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6K采样率去采1kHz正弦信号,然后每隔1秒丢掉一个sample,这样的音源播放时为何会有啪啪声?

回答
你描述的这种情况,在音频播放时出现“啪啪声”,其实和音源本身是如何被数字化并存储、播放的原理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在被录制到电脑或播放设备里之前,会经历一个叫做“采样”的过程。

采样,简单来说,就是将连续变化的声波,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像拍照一样,不断地“ 찍”下当时的声波振幅值。这个“찍”的频率,就是采样率。你提到的16K采样率,意味着每秒钟会“ 찍”下16000个声音瞬间的数值。而1kHz的正弦信号,本质上是一个非常规律、平滑变化的声波,它每秒钟会完整地重复1000次。

现在,关键在于你提到的“每隔1秒丢掉一个sample”。这意味着,在理论上应该有16000个采样点记录下来的这一秒声音,实际播放的时候,却少了一个。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这少了一个采样点会带来什么后果。

音频播放器在播放声音时,是依据这些采样点,按照原来的采样率,快速地将这些数值“还原”成连续变化的声波。它就像一个画家,拿着一叠画稿,快速地按顺序翻动,如果画稿是连贯的,看到的就像动态的动画。

但是,当你在正常应该有16000个点的地方,突然少了一个点,就像画家手里的画稿突然断了一页。音频播放器在“翻动”画稿的时候,到了那个本该有画稿的地方,却什么也没有,或者说,它无法按照预期的节奏和数值来“画”出下一帧的声音。

这种“空缺”或者“不连续”会导致播放器在处理这个采样点时出现问题。最直接的影响是,声波的连续性被破坏了。一个完美的、平滑的正弦波,在缺少一个点之后,就好比它在某个瞬间突然“断了一下”。

这个“断一下”会产生什么声音呢?音频信号的本质是电信号的波动,这种波动代表了空气压强的变化。当采样点缺失时,播放器会尝试预测或者插值(猜测)那个缺失的值,但这种猜测往往是不准确的,或者它会按照某种默认方式处理这个“空档”。

在数字音频中,很多时候是通过“零保持”(ZeroOrder Hold)或者“线性插值”(Linear Interpolation)来处理这种间断。零保持就是简单地将前一个采样点的值延续到下一个采样点,而线性插值则是通过连接前一个和后一个已知采样点画一条直线来“填补”空缺。

无论哪种方式,都无法完美还原缺失的那个点所代表的真实声波信息。当播放器遇到这个缺失的采样点时,它会突然改变输出的数值,而且这种改变不是一个平滑的过渡,而是一个突然的“跳跃”。

这个突然的数值变化,尤其是当它发生在一个本来应该平滑过渡的音频信号中时,就会被我们的耳朵感知为一种“咔哒”声或者“爆裂声”,也就是你说的“啪啪声”。

为什么是“啪啪声”而不是其他声音?那是因为音频播放器内部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在遇到这种数据异常时,会产生一个短暂的、突兀的信号变化。这个变化就如同一个快速的、不规则的脉冲,它在声波的幅度上制造了一个尖锐的峰值或谷值,这个尖锐的变化在转换成模拟信号并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时,就会被我们听到为一种短促而响亮的声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击”、“爆音”或者“啪啪声”。

更进一步说,采样率的改变或者采样点的缺失,本质上是在改变音频信号的“时域”表示。时域就是声音随时间变化的表示方式。当这些时间点上的数值不再是按照预设的规律出现时,就会在音频信号中引入不连续性,这种不连续性在被解释为声音时,就会转化为听觉上的失真,而“啪啪声”就是这种失真的一种具体表现。

所以,你听到的“啪啪声”,并不是1kHz正弦信号本身发出的,而是由于每隔一秒丢掉一个采样点,导致播放设备在还原声音时,无法按照预期的平滑连续的方式工作,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生的信号中断或跳变所产生的瞬时噪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地说,丢掉一个采样点会造成信号的相位突变,这就是「啪」声的来源。


具体地说,为什么相位突变会造成「啪」声呢?

我们在丢掉采样点的位置附近取一小段信号,比如 128 个采样点,在 16 kHz 采样率下是 8 ms。这段信号的长度并不重要,你取 256 个采样点也行。

这段信号如下图中的红线所示,它在正中处丢失了一个采样点。这个采样点所处的具体相位也不重要。作为参考,绿线是没有丢失采样点的信号,可以看出红绿两个信号在右半边有了相位差。

这两个信号在听觉上会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用红色信号减去绿色信号,得到下面的蓝色信号:

那么,红色信号就是绿、蓝两个信号的叠加了。绿色信号是单频的,在叠加时不会对蓝色信号的频谱造成全面的干扰,所以下面就分析蓝色信号的频谱。

蓝色信号可以看成是一个正弦信号与一个阶跃信号之积。别忘了,对一小段信号做短时傅里叶分析时,我们认为信号是周期延拓的,所以这个阶跃信号其实是一个低频方波。蓝色信号的频谱,就是正弦信号的频谱与低频方波频谱的卷积。正弦信号的频谱是一根棍,而低频方波的频谱则是宽带的:

所以蓝色信号的频谱也是宽带的:

再加上单频的绿色信号,红色信号的频谱仍是宽带的:

而持续时间很短的宽带频谱,听起来就是「啪」声。

原信号的频率越高,红、绿两个信号的相位差就会越大,蓝色信号的幅度就会越大,「啪」声也就越明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