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我们穿越到数千光年外,是不是就能用超级望远镜,亲眼看到几千年前的事情了?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到了光速、时间和我们对宇宙的感知方式。答案是:是的,如果我们能穿越到数千光年外,我们就能用超级望远镜“看到”几千年前发生的事情,但这个“看到”是有条件的,并且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亲眼看到”有所不同。

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

核心原理:光速的限制

宇宙中信息传递的最快速度是光速(约每秒30万公里)。我们看到的一切,无论是远方的星星还是你手中的书,都是它们反射或发出的光线传播到我们眼睛里。

1. 光需要时间传播: 当你看到一个物体时,你看到的是它在过去某个时刻发出的光。这个“过去某个时刻”取决于物体有多远。
你看到你房间里的灯,是它在极其微小的瞬间之前发出的光。
你看到月亮,是它在约1.3秒前发出的光。
你看到太阳,是它在约8分钟前发出的光。
你看到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是它在约4.24光年前发出的光。

2. “光年”的含义: “光年”是衡量距离的单位,指的是光在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所以,一个物体距离我们几千光年,意味着它的光需要传播几千年才能到达我们这里。

穿越到数千光年外会发生什么?

假设我们乘坐一艘能够以接近光速(甚至超越光速,虽然目前物理学不允许)的速度飞行的超高科技飞船,经过一个漫长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旅程,终于抵达了一个距离地球数千光年的地方。

1. 新的视角,新的时间轴: 当我们到达那里时,我们所处的“现在”相对于地球来说,已经过去了至少数千年(取决于我们的旅行速度)。我们从这个新的位置观察地球。

2. 看到地球的过去: 由于我们现在距离地球数千光年,从这个新位置看向地球,我们看到的光线是地球在几千年前发出的。
如果地球距离我们5000光年,那么我们看到的地球将是5000年前的样子。
如果地球距离我们10000光年,那么我们看到的地球将是10000年前的样子。

用超级望远镜能看到什么?

是的,配合一台超级望远镜,我们可以更清晰、更细节地看到那遥远过去的地球景象。

“超级望远镜”的含义: 在这里,“超级望远镜”指的是能够捕捉到微弱信号、具有极高分辨率的望远镜。在数千光年的距离上,地球发出的光线虽然存在,但相对于宇宙的背景辐射会非常微弱,而且地球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物体。

观测目标:
地球本身: 我们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地球的大陆板块、海洋、大气层,甚至一些大型的地理特征。
人造文明的痕迹: 如果我们穿越的距离足够远,并且技术足够先进,我们或许能通过望远镜观测到几千年前人类活动的迹象,例如:
巨大的建筑群: 几千年前的城市、大型建筑的轮廓。
农业活动的迹象: 大规模耕作的土地。
甚至可能是一些大型活动留下的痕迹, 比如古文明的祭祀场所。
其他天体: 除了地球,我们也能用望远镜观察到那个新位置附近的其他星系、恒星、星云,它们的光线也都是以几千年甚至更久远之前发出的。

重要的限制和细微之处:

1. “亲眼看到”的偏差: 虽然我们能看到过去的景象,但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亲眼看到”的实时景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时间“冻结”在过去的画面。我们无法与那个过去的地球互动,也无法知道它在我们到达后的“现在”发生了什么。

2. 旅行时间本身: 这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如果我们真的要穿越数千光年,即使以接近光速旅行,根据相对论,对我们宇航员来说,时间流逝的速度会比地球上的人慢。但是,为了“看到”数千年前的地球,我们需要到达那里。而抵达那个遥远地点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过去了数千年。如果我们以接近光速旅行了10000光年,对于旅行者来说,可能只过去了几年或几十年,但当他们到达时,他们看到的地球就是10000年前的。

3. 信号强度和分辨率: 即使有超级望远镜,要看清数千年前地球上非常微小的细节(比如一个古代村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大气层会散射光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使目标移动。

4. 地球的动态性: 即使在几千年里,地球本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定时间点的地球,而不是连续的画面。

5. 我们自己的历史: 更有趣的是,如果我们从一个距离地球几千光年的地方回来,我们会发现地球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甚至更多。我们在旅途中经历的时间,与地球上的时间流逝是不同的。所以,当我们回到地球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比我们离开时更久远、可能已经发展出截然不同文明的地球。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从地球出发,搭乘一艘飞船,目标是距离地球10000光年的一个行星。我们以0.9999倍光速飞行。

从地球出发: 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在正常生活。
旅程: 根据相对论,对于飞船上的宇航员来说,他们可能只经历了大约141年的旅程(这是因为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虽然行进了10000光年的距离,但由于速度接近光速,飞船上的时间会比静态观察者的时间慢得多)。
抵达: 当飞船抵达目的地时,从这个新位置观察地球,他们看到的地球是10000年前的样子。他们会看到那个时代的人类文明、地理面貌。
返回? 如果他们决定返回,那么当他们回到地球时,地球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约20000年(10000年去程 + 10000年返程,忽略相对论效应下的时间膨胀)。他们将看到一个与他们出发时完全不同的地球。

总结来说:

如果我们能以某种方式(哪怕是理论上的)瞬间或超光速地穿越到数千光年外,然后利用一台极其先进的望远镜观察地球,我们确实能够看到地球在几千年前的景象。这是因为光从地球传播到我们新位置所需的时间就是那几千年。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回溯时间”,通过改变观察者的位置来改变接收到的信息的时间戳。

所以,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个“看到”是一种对过去光信号的接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穿越回过去”与过去的景象互动。它揭示了宇宙的宏大和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的理解是如何被光速所约束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以观看曹操当场去世为例,进行如下计算。

为了深入考虑如何强力围观曹操去世,我们首先进行如下假设:

假设1,曹操去世的年份是公元220年,距今1801年。

(曹操这货太鸡贼,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那年真死了,所以假设这一年去世。)

假设2,因为古代没有电灯,以地球为信号源的话,那么我们在宇宙中想要观测到地面上发生的事情,需要接受的光信号是太阳的反光,假定曹操的反射率是100%,也就是说曹操可以反射照在他身上的全部阳光。

假设3,曹操死在正午的太阳底下,并且没有任何遮盖,而且曹操的表面积是一平方米

(请曹操自重身份不要托梦投诉我。。。)

假设4,我们可以经过虫洞穿梭到距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并且立刻进行观测。

假设5,曹操反射阳光是漫反射。

假设6,曹操的死一共经历了一小时他才彻底咽气。

假设7,在曹操死的这一小时里,我们假定英明神武的曹操将所有的运动都冻结了,也就是说,不考虑地球自转公转,太阳系自转公转,以及银河系及其所属星系团的运动。

假设完毕,我们开始进行绝望的计算。

根据假设1,我们需要穿梭到离地球1801光年的地方,才可以围观曹操去世。

我们首先来计算观测点距离地球的距离,光速为299,792,458米每秒,一光年是9,460,730,472,580,800米,1801光年等于 米。

根据假设5,地球上一平米内对太阳的反光的可近似考虑为漫反射(如果曹操没有挂满一身镜子的话),也就是说反射光随机的反射到任意一个方向,在一个球面上反射光的能量是近似均匀的。

那么1801年前曹操去世的时候,不计中间损耗的话,他反射的阳光现在已经均匀分布在一个半径是 米的巨大半球表面,这个表面的总面积是 平方米。

根据假设2,3,曹操的反射截面是一平方米,而太阳光谱的能量为 (AM1.5G spectrum),太阳光能量峰值约在500nm处,我们假设太阳光光子的平均能量接近这个峰值,以此估算光子总数。

500nm光子的单光子能量大约是2.48eV,也就是 焦耳,据此估算太阳光一小时之内照射在地表一平米的光子数约为 个光子。

根据假设6,我们英明神武的曹操死了一小时才最终咽气,那么在他死亡过程中,一共反射了 个光子,然后现在这些光子已经平均分布在 平方米的半球上。

也就是说,大概 平方米的范围内,有从曹操咽气那一小时内反射过来的一个光子。

这大概是多大面积呢,地球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也就是说,大概把地球拆了摊开来,这个面积上我们可以找到曹操咽气时候反射的5个光子。

绝望完毕。

所以总结一下,如果我们真的想要通过这种办法来观测曹操去世,那么可以进行如下改进:

  1. 让曹操死前,虎躯一震,口吐(或眼喷亦可)一束高度汇聚的激光光束,然后我们去那个方向等着(如果我们能找得到的话)
  2. 让曹操晚点死,比如让他撑到慈禧那会,跟慈禧一起在正午的广场上手拉手当场去世(1908年),这样一来大大缩小了球面半径,面积直降254倍。我们只需要把一个探测器摊开差不多两个英国的面积,就可以看到曹操和慈禧一起去世的场面了(仅有一个像素点,具体得脑补)。
  3. 或者我们可以建议曹操死前制造一个非常强的光源,比如在一小时之内在他周围一平方米的范围内燃烧 吨煤(当场火化型),或者点燃 吨炮竹(不作死就不会死型)

如果以上三条善意的建议曹操都骂骂咧咧的拒绝接纳的话,那我只有祝愿曹操本体在去世的时候进行一场彻底的核反应了(原地爆炸型)。


请题主为我压好曹操的棺材板。

----------------------------------

没想到这个问题被顶上了热搜,鉴于我一脸懵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决定仔细分析这个回答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于是我又把曹操翻出来分析了一波。。。。传送门在下面。。。。

有哪些「本以为是巅峰,没想到才开始」的例子?

user avatar

理论上是的。而且不单单李唐王朝,距离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太阳系-地球诞生。

实际上,看到太阳系-地球诞生。只要退到四十五亿光年外就可以。

但看到地球上某一具体事物或者具体人做具体事情。这个难度不比建造一个瞬间远距离通路容易。

因为光是散射的,照射在人体上反射到宇宙中信息并不是聚焦一个点,从而被超级望远镜看到。而是散射一个面,这个面经过上千光年距离后形成面积很恐怖。我们需要全部收集或者大部分收集到,才能真正还原。

而如果这个距离内有行星,恒星,黑洞等星体,光子因为引力影响偏离直线后其面积会更大。

所以如果要实现这个理论。需要三个超级黑科技。

一,能追赶上信息光子的速度。(瞬间通道)

二,超大面积收集能力。

三,一个能在数百上千光年之外甚至数十亿年之外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人,甚至其嘴型的“望远镜”(这玩意还算不算望远镜都不知道。

说实话这三个相对容易的就是超大面积信息收集。这玩意就是靠产能时间硬堆。耗费几百上个个地球资源应该(?)能堆出来?(或许吧-_-||)。

其他二个都远超认知,比如这个(望远镜),其放大倍数得是天文数字估计拿来看近处物体能看到量子级别以下(?)反正是打破认知的玩意。

真要干这个,我们还是讨论一下穿越时空吧。这个好像不那么难( •̀∀•́ )

user avatar

的确相当的刺激。

能打造这种望远镜的文明,他们眼里,不说地球,哪怕太阳系也只是一粒尘埃罢了。


要看清楚历史上发生的细节,分辨率至少也得有一个老式手机渣画质摄像头吧?

诺基亚7650是2002年的初代摄像头手机之一,30万像素,照片最高分辨率640×480,最低分辨率仅仅160×120。

如果取景4x3米,可分辨尺度仅仅2.5厘米,甚至连手指都分不清。

这种渣画质,我们作为了解历史真相的最低下限。

我们不妨来算算,看到地球历史这样的渣画质,需要多大的望远镜呢?

分辨相邻两个点的极限,为瑞利判据:

为最低可分辨率角度。

一架以角秒衡量的光学望远镜的理论分辨率为:13/L 角秒

  • L为主镜口径,单位为厘米。单位转换为米,则为0.13/L 角秒
  • 1度=60角分=3600角秒,一个圆周等于1296000角秒

刚才已经探讨过了,了解地球历史的渣画质是2.5cm(也即0.025m)。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 为观测点与地球的距离。

得到

题主提到穿越几千光年,我们讨个巧,取个3966.6光年。

那么 正好是0.1光年,也即946073047258080米。

相当于6324个天文单位(日地距离)

也就是说,制造的天文望远镜口径达到6324个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才能看到一个渣画质的地球历史。

可能有人会说,完全可以建设望远镜矩阵,来实现这么高的分辨率。但地球上光线太弱,你不用足够多的望远镜,根本收集不到足够多的光线。

为了搜集足够多的光子,这些望远镜,一一排列。

需要多少质量的镜片呢?

如果这些镜片都是平均10mm的镜片组成。

0.1光年直径的总面积是:7×10^29m^2

总体积是:7×10^27m^3

密度取2500kg/m^3,计算得到重量为:1.75×10^31kg

而太阳质量也才1.9891×10^30kg

也就是说建造一个这样渣画质的光学天文望远镜超级矩阵,需要的材料也相当于10个太阳的质量。

当然,如果要制一个高清画质,人眼能看清任何细节的0.1mm精度的分辨尺度。

那么,需要建设25光年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才行,至少需要几十万个太阳质量的材料。

  • 卡尔达舍夫一级文明可以使用母星的所有能源。
  • 卡尔达舍夫二级文明可以使用母星所在恒星的所有能源。
  • 卡尔达舍夫三级文明可以使用母星所在星系的所有能源。

而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颗恒星,如果打造这个天文望远镜使用了的能源少于当前文明的1%,那么这个文明则相当于2.5级文明,介于卡尔达舍夫二级和三级文明之间。

人类才0.73级文明,差了至少20几个数量级。

对于这样的一个文明,三岁小孩的玩具枪,就可能把太阳系给灭了。

如果物理法则允许(虫洞真是存在,并且可穿越),穿越数千光年,观察一个文明的真实历史,甚至判断自己历史的真相,可能只是他们的基操。

你说刺激不刺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到了光速、时间和我们对宇宙的感知方式。答案是:是的,如果我们能穿越到数千光年外,我们就能用超级望远镜“看到”几千年前发生的事情,但这个“看到”是有条件的,并且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亲眼看到”有所不同。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核心原理:光速的限制宇宙中信息传递的最快速度是光速(约.............
  • 回答
    想象一下,你一睁眼,四周不再是熟悉的钢筋水泥,取而代之的是秦朝风格的土墙和简陋的屋舍。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穿着麻布衣服,说着你听不懂的古语。兴奋之余,你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想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不可思议的时刻。然而,这一举动,足以让你成为阶下囚。在秦朝,手机,或者任何你身上携带的、那个时代闻所未闻的物.............
  • 回答
    这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令人晕眩的梦魇。你正坐在熟悉的驾驶座上,车内音乐的节奏还在脑海里回荡,空气里弥漫着空调吹出的冷气,窗外是熟悉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然而,刹那间,一切都变了。首先是视觉上的剧变。原本清晰的柏油马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蜿蜒曲折、坑洼不平的泥土小径。两侧不再是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而是.............
  • 回答
    如果曹丰泽带领一万忠实粉丝穿越到明末,这无疑会是一个极其有趣且充满变数的历史实验。要详细分析其可能造成的改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考量:一、 曹丰泽及其粉丝团的特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曹丰泽”和“忠实粉丝”意味着什么。假设: 曹丰泽本人: 拥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对明末历史有一定了解(无论是.............
  • 回答
    这问题,嘿,有意思!你说这要是真能穿过去,而且还脑子里塞满了咱们现在所有的历史知识,那可真是撞大运了!想在欧洲那边儿称王称帝,甚至最后当上皇帝,这事儿吧,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得看怎么个玩法儿了。首先,你得明白,穿越这事儿本身就够玄乎的了,真到了古代欧洲,那可不是咱们现在看电影、玩游戏那么轻松。你一.............
  • 回答
    倘若我能一梦醒来,发现自己已然置身于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并且恰巧是某个显赫贵族家庭中的千金小姐,那么我的余生,注定将是一曲截然不同的人生乐章。首先,我的生活环境会是何等奢华,怕是远超寻常人的想象。我所居住的宅邸,绝不会是如今我们所见的普通房屋。那将是一座恢弘的庄园,可能坐落在伦敦郊外绿意盎然的乡间,.............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血脉贲张的假设!明朝建文帝,一个历史上注定要被推翻的悲情君主,穿越到现代,还能抱着知乎这个“万能宝典”试图逆天改命,跟“永乐大帝”朱棣掰手腕。这画面感,光是想想就够让人脑洞大开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建文帝如果真这么干了,结果会如何。第一步:建文帝初临知乎,那画面简直太美想象一下,刚穿越.............
  • 回答
    穿越到二战的纳粹集中营,成为一名无名德国士兵,想要在战败后获得尊重,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道德困境的挑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尊重”的含义。在那个血腥混乱的年代,尤其是作为纳粹阵营的一份子,所能期盼的尊重,并非源自胜利者的赞扬,而可能是一种经历过黑暗后,人性尚存的证明,以及对无辜者苦难的某种程度.............
  • 回答
    我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泥泞的草地上,周围是简陋的茅草屋和穿着粗布衣裳的人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牲畜、烟火和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的气味,让我差点吐出来。这场景,就像是从历史书上活生生拽出来的一样。我,一个来自21世纪的普通人,竟然真的穿越了!起初,我感到一阵巨大的恐慌,但很快,一种奇妙的、.............
  • 回答
    穿越到汉朝,想要辅佐刘备一统天下,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想想,即便你带着后世的知识,那些知识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发挥多大作用,以及能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首先,你得找到刘备。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汉末群雄并起,各地战事不断,信息的流通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你不能指望拿出个手机查个地图,或者问问路边的老.............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够劲爆的!让我想想哈,如果是我的女朋友遇到了这种神剧情,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可得仔细盘算盘算,毕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得对得起人家,也得对得起自己。首先,我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懵的,然后是无边的担忧。不明原因?跟一个女人?怀孕了?我得先捋一捋这脑子里的线索。第一步:稳住阵脚,搞清楚状况 冷.............
  • 回答
    哈,穿越?维京?还是个盾女?这可真是个炸毛的问题。我猜,要是真的把我塞进那种冰天雪地的日子,估计前自由搏击运动员的身份,会让我这老胳膊老腿吃点苦头,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坏事。首先,别指望我一下子就成了那种黄金甲、白马骑士的感觉。在中世纪的维京社会,女人要做的事可不少,而且大多是跟生存挂钩的。我这个“新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复杂。设想一下,中国突然置身于1937年,然后在五年后,也就是1942年,又回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这五年在历史上是极其动荡的,中国的命运也在其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能预知一切,那么获取“最大利益”将是一个关乎生存、发展和国家战略的严峻考量。首先,要明确“最大利益”.............
  • 回答
    穿越到奥斯曼帝国,想效仿朱元璋光复罗马,这可不是件容易事,难度系数堪比登天。朱元璋当年面临的是一个风雨飘摇、被蒙古统治了近百年、文化断裂的中国,而罗马帝国的残余则早已被奥斯曼人自己吞噬殆尽,并且这个“罗马帝国”的概念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历史遗产,而非一个实际存在的政治实体。不过,既然是脑洞大.............
  • 回答
    在中世纪这个充满猜忌与血腥的时代,一个黄种人若想逆袭成为皇帝,哪怕只是设想,也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而你问的“白人反抗”,这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会”或“不会”就能概括的,它会是一场深刻且复杂的社会、政治、文化乃至宗教的博弈。首先,咱们得明白,中世纪的欧洲,人种、肤色和地域的界限是极其森严的。人们.............
  • 回答
    魂穿到刚出生的刘禅身上,想要让未来尽可能好,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任务。作为拥有现代知识的你,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历史走向和人性弱点的认知。以下是详细的行动指南,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布局,一步步为你铺就一条更光明的道路:第一阶段:婴儿时期 – 保命与基础1. 安稳成长,规避风险是首要任务: .............
  • 回答
    天旋地转,我感觉自己像个被扔进洗衣机里狂甩的袜子。等我缓过神来,四周已不再是我熟悉的卧室天花板。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朦胧的光晕,耳边还回荡着一种清越悠扬的笛声,隐约带着几分神秘的压迫感。“我是……在哪儿?”我本能地想要抬起手揉揉眼睛,却发现自己的身体轻盈得有些不真实,而且,手腕上……我低头一看,瞳孔猛.............
  • 回答
    一阵眩晕感过后,我睁开了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带着泥土和海盐混合的清新气息,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在我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坐起身,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从未见过的景象。我应该是在我那张堆满了薯片袋和漫画书的凌乱卧室里,睡前还在犹豫是该通宵打游戏还是早点休息。但现在,我正赤脚踩在柔软细腻的沙滩上,.............
  • 回答
    当最后一道金色的曙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那杂乱的书桌上时,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窗外,清晨的鸟鸣声此起彼伏,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然而,我却觉得身体有些不对劲,一种沉重而陌生的感觉笼罩着我。我习惯性地摸了摸手机,却只摸到了一片冰凉而光滑的金属。不对,我记得我昨晚充电的时候,手机的金.............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假设!作为一个高中生穿越回古代,想要考中举人、贡士、进士,这绝对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并非绝无可能的路。下面我就为你详细地剖析一下,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当然,是假设的),看看这条路到底有多难,又有哪些门道。首先,我们得明确,穿越的时代是关键。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朝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