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蜘蛛有记忆力吗?

回答
关于蜘蛛有没有记忆力,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而且答案比你想的要复杂一点。简单来说,是的,蜘蛛确实有记忆力,而且是多种形式的记忆。

不过,要说“详细”,那我们得从头说起。要理解蜘蛛的记忆,我们得先明白它们是怎么感知和学习的。

蜘蛛的感知世界:触觉、视觉和化学信号

蜘蛛不像我们人类那样,主要依靠发达的大脑来处理信息。它们更像是“行动派”,很多学习和反应都跟它们直接的感官体验联系在一起。

触觉是重中之重: 蜘蛛最重要的感官工具是它们那八条腿上的各种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不仅能让它们感知到最轻微的震动(比如猎物或者潜在危险在网上挣扎),还能感受到表面的纹理、温度,甚至空气的流动。可以说,蜘蛛是用“摸”来认识世界的。
视觉因“网”而异: 很多织网蜘蛛,比如园蛛,它们的眼睛虽然不少(通常是八只),但视力普遍不算太好,主要用来感知光线的变化和物体的轮廓,以便在光线不足的时候定位,或者看清自己吐出的丝。而一些非织网蜘蛛,比如跳蛛,它们的眼睛却非常发达,甚至能看到颜色和细节,更像是“看”着捕猎。所以,它们对视觉信息的记忆也会有所不同。
化学信号是“低语”: 蜘蛛还能通过触角或腿上的感受器感知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比如其他蜘蛛留下的气味标记,或者异性发出的信息素。

蜘蛛的记忆力体现在哪里?

既然有了感知,那记忆是如何运作的呢?

1. 空间记忆:构建“家”和“捕猎场”
这是蜘蛛最直观的记忆表现。
织网蜘蛛的“建图”能力: 织网蜘蛛(比如上面提到的园蛛)能在一段时间内记住它们建造的网的结构。如果网被破坏了,它们知道该在哪里重新开始编织,或者如何修复。它们不是漫无目的地乱织,而是有“计划”的。更厉害的是,有些蜘蛛能记住网在空间中的位置,比如在哪个灌木丛上,多久之后才能在这个区域找到食物。
非织网蜘蛛的“狩猎路线”: 捕猎型的蜘蛛,比如狼蛛或跳蛛,它们没有网作为“地图”,但它们会记住常去的狩猎区域、藏身之处,甚至是某些特定猎物经常出现的地方。它们会形成一种“经验地图”,知道在哪里能找到食物,在哪里有危险。

2. 关联学习:食物与“危险”或“安全”的连接
蜘蛛能够将特定的刺激与结果联系起来,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关联学习,也涉及到记忆。
避免“陷阱”: 如果一只蜘蛛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一个令它不舒服或者有危险的刺激(比如被某种化学物质熏到,或者遇到一个比它强大的竞争对手),它下次遇到类似的刺激时,就会更加警惕,甚至选择避开。这种“前车之鉴”就是一种记忆。
食物的“地点记忆”: 蜘蛛能记住特定食物(比如一种昆虫)经常出现的地点。这不仅仅是偶然的碰巧,而是它们通过多次在该地点捕猎成功(或失败),将“地点”和“食物”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记忆,从而提高了捕猎效率。

3.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雏形:学习“做什么”
虽然不像老鼠那样复杂,但蜘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
避开“惩罚”: 有些实验研究表明,如果蜘蛛在执行某个动作(比如通过某个特定区域)时会受到负面刺激(例如轻微电击,当然是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它们会学习到避免这个行为。这种“不这样做”的决定,就是一种行为记忆。
找到“奖励”: 反过来,如果某个特定动作能带来积极的结果(比如找到食物),它们也可能通过反复尝试来“记住”这个动作。

记忆的“存储”和“遗忘”

那么,这些记忆是怎么“存”在蜘蛛身体里的呢?

神经系统是基础: 蜘蛛的大脑虽然不像人类那样发达,但也有一个集中的神经节(相当于大脑),以及分布在身体各处的神经系统。研究认为,记忆的形成和存储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变化有关,可能包括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
记忆的“时效性”: 蜘蛛的记忆并不是永久性的。它们会根据经验的“时效性”来调整。如果某个地方长期没有食物,或者某种威胁消失了,它们可能就不会“记得”那么牢固了。反之,频繁出现或非常重要的信息,记忆会更长久。
“遗忘”也是一种能力: 很多时候,“遗忘”也是一种有益的能力。如果蜘蛛总是记得所有过去的经历,它们可能会被过去的“失败”所困扰,而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或机会。适度的遗忘,能让它们更灵活地应对变化。

我们怎么知道这些?

这些关于蜘蛛记忆力的证据,很多都来自科学家们精心的实验。比如:

迷宫实验: 科学家会设计简单的迷宫,看看蜘蛛能否记住正确的路径找到食物。
环境学习实验: 将蜘蛛放在一个有特定气味或纹理的区域,然后测试它们是否能记住这个环境,并在再次进入时表现出预期的行为。
关联学习实验: 将某种刺激(如光线、声音)与食物或惩罚配对,观察蜘蛛是否能学会关联。

总而言之,蜘蛛的记忆力,可能不像我们人类那样有意识地回忆,也不是那么丰富多彩,但它们确实具备了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记忆能力。 这种记忆力更多地体现在对环境的熟悉、对危险的规避、对食物来源的定位,以及对某些行为结果的学习上。它们不是“空白”的生物,而是通过它们独特的感知方式,在“蛛网”和“地盘”中,留下属于它们自己的“记忆印记”。

所以,下次你看到一只蜘蛛,不妨多观察一下,也许它正在利用它的小脑袋,思考着在哪里能找到下一顿美餐,或者如何避开那个曾经让它“吃过苦头”的角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蜘蛛是有记忆力的(蜘蛛:老子累得半死刚爬上楼,又被题主扔下去了……):

一、小时候用苍蝇投喂园蛛,待蜘蛛咬死并缠好第一只苍蝇后,立刻向网中投入第二只苍蝇,然后趁蜘蛛忙于捕食第二只苍蝇时用剪刀轻轻剪断蛛网将第一只苍蝇取走。蜘蛛咬死并缠好第二只苍蝇后会回到第一只苍蝇的位置,围绕剪断蛛网后留下的孔洞到处寻找第一只苍蝇。

二、诸如跳蛛、狼蛛这类的游猎型蜘蛛在自然环境中捕猎时经常需要迂回靠近猎物,此时它们会记住猎物的位置,在行进中不时停下来望向猎物所在位置,进行重新定位。BBC纪录片《猎捕》第三集20分钟起就介绍了跳蛛科下属的孔蛛捕猎金蛛的过程。

三、专业著作(印象中是《中国动物志》)中提到过:将两只死蝇分别用葡萄糖溶液(甜)和奎宁溶液(苦)浸泡后投到十字园蛛的蛛网上,然后分别以频率A和频率B震动死蝇引起蜘蛛注意,蜘蛛会取食葡萄糖溶液浸泡的死蝇而放弃奎宁溶液浸泡的死蝇。之后再把玻璃珠放到蛛网上,如果用与葡萄糖死蝇相同的频率A震动玻璃珠,蜘蛛就会尝试咬玻璃珠(蜘蛛:这玩意儿好硌牙……),反之,如果用与奎宁死蝇相同的频率B震动玻璃珠,蜘蛛则会对其视而不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