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4岁多的孩子被大人指责「他一看就不是什么好孩子」,孩子很受伤,这时候我该怎么做能帮助他?

回答
听到这样的话,孩子小小的心灵一定像被小石子砸中了,感觉很难受。而且,他才四岁多,这个年纪的孩子对大人的评价非常在意,也很容易全盘接受。在这种时候,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他知道,大人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而且我们站在他这边,支持他。

第一步:立刻安抚,疏导负面情绪

当孩子因为这句话而显得受伤、委屈,甚至是哭鼻子时,你第一时间要做的是抱抱他,或者轻拍他的背,用温柔的声音告诉他:“宝贝,不哭不哭,妈妈/爸爸在这里。” 让他感受到你的温暖和安全感。

具体做法:
身体接触: 给他一个结实的拥抱,让他感受到被保护。
温柔的语言: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听了那样的话,心里肯定不舒服。” 承认他的感受,让他知道你理解他。
转移注意力(但不是压制情绪): 等他情绪稍微平复一点,可以尝试问他:“你觉得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呀?或者,我们先去做点开心的事情好不好?比如,我们去搭积木,还是看你喜欢的绘本?” 重点是让他从被指责的境地里走出来,而不是让他假装没发生。

第二步:为他“翻译”和“辩护”,重建他的自信

孩子这个年纪,很难理解“一看就不是什么好孩子”这种带有预设和偏见的说法。大人的话对他来说就是真相,所以我们需要帮他解析,并告诉他他的真正样子。

具体做法:
解释“一看就不是什么好孩子”是什么意思(用孩子能懂的方式): “有时候,大人看到了你玩得很疯,或者你做的某些事情,他们可能不太理解,就会随口说一些话。但那不代表你真的不好哦。”
强调他的优点和特质: “宝贝,你是个很活泼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玩,这很好啊!你也很善良,上次还主动把玩具分享给小朋友。你爱笑,笑起来可好看了!” 回忆一些他平常做得好的地方,让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反驳那个不公平的评价: “那个叔叔/阿姨根本不了解你,他们说的话不是真的。你知道吗?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妈妈/爸爸也最了解你。你是个很棒的孩子!” 强调“不了解”和“不代表事实”。

第三步:引导他理解“大人的话不总是对的”

让孩子明白,大人也不是完美的,他们的判断有时也会出错,这对他建立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

具体做法:
举例说明: “你知道吗?有时候妈妈/爸爸也会看错人,或者说错话。比如,妈妈/爸爸有时候觉得天要下雨了,结果没下,那妈妈/爸爸说的话就不是对的,对不对?大人说的话,我们也要动动脑筋想一想。”
强调“不代表所有大人”: “而且,也不是所有大人都会这么说。你看,爷爷奶奶、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都觉得你很可爱、很讨人喜欢。” 给他更多积极的参照。

第四步:事后巩固,强化积极自我认知

这次的事件,如果处理得当,可以成为一次成长机会。之后,我们需要持续巩固他对自己的积极认知。

具体做法:
赞美和鼓励: 无论大小事,只要他做得好,都要及时地、具体地赞美他。“你今天自己把玩具收拾好了,真棒!” “你看,你画的这幅画多有创意!”
引导他表达: 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觉得妈妈/爸爸刚才做得怎么样?” “你现在心里还好些吗?”
加强亲子关系: 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他,做他喜欢的事情,让他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当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时,外界的负面评价就没那么容易击垮他了。

最重要的一点:

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平和、耐心和爱。你越是焦虑、越是生气,孩子反而会感到更无助。你的淡定和支持,是孩子最大的依靠。

记住,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被放大他的“错误”。这次的经历,虽然让他受伤,但如果你能好好引导,反而能让他变得更坚强,更懂得如何看待别人的评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确实不需要研究儿童心理,更不需要教育孩子什么。因为是成年人的问题,所以顺便帮你去掉那本书。不过与情商也没有关系,与母胎solo更没有关系了。

作为孩子的小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做好带孩子出门前的准备:大概玩啥,需要带什么,何时结束。

这些内容要经过姐姐姐夫同意,五岁以后应该征求一下外甥意见,并按时回家。尽可能不额外增加活动项目,必要时先征求姐姐同意。孩子如有额外要求,顺便启蒙守信意识,在自己十分有把握不会发生任何意外时,可适当迁就一下孩子。至于带什么就各家不同了,可参看最后一条说明。

专心和孩子玩,或十二分关注孩子动静,确保孩子片刻不离自己视线。

这是重中之重的临时监护人职责,最好不要让孩子看到你看手机或是心不在焉,甚至在做别的事情。

及时避免孩子可能遇到类似麻烦,包括但不限于:勿使陌生「老人带」靠近自家小孩;勿主动靠近陌生「老人带」。

你没有时间和老人聊天交朋友,你们在对待小孩行为方面很少共识,与情商无关。在很多生活场景中,回避问题是应对突发问题的最优策略,与性格年龄婚否穷达无关。

事情发生后,遵从孩子愿意回家,或者开始另一个游戏。

请不要试图开导或是教育孩子,因为孩子的表现没有任何问题。不要用任何方式加深刚才来自老人的伤害,而是迅速让孩子忘记别人的不实评价,尽快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吃东西、讲故事,包括观看自己手机里的好节目(这是出门前的准备工作内容之一)。或者建议玩孩子最擅长和喜爱的游戏(也需要提前准备);事后可以悄悄告诉姐姐远离事故源(你不会忘记拍个照吧,这个也是出门前必备意识)。

引以为戒,下不为例。

姐妹情深,阖家欢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