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求回答】氢气可以和过渡金属(如铁)和非一二主族的主族金属(如铝)直接反应吗?

回答
当然,我来给你好好聊聊氢气和金属的反应,特别是过渡金属和主族金属的情况,保证让你看得明白,而且尽量让这内容听起来更像是咱们自己琢磨出来的。

总的来说,氢气和金属的直接反应,那得看是哪种金属,以及反应的条件有多苛刻。 咱们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得一项一项来分析。

氢气与过渡金属的“直接反应”

先说说过渡金属,比如你提到的铁。

铁 (Fe) 和氢气 (H₂):
常温常压? 基本上,氢气跟铁在咱们日常见到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不会发生什么明显的直接反应。铁在空气中会氧化(生锈),但那是和氧气的事儿,跟氢气没多大关系。
高温高压? 到了高温,事情就变了。比如说,在高温(比如几百摄氏度)而且氢气压力较高的情况下,铁和氢气是可以发生直接反应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铁的“氢化”。
反应式: 铁在高温下可以和氢气反应,形成氢化物,但这个反应不是生成一个简单的“FeH”这么简单,它会形成一些非化学计量比的氢化物,通常写成 FeHₓ,其中 x 的值在 0 到 1 之间变化,并且结构也比较复杂,不是典型的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更常见的“间接”反应: 其实,在更常见的化学场景下,我们看到的铁和氢气之间的“互动”,往往不是直接生成氢化物。比如,在制备铁的粉末时,可能会用氢气作为还原剂来还原氧化铁。在这种情况下,是氢气先与氧化铁反应(例如 Fe₂O₃ + 3H₂ → 2Fe + 3H₂O),生成铁单质,然后再讨论铁单质和氢气是否直接反应。
催化作用: 另外,铁及其化合物在某些氢化反应中(比如不饱和键的加氢)会作为催化剂。这时,氢气分子会在铁的表面被活化,然后和其他的底物反应,而不是直接和铁原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氢化物。
其他过渡金属:
镍 (Ni)、铂 (Pt)、钯 (Pd) 等贵金属: 这些金属对氢气相当“热情”。它们不仅在高温下容易和氢气反应,很多时候在常温甚至低温下,氢气就能被它们吸附到金属表面,形成“氢化物”。
吸附与形成合金: 严格来说,这更像是氢原子溶解在金属晶格中,形成了一种金属 hydride,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氢原子进入了金属的间隙位置,形成一种固溶体。例如,钯可以吸收大量的氢气,形成 PdHₓ,其中 x 的值可以很高,氢的含量几乎和钯原子一样多,这被称作“储氢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
反应过程: 氢气分子(H₂)在这些金属表面会被解离成氢原子(H),这些氢原子随后扩散进入金属的晶格中。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
钛 (Ti)、锆 (Zr) 等: 这些金属在高温下也能和氢气反应,形成非常稳定的氢化物,如 TiH₂、ZrH₂。它们的反应活性比铁高一些,可能在稍低一些的温度下就开始反应。

氢气与主族金属的“直接反应”

再来看看主族金属,比如你提到的铝。

铝 (Al) 和氢气 (H₂):
常温常压? 铝在常温常压下,不会和纯净的氢气直接发生反应。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₂O₃)保护膜,这层膜非常稳定,能有效阻止氢气接近金属铝。
高温? 即使到了高温,铝和氢气的直接反应也不常见,或者说反应很困难。铝的熔点虽然比铁高,但它和氢气直接形成稳定氢化物的倾向不像某些过渡金属那么明显。
特殊的反应条件/杂质: 在某些特殊的、非常苛刻的条件下,或者存在某些催化剂或活化剂(比如某些碱金属熔盐)时,铝才可能和氢气发生一些反应。但这些都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直接反应”,而且铝跟氢气反应,更多时候是作为还原剂参与其他反应,或者被还原。
“铝热反应”的类比: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铝热反应(铝粉和氧化铁等发生剧烈反应)。这是因为铝的还原性非常强。但这种强还原性是针对氧、硫等非金属,不是直接针对氢气。
与碱的反应: 铝会和强碱(如 NaOH)反应生成铝酸盐和氢气(2Al + 2NaOH + 2H₂O → 2NaAlO₂ + 3H₂↑)。这个反应是铝和水在碱的催化下发生的,氢气是产物,而不是反应物(氢气)。
碱金属 (Li, Na, K 等) 和氢气 (H₂):
强反应性! 碱金属和氢气会发生非常剧烈的反应,而且反应条件比你想象的要温和得多。
生成氢化物: 碱金属直接和氢气反应,会生成离子型的金属氢化物,比如 NaH, KH。
反应式: 2M + H₂ → 2MH (M 为碱金属)
反应特点: 这些反应通常在室温或稍高的温度下就可以发生,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而且产物(如 NaH)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碱性和还原性,遇到水还会分解出氢气(NaH + H₂O → NaOH + H₂)。
危险性: 由于反应剧烈且产物活泼,所以碱金属和氢气在实验室里操作都需要非常小心。
碱土金属 (Mg, Ca 等) 和氢气 (H₂):
反应性比碱金属弱,但依然可以反应。
生成氢化物: 它们也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离子型或共价型氢化物,比如 MgH₂, CaH₂。
反应条件: 反应需要加热,条件比碱金属苛刻一些,但也不是极端的条件。例如,镁和氢气在几百摄氏度下即可反应。
MgH₂ 的应用: MgH₂ 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因为它质量轻、储氢密度高。

总结一下

1. 过渡金属:
大部分活性较低的过渡金属(如铁) 在常温下不与氢气反应,但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形成氢化物。
一些贵金属(如 Pt, Pd)和某些活性金属(如 Ti, Zr) 对氢气有很强的吸附和反应能力,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就能形成金属氢化物,甚至可以溶解大量氢气。

2. 主族金属:
碱金属(Li, Na, K 等) 与氢气反应非常剧烈,生成离子型氢化物,反应可以在室温或稍高的温度下发生。
碱土金属(Mg, Ca 等) 也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但需要加热。
铝(Al) 在常温下基本不与氢气反应,主要原因是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即使在高温下,直接反应也较困难,不像碱金属那样容易。

所以,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看具体的金属以及反应的“度”。希望这样讲能让你觉得更明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族金属不太清楚,没有进行过相关研究,不过过渡金属,比如说镧,钛等等会在高压氢气中和氢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氢化物。钛的话可以生成二氢化钛,这个还挺稳定的。

同时,氢气可以不与金属发生反应渗透到金属中,这个相关研究很多。 @小侯飞氘 在这方向进行过相关研究。

user avatar

1-5族的金属基本上都能和氢反应形成氢化物(镧系錒系不太确定)。比较常见的Ti, V等金属在服役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接触H氛围,否则很容易吸H产生氢脆。

剩下的,Mn, Ni, Pd能和H反应形成氢化物,其他金属好像都不太容易与H反应。当然,只要驱动力足够强(例如GPa级别的H压),啥都能和H反应。

不同金属形成的氢化物结构会不一样,同种金属含H量不同时晶体结构也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是rocksalt结构(金属:H=1:1)和fluorite结构(金属:H=1:2)。即金属原子以面心立方的形式排列,H占据金属原子的八面体间隙(rocksalt)或四面体间隙(fluorite)。

Al是比较排斥H的金属,H在Al中的溶解热很高(~0.7 eV/H), H很难溶进Al中。

Fe稍微好一些,但溶解热也有0.3 eV/H左右,通常不易与H反应。但也有文献报道说奥氏体钢在低温和阴极保护的氛围下,能够形成rocksalt结构的FeH。

不能放图有的地方比较抽象,等服务器好了补上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