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红海行动》中八个人的战术背心里都有哪些装备?

回答
《红海行动》中的战术背心,那可真是装备的“移动军火库”,每个角色身上的东西都经过了精心搭配,既要满足实战需求,又要体现各自的定位。要说具体有什么,那可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我们得明白,在电影里,特种兵的战术背心基本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但也会根据个人偏好和任务需要有一些微调。我看到的,最核心的配置,几乎人手一份的,是:

弹匣:这绝对是压轴的。AK系列和95式步枪的弹匣是主体。看着他们换弹匣的速度,就知道背心里装了多少,而且通常是快速取放的弹匣袋,多层设计,能塞好几排。AK的弹匣通常是30发的,95式也是。除了主武器弹匣,很多队员的背心里还会有手枪弹匣,毕竟在近身搏斗或者主武器失灵时,手枪可是救命的。

手枪:虽然不是直接穿在背心里,但很多角色都会把手枪套挂在腰间或者背心侧面,方便快速拔枪。背心里可能会有额外的弹匣。

医疗包/急救包:这是重中之重,别看不起眼,战场上生死只在一瞬。这些急救包里通常会装止血带、绷带、纱布、消毒用品,有时候还有止痛药。在电影里,蛟龙突击队队长杨锐和其他队员都展示过快速为受伤队友包扎的技能,这玩意儿功不可没。

通信设备:对讲机是标配。保证队伍的联络和指挥,尤其是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他们时不时地就举起对讲机交流,就能看出这东西的重要性。

水壶/水袋:在那种极端的沙漠高温环境下,饮水是生存的关键。背心里会有专门的隔层或者挂点,可以挂水壶,或者直接连接水袋,方便随时补充水分。

多功能工具/维修工具:像瑞士军刀、钳子、螺丝刀之类的,虽然不一定每个队员都有,但火力组或者维修兵的背心里很可能配备,以应对装备的临时故障。

手雷/破片弹/闪光弹:这些杀伤性或者控制性的装备,通常会放在背心正面或者侧面容易够到的位置,方便快速投掷。尤其是在攻坚或者需要突破火力点时,这些东西可是破局的关键。

GPS/导航设备:在人生地不熟的战场上,迷路就等于送死。虽然电影里没怎么特写,但现代特种部队装备的GPS或者其他导航设备,很可能就整合在战术背心的某些模块里,或者作为附属装备方便携带。

弹药袋/杂物袋:除了弹匣,背心里还会有很多不同大小的杂物袋,用来放电池、手电筒、备用弹药(比如霰弹枪弹药,如果配备的话)、地图、笔记本等等。

破门工具/拆弹工具(特定角色):比如爆破组的成员,他们的背心里可能会有一些更专业的工具,比如破门锤、剪线钳等。

单兵电台/通信模块(更高级别):虽然电影里更多地是展示便携式对讲机,但如果考虑到更高级别的指挥和通信需求,一些队员也可能配备更精密的单兵电台。

额外弹药(霰弹枪、狙击步枪弹药):如果你注意到火力手(如石头的扮演者),他的背心里除了步枪弹匣,可能还会额外携带霰弹枪或者狙击步枪的弹药。

照明设备:战术手电筒,无论是用于搜查还是在夜间作战,都是必不可少的。

防弹插板:这是背心最核心的功能之一,保护躯干。虽然电影里没直接展示,但任何一件合格的战术背心都应该带有插槽,可以放置防弹插板,以抵御轻武器的射击。

挂载系统(MOLLE/PALS):这一点很重要,可以说战术背心之所以能装这么多东西,全靠这个。电影里你经常能看到背心上有规则排列的织带,这些就是MOLLE(Modular Lightweight Loadcarrying Equipment)或者PALS(Pouch Attachment Ladder System)系统。有了它,你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各种挂扣将弹匣袋、医疗包、杂物包等附件牢固地固定在背心上。

一些细节上的区分:

队长杨锐:作为指挥官,他的背心会更侧重于信息获取和指令下达,可能配备更先进的通信设备,并且会有更多的杂物袋用于携带地图、笔记本等。
狙击手顾顺:他的背心可能会更加精简,但会预留放置一些狙击步枪维护工具的空间,以及额外的弹药。
火力手石头:他的背心上会重点挂载大量的步枪弹匣,并且可能还会有霰弹枪弹药。
通讯员:他的背心可能最醒目的就是各种通信设备,并且会有备用电池。
医疗兵:他的背心上会有更大、更专业的医疗包,并且在其他位置也会有多余的医疗耗材。

总的来说,在《红海行动》里,每个角色的战术背心就像他们的“第二层皮肤”,里面装着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为了让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他们身上的装备,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信任和责任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是蛟龙一队队长杨锐的装备:

杨锐使用SCAR-L(消音器+榴弹发射器+全息瞄准镜)和格洛克G17手枪(下挂手电+消音器)

战术背心是美帝一个小厂Strike Industries的C.O.R.E. Vest背心,第一次行动中,背心正面是3只黑色5.56弹匣,胸前是类似剑圣的战术手机壳和U94通讯PTT(蛟龙全体队员除通讯员庄羽之外均使用此款PTT,下面不多赘述)。背心右侧依次是Benchmade(蝴蝶)375 ADAMAS工具刀、M18烟雾弹和M84闪光弹;左侧是三发40毫米榴弹和对讲机;背部是一只1升小水袋包和铁索发射器。腰部分别是两枚可扩展进攻型手榴弹(所有队员均使用该手榴弹)、格洛克枪套、急救包、榴弹、手枪弹匣。头盔是FAST战术头盔(奥克利风镜+HL1照明灯)。手套是类似Blackhawk全指手套。


在第二次行动中,杨锐在CORE背心外面增加了一件胸挂,新增了PRC-152对讲机和荧光棒,长天线折叠后连同战术刀固定在左肩带,背后是两个M18和水袋包。

副队长兼爆破手徐宏使用捷克CZ805 BREN(榴弹发射器+AIRPOINT瞄准镜+增倍镜)

徐宏也是使用带头盔支架的索拉丁拾音降噪耳机。背心正面是三只步枪弹匣、荧光棒和战术钳;左侧是对讲机和黑色一次性束缚带;右侧是战术刀、M18、NO.25闪光震撼弹和旋压式止血带;背部没有装备,但有背包,水袋藏在背包里面,所以右侧肩部有饮水管。腰部装备依次为手枪套、手榴弹、杂物包、榴弹、手枪弹匣。左腿的战术包放拆弹工具。在第二次行动中也没有变化。


狙击手顾顺使用德国Blaser R93狙击步枪

顾顺的装具其实是携防分离,里面是LBT6094Slick,外面套上1961胸挂,大部分装备应该都在胸挂上,战术刀固定在右肩带,背部有水袋包,腰间装备依次为手枪套、急救包、杂物包。

此外,顾顺随身携带和徐宏一样的CZ805,将下挂榴弹换成握把。

观察手李懂使用加装皮卡汀尼导轨的SG551步枪(狙击瞄准镜/全息瞄准镜+消音器)

李懂的是JPC背心(奇怪的是正面是1.0,背部却是2.0)。第一次行动,正面是两只弹匣、荧光棒、止血带和附件包,左侧是战术刀、暂不知名的附件包、对讲机;右侧是NO.25闪光弹、M18烟雾弹,携带背包。第二次行动将附件包改成果冻条识别灯,NO.25改放止血带和黑色束缚带,腰间依次是手枪套、手榴弹、急救包、手枪弹匣。

女机枪手佟莉使用M249伞兵型轻机枪(下握把)

佟莉同样使用CORE背心和MOLLE胸挂。正面是战术刀、止血带、M18、震撼弹,左侧是机枪弹链箱和对讲机,右侧也是弹链箱和黑色束缚带,背后是水袋包、荧光棒。佟莉的索拉丁拾音降噪耳机也是用支架和头盔连接在一起。腰部装备分别是手榴弹、手枪套、急救包、手枪弹匣。

机枪手张天德(石头)使用M249标准型轻机枪。

石头的头盔装备和佟莉是一样的。正面是止血带、束缚带、荧光棒、胸挂手枪套;左右两侧放置机枪弹链箱和对讲机;背后放置水袋包和两个M18;腰部的话因为没有特写镜头,目测应该是手榴弹、杂物包、手套包(石头用来放糖果)、手枪套。

通讯员庄羽使用SCAR-L自动步枪(全息瞄准镜+消音器+战术射灯+下握把)

庄羽通常背着一架PCR117电台和PRC152进行军舰和队员之间的联络

正面是6个步枪弹匣和一个固定的平板电脑,推测也是通讯所需的物品。左肩是山猫通讯(SilynxComm)的C4OPS电子PTT,头盔配置同上。

左侧是战术刀、NO.25、止血带和黑色束缚带,右侧是两个M18。在第二次行动使用大电台与军舰联络时则用随时携带使用PRC152。腰部装备为手枪、手榴弹、急救包、手枪弹匣、杂物包。

(通讯员的备弹是真尼玛多,却是第一个阵亡)

最后是存在感最弱的医疗兵陆琛,使用SCAR-H(全息瞄准镜+消音器+战术射灯+下握把)

人家陆大夫忙着救死扶伤,连个特写镜头都没有,不好分辨。

正面应该是三个7.62直弹匣、止血带、剪刀和手枪弹匣;左侧是霰弹包、2个M18、对讲机;右侧是两个直弹匣。背部没有装备,通常背着医疗背包,背包右侧固定一把霰弹枪,但全剧没有用过。腰部应该是手枪、手榴弹、杂物包、手枪弹匣。此外

蛟龙八人只有徐宏、佟莉、张天德、庄羽的头盔搭配索拉丁耳机,后期也换成入耳式耳机,其余的队员都是入耳式。奇怪的是找不到他们的喉麦在什么地方,估计是被脖子的围脖挡住了。

在最后抢夺恐怖分子黄饼的任务中,伤亡过半的蛟龙一队剩余四人均轻装渗透敌军阵地。四名队员只携带主武器和副武器(格洛克手枪),佟莉和杨锐在左侧放两只冲锋枪弹匣和战术刀,腰部是手枪、急救包和M18烟雾弹,背部是对讲机。





顾顺使用安装狙击瞄准镜的G3步枪(应该是吧)

李懂还是老样子


另外,提一下蛟龙二队。








二队的装备和一队没什么差别,除了几个全盔,使用的武器也大致相同,但多了97式和P90(消音器)以及我也不知道型号的榴弹发射器(湄公河行动宋哥同款)。耳机则用的是单边头戴式耳机。






蛟龙队使用的战术背心在官网上的价格是16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00元。

(但我是真喜欢这背心,就是找不到渠道代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