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陶瓷锅、搪瓷锅、珐琅锅哪种好?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朋友在厨房里挑锅的时候都会犯迷糊。陶瓷锅、搪瓷锅、珐琅锅,听起来都挺“高级”的,但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个更适合自己用,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先来认识认识这三位“选手”:

陶瓷锅: 最直观的理解就是用陶瓷做成的锅。但这里说的陶瓷锅,通常指的是以高岭土、长石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锅具,锅体本身是陶土或者经过特殊处理的陶瓷材质。有些人可能会把一些内壁有陶瓷涂层的金属锅也算进去,但咱今天聊的是以陶瓷为主体的锅。

搪瓷锅: 这玩意儿名字里带“瓷”,但它其实是铁锅或者铝锅等金属锅内壁或外壁涂覆一层或多层金属氧化物(最常见的是硅酸盐类物质,也就是我们说的釉料),再经过高温烧结形成的。所以,它本质上还是金属锅,外面披了一层“瓷衣”。

珐琅锅: 严格来说,搪瓷锅就是珐琅锅的一种。在某些语境下,“珐琅锅”这个词更常用来指代那些设计精美、颜色丰富、品牌知名的铸铁珐琅锅,比如法国的Le Creuset、Staub,或者国内的一些品牌。它们也是在铸铁锅内壁和外壁涂覆珐琅釉,但工艺和材质选择上可能更讲究,尤其是厚实的铸铁锅体,带来了独特的烹饪体验。所以,你可以把搪瓷锅看作是珐琅锅的一个大类,而市面上很多大家熟知的“珐琅锅”其实就是铸铁珐琅锅。为了方便区分,咱们后面聊的时候,就把搪瓷锅和铸铁珐琅锅分开说,但记住它们原理相通。

好了,认识完选手,咱们来比比看:

一、 陶瓷锅

优点:
健康环保: 这是陶瓷锅最被推崇的一点。它不含金属析出、不含PFOA/PFOS等化学物质(不像一些劣质的不粘锅涂层),非常适合炖煮、煲汤,对食材的原味保留得好。
耐高温性好: 很多陶瓷锅可以直接进烤箱,或者用于明火烹饪(但要注意有些陶瓷锅不适用于明火,购买时要看清楚)。
保温性不错: 陶瓷材质导热相对慢一些,但一旦热起来,保温效果也比较持久。
美观度高: 陶瓷锅造型多样,色彩丰富,很多都颜值爆表,摆在厨房里赏心悦目。
易清洁(部分): 表面光滑的陶瓷锅比较容易清洗。

缺点:
易碎: 这是陶瓷锅最大的短板。虽然有些陶瓷锅硬度很高,但它毕竟是陶瓷,抗摔打能力很弱,磕一下碰一下就可能出现裂痕甚至碎裂,使用时需要非常小心。
导热性相对不均: 相比金属锅,陶瓷的导热速度慢一些,而且可能不够均匀,容易出现局部过热或温度下降快的情况,对火候的精准控制提出一定要求。
加热速度慢: 和导热性不均有关,上来火后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达到所需温度。
不能骤冷骤热: 就像我们不能把烧热的玻璃杯突然泡冷水一样,陶瓷锅也怕温度的剧烈变化,否则容易炸裂。
不粘性一般: 虽然有些陶瓷锅会做成类不粘效果,但和专业的不粘锅(如特氟龙涂层)相比,不粘效果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在油温不够高的情况下,食材容易粘锅。

二、 搪瓷锅(这里主要指内壁有搪瓷涂层的金属锅,不特别强调铸铁珐琅锅的厚重感)

优点:
美观多样: 搪瓷工艺可以做出各种鲜艳的色彩和图案,颜值非常高,很多时候也是厨房里的“装饰品”。
易清洁: 搪瓷表面光滑,不容易残留食物残渣,清洗起来比较方便。
耐腐蚀性好: 搪瓷涂层本身比较稳定,不易生锈,也不容易被酸碱腐蚀。
保温性尚可: 相比普通金属锅,搪瓷锅的保温性会好一些。
价格区间大: 从平价到高端都有,选择范围比较广。

缺点:
怕磕碰和刮擦: 搪瓷涂层虽然坚硬,但如果遇到尖锐物体(如金属铲子)的重度刮擦,或者锅体受到重击,涂层容易崩瓷。一旦崩瓷,不仅影响美观,也可能露出内部金属,影响使用安全。
导热可能不均匀: 取决于底部的金属材质和厚度。如果锅底不厚,导热可能不够均匀,容易出现烧焦。
高温烹饪需谨慎: 如果是薄底的搪瓷锅,长时间高温干烧容易损坏涂层。
安全性隐忧(部分): 有些劣质搪瓷可能含有重金属,购买时要选择信誉好的品牌。

三、 珐琅锅(侧重于铸铁珐琅锅)

优点:
烹饪效果出色: 这是铸铁珐琅锅最大的魅力所在。厚实的铸铁锅体导热非常均匀,蓄热能力极强。一旦热起来,温度非常稳定,非常适合慢炖、焖烧、煮粥、做汤,能让食材充分释放风味,口感软糯。
“物理不粘”效果: 经过科学的开锅养护,加上珐琅涂层的加持,铸铁珐琅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形成一层天然的油膜,具备不错的“物理不粘”效果。虽然比不上特氟龙,但配合正确的使用技巧,也能做到大部分食材不粘。
健康安全: 铸铁本身是安全的,而珐琅釉层也非常稳定,不会与食物发生反应。即使锅体有磕碰导致珐琅层脱落,露出铸铁,只要不是长时间浸泡或者极端情况,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影响不大。
经久耐用: 如果保养得当,一个好的铸铁珐琅锅可以用几十年甚至更久。
颜值高,氛围感强: 经典的造型、丰富的颜色,让它成为厨房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非常有仪式感。
用途广泛: 除了炉灶烹饪,绝大多数铸铁珐琅锅都可以进烤箱,实现煎、炒、炖、焖、烤一锅到底。

缺点:
价格昂贵: 这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一个品质不错的铸铁珐琅锅,价格普遍较高。
非常沉重: 厚实的铸铁锅体使得它们非常沉,单手拿起来都费劲,尤其是在翻炒或者清洗时,需要一定的力气。
需要细心养护: 虽然珐琅层减少了生锈的烦恼,但它毕竟是铸铁,开锅、使用后及时擦干、偶尔进行养护等步骤还是需要的,不像不锈钢锅那么“随意”。
导热性相对慢一些: 相比轻便的铝锅,铸铁锅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预热。
不适合爆炒和拉油: 由于锅体太重,也不适合需要快速颠锅的爆炒。同时,铸铁表面虽然有油膜,但用来做“拉油”(也就是在锅底快速滑动的油膜效果),效果不如不粘锅。

那么,到底哪个好?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关键看你的烹饪习惯、预算和对锅具的期望。

如果你是追求健康、原味,喜欢慢炖、煲汤,且不介意轻拿轻放,预算充足的话: 铸铁珐琅锅是极佳的选择。它能带来无可比拟的烹饪体验,而且颜值和耐用性都非常出色。

如果你预算有限,但又想要一个颜值高、易清洁、适合炖煮焖烧的锅,并且使用时比较小心,不常做剧烈的翻炒的话: 可以考虑搪瓷锅。它能满足很多日常烹饪需求,而且相对轻便一些。

如果你是烹饪新手,或者家里有老人小孩,希望尽量避免磕碰损坏,并且对锅具的“耐操性”要求比较高,但又不想花太多钱在锅上,那陶瓷锅可能就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陶瓷锅更适合那些对手中的厨具呵护备至、细心对待的用户。如果你喜欢陶瓷的健康和美观,可以选择那些品质比较好的、以炖煮为主的陶瓷锅,但一定要做好防摔、防骤冷骤热的准备。

再提几个小细节,帮你做出决定:

1. 看“出身”: 陶瓷锅,要看是纯陶瓷还是有涂层。搪瓷锅和珐琅锅,要看内壁和外壁的材质是否均匀平滑,有无气泡、颗粒。
2. 看“内涵”: 陶瓷锅要看它是否标明了可以使用明火还是只能电磁炉/烤箱。铸铁珐琅锅,要看锅体铸造是否精细,珐琅层是否有厚度。
3. 看“说明书”: 无论哪种锅,都一定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它的使用禁忌和保养方法。
4. 结合你的炉灶: 如果你用的是电磁炉,那大多数陶瓷锅、搪瓷锅和铸铁珐琅锅都可以用。如果是燃气灶,要注意陶瓷锅是否标明可明火使用,以及一些锅底的材质是否会熏黑。

总而言之,没有“最好”的锅,只有“最适合”你的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做功课,相信你一定能选到心仪的那一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体现了命名的艺术。

珐琅和搪瓷,两者的英文名字都叫enamel。

是一个东西,都是把长石,石英,硝石以及碳酸钠等材料作为主要原料,还要加入锡和铅等氧化物,涂抹在铜或铁等金属表面,经过高温烧烤就能形成陶瓷釉。

为什么中文词是两个呢?

因为以前珐琅是铜胎,后来有便宜的铸铁珐琅。

我们习惯于把铸铁的珐琅叫搪瓷

但是很多铸铁的珐琅也叫自己珐琅。

后来国家规定,将花瓶和壶等用于观赏的艺术搪瓷叫珐琅。

将杯子,碗以及盆等实用性器具则叫搪瓷。

珐琅锅,没有铜胎的,都是铸铁珐琅,又是实用型用具,怎么算都应该叫搪瓷锅。

但是,你去淘宝搜下搪瓷锅。

几十元的东西。

然后你违反国家规定,把非把搪瓷命名为珐琅。

命名一换增值几十倍,什么叫一字千金?

广告说珐琅锅储热好,不生锈。

这不就是搪瓷的特点。

但是,一违反国家规定,瞬间身价就不一样了,这是命名的艺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