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酒能乱性有什么科学原理?

回答
酒,也就是乙醇,确实有“乱性”的说法,这背后有着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我尽量给你讲得明白点,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

首先,咱们得知道,酒这东西一喝进肚,身体就开始忙活了。乙醇这玩意儿,它不是像水那样直接被身体利用,而是需要肝脏来代谢。但它在被代谢之前,大部分会跑到血液里,然后随着血液循环,一路“拜访”全身各个器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咱们的大脑。

大脑是关键:神经递质的“捣蛋鬼”

大脑是我们控制思想、情绪、行为的“总指挥部”,而它内部的沟通主要依靠一种叫做“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酒,特别是乙醇,对这些神经递质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个不小的“捣蛋鬼”。

抑制剂:GABA的“催眠术”

咱们大脑里有个挺重要的神经递质,叫做γ氨基丁酸(GABA)。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刹车”,让神经活动慢下来,起到抑制、镇静的作用。你可以想象成是大脑里的“慢行指示牌”。

酒精,这家伙有个本事,能增强GABA的作用。它会“粘”在GABA受体上,让GABA这个“刹车”更有效。结果就是,大脑的整体兴奋性下降,神经传导变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喝了酒后,人会觉得放松,没那么紧张,甚至有点昏昏欲睡。

兴奋剂:谷氨酸的“失控”

反过来,大脑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油门”,叫做谷氨酸。它负责传递兴奋性信号,让神经活动加速。

酒精呢,对谷氨酸的作用是“阻碍”的。它会影响谷氨酸在神经末梢释放,也会干扰它与受体的结合。这样一来,大脑的兴奋性信号就传递得不那么顺畅了。

所以,你想想,一方面,GABA这个“刹车”被踩得更狠了;另一方面,谷氨酸这个“油门”被踩得没那么到位了。综合起来,大脑的整体兴奋性会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喝醉了会反应迟钝、协调性变差。

多巴胺的“奖赏回路”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家伙,就是多巴胺。这是大脑里和“愉悦感”、“奖赏”紧密相关的神经递质。当你做一件让你开心的事情时,多巴胺就会释放,让你感觉更好,从而鼓励你重复这种行为。

酒精,也能刺激多巴胺的释放。特别是刚开始喝的时候,那种欣快感、放松感,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多巴胺的“助攻”。这就形成了一种“奖赏效应”——喝酒带来快乐,于是人们更愿意喝酒。

“乱性”是怎么来的?——理智的“刹车”失灵

那么,“乱性”这个说法,是怎么跟这些生理变化联系起来的呢?

1. 抑制大脑前额叶皮层:社交和理智的“总管”失职

我们大脑的最前面,有个区域叫做前额叶皮层。这个地方特别重要,它负责的是我们的高级认知功能,包括:

理性思考和判断: 评估风险,做出明智的决定。
冲动控制: 抑制不恰当的行为和想法。
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 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酒精,对于前额叶皮层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就像给这个“总管”灌了迷药,让它不再那么尽职尽责。

冲动控制减弱: 平时你可能会顾虑很多,不敢轻易做什么。喝了酒,这种顾虑就少了,平时压抑的冲动就更容易冒出来。比如,平时可能不敢跟喜欢的人表白,喝了酒胆子就大了;平时觉得一些想法有点不妥,喝了酒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判断力下降: 对事情的后果评估能力变弱,更容易做出鲁莽、不计后果的决定。
社会约束松懈: 原本内心深处对一些行为(比如过度的亲密、不合时宜的言语)的限制,因为前额叶皮层功能受损而变得模糊,更容易逾越界限。

2. 情绪的“放大器”和“潘多拉魔盒”

酒精对大脑其他区域的情绪中枢也有影响,比如杏仁核(和恐惧、愤怒有关)和边缘系统(和情绪、动机有关)。

情绪失控: 有些人喝了酒后,平时压抑的情绪更容易爆发。可能平时受了委屈,酒精一上头,就借着酒劲哭鼻子或者发脾气。也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得意忘形,或者突然变得异常热情。
“放大”效应: 酒精会削弱我们对情绪的理性控制,让原本一些细微的情感波动变得更加明显,甚至被放大。

3. 身体感知和行为协调的变化

前面说了,酒精会影响运动协调。这也会间接影响“乱性”。比如,身体动作变得笨拙,说话也含糊不清,但同时,某些触觉的敏感度可能会在酒精作用下有所不同,或者因为判断力下降,对身体接触的界限感也模糊了。

总结一下,为什么酒会“乱性”:

核心原因是酒精干扰了大脑的正常运作,特别是抑制了负责理性思考、冲动控制和遵守社会规范的前额叶皮层。
GABA被增强,带来放松,但同时也降低了警觉性。
谷氨酸传递受阻,让整体反应变慢。
多巴胺的释放让人感觉愉悦,形成奖赏,但也可能促使人们做出更冒险的行为。
情绪控制减弱,容易让压抑的情绪爆发或放大。

所以,“乱性”不是说酒本身有什么“邪恶”的力量,而是它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生理反应,暂时性地削弱了我们大脑的“理智刹车”和“行为过滤器”,让潜意识里的一些想法、冲动和被压抑的情绪有机会浮现,并可能在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

当然,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这跟喝的量、个人体质、当时的心情、所处的环境都有关系。但从科学原理上来说,这背后是酒精对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对大脑高级认知功能的抑制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莎翁曾言:酒精挑起了性欲,但它更令性交变得一塌糊涂。



与人们的通识不同,饮酒过量可能阻碍男性和女性生殖器的血液循环,抑制周围神经系统,包括阴茎,阴蒂,阴道的神经末梢。然而这些神经恰恰是促使性器官动脉的放松,激发性欲。推杯换盏过后,男性阴茎的膨胀停止,女性阴道的血流量开始减少,达到性高潮需要更长的时间。





“抑制解除理论”认为酒精麻痹大脑功能包括那些控制冲动和压抑的功能。少量的酒精阻止大脑控制性冲动讯息的传送,使性压抑得到释放。然而大量的酒精会压迫中枢神经系统使勃起和射精都变得更加困难。





那为何大部分人都会有“酒能助性”这样的错误观感呢?

酒通常会与疯狂,罪恶联系在一起,它仿佛意味着所谓的“free well”,所以人们对酒的一点“旖旎”的误会就不足为奇了。




这是人类适应复杂世界的简单机制—因果效应,就像现在都有人把动物异常行为与地震联系在一起,而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导致我朝地震局的砖家叫兽的声誉都不如一群蛤蛤。)




然而人在心理上会把它放大,从而找出联系,此乃人之常情嘛。

我不否认酒在心理上会使人的性行为更和谐,所以遵从飞天拉面大神的意志,尽情的享受吧!




Ramen!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