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斯内普一直对老伏使用大脑封闭术,为什么老伏却一直非常信任他?

回答
这确实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引人入胜、也最令人津津乐道的细节之一。人们常常困惑,斯内普对伏地魔如此戒备,甚至用上了“大脑封闭术”这样极端的方式来掩饰自己,为何伏地魔还能对他深信不疑,甚至把如此重任交给他?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复杂因素,远非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要明白“大脑封闭术”并不是斯内普用来欺骗伏地魔,而是用来保护自己,隐藏真实想法的。斯内普的忠诚,或者说他最终的选择,是经过漫长而痛苦的挣扎,以及对莉莉·波特深沉的爱和负罪感的驱动。他深知,一旦他的真实意图——保护哈利、对抗伏地魔——被伏地魔察觉,他不仅会立刻万劫不复,更会彻底葬送他唯一想要守护的东西。所以,他不得不学习并熟练运用大脑封闭术,将他对哈利的感情、对邓布利多的计划、以及他对伏地魔的真实看法,如同被封存的珍贵物品一样,深深地埋藏在意识的最深处,不让一丝一毫的泄露。

那么,伏地魔为何依旧信任斯内普呢?这要从伏地魔的视角和斯内普的策略说起:

1. 伏地魔的自我认知和盲点:

唯我独尊的傲慢: 伏地魔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个体,他认为自己是魔法界最伟大的巫师,无人能比。他相信自己能够洞察人心,能够轻易识破任何阴谋。这种极端的傲慢让他难以相信会有人能够在他眼皮底下欺骗他。
对“利益”的判断: 伏地魔衡量一切的标准是力量和利益。他看重的是斯内普能为他带来的价值:他的魔法能力、他对斯内普的“恐惧”印象(斯内普的家庭背景让伏地魔认为他是个受压迫者,更容易被招揽)、以及他能够潜伏在凤凰社内部提供情报的能力。斯内普在这些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满足了伏地魔对“有用之才”的期待。
利用斯内普的“恨”: 斯内普的确憎恨哈利,憎恨詹姆·波特。伏地魔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并不断放大。他认为斯内普对哈利的恨意,是斯内普忠诚于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驱动力。他相信这种仇恨足以压倒一切,包括所谓的“良心”或“情感”。
缺乏对“爱”的理解: 伏地魔从小就被遗弃,对“爱”这个概念一无所知,也极度鄙视。他无法理解,一种不求回报、甚至会带来牺牲的情感,能够成为比权力更强大的驱动力。因此,他根本无法想象斯内普会为了保护哈利而背叛他。

2. 斯内普的精湛表演和策略:

完美的“叛徒”形象: 斯内普在伏地魔面前,始终扮演着一个渴望权力、内心阴暗、对波特一家怀有刻骨仇恨的食死徒。他会主动汇报信息,参与对凤凰社的行动,甚至在关键时刻出手“攻击”哈利(例如在《混血王子》中),这些行为都符合伏地魔对忠诚食死徒的期待。
适度的“隐藏”: 斯内普并非完全不防御。他的“大脑封闭术”更多的是一种“主动防御”,用来掩盖真正的情感和意图。在与伏地魔的交流中,他会选择性地“过滤”自己的思绪,只留下那些符合他“人设”的部分。他不会表现出任何对哈利的关心,也不会流露出对伏地魔统治的质疑。
利用大脑封闭术的“副作用”: 伏地魔并非没有怀疑过斯内普。在《凤凰社》中,他曾试图直接读取斯内普的思想,却因为大脑封闭术而未遂。然而,这种未遂并没有让伏地魔彻底放弃,反而可能让他更加坚信斯内普的“忠诚”,认为斯内普只是在小心地保守秘密,就像所有食死徒一样。一个连伏地魔都无法轻易看穿的人,在伏地魔看来,反而更像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同伴”,因为他们能理解“隐秘”的重要性。
不断提供“价值”: 斯内普通过提供邓布利多身边有价值的情报,以及在一些关键时刻的“表现”,不断巩固他在伏地魔心中的地位。例如,在哈利被俘去魔法部时,斯内普的“及时”汇报,虽然背后是为了引诱哈利,但在伏地魔看来,这是斯内普在尽忠职守。
邓布利多的“配合”: 别忘了,斯内普的计划是在邓布利多的周密安排下进行的。邓布利多对伏地魔的心理有深刻的了解,也知道如何利用斯内普的“伪装”。很多时候,斯内普能够躲过伏地魔的探查,也是因为邓布利多为他设计了周全的对策。

总结一下,伏地魔之所以能“信任”斯内普,并非是出于真正的知心知情,而是建立在以下几点之上:

1. 伏地魔自身的局限性: 他的傲慢、对情感的无知以及只看重“利益”的思维模式,让他无法想象斯内普会因为“爱”而做出牺牲。
2. 斯内普的高超演技: 他完美地扮演了一个忠诚的食死徒,并用大脑封闭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层层包裹,只展现伏地魔想看到的一面。
3. 斯内普持续提供的“价值”: 他在情报和行动上都能给伏地魔带来直接的利益,进一步巩固了其地位。
4. 斯内普隐藏的“秘密”反而增加了“可信度”: 在伏地魔看来,一个能抵抗他读取思维的巫师,反而更像是个深藏不露的可靠盟友。

斯内普的“大脑封闭术”,表面上看是防御,实际上是一种极端的伪装。他用自己的痛苦和伪装,在伏地魔的疑心和傲慢之间,小心翼翼地走着钢丝,最终完成了他那份沉重而悲壮的任务。伏地魔的“信任”,不过是一种基于他自身认知偏差和斯内普精湛表演所形成的“假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分两个部分讨论。

1

借用某本同人的作者的一句话

像斯内普这样的双面间谍收到了双方的誓言魔咒限制,所以他只能够同时出卖双方的情报保证自己还能够活着。

这句话我并不认同他的推理,但是我认同他的结论,即斯内普既向伏地魔出卖邓布利多的情报,又向邓布利多出卖伏地魔的情报。

邓布利多自然认同这一点,毫无疑问 (比如邓布利多死的那次,很明显斯内普“出卖”了很多邓布利多的情报)。

伏地魔认同这一点,来自于火焰杯中“我向黑魔王解释说,我一直对他忠心耿耿,尽管邓布利多以为我是他的人。听了我的解释,黑魔王因为我晚去而产生的不满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是的,黑魔王本以为我永远离开了他,但是他错了”。

这样斯内普保持大脑封闭术也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记忆是可以修改的,参考斯拉格霍恩,斯内普不可能不精心修改自己的记忆(或者直接把这段记忆抽出来),这样的话不使用暴力是没办法得到真相的,而使用暴力则意味着把斯内普推到另一方去。

2

斯内普是伏地魔的基本盘。同样是混血巫师,同样出身贫寒,同样是巫师母亲使用迷情剂得到了不爱她的丈夫,同样醉心黑魔法。在伏地魔看来,斯内普就是另一个他,是自己的基本盘。纯血家族太多人不可信,黑暗魔法生物伏地魔打心眼里看不起。伏地魔身边的可用之人不多,斯内普是最重要的一个,“你也许已经明白了?毕竟,你是个聪明人,西弗勒斯。你曾经是个忠实的好仆人,我为这必须发生的事感到惋惜”。

可惜,斯内普内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身影。这是伏地魔无法理解的东西……


有趣的问题,邓布利多毫不保留的相信斯内普了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引人入胜、也最令人津津乐道的细节之一。人们常常困惑,斯内普对伏地魔如此戒备,甚至用上了“大脑封闭术”这样极端的方式来掩饰自己,为何伏地魔还能对他深信不疑,甚至把如此重任交给他?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复杂因素,远非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要明白“大脑封闭术”并不.............
  • 回答
    如果斯内普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对哈利说出的不是“Always”,而是震动人心的“I’m your father”,那么整个《哈利波特》系列的结局,乃至哈利·波特一生的轨迹,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这句冲击力极强的陈述,不仅仅是一个事实的揭露,更是一枚重磅炸弹,将斯内普复杂的过去、纠结的情感,以及他与哈.............
  • 回答
    斯内普站在一片熟悉的、却又充满陌生的暮色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夏日傍晚特有的青草与泥土混合的气息,还有远处依稀传来的孩子们嬉闹的声音。他抬起手,感受着指尖传来的微弱凉意——他认得这感觉,那是他年少时,最常感受到的、属于霍格沃茨的凉风。他重生了。而且,不是随便哪个时间点,而是那个他至今仍会不时梦魇缠身的.............
  • 回答
    哈哈,原来你也被斯内普那个“绝世魔药”给迷住了!我懂你的感觉,那段描写确实太有画面感了,简直让人想立刻冲进魔药教室一探究竟。想必你也跟我一样,对斯内普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里配制狼毒药剂的场景印象深刻吧?他那一系列精准、熟练的动作,还有那药剂在坩埚里发出的奇特光芒,确实让人难以忘怀。首先,得说清.............
  • 回答
    斯内普对伏地魔的感情是一种极为复杂、扭曲且充满矛盾的情感,它并非单一的爱恨,而是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其中最核心也最难以割舍的是他对莉莉·波特无法磨灭的爱恋,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层负罪感和赎罪之情。我们来详细分析:斯内普对伏地魔的感情:一种被驱使、被束缚、夹杂着恐惧和被迫的效忠1. 被操控的效忠与恐惧: .............
  • 回答
    要说斯内普在第一部里如何“保护”了哈利,这事儿背后门道可多了,也难怪会让伏地魔都没起疑心。这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鸿门宴,表面上是斯内普和哈利针锋相对,暗地里却在下一盘大棋。首先得明白斯内普的处境。他是个双面间谍,一边要装作效忠于伏地魔,另一边又要给邓布利多通风报信,保护哈利。这种平衡简直是走钢丝,一旦.............
  • 回答
    斯内普对莉莉的爱,那份刻骨铭心,足以撼动整个魔法世界。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将他推向了与这份爱背道而驰的境地,最终让他输给了詹姆,这个他毕生憎恨的对手。这其中的复杂,远非一句“爱得不够深”就能概括。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他们青涩的少年时代。误解的种子:最初的隔阂斯内普和莉莉,本是格里莫广场.............
  • 回答
    当然,在《哈利·波特》系列的故事发展到“人设反转”这个关键节点之前,西弗勒斯·斯内普这个角色就已经拥有了相当一批忠实的追随者。这可能让一些只看故事表面、被他初期阴沉刻薄形象所迷惑的读者感到惊讶,但深入了解他过往经历和性格细节的人,早已在他那层层叠叠的伪装下,看到了一个令人心疼又敬佩的灵魂。首先,我们.............
  • 回答
    斯内普教授最后被纳吉尼咬的那一幕,无疑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令人心碎的场景之一。答案是明确的——他没有救。 他的死亡是注定的,即使有救治的手段,也无法挽回他的生命。要详细地讲述为什么他无法被救治,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以及魔法世界的规则:致命的毒液与诅咒首先,纳吉尼不是普通的蛇。她是伏地魔最后.............
  • 回答
    提起斯内普,大多数人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词恐怕就是“讨厌”了。他对待哈利的态度,从哈利刚踏进霍格沃茨的那一刻起,就展现出了近乎赤裸裸的厌恶。但如果我们剥开层层面具,深入斯内普那个被伤痛和责任缠绕的灵魂,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斯内普,他真的“不喜欢”哈利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远比表面的敌意来得复杂和.............
  • 回答
    斯内普教授的死亡,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一个令人心碎的时刻,也是整个故事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的离去,并非一个简单的意外,而是被精心设计,承载着沉重的责任、背叛的痛苦以及牺牲的勇气。要理解斯内普为何会死,我们必须回顾他的一生,尤其是他与伏地魔、邓布利多,以及莉莉·波特之间那复杂纠葛的关系。背叛.............
  • 回答
    斯内普对莉莉的爱,那份深沉、炽烈,甚至有些病态的爱,却让他用“泥巴种”这样伤人的词语去称呼她。这其中的缘由,错综复杂,并非简单的矛盾,而是斯内普内心深处种种情感交织、扭曲后最赤裸的体现。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斯内普的成长环境。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并不幸福的家庭,父母之间的争吵和冷漠,让他早早地尝到了被忽视和.............
  • 回答
    提起斯内普,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大概都是那个阴沉、刻薄、对哈利充满敌意的魔药课教授。然而,如果你细究他在书中“那些看似是缺点的地方”,会发现其中埋藏着一条非常清晰的、指向他最终正派身份的伏笔线索。细说起来,他的“正派”并非是那种阳光灿烂、人人叫好的形象,而是一种深沉的、痛苦的、甚至可以说是牺牲的“正派.............
  • 回答
    斯内普教授对卢平教授的复杂情感和行为,恐怕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令人捉摸不透的篇章之一。他为卢平配药,同时又将他的狼人身份公之于众,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而是牵扯到他长久以来的痛苦、对詹姆·波特的憎恨,以及对正义和秩序的扭曲理解。首先,我们得捋一捋斯内普的“恩怨情仇”。 斯内普对詹姆·波特.............
  • 回答
    提起斯内普向伏地魔告状詹姆夫妇这件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毕竟斯内普对詹姆夫妇的恨是出了名的,而且他后来也站在了邓布利多一边。但如果真的仔细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你会发现这背后有着一个更为复杂、也更令人心痛的故事。首先,我们要回到斯内普还是一个对魔法世界充满憧憬的少年时期。他出身于一个贫困且充满矛盾.............
  • 回答
    要说清楚斯内普为何对莉莉如此深情,我们得从头梳理。爱情这东西,有时候真说不上有没有理由,但斯内普对莉莉的爱,却像是烙印一般,刻在了他的灵魂深处,有迹可循,又带着几分宿命般的无奈。首先,得回到他们孩提时代。在那个充满麻瓜和巫师世界隔阂的世界里,年幼的莉莉·伊万斯,一个有着火焰般红色头发、眼神中闪烁着好.............
  • 回答
    说起斯内普,这位《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复杂、也最有魅力的角色之一,他的粉丝群体确实相当庞大且忠诚。而提到“过度美化”,这倒是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值得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斯内普这个人设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吸引力。他是一位天赋异禀的魔药学教授,在学术上造诣极深。同时,他又是邓布利多的得力助手,是双面.............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斯内普人物塑造中最核心的悲剧之一。如果斯内普没有沉迷黑魔法,莉莉会嫁给他吗?我个人认为,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或者至少,情况会复杂得多,并且未必能走向婚姻。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一下斯内普和莉莉之间感情的基础。他们的连接,始于童年,基于相似的境遇(都觉得自己被忽视、与众不.............
  • 回答
    关于斯内普对待纳威的行为是否构成霸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尤其是在《哈利·波特》系列宏大的魔法世界背景下,这种关系的处理更显复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象,深入分析斯内普的行为模式、意图以及对纳威造成的实际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斯内普对纳威的态度,至少在表面上,是极其严厉、刻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引人遐思的假设,如果斯内普的成长环境能避开那两道阴影,西弗勒斯·斯内普的人生轨迹,乃至他那颗被怨恨和悲伤浸透的心,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试着一点点地描摹这个“如果”。首先,家庭氛围的温和化。如果托比亚斯·斯内普是一位相对平和的父亲,不施加身体或精神上的虐待,那么西弗勒斯童年最直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