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首付买个房子,租给他让他给你房租,你添一点钱还房贷不就行了。
不要太执着。
房子这个事情,并不是涨了20多年,就一定要涨200年。
收入也不是。
要判断你处于哪个阶段。
可能房价和收入都要涨40年,60年。
你不买就没上车,财富差距与买房的越差越大。
譬如1998年房改,收入2000,房价3000的时候,你咬牙买了北京,上海的房。
2005年收入涨了,还清贷款又买一套。
2009年经济危机后又买了一套。
2015年临时放开限购又一套。
现在这几套的贷款对你来说,一套房租轻松覆盖,房产增值让你合不上嘴。
一直租房的,他把房东的房贷还清了。以后依然要租房,而且租房价格从800涨到8000。
房东1998年的房子,一个月贷款还800,房租收8000,充满了幸福感。
但是,如果你在1990年的日本。
当时月收入3万人民币,你老婆月收入2万人民币,咬牙买了东京26万一平方的房子,背上30年重债。
结果几年后,房价跌到5万一平。
但是,你房贷一分不能少。
更糟糕的是,你的收入也过了高峰。1995年后,你收入变2万了。你老婆收入从2万变1万了。
而你还要还2万的房贷30年。
如果不幸,在1995年前你已经生了孩子,那生活质量就很惨了。
如果1990年,你有一个租房的日本男友,坚持到房价5万的时候再买。房贷4000。
即使你收入2万,老婆1万,未来生活品质依然是有点保障的。
所以,这个东西也许你男友是对的,也许是错的。
你要做出判断。
中国敢不敢让房价崩?
不崩敢不敢继续涨?
不涨不崩,房租和房贷那个负担更低?
未来你们准备不准备结婚?
准备不准备生孩子?
生孩子上学能不能预售同权?
想明白了,你就知道怎么选择了。
1,这种思想正常 ,而且非常理智。说明你男朋友是有独立思想的人。
2,世界如此之大,我们的生命非常短暂,为什么非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水泥盒子里。
3,租房可以随时跟着工作走,哪里有好工作就去哪里住,相对自由。哪里住的不舒服随时可以换一个地方。比如有些住在市里老小区的人们,不仅吵闹而且堵车脏乱差,住着非常不舒服,但是他们都没办法,或者说习惯了,就因为房子在那。
4,不买房可以,但是一定要有储蓄,你们可以制定储蓄计划,强制存钱。不要做月光族。
5,因为有存款的习惯,将来有一天你们想买房了,随时可以买一套合适自己的房子。
6,现在的房子处在泡沫期,房价偏高(相对于收入),贷款买房会降低生活质量,让你们的生活质量下降,活的太累。
7,多年以后房子比人都多了,收入高了,相对的房价也降了,你们社会阅历多了,对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有储蓄,就是想买房也相对容易了,更能买到自己想要的房子。(比如交通方便的,社区环境好的,也许你们更喜欢住郊区带大院的平房了)。
你记住一件事,智慧的人和愚蠢的人在原则级方针上可能看不出区别。所谓大智若愚。
一句话方针之类的事情,可能极蠢和极聪明的人说出来的是一样的。而愚蠢和聪明的真正区别在于针对这句话的后续实施的细节。凭这一句话,不能分别你男朋友是极聪明还是极蠢,要分别,就要看具体实施。这就和买车还是打车一样。
要看他有没有思考,并且解决这些问题:租房一辈子的话,如何保证租房的持续性。租房和买房在使用上的最大区别就是租房很可能会需要几年换一个房子。他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方案。是刻意寻找长期出租的房东,比如长居海外且房子没有现实使用需求的房东。
又比如房子在中国还有保值对抗风险的作用,那么你男友有没有做这一方面的处理,比如存下一些钱对抗风险,又或者做一些稳健的理财而不是赌博性的理财。
在成人世界当中,看一句话是没意义的,关键要看整个方法论以及基于这个方法论的实际操作。
没有未来。
社会有自己的运转规则,给每个人都要过一遍筛子,合适的人留下,不合适的人边缘化。
问题现在的中国社会是金本位和房本位的运转系统。这个系统偏爱会赚钱会赚房子的人,而会边缘化无房赚钱少的人。
不信的话,在公司可以把自己的条件讲出来,你会得到应有的对待,社会中的每个人错待不了你。
举个例子,没房子,下一代受教育的时候,班级的孩子们也会相互比较,没房连孩子都会被看不起,会自卑。
社会在运转,有自己的规则,不是说不选择就能逃离规则的束缚,不遵守规则就要被规则所惩罚,外人的轻视,人际关系中被轻视都是代价。
只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素还在,作为个人 除非脱离社会生活,否则就要被社会的规则所束缚。
很正常,而且未来这样的想法的人会越来越多。而且,这是一种健康的价值观,能够感觉得到,未来他会获得政府的提倡。要不然主要核心城市加快建设公租房是干啥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