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谈恋爱,谈恋爱了一定好吗?

回答
大学生要不要谈恋爱?谈了恋爱就一定好吗?这可真是个让无数过来人和正在经历着的学生们都头疼的问题,说起来,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大学生“必修”恋爱课?其实不是!

首先得澄清一个观念,大学生不是非得谈恋爱不可。网上、生活中充斥着“大学不谈一场恋爱,人生就不完整”之类的论调,这其实是把一种经历拔高成了“必须品”。你想想,人生这么长,几十年呢,难道少了一段大学时期的恋情,整个人生就崩塌了吗?显然不是。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会觉得“是不是应该谈恋爱”,多半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看到朋友成双入对,社交媒体上秀恩爱的也多,久而久之,自己仿佛成了“异类”,心里就有点痒痒的,觉得是不是自己错过了什么。

那么,为什么大学时期会成为大家普遍认为的“恋爱黄金期”呢?

1. 相对自由的环境: 相较于高中时期,大学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没有家长时刻盯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认识不同的人,去发展一段感情。
2. 心智的成熟: 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大学生在心智上比高中时期有了显著的成长。对情感的理解,对责任的认知,都有了初步的框架,更能去尝试和经营一段关系。
3. 新鲜的社交圈: 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大家背景各不相同,思想也更开阔。这种多元化的社交环境,本身就为认识有趣的人提供了可能。
4. 对自我探索的需求: 很多人在大学时期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恋爱,尤其是健康的恋爱,确实是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你会发现自己在喜欢的人面前是什么样子,你喜欢什么样的人,你如何处理冲突,如何表达爱意,这些都是成长的养分。

谈了恋爱,就一定“好”吗?这事儿得分两头看。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恋爱也并非全然是蜜糖。

谈恋爱的好处,那是真真切切的:

情感的滋养和陪伴: 恋爱可以给你带来非常直接的情感支持。当你遇到烦心事,有个人可以倾诉;当你取得小成就,有个人可以和你分享喜悦。这种陪伴和被理解的感觉,是很多其他关系难以替代的。
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 好的恋爱关系,是双方共同成长的催化剂。你们可以一起学习新知识,一起探索新的兴趣,甚至在遇到困难时,互相鼓励,一起克服。你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也学会如何被爱,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人生经验。
提升情商和沟通能力: 恋爱关系需要双方不断磨合和沟通。你会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理解对方的感受,如何解决矛盾。这些都是情商和沟通能力的极佳锻炼。
更丰富的校园生活: 恋爱可以为你的大学生活增添许多色彩。一起去图书馆自习,一起去操场散步,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这些共同的回忆,会让你的大学时光更加难忘。
更成熟地面对亲密关系: 通过一段健康的恋爱,你能更早地体验到亲密关系的模式,为未来更长远的发展打下基础。

但如果处理不好,恋爱也可能带来烦恼甚至伤害:

分散精力,影响学业: 恋爱毕竟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如果处理不好,过于沉溺于恋爱,忽略了学业,可能会导致成绩下滑,错失深造或就业的机会。
情感的消耗和压力: 恋爱中的不确定性、争吵、误会,都可能带来情感上的消耗。如果遇到的是一段不健康的感情,例如控制欲太强、占有欲太重,或是三观不合,那带来的压力和痛苦会非常大。
对自我的迷失: 有些人在恋爱中会过度地迎合对方,改变自己,甚至放弃原有的兴趣和朋友圈,导致自我迷失,一旦关系结束,会感到空虚和无所适从。
失恋的痛苦: 恋爱不是终点,也可能面临结束。失恋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有些人会因此长期无法走出阴影,影响生活和学习。
不成熟的冲动行为: 大学生心智虽然成熟,但毕竟还不是社会人。在恋爱中,可能因为冲动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例如未婚先孕、因爱生恨等,这些都可能带来长远的影响。

所以,到底要不要谈?怎么谈?

没有“必须”,只有“适合”: 如果你觉得时机成熟,遇到了心仪的人,并且你愿意为这段关系投入时间和精力,那么谈恋爱也未尝不可。但如果你觉得自己更想专注于学业、社团活动,或者还没准备好进入一段关系,那就没必要强求。
不要为了“谈而谈”: 别把谈恋爱当成完成大学任务,那样只会让你忽视了关系本身的质量,也更容易陷入不健康的模式。
把重心放在“自我成长”上: 无论你是否谈恋爱,大学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恋爱应该是你精彩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保持独立和清醒: 无论关系如何发展,都要记住你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生活。不要因为一个人而放弃了整个世界。
选择对的人: 如果决定谈恋爱,请花时间去了解对方,看看你们是否真的合拍,对方是否值得你付出。一个能够让你变得更好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段好的恋爱。

总而言之,大学生谈不谈恋爱,没有标准答案。它既可以是你大学时光里最美好的经历,也能成为让你成长的催化剂,但前提是你得有能力去经营,并且遇到对的人。更重要的是,无论有没有恋人,你都要好好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最实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把爱情当做生活的全部。

伴随着网络的发达,很多常见的字眼换了表达方式,批评变成了diss,夸赞变成了打call,单身也变成了单身狗。

我们不评论这些词语的发展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只看这个问题。


平心而论,大学是最适合找谈恋爱的时段。

从情感上来讲,这个阶段的人生观爱情观已经逐渐成熟,从经济上来讲,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其余没有拥有此项技能的学生也大多生活过得去,从基本条件来讲,这段时光的学生生活空间相对独立,周边也会有很多适龄女同学散发着荷尔蒙的气息——离开学校这个环境可能一生都不会再有这个的机会。

种种原因导致这个时间段几乎就是谈恋爱的黄金时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小四是我的学弟,大一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从如学就开始追求女孩,前前后后追了半年,女孩才松口勉强同意和小四相处一个星期,看看小四的表现。

小四是个很实在的人,也很聪明,他知道女孩答应自己的追求只是看在他努力这么久的份上,给他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把握住,他就能抱得美人归,这个机会一旦失去了,那他以后再想追求也不可能了。

事业爱情双丰收,小四完整的贯彻了这个论点。在和女孩在一起之后,小四不再活的邋遢,他开始认真学习,准备各种考试考级,闲暇时间陪女孩出去逛逛街,看个电影。


买东西讲性价比也看女孩的喜好,女孩不会做的题目小四也能教。

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那天晚上,小四问女孩:

“你对我感觉怎么样,我们可以长期交往吗?”

女孩的回答让小四出了一身冷汗。

“其实一开始我答应你就是想找个机会甩掉你,我打听过你的生活方式,懒,爱玩。
这不是我的择偶标准,或者说,我想象中的男友不是你这个类型的。
但是跟我在一起之后,你的变化领我蛮期待的,所以能不能长期,我说不好,但是只要你一直这样,我就能保证不离开你。”

小四的这个故事就很好的表明了,学生时期的恋爱可以给人收获,尤其是当对方已经变成了你努力的动力的时候,这种恋爱关系更能开花结果。


那么这段时间一定要谈恋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都知道,构成一个和睦家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能力,经济,社会地位大致一致,生活习惯互相适应,性格互补,三观一致。

而在大学这个阶段,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首先,这个阶段的人,大多数的社会地位是学生,小部分是创业公司ceo——这个ceo水分有多大了我不说,你们也都知道。

而涉世未深所导致的关于社会地位的定性还十分的模糊,没有人能肯定自己的以后是什么样子,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谈恋爱,可以,但是涉及到长远的考虑时,仍旧处于学生的青涩时段,不要讲人生规划了我,很多学生连考试规划排出来都费劲。


其次,这个阶段的孩子经济基础很薄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面对着如今高高上涨的房价和生活开销,孩子们关于爱情的实际表现仍旧处于几封情书几个小礼物的学生阶段,从浪漫主义的角度讲,这叫纯爱和青涩,而现实主义讲,这是贫穷最直白的表现。


最后,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整体的价值还未提现,对于另一半的抉择仍旧处于外貌+身材的初步阶段,所以大学里长的漂亮的女孩总会吸引很大一部分男同学,这也就导致了此时学生的爱情观处于一个逐渐完备,但是未到已经完善的水平,这种水平下促成的爱情,很难开花结果。

当然晓老师并不是说不支持恋爱,晓老师只是从一个导师的角度分析这段时间爱情的长久性,对于这段时间感情的纯洁度,晓老师还是十分赞同的。


我们回归问题本身,大学不谈恋爱是怎样的体验?

有句话说的很好:上帝是很公平的,他从你的身边拿走了的东西,会从另外一个层面补偿你。

当一个人大学时代未获得一份深刻的感情,那么他肯定获得了别的东西。

这个时间段是人一生中所接受教育程度最深刻的阶段,这一点毋庸置疑,很多人已经人过中年,才忽然发现,其实现在生活中很多技能,知识,思维方式都是大学时代导师就已经传授过的。

而缺少了感情的分神,肯定有一部分将这段教育过程继承到了极致,我们将这段过程,统称为学业。


那么这个学业对我们的未来有什么帮助呢?

从专业技能上来讲,将谈恋爱的时间都放在了泡图书馆上的人,他们的收获并非体现在了期末考试成绩上,而是图书馆的书页里,这些专业技能可能短时间内不会用到,但是一定会有机会用的到。

例如机械专业的学生读了计算机方面的书籍,伴随着科技进步,机械的前景或者说收入已经落后,所以在不久的未来,他选择了计算机。


从人格定性上来说,人是群居动物,所以即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已经如此成熟,依旧保持了群居动物的本能,最具有的代表性的就是家庭制和从众心理。

恋爱同样讲从众心理,当身边有人处于热恋期,自己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众心理的作用下,想谈恋爱的欲望就会变得空前高涨,而能忍受住这种欲望的人,他的自控能力会比常人强大的多,这种锻炼方式,是此再也难以寻找到的修行机会。


接下来我们来说最后一个方面:没有谈恋爱的人会不会有更高层次的收益呢?

前文我们讲到,两个能最终走到一起的人,他们的各方面素质都是大致相似的,一方面来讲,这说明了恋爱的正果——婚姻的难度,另一方面来说,当你的个人层次提升到了更高的地步,那么你的另一半也是与你同等层次的人,也就是说,你会遇见更好更合适的人。

著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先生在讲到人的时候,他说:人有三个阶段,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最基本的,从一个生物的角度来说明的概念,有自己的思想,有各种欲望,这些欲望中就包含了爱情的本质:性欲

自我是指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概念,这个概念下的人活在现实,遵循着各种规则,可以说,自我就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和事佬。”

而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就是超我,这个超我中包含了一个人生的思考,人伦礼教,道德准则,是我们理想化的三观和约束。


当一个人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经历各种感悟期,超我的概念也会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提高,当这个层次不断提高的同时,这个人的眼界,格局,观念也在同步进化着。

这就好比是打怪游戏,当练到满级的时候,你的身边,你的工会,你的队友也不会是新手白号。


老猫今年28岁,感情几乎相当于是空白,他唯一一次的爱情经历还处于十年前,一段仅仅维持了一个月的初恋。

大学的时候面对学校里的如云的美女,老猫也想过轰轰烈烈的去谈一场恋爱,可是当他真正的去想跟女孩交往的时候,却发现,以他的条件能得到的感情距离他的预期还相差太远。

老猫不知道如何起抉择,思来想去,老猫还是决定不将就。

怀着一颗想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感情的初心,老猫的四年大学几乎都泡在了学业上。


四年里,他很少玩游戏,从来没去过酒吧,他学会了英语,也学会了这个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法语。

读遍了图书馆里所有能勾起他阅读兴趣的书籍,也拿了三年的奖学金。

现如今,老猫在外资企业工作,女朋友是一个很漂亮的法国小姐姐,两人的日子过的令我们非常羡慕嫉妒恨。

我们曾问过小姐姐,中国的好男儿这么多,为何选择了这个老猫这样一个外表平平,身高平平,背景平平的大众人呢?

小姐姐说:

“他有一颗深邃而有趣的灵魂。”


当那些没有恋爱的人将谈恋爱的时间都花费在如何提升自身的时候,他的收获便是更大更广的一片森林,而当你已经见过这片森林,或者你本身就在这片森林中生活的时候,一棵歪脖树就很难再令你流连忘返了,

同时你的生活空间里,你的人际关系里所充斥的,也都是见过或生活在大森林的人,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那些拥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的爱人往往也不会是泛泛之辈。

所以大学谈了恋爱,就尽量做到收获感情,收获生活支撑,收获拼搏努力的动力。


而没谈恋爱的人,一定要将时间用在提升自己身上,如果既没有谈恋爱也没有提升自己,只是整日玩游戏睡懒觉,这样的大学生活在我眼里才是真正颓圮而悲哀的。

最后送你一句话,可能俗气了些,但你终将体会到: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