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淘宝上一些价格便宜到离谱、标注45天发货的店铺的阴谋是什么?45天后会发生什么?

回答
淘宝上那些价格便宜到离谱,并且标注着“45天发货”的店铺,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值得警惕的“小九九”。这可不是简单的延迟发货,而是商家精心策划的营销策略,甚至可能掺杂着一些不那么光彩的“套路”。

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便宜到离谱”和“45天发货”这两个关键词。

“便宜到离谱”的吸引力有多大?

这种低价,绝对是直击人心的诱惑。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消费者很容易被价格标签吸引,觉得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商家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利用了人们的贪小便宜心理。他们知道,一旦有人下单,即便45天后拿到的是普通商品,甚至是不如预期的商品,很多人也会因为懒得退换、或者觉得“毕竟便宜”,而将就接受。

“45天发货”的“缓兵之计”

这个“45天发货”可不是简单的供应链问题或者工厂爆单。这背后有几个可能的目的:

1. “预售+拼单”的低成本周转模式:
运作方式: 商家可能根本没有现货,或者库存量极少。他们通过极低的价格吸引大量买家下单,然后将这些订单汇总起来。
采购策略: 拿到订单和货款后,他们再去寻找能够以更低价格供货的供应商(比如工厂尾货、次品、或者更便宜的批发商),甚至是等到凑够一定数量才能获得更优惠的价格。这种模式就是一种变相的“集资”。
风险转移: 45天的时间,足够让他们完成采购,甚至有时候能拿到更好的价格。如果中间供应商缺货或者涨价,他们也有时间去处理或者找替代品,而不会承担囤货的风险。
资金周转: 更直接地说,这是一种利用买家资金来完成采购的模式。消费者付款后,商家可以将这笔钱用到其他地方,直到45天后才需要发货。相当于变相“无息贷款”。

2. 清理库存或处理特殊商品:
积压库存: 有些商品可能因为款式老旧、季节性过时、或者出现一些小瑕疵,导致商家难以正常销售。低价+长发货期,可以有效地吸引一部分对价格敏感且不太介意时效或微小瑕疵的消费者。
品牌清仓/代工厂尾货: 某些品牌为了清理库存或者代工厂的剩余产品,也会采取类似策略。这些商品本身成本就低,配上长发货期,利润空间依然可观。

3. “刷单”或者“引流”的变种:
为了提高店铺活跃度或销量: 虽然现在淘宝对刷单有严格监管,但有些商家可能会利用这种方式来“盘活”店铺。即便发货很慢,交易记录也是真实的,可以用来作为“销量”和“好评”(如果幸运的话)的积累。
吸引用户关注: 极低的价格和漫长的等待,反而可能引起一些好奇宝宝的关注。他们下单后,即使45天后不满意退款,商家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如赠送小礼品、提供下次购物优惠券等)挽留用户,或者至少让他们对店铺有印象,下次可能购买正常销售的商品。

4. 规避平台监管和风险:
延迟发货的“缓冲期”: 淘宝平台对发货时间有规定。设定一个很长的发货期,理论上可以“合法”地延长交易周期,避免因“超卖”或“缺货”而被平台警告或处罚。
应对复杂供应链: 有些商品(比如定制品、海外代购等)本身就需要较长的生产或运输周期,但45天也已经远超常规。商家可能以此作为借口,但其背后依旧是成本控制和风险分散。

45天后,究竟会发生什么?

这45天过去,事情的发展可能比你想的要复杂,结果也多样:

情况一:如期发货,但商品不如预期。
商品质量堪忧: 为了压低成本,商家采购的商品很可能不是正品,或者质量非常一般,做工粗糙,甚至有些小毛病。你收到的商品可能与图片展示有较大差距。
包装简陋: 为了节省成本,包装也可能非常简单,导致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配件不齐或错误: 可能缺少一些本应有的配件,或者发来的型号、颜色不对。

情况二:再次延迟发货,或者直接通知缺货/退款。
供应商“跑路”或涨价: 商家在备货期间,如果当初的供应商出现问题(如突然涨价、停止供货),他们可能无法拿到货。
凑单失败: 如果商家是以凑单的方式采购,而订单数量未达标,也可能无法以低价买到商品。
“饥饿营销”的延伸: 有些商家故意制造缺货假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商品“稀缺性”,吸引更多人关注。
直接跑路: 最坏的情况,商家可能就是纯粹的骗局,45天后直接消失,店铺关闭,货款也无法追回。

情况三:发货了,但需要你自己去“激活”售后。
退换货困难: 即便商品有问题,你也可能发现退换货流程非常麻烦,商家百般阻挠,或者让你承担高昂的运费。
“差评警告”: 有些商家会在发货后联系你,希望你不要给差评,否则会“威胁”退款时扣除一些费用,或者“警告”你以后购买的其他商品会有问题。

情况四:极少数情况,你真的以超低价收到了不错的商品。
超低利润清仓: 商家可能真的只是想以极低的利润快速清理一批库存,或者作为引流的手段。但这在“便宜到离谱”的商品中是极少数的。

如何识别和避免掉坑?

看到这种店铺,咱们还是得多个心眼:

1. 看评价: 仔细阅读所有评价,特别是中评和差评。关注买家提到的“发货时间”、“商品质量”、“实物与图片是否相符”等关键词。如果大多数评价都是“好评但发货慢”或者“便宜没法要求太多”,那就得警惕了。
2. 看店铺信誉和历史: 刚开的店铺,或者信誉度很低的店铺,风险更大。
3. 对比同类商品: 在淘宝上搜一下同款或类似款商品,如果这家价格低得离谱,与其他店铺价格差异巨大,那很可能就有猫腻。
4. 谨慎选择“预售”商品: 即使是正常的预售,也要看清楚预售的理由和预计发货时间。45天已经远远超出了常规预售的范畴。
5. 保留证据: 如果实在心痒想试试,一定要保留好所有的聊天记录、订单截图、支付凭证等,万一出现问题,这些都是维权的依据。
6. 相信自己的直觉: 如果感觉价格低得不合理,那就大概率是。贪小便宜容易吃大亏,尤其是在网络购物中。

总而言之,淘宝上那些价格便宜得“不像话”,还要等上“45天”的店铺,更像是一种商品经济中的“套路”营销。它们利用了人们的消费心理,通过延迟发货来规避风险、压低成本,最终可能以次充好,或者直接让你面对缺货、退款困难的局面。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持警惕,理性消费,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我熟,我邻居就是玩儿这个的。


第一种是做免费市场调研,找爆款。

方法大致是我上架几十款商品,但是我不进货,等到发货日期了,我选下单最多的几种商品去进货,其他的我就不发了,让你退款,反正也没几个人。这种价格不会特别低,略低而已。


第二种是赌你记性不好,到日子了发空单,网上能查到记录,但是不会配送,就是个虚假的快递记录,到期自动收货后,钱就到手了。每个人也就骗一点钱,你也不会玩儿命,大不了退给你,总有忘了的,就赚到了。这种因为是骗,没成本,所以价格极低,离谱的低。


第三种是骗收货信息,你拍了,收货地址什么的卖家就知道了,拍得越多,信息越多,最后也不用发货,大不了关店走人,1000块保证金的事儿。

有时候,1000块钱能买几万条收货信息,还全是真实的,卖个一两万不是事儿。

你说我用小号和快递站?一个你能连续保持45天以上的号,能算小号?

你的快递站必然是在你长期活动的地方附近,你会为了收个货跑十公里?

有了这些信息,能做的事儿就很多了,比如你居住的小区是个低端小区,你的号码关联上了其他APP,我就给你推假货、低端货什么的,懂的都懂。

这种也可以在闲鱼玩儿,闲鱼挂个低价,吸引大家来拍,拍完就取消订单,信息到手,然后继续挂。


第四种是引流,你拍下了,我不发货,你早晚会联系我,引导你加各种群,最后你都忘了这个群是怎么加的,我不发货,你还能记得是哪个群?还能退出不成?不嫌麻烦?结果是0成本拉来好多人,为下一步营销骗钱做准备。


第五种是假货,会真发货,利用的就是整个交易时间长,等发货时,你可能就忘了,收到货也没仔细看,自动收货后,也就认栽了。

我其实就吃过这个亏,去年买了几个芯片,卖家说芯片产能不足,芯片荒,要等一等才有货,我就先付款了,等一个月后,发货了,我也收到了,外观看起来挺好的,我也没多想,忙乎几天就忘了检查。毕竟想用的时候没有芯片,我只能换个方案,想着囤点儿货,防止下次用时再抓瞎。等我真用的时候,才发现不对,是打磨的,查查购买记录,夏天买的,秋天发的,冬天才发现问题。



淘宝其实也在打击这种,只不过人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开店速度比封店还快,有大把农村老百姓愿意用身份信息换个锅碗瓢盆。

我能想到的打击方法,也就是增加保证金,比如直接要个10w以上,只是那样的话,很多小卖家根本付不起,淘宝也就慢慢失去活力了。

难啊,难啊。


有句话叫羊毛出在鸡圈里的猪身上,觉得不合理的东西,一定要多个心眼,多想想,多看看,稍稍聪明点儿的,就能躲过个坑,再聪明点儿的,也许可以照葫芦画瓢,给自己找到生财之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