水蓄能这东西,它有个“抽”和“蓄”的过程,这中间牵扯的因素太多了。

首先,咱们得明白抽水蓄能水库是干啥的。简单来说,就是它白天电网用电紧张的时候,“抽”水往高处的蓄水池里送,把电能储存起来,等到晚上或者大家用电不那么多的时侯,“放”水下来发电。这么一来,它就能平抑电网的供需波动,让电网运行更稳定,还能在电价便宜的时候储能,电价高的时候卖电,赚取差价。这听起来挺好,但能不能“回本”,就得看它到底能有多少“赚头”,以及它本身的“花销”有多大。

咱们先算算它的花销,也就是“成本”。

投资成本,这绝对是头等大事。 修建一座抽水蓄能水库,那工程量可不是闹着玩的。
工程建设费用: 要挖山填谷,修建巨大的水库,建拦河大坝,再修一个高位的蓄水池,还有连接上下两个水库的输水管道,以及最重要的抽水蓄能机组安装。这些都是巨量的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加上复杂的机械设备,还有各种昂贵的材料。这笔钱,少则几十亿,多则上百亿,绝对是大手笔。
土地征用及补偿: 库区建设会淹没大量土地,包括耕地、林地、村庄等,这些都要征用,并且要给当地居民和政府合理的补偿,这也得一笔不小的开销。
移民安置费用: 库区建设可能会涉及到人口搬迁,安置好这些人,让他们能继续安居乐业,这方面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往往是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环保措施及生态补偿: 修建大型工程总是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需要投入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以及对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补偿。
前期调研、设计、审批等费用: 在真正动工之前,光是进行科学的选址、详细的地质勘探、可行的性研究、工程设计,以及通过各种审批流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

运营维护成本: 水库建好了,可不是一劳永逸的。它还需要日常的维护和管理。
人员工资和管理费用: 需要招聘和支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工资。
设备维护和检修: 水轮发电机组是核心,这些精密设备需要定期的检查、保养、维修,有时候还会涉及到设备的更新换代,这都是持续的费用。
水库及大坝安全监测: 水库的安全是重中之重,需要投入资金进行长期的安全监测和维护,确保大坝不出现问题。
输配电损耗: 抽水蓄能过程中,能量传输会有损耗,这部分能量的成本也需要考虑进去。

算完花销,咱再看看它到底能从哪儿“赚钱”,也就是它的“收益”。

调峰填谷收益: 这是抽水蓄能最核心的功能。
卖电差价: 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比如夜间),用便宜的电价把水抽上去储存,然后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比如白天用电高峰),把储存的水放下来用较高的电价发电卖出去。这个差价,就是最直接的收益。电价的波动幅度越大,抽水蓄能的盈利能力就越强。
电网稳定服务收益: 抽水蓄能电站的快速响应能力,可以帮助电网快速调整频率和电压,提供辅助服务,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部分服务是可以向电网公司收费的。

容量市场收益: 在一些电力市场设计中,电力公司可以根据电力容量(也就是发电能力)获得收益,即使不发电也能收到钱。抽水蓄能的快速启动能力,使其在容量市场中具有优势。

可再生能源并网支持收益: 现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但它们发电的波动性很大,受天气影响。抽水蓄能就像一个“充电宝”,可以储存风电、光伏富余的电能,也可以在它们发电不足的时候提供电力支持。这相当于给新能源“充当 buffer”,帮助它们更好地接入电网,这个服务也是有价值的,可以带来收益。

其他可能的收益:
水资源管理: 在某些情况下,抽水蓄能水库还可以用于供水、灌溉或防洪,这些附加功能也能带来一些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生态旅游等: 规划得当,美丽的水库景观也可能发展旅游,带来额外收入。

那么,到底能不能收回成本呢?这得看“运气”和“经营能力”,以及“市场环境”。

投资规模: 这个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投资越大,回收周期就越长。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建设可能会降低单位成本,但整体投资仍然是巨大的。
电价机制和市场波动: 这是抽水蓄能盈利能力的关键。如果电价波动剧烈,峰谷电价差大,那么调峰收益就高。如果电价“平稳”,或者没有完善的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市场,抽水蓄能的盈利空间就会大大压缩。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和结构: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提高,对抽水蓄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但如果新能源发展速度过快,而电网的消纳能力不足,或者抽水蓄能的建设速度跟不上,那么抽水蓄能的价值就更能体现出来。
运营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提高设备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也能显著影响盈利能力。
项目本身的特点: 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都会影响建设成本和发电效率,进而影响经济效益。
政策支持: 政府的补贴、税收优惠、优先上网等政策支持,对抽水蓄能项目的经济性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抽水蓄能水库能不能收回经济成本,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而是一个“条件性”的问题。

在一些电力市场成熟、电价波动大、新能源装机容量高、并且有政策支持的国家和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往往能够实现盈利,并且在较长的经济寿命周期内收回投资成本。它的价值不仅在于直接的电量销售,更在于它为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但如果建设成本过高,电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市场激励,或者项目所在地的新能源发展相对缓慢,那么收回成本的压力就会很大。而且,抽水蓄能项目通常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周期也比较长,这需要投资者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对未来电力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

所以,与其问“能不能收回”,不如说“在什么条件下能收回,并且能够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这是一个综合考量工程技术、市场机制、政策导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是简单地“卖电赚钱”,而是为整个能源系统提供一项至关重要的“服务”,这项服务的价值,最终会以经济的形式体现出来,但也需要有合理的机制来兑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单个的抽水蓄能电站肯定是收不回成本的,其效率仅有75%,就是说发电没有用电多。

建它的原因在于,现在的电网动力是火电机组为主,开机和停机缓慢且成本高,一直运行反而最节省。可是,电网的负荷并不是恒定的,往往白天负荷大、晚上负荷小,这种情况对电网运行不利。抽水蓄能电站正是用来平衡这个电网负荷,俗称“削峰填谷”,哪怕付出25%的能效代价,也值。

所以抽水蓄能电站都是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这些公司开发的,自己造、自己用。抽蓄越多,整个电网就越健康。将来如果核电上来,那么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需求就更大了。

我印象中,抽蓄规划时主要要考虑上下库的来水情况,比如有天然河流补充上库就比较好;再一个要考虑上下库的地形情况,比如 一个小坝就能把库盆封起来,肯定比建几个中坝封起来的情况好;其他可能就是考虑地质情况了吧,库盆好不好做防渗、地下厂房好不好开挖等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