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木家具味道大怎么回事?

回答
实木家具味道大,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刚买回来的实木家具,那种浓烈的“木头味”甚至是有些刺鼻的味道,不少人都遇到过。这味道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的味道重,有的味道轻?咱们一点点捋一捋,把这事儿说透了。

首先,得明白这味道的来源是什么?

实木家具的味道,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来自木材本身以及家具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

1. 木材本身的味道:
木材自身的天然香气: 这绝对是好味道!很多木材,比如檀香、香樟、松木、雪松等等,本身就带着独特的香气。这种味道通常是淡淡的、怡人的,甚至有净化空气、驱虫的作用。比如香樟木,那股子樟脑丸一样的味道就是它天然的。松木的松香味,闻着就感觉很清新。
树脂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木材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树脂,这些树脂里含有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的是木材天然的组成部分,有的则是木材在生长或储存过程中受到环境影响产生的。当木材被加工成家具后,这些VOCs会逐渐释放出来,尤其是在温度升高、湿度变化的时候,释放速度会加快。常见的VOCs包括甲醛、苯系物、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木材的氧化和降解: 木材是活的有机体,即使被砍伐加工,其内部的化学成分依然会随着时间发生缓慢的氧化和降解反应,这也会产生一些气味。

2.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
油漆、清漆、木蜡油等表面涂料: 这是味道大的“罪魁祸首”之一!为了保护木材、增加美观度,家具都会进行表面处理。油漆、清漆、木蜡油里都含有大量的溶剂(比如稀释剂),以及各种添加剂(固化剂、颜料、防腐剂等)。这些成分在干燥过程中会不断挥发,释放出刺激性的气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油漆味”。劣质的涂料、或者涂料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味道就会特别重,而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更大。
胶黏剂: 现代家具的生产离不开胶水。无论是板材的压合,还是实木部件的连接,都需要用到胶黏剂。胶黏剂的成分很多都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固化过程中也会缓慢释放。虽然现在的环保胶黏剂越来越普遍,但如果使用了不合格的胶水,味道同样会很明显。
防腐剂、防虫剂: 有些木材(特别是未经充分处理的)容易受潮发霉或被虫蛀,生产商可能会在木材处理过程中添加防腐剂、防虫剂,这些化学物质也会产生一定的气味。

为什么有的实木家具味道特别重?

这背后原因有很多,而且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叠加:

1. 木材种类:
本身就“味儿大”的木材: 像前面提到的香樟木,本身味道就比较浓郁。有些密度大、树脂含量高的木材,比如某些南美进口的硬木,天然的木质气味也会比较明显。
未经充分干燥的木材: 木材在砍伐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干燥或窑干,以去除木材内部的过量水分和一些易挥发物质。如果木材干燥不充分,内部的水分和未挥发完全的树脂会继续释放,导致味道更重。

2. 表面涂料的品质和用量:
劣质或不环保的涂料: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厂家会使用含有大量有害溶剂、甲醛含量超标的涂料。这些涂料不仅味道刺鼻,长期接触对健康危害极大。
涂料层数过多或厚重: 为了追求更好的光泽度和保护性,有些家具会涂抹好几层厚厚的油漆。层数越多,释放的挥发性物质也越多。

3. 胶黏剂的使用:
使用了含甲醛量高的胶黏剂: 虽然国家有严格的标准,但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使用不合格的胶水来降低成本,导致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量超标。

4. 生产工艺:
生产过程中的“密封”: 有些家具在生产过程中,比如封边不严,或者一些细节处理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内部的化学物质更容易挥发出来。
甲醛释放期未过: 很多家具,尤其是板材家具(即使是实木家具里面用到了板材),甲醛的释放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新生产的家具,这个释放期可能还没到稳定阶段。

5. 储存和运输条件:
密闭储存: 家具在出厂后如果长时间在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中储存,内部的挥发性物质会积聚,一旦打开包装,味道就会集中释放。
高温高湿环境: 高温高湿会加速挥发性物质的释放。

那么,我们闻到的“味道”具体是哪些?

通常来说,如果味道“好闻”,有木材本身的清香,那基本没问题,属于天然的香气。

但如果味道是刺鼻的、化学味儿浓的、闻久了会头晕、嗓子不舒服,那很可能就是甲醛、苯系物、TVOC等有害物质在作祟了。

甲醛: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是大家最熟悉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过敏、甚至致癌。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 具有芳香气味,但吸入后可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长期接触对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有损害。
TVOC: 这是一个总称,包括了许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们的气味各不相同,但普遍对人体有害,可能引起眼睛、鼻子、喉咙不适,头痛、恶心,甚至影响肝脏和肾脏。

如何判断实木家具的味道是否正常?

这需要结合气味类型和自身感受:

如果是淡淡的、怡人的木质香气,或者清新的木材本身的味道(比如松木的松香味),这通常是正常的。 这种味道不会让人感到不适,反而可能让人觉得舒适。
如果闻到的是强烈的、刺激性的化学气味,类似于酒精、松香水、或者“塑料味儿”,而且长时间闻会感到头晕、恶心、嗓子痒、眼睛不适,那就要警惕了。 这很可能意味着家具中的VOCs释放量超标。

总结一下,实木家具味道大,根本原因就是木材本身释放的天然挥发物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油漆、胶水等辅助材料释放的化学物质。而味道的大小,则取决于木材种类、干燥程度、涂料和胶水的品质、用量以及生产工艺等多种因素。

遇到味道大的家具,我们要做的是先辨别是天然木香还是有害化学物质的味道。如果是后者,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居住环境的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既然是实木的家具,那么就是来源于植物喽。

而植物发散气味,事实上是一种极其常见的情况。有香的,有臭的,有的辣,有的腥,甚至还有类似荷尔蒙味道的植物,比如武汉城市里布满的石楠。

植物为什么会有气味呢?

作为一种自然界中的合成工厂,植物合成了大量的化学物质,据不完全统计,植物合成和释放的,低分子量次生代谢物超过了10万种,其中,不少都具有挥发性,这就是我们嗅到“植物气味”的缘故。

事实上,对于植物气味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专业领域。

比如,最基本的包括以下部分:

一、植物气味的取样

植物气味的取样技术主要包括:

1,采集(collection)

植物气味目前的采集有很多方法,比如固相微萃取,比如顶空法,比如毛细管吸附剂法等,反正一个原则,就是把植物气味分子捕获起来。

通过上述办法,把气味捕获到了。

但是我们知道,捕获到的气味分子,往往是浓度比较低,比较分散,毕竟我们大部分看到的是无色的气味,而不是这种滚滚的浓密物质。

那么,完成了植物气味捕获,下一步就要做的是浓缩。

2,浓缩(concentration)

关于浓缩,相信做生物的人对此不陌生,比如我们常见的浓缩仪,就是用真空的办法去浓缩掉多于的水分等。

目前常见的浓缩技术,我做了个简表如下图所示

反正就是依据不同的样本选择合适的浓缩办法。

下一步就是对植物气味成分进行分析喽。

二,植物气味分析

最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法,是色谱的办法,所谓色谱,

色谱又称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溶质(样品)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作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的差别,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各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平衡,使各溶质达到相互分离。

这就是一个常见的色谱仪

当把各种物质注入到色谱仪中,然后它会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定,最后给出物质的色谱图。

专业人士根据色谱图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得出这组实验中植物气味的组成成分。

三,植物气味不是判断是否对人体有害的依据

通过大量分析研究,目前基本上可以判定,植物的气味物质主要包括以下成分:萜类、烷烃、烯烃、醇类、酯类、含羰基和羧基类物质(Penuelas
和Liusia 2003)。

可以做一下简单的分类如下

1,花、果实释放的气味物质

主要是芳香化合物、萜类化合物、酯类物质以及一些含氮、硫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往往具有一定的香气。比如,芳香化合物,其特征就是含有苯环(当然也有不含苯环的例子),命名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本身具有芳香的味道。


吲哚,是吡咯与苯并联的化合物,是香水的重要组成成分,就是含有很好的香味(当然吲哚太浓的时候就很不愉快喽)。

2,由营养组织如根茎等释放的挥发性物质。

不少植物的营养组织,比如根茎叶等都可以释放出挥发性物质, 使得树木本身也具有了相应的味道。

比如,香樟树有一股樟脑的味道,可以用来驱虫;比如松树,会有一种松脂的味道。

这些物质释放出来的气味主要组成成分是萜类、脂肪酸衍生物如挥发性的醛类和醇类化合物。

这些气味本身就是树木的一种组成,是树木代谢的正常物质。几乎所有的树木都有味道,要是没有味道,反而奇怪了。

那么植物的气味有什么作用呢?

1,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可作为一种细胞调控信号,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最典型的就是乙烯。乙烯就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物质,它的作用就是调节植物的成熟。可以让植物的种子解除休眠,可以让花开放,还可以催熟。

2,改善植物生理

事实上,植物的气味还可以具有一定改善植物生理的作用

比如,异戊烯就可以帮助植物来抵御高温。当温度升高时候,植物会分泌异戊烯,而这种物质可以让野葛等叶片的光合作用细胞器耐热能力提升,于是对抗了热损伤。

3,植物-动物信号通讯

这一点很好理解,比如植物开花,释放出香味,会吸引很多昆虫飞过来,帮助植物进行花粉传播;植物成熟后释放气味,也可以吸引动物前来食用,然后把这些果实的种子带到各地进行播种。

当然了,也有部分植物分泌一些不好闻的具有警告性的气味,简直就是四个字:生人勿近

不同植物挥发的气味会影响人的情绪。有的气味会让人感到愉悦,当然也有的会让人感到焦虑不安等。

比如被称为“百草之王”的薰衣草,香气清新优雅,性质温和。是公认为最具有镇静,舒缓,催眠作用的植物。可以舒缓紧张情绪、镇定心神,平息静气,愈合伤口,去疤痕。

完成了上述的介绍,相信你对植物的气味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实木家具味道————

那么回到问题上,实木家具有味道,正常么?

正常。

只要你用的是实木,那么不可避免会带有植物的天然味道。

如果是像我一样喜欢盘珠子的人,对这些味道多少有所了解,比如小叶紫檀这种我最喜欢的材质,嗅起来就有一种淡淡的芳香。

所以,你要是用的松木家具,那么就会有一股清香的松脂味道,如果你用的是杨木家具,那么就会有一种淡淡的青草味;其他比如柏木、樟木这些常见的家具材料,也必然有味道。当然了,你要是用的高贵的紫檀木,嗯,听说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道


实木是做家具非常好的材料,尤其是咱中国是木结构的集大成者,经典到像《核舟记》里记载的用桃核搞出来的精雕。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普通到我们小学时候用的桌椅板凳,那个时候,都是实木的,感觉用实木的才是穷人,土豪都用其他高大上的材料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想到竟然反过来了。

现在实木家具简直贵的离谱,比如muji出的一款凳子,长这样子,然后定价800大洋

我一瞅,这不是我们小时候和同桌共用的长板凳嘛,还划过楚河汉界……

再看看其他的实木家具,嗯,贵的啊……

我讪讪地关了浏览器,继续搬砖去。

所以,在实木之下,就有了一种相对性价比更高的材料——人造板(比较常见的有实木颗粒板和中密度纤维板),这种其实就是用木质碎料作质料,两侧是细密的木纤维,中间夹实木颗粒原料,然后在热力和压力下胶合成的人造板。

如上图所示,就是现在业界比较推荐的“康纯板”的结构示意图

人造板的好处是既使用了木材,又降低了价格,所以相对性价比更高,而且加上本身使用了工业化处理,满足了对于防腐防虫等高要求,基本上是目前家具市场的主要材料。


那么人造板有气味吗?

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留意下,可以发现其基材就是木材原料,因此人造板必然会含有木材原料的气味。

当然,很多人关注的有害物质残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在我看来不是三言五语能说完的,
反正原则是选择大品牌环保等级最高的材料,最好不要选择杂牌子,商家最好具有相应的环保证书来证明家具的级别。

当然了,这里得说一点,多开窗勤通风是最有效的驱散甲醛的方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