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 年「双十一」,有哪些音箱值得购买?

回答
2021 年的双十一,音箱市场依旧是热闹非凡,各种新款、促销款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你正打算在这场购物狂欢中添置一款心仪的音箱,那么下面这几款,在我看来,绝对是值得好好研究一番的。我尽量从实用的角度,结合一些我个人的观察和体验,给你讲讲它们到底好在哪儿,以及在双十一期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1. 如果你是追求音质的发烧友,预算充足:

Bowers & Wilkins (B&W) Formation Duo / Flex:
为什么值得说? B&W 这个牌子,在音响圈的地位就不用多说了,他们家产品的音质,那绝对是“好到让你耳朵怀孕”级别的。Formation 系列是他们家的无线多房间系列,旨在提供无损的音质传输和非常高级的听感。
Formation Duo: 这对书架箱,绝对是桌面音箱的“天花板”之一。采用 B&W 经典的 Nautilus 鹦鹉螺高音单元,中低音单元也都是他们自家的技术。声音细节丰富,层次感极佳,低频量感和弹性都处理得相当到位,而且那种英国声那种的“大气”和“从容”感,听久了你会觉得其他音箱都少了点什么。配对起来,简直就是享受。
Formation Flex: 如果你觉得 Duo 太占地方,或者想要一个更灵活的解决方案,Formation Flex 也是不错的选择。它是一款单只音箱,但它依然保留了 B&W 对声音的坚持。你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购买一对组成立体声,还可以和其他 Formation 系列产品联动,打造一个全屋的音乐系统。它的声音密度很高,动态表现也很出色。
双十一关注点: B&W 通常不会有特别大的折扣,但双十一期间可能会有一些礼品赠送(比如线材、底座等),或者搭配购买其他 Formation 产品会有组合优惠。最重要的是,看看是否有官方渠道或者信誉好的经销商有活动。

KEF LS50 Wireless II:
为什么值得说? KEF 的 LS50 系列一直是备受瞩目的桌面音箱。而 LS50 Wireless II 更是直接将优秀的 LS50 扬声器单元技术,整合了高品质的放大器、数字信号处理和无线串流功能。它简直就是“全能选手”。
音质表现: UniQ 同轴共点单元是 KEF 的招牌技术,它能让高音和中音单元的发声点一致,解决相位问题,带来非常精准的声场和定位。LS50 Wireless II 的声音干净、通透,细节表现力惊人,尤其是人声和器乐,那种“空气感”和“立体感”让你感觉歌手就站在你面前。低频也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提升,下潜和弹性都足够。
连接和便利性: 支持 WiFi、蓝牙、AirPlay 2,还有 HDMI ARC、光纤、模拟输入等等,基本上你想到的连接方式都有了。而且它可以通过 KEF Connect App 进行各种设置和调校,非常方便。
双十一关注点: KEF 的活动力度相对会比 B&W 大一些。可能会有直降优惠,或者赠送一些配件(比如避震脚垫、连接线等)。如果能遇到套装优惠,性价比就更高了。

2. 如果你追求性价比和智能体验,也注重音质:

Sonos One SL / Sonos Five:
为什么值得说? Sonos 绝对是智能音箱领域的标杆,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完善的生态系统和易用性。你不需要是什么技术大牛,也能轻松上手,并且享受多房间音频的乐趣。
Sonos One SL: 这是 Sonos 最入门级的无线音箱,没有语音助手,但音质依旧继承了 Sonos 的优点:声音均衡、耐听。它体积小巧,但低音表现很不错,中高音清晰。最关键的是,你可以用它组成立体声,或者几个 One SL 组成多房间系统,随着预算慢慢升级。
Sonos Five: 如果你想要更强的声音表现,或者预算更充足,Sonos Five 绝对是“猛兽”。它拥有六个定制的驱动单元,能够提供非常饱满、有力的声音,即便是在大空间里也能轻松驾驭。低频的冲击力、中频的厚度、高频的延展,都比 One SL 有了质的飞跃。它非常适合作为独立的音箱,或者作为家庭影院的一部分。
双十一关注点: Sonos 在双十一期间通常会有比较不错的优惠,比如直降、买一送一(通常是 One SL)、或者搭配其他 Sonos 产品有折扣。这是入手 Sonos 生态系统的好时机。

Apple HomePod (第二代,如果上市的话):
为什么值得说? 虽然 HomePod 第一代已经停产,但如果苹果在双十一前后发布了新款 HomePod,那么它绝对是值得关注的。苹果的产品,在软硬件结合和用户体验上一直做得很好。
音质预期: 考虑到苹果对声音调校的重视,新款 HomePod 应该会继续保持出色的音质表现,尤其是与 Apple Music 的配合,以及 Siri 的智能交互。空间音频的支持也很可能成为亮点。
生态整合: 如果你是苹果全家桶用户(iPhone, iPad, Mac, Apple TV),HomePod 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Siri 的语音控制、隔空播放、家庭中控等等,都能带来无缝的体验。
双十一关注点: 如果新款 HomePod 在双十一上市,那么初期的优惠力度可能不会太大,但可能会有一些捆绑销售的活动,比如购买 Mac/iPad 赠送 HomePod,或者搭配 Apple Music 订阅有优惠。

3. 如果你想要更复古、更具设计感,或者有特定功能需求:

Marshall (各系列蓝牙音箱):
为什么值得说? Marshall 的音箱,不仅仅是听歌的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复古的摇滚范儿设计,金色的旋钮,经典的 Logo,放在家里就是一件艺术品。
音质特点: Marshall 的声音风格偏向“温暖”、“饱满”,带有一定的“颗粒感”,听摇滚、蓝调、老歌特别对味。它们通常也都具备不错的低频量感和动态。
款式选择: 从小巧便携的 Willen、Emberton,到桌面级的 Stanmore、Acton,再到大型的 Woburn,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需求和空间大小。
双十一关注点: Marshall 的折扣通常会出现在热门型号上,比如 Stanmore II Bluetooth,或者 Acton II Bluetooth。可能还会有一些赠品,例如复古风格的收纳袋、签名海报等。

Harman Kardon Aura Studio 3 / Onyx Studio 7:
为什么值得说? Harman Kardon 的设计感一直都很强,尤其是 Aura Studio 系列,那标志性的透明罩子和中间的低音单元,简直就是“颜值担当”。
Aura Studio 3: 这款音箱的声音也很有特色,低频下潜不错,声音圆润饱满,整体音场也比较开阔。虽然它不是为“极致解析力”而生,但它带来的听感非常舒服,适合长时间聆听。而且它内置了环境光,夜晚打开,很有氛围感。
Onyx Studio 7: 这是 Onyx 系列的旗舰,设计依旧是那个圆润的风格,带有一个方便提握的金属把手。声音也更强劲,低音量感更足,解析力也比 Aura Studio 3 更好一些。
双十一关注点: Harman Kardon 在双十一期间通常会有比较大的优惠力度,特别是 Onyx Studio 系列,经常会有不错的折扣。Aura Studio 系列虽然价格稍高,但也有机会遇到好价。

在双十一选购音箱,还有几个小贴士:

1. 提前做好功课: 确定自己的预算、对音质的需求(喜欢什么风格的声音)、以及使用场景(是桌面、客厅、还是户外),甚至你家里已经有的智能生态系统。
2. 关注官方渠道和大型电商平台: 比如京东自营、天猫官方旗舰店、亚马逊中国等,这些渠道的售后和正品保障通常比较可靠。
3. 比价: 双十一期间,同一个商品在不同店铺、不同时间段可能会有不同的优惠。提前将心仪的商品加入购物车,关注价格变化。
4. 看评价,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 看看其他用户的真实评价,尤其是关于音质、连接稳定性和使用体验的评价。但也要注意,很多评价可能是夸大或带有营销性质的。
5. 注意赠品和满减: 有时候,音箱本身的价格没有降多少,但是赠送的礼品非常有价值,或者搭配其他商品可以享受满减优惠,这样也能提升整体的性价比。
6. 关于“AI 痕迹”: 我尽量用更口语化、更具个人观点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比如“耳朵怀孕”、“猛兽”、“颜值担当”这些词,都是我平时和朋友聊天时会用的,希望这样能让这篇文章更接地气一些。

总而言之,2021 年的双十一,音箱市场依然是“淘金”的好时机。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帮你在这场音乐盛宴中,选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款!祝你双十一购物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2年年货节来啦,这里给大家发年货红包,全品类通用,可叠加,可重复领取!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我的支持!


在正式开启这篇回答之前,在这里还是想见得的讲一写关于音箱的基础知识。

一、音箱与耳机的区别

音箱与耳机的区别有很多,这里仅从几个主要方面讲解;

1.市场现状

即便是近几年,耳机的音质/听感依然和价格没有太大关系。

当然了,这其实是2018年年末的一篇国际音频工程协会会议记录。不过据我所知,以及我自己这一年来的基于主客观评价的测评,耳机市场的混乱现状虽然说在蓝牙耳机市场略有改善,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不少坑。

与此同时,各个耳机测评媒体,不论是主观评价还是客观评价的可信度都不是很高。

究其原因,各种预测算法的各个项目的权重系数,必须是通过大量盲听主观评分的结果确定的。而不是想当然随便设一个权重,或者觉得哪个重要就把哪个权重弄得高一些。没有经过心理声学实验,没有验证权重以及预测分数是否真的符合人的主观听感的预测模型及分数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样做只是单纯随意算出一个分数,代表不了什么。(从上世纪的consumer report开始就有类似情况)

而耳机市场的混乱在2017年的美国声学协会的一片文章中也有反应。

近些年来多个类似的盲听实验也有证实耳机的音质与价格关系很小,甚至有些测试中,耳机的音质与价格为负相关。

当然,这些其实在业内并不是什么新闻,也不是什么秘密。

我觉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 现存的耳机标准,扩散场和自由场曲线都不是正确的,错误的标准会导致很多错误的产品
  2. 很多耳机厂商,尤其是一些ODM厂商,真的不知道如何设计一款耳机,尤其是调音
  3. 绝大多数消费者没有能力识别一款耳机的好坏,而是只能通过一款耳机的价格,所以耳机声音无论如何都可以卖,只要炒作和营销到位即可,这也是我认为造成这种行业乱象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当然,这里我并不是想旧事重提,实际上对于音箱而言,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一些调研中,同样与目前耳机市场现状类似。不过经过很多人数十年的不懈努力,至少目前行业内对于如何制作一款高品质的音箱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而市面上一些主流的音箱产品也很难找到声音特别奇葩的。

2.声学表现

音箱和耳机都可以播放声音,但是从声音的重现的角度,两者所呈现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

立体声或者多声道音箱系统可以做到比较好的还原Soundstage和image,而常见的传统耳机系统没有明确的Soundstage和image或者非常不标准。也不具备形成完整声场的基本条件。

音箱与耳机低频方面的区别:

3.成本门槛

做一款高品质的耳机,尤其是头戴式耳机,其实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很多耳机的售价相比本身应该合理的定价确实有些虚高。但是音箱想要做好还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

这里其实还有一点就是有些耳机研发人员私下跟我讲的耳机和音箱的目标群体是不同的,音箱是卖给发烧友的,耳机是卖给“发烧友”的,应对不同的市场要有不同的策略。这个观点我暂且不发表意见,所以这里也就不展开讲了。

二、不同形态音箱的声学特性

不同形态声学结构的音箱对声场/空间印象的影响我做过一个专题讲解视频:

不过这里补充一点,以上不同形态声场的区分主要是在一定距离摆位的情况下,如果是桌面“近场”使用,可能有些区别没有那么明显。

三、蓝牙音箱、SoundBar(回音壁)、有源/无源音箱的区别

广义上的音箱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由于各自的使用场合和目的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实际表现和评价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蓝牙音箱由于使用场景和用途等因素的不同,评价的方法或者说标准应该和HiFi音箱/监听音箱是有所不同或者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其中一点例如,蓝牙音箱有时会放在桌面上用或者在户外用,而HiFi音箱/监听音箱通常在室内一定距离使用(例如书架音箱通常会放置在脚架上),而听音者与音箱的相对位置有时也不尽相同。如果是在户外使用,由于没有像日常房间内墙壁的反射,可能需要蓝牙音箱本身有更多一些的低频。再比如蓝牙音箱。HiFi音箱的用户通常是有一定的听音经验或者追求相对均衡的声音等,而蓝牙音箱的用户有时听音经验可能不如HiFi音箱用户多,从调查结果上看可能需要相对更多一些的低频和高频。所以单纯从调音的角度而言,我觉得三频均衡,或者适度的低音/高音多一些对于蓝牙音箱而言可能并不分绝对的对与错。

对于SoundBar(回音壁)而言,通常应该使用电影作为评价音源。


四、桌面有源音箱详解

首先,桌面音箱不同于书架音箱,如果较真的话,算是比较细分的特殊领域。是专门摆在桌面上听音的音箱,一般适用于电脑使用场景。

基础但重要的前提问题

那么既然是专门摆在桌面上用的音箱,如果想要更好的体验,就不得不面对一些特定的问题:

尺寸问题。通常来说音箱越大越好(大致规律),但是作为一款桌面音箱,尺寸不能无限的大。尺寸过大反而会出现新的问题,例如高音和低音单元在听音位还没能很好的耦合。也不适合传说中的“近场”。

与此同时,如果尺寸过大,桌面不一定有空间能摆下,即便摆下可能也会显得很不协调。之前一些网友咨询我最常见的尺寸大概是5寸。我也认为如果在桌面使用,音箱尺寸不宜超过6.5寸

桌面共振问题。一般而言,书架音箱都是为摆在脚架上设计的。脚架的脚钉通常起到避震作用。而音箱本身自带的脚钉通常避震效果一般,如果直接把音箱放在桌面上,可能产生共振。建议有条件可以买一些稍微好一些的避震脚钉或者直接使用桌面用支架。关于支架问题,稍后还会提及。

桌面反射问题。如果是将音箱直接摆在桌面上。那么在150~200Hz可能存在由于桌面反射而导致干涉或者叫做边际临界效应的现象。

通常,一些中高端的有源音箱均有配备专门的“桌面EQ模式”,即在160~200Hz左右有一个滤波器,抵消桌面对声音反射的影响。

而专业的录音棚中,音箱通常被摆放在调音台后方的支架上,从而减小反射的影响。但这种方法对于很多家用电脑的使用环境是很难做到的。因为通常电脑桌后面就是墙。

音画同步。通常来说,桌面音箱是要搭配电脑使用的,也就是要搭配电脑显示器使用。这其实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采用支架把音箱支撑到一定的高度。保证音箱的声中心与耳朵平齐。

有些时候声音有问题,真不一定是音箱有问题,而是因为摆位不对。

另一种做法则是音箱在设计时前面版有一定的仰角,这样即便放在桌面上,音箱也会向上大致指向人耳的方向。

2000元内桌面有源音箱选购指南

虽然说0~2000元看似价格跨度也不小,为什么我还会把它们分为一类。因为可以说这个价位的有源音箱,做的相对来说较好的就是漫步者(千元以上也有惠威)。尤其是对于几百块的有源音箱,基本上买漫步者就可以了。原因我之前也提到过,其实有不少国际大厂都有评估过这个细分市场和漫步者的几款竞品,毕竟虽然是低端,但市场份额还是不容小觑的。然而,最后的结论基本上都是,很难在类似的价格区间做一款有突破性的产品。原因在于,漫步者的成本控制做的实在太好,能在四五百的价格,用这样的喇叭。

还有蓝牙功能。。。据我所知,一些国际大厂评估的结果是要做类似的产品,类似的售价,利润率无法达到公司的要求,最终纷纷放弃。即使做也只能做一些错位竞争的产品,例如USB音箱、游戏音箱等等。或者干脆纯贴牌。即便是那些天天秒天秒地的国产山寨音箱品牌,也没几个敢做这个价位的有源音箱的,因为太容易露馅了。

对于百元左右的音箱,通常是USB供电的,真的只是能响比笔记本稍微好一点这样的水平。我曾经想做一期对比测评,但发现实在是没有太多意义去测评。这个价位的音箱,有些失真甚至能到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好几十。。。如果真的应急或者就几十块预算,那么意思漫步者这款算是比较经典了。

如果稍微多点预算,买个带低音炮的,聊胜于无。

如果再多一些预算,也依旧是漫步者的几个经典型号值得考虑。

简单说一下这几款的区别。R1200TII的功率比R1000TC 北美版大一些,动态会稍微好一点。R1700BTR1600TIII多个蓝牙。值得注意的是,R1700BT和R1600TIII的障板是略带一定角度的,也就是放在桌面上声轴线可以更加指向听音位。虽然不一定很完美,但聊胜于无。所以其实如果以上这几款的话,我还是推荐R1700BT,偶尔连蓝牙也能听。当然,这款确实是相对来说最贵的。R1700BT我之前听过测过,轴向频响曲线基本是平的。这款音箱虽然如果和中高端的音箱比肯定有差距,但对于500块来说,已经做到很不错了。总体的声音至少也是相对均衡的。

比较诡异的是,之前1700BT的频响我也测过,比官方公布的曲线要更好一些。低频没突出那么多,高频也相对均衡。150Hz左右的凹陷刚好能起到一定的桌面EQ的功能。

如果再多一些预算,也就是到了1000~2000元。那么有漫步者和惠威的几款音箱值得考虑。

其中,漫步者S1000MKII 双十一活动价为898元,算是千元以内预算下非常超值的选择。

R1700BT、R1600TIII、R1200TII、R1000TC等这些型号固然价格更便宜一些。不过我觉得还是更推荐S1000MKII,因为这些五百块的漫步者音箱今年双11基本上没什么太多优惠。

桌面音箱这种东西,好歹是个外设,也不是用半年一年就扔的。稍微多花点钱买的好点的,要不然到时候再换更折腾。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

漫步者S2000MKIII 双十一活动价1580元,比起以往1980的售价也有不小的优惠。

其实要我给以上这些音箱给一个比较值得考虑的建议,我认为还是漫步者S2000MKIII和惠威M200MKIII。好吧,又是相对贵的。

而这两款到底该怎么选择呢?回到开篇的音画同步/角度问题。惠威M200MKIII的前面板是带有一定角度的。直接放在桌面上也能相对较好的指向听音者的耳朵。如果不打算使用桌面支架,那么惠威可能更适合一些,尤其是显示器尺寸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采用桌面支架,则更推荐漫步者S2000MKIII。

同样是漫步者的话,S2000MKIII相比S1000MKII,升级了高音单元并且带一个waveguide,低音升级了功率,动态会更好一些,相对来说也不容易出现功率压缩。不过,S1000MKII前面板有一定的仰角,也算有其特定的价值。

但确实,这几款音箱如果严格要求,都不是那么标准。尤其千元左右的,例如惠威D1080就是低频高频都有一些增益的“两头翘”调音。我经常看到有人说这几款音箱如何垃圾。如果和纽曼、真力那些高端监听音箱比确实有差距。但我想说一千多的有源音箱,还要啥自行车呢?

至于JBL 104,这个音箱我是不太推荐的。因为高频有一段频响波动比较大,是这款同轴单元设计导致的。而且低频表现相对于这个价位、这个尺寸的音箱来说也比较一般。不过有人觉得这款音箱外形不错,这一点我就不评价了。总之这价位还是选漫步者惠威靠谱,真想买JBL还是加点钱3系列起步吧。

2000~3000元桌面有源音箱推荐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预算区间,或者说为什么不是2000~5000元呢。是因为2000~3000价格区间如果想买桌面音箱,几乎只有一两款音箱值得考虑,也就是JBL 305p mkii和JBL 306p mkii。我之前也说过雅马哈的HS系列也算不错。但如果硬要与JBL比较,还是JBL的频响和实际听感相对标准一些。当然,JBL的指向性控制也更好一些,不过近场桌面使用可能区别还不是那么明显。

有人说自从JBL出了这款音箱,国产品牌音箱就走到尽头了。这其实有些夸张了。但确实,相比于JBL 3系列有源监听音箱,很多国产一千多的音箱就捉襟见肘了。至于为什么这里推荐305和306而不是308,因为上文已经分析的尺寸问题。

不过,一定要注意。从这里开始基本上好一点的有源音箱都是平衡输入。平衡输入的音箱最好接具有平衡输出的独立声卡。如果采用非平衡转平衡的连接方式,可能损失动态范围等性能,无法发挥音箱的全部性能。

也经常有人问我声卡的问题。我觉得搭配这款音箱的声卡,没必要买RME之类的,一些录音的高性能指标很多人可能也用不上。我觉得买一千多的motu m2或者雅马哈就好。

3000~10000元桌面有源音箱推荐

这个价格区间,主要是真力和纽曼。真力的8010和8020。纽曼kh80。如果让我给一个确切答案。我推荐真力8020(今年双十一优惠价为3930元)。这是为什么呢?先说真力自己的产品,8010是3寸的,确实有点小了,而且一对要6000,已经比305p贵了几千块了,并且实际上但从频响来说,低频和中高频部分频段还不一定有305p表现好。8020是4寸音箱,比8010大一寸,一对价格9000。功率和动态比305p要好或者整体上差不多全方位超越5000以内的所有小尺寸有源音箱。如果真要花更得多钱,万元以内干脆选真力8020,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一步到位。并且真力音箱有desktop模式,方便直接放在桌面上配合自带的可调角度脚垫使用。

至于纽曼kh80,其实纽曼、真力、JBL和丹拿的音箱我都有不止一次做过对比听音。虽然纽曼的一些音箱有时看起来更平滑。但实际上听上去还是有一些音染。例如人声有时就稍微有些偏厚。真力则相对更标准一些。这也许和纽曼的一些音箱一些频段有这整体的低Q值谐振有一定的关系。

而且KH80和真力8020价格差不多,所以我还是更推荐真力8020一些。

不过据说纽曼的一致性很好。适合同时有多个录音室的专业人士。

10000以上桌面有源音箱推荐

如果说万元出头,其实还是真力8030我个人更推荐一些(双十一优惠价为5290元)。纽曼KH120我还有其他一些人和几款真力音箱对比听过很多次,依旧是真力的人声更接近真实。而同样是5寸音箱,低频和动态表现较好的则是JBL 705p。

JBL705p确实因为倒相孔设计而导致800Hz左右有干涉。但Q值很高,理论上人耳可能根本听不见。但看上去确实是瑕疵。其实这种倒相管的设计也可以做到频响上很平直,但是可能会影响倒相孔的风速和气流,从而影响低音音质以及低频动态、瞬态表现。

丹拿LYD5也是很值得考虑的一款。甚至其低频表现优于真力8030。但是两者近场使用综合差距真的不大,如果这两款纠结,还是看外观的。

其实劲浪的Solo6 Be也很不错,但是6.5寸可能略微偏大并且价格比8030和LYD5贵了基本上一倍。如果不在意性价比,也可以考虑。

真力8331算是桌面音箱这一需求的终极体现。不论是音箱本身的频响表现,还是其同轴设计。同轴喇叭在近场使用确实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真力新设计的这个系列要采用同轴的原因。(但不意味着所有同轴音箱效果都好,是像KEF R3、真力8331的同轴设计确实很好)

像纽曼KH310、丹拿LYD48、真力8040、8351之类的,其实都很不错,但我还是觉得这个尺寸已经不太适合日常桌面电脑使用了。

其实选购桌面音箱并不复杂,有源书架音箱这个市场也相对来说很稳定。基本上主流的品牌翻车的几率不大。选购主要看预算和尺寸。预算够就买主流的中高端监听音箱,预算较少就是国产漫步者惠威。

至于为什么推荐的都是有源音箱,还是因为桌面空间有限。再放个功放确实占地方而且很麻烦。可能只有极少数人像我一样拿个ATC SCM7和Revel m105这类无源音箱接功放再调DSP的。。。

最后再说一下配件的选择与摆位

桌面有源音箱是一种在价格和预算区间内比较稳定和同质化的品类。很多时候之所以觉得效果不符合预期,并不一定是因为音箱本身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摆位和环境的原因。通常来说,比较稳妥的摆位是音箱的声轴线指向听音者的耳朵。

最好能够有专门的桌面脚架把音箱支撑到一定的高度。

这样一方面可以是的音箱指向人耳。另一方面则可以更好的避免桌面反射的问题。

于此同时还可以解决可能存在的桌面共振问题。

也许有时对现在手里的音箱不满意,稍微调整一下摆位和角度,会有意外惊喜~

补充一点,关于倒相孔的问题。因为我用ATC音箱差点把这事情忘了。正常情况下是不推荐音箱贴着墙摆放的,但有时候确实也是万不得已。如果音箱贴着后墙摆放,最好选择前置倒相孔的音箱。


五、蓝牙音箱选购指南

由于今年蓝牙音箱市场的特殊性(下文会详细提及),所以推荐的型号不是很多,大家有兴趣也可以主要看一下前半段的蓝牙音箱相关基础知识,相信不论何时想要再选购蓝牙音箱都会有更重要的意义。

蓝牙音箱的声学特性

目前,蓝牙音箱基本上都采用无源辐射器设计,简称PR。

PR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音箱的低频表现。但PR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PR的缺点很容易体现在频响曲线中。

其实从上图中不难看出,无源辐射器设计从低频最开始衰减时能够和倒相式箱体起到类似的效果,低频相比于密闭箱体衰减会晚一些。然而,当频率更低时,无源辐射器的低频能量会急剧衰减,甚至比倒相式设计衰减速度更快。

虽然无源辐射器与倒相式音箱都是利用单元在箱体内振动的空气,然而两者并非完全一致,PR的比倒相孔内的空气。

并且,由于PR设计在更低的频段衰减过多,EQ是无法弥补的。一方面由于本身声学上这样的衰减就很难弥补,另一方面则因为衰减过多需要过多增益补偿,这对于功率和电池本就有限的蓝牙音箱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很多时候蓝牙音箱低频的实际听感就是和上面这张图所示的类似。

说大白话,PR的低频只能一时爽但不能一直爽,粗听可以,但时间长了难免感觉低频“很假”不耐听。除非是低音单元本身已经足够好或者在汽车这种很小尺寸的空间等其他情况。然而对于蓝牙音箱而言,PR的效果就是如此。

但为什么几乎所有品牌的蓝牙音箱都不约而同的采用无源辐射器设计呢?

因为音箱这样的小尺寸,如果连PR都不用,那就连一时都爽不了了。。。

并且,相比于倒相式音箱,无源辐射器占用的体积更小,而且还能做防水功能。这对于便携产品和户外产品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另一方面,蓝牙音箱所采用的小尺寸单元通常无法同时兼顾高低频表现,实际上即便比较大尺寸的全频单元也无法较好的兼顾高低频表现。或者说全频单元的系统在蓝牙音箱这种形态下实际表现会进一步受限。所以通常带有中低音单元和专门的高音单元的分频系统的表现比全频单元的蓝牙音箱表现要好。

例如如果不考虑体积和重量,JBL Xtreme战鼓系列的音质表现就比BOSE Revolve+大水壶要好。

并且由于前文所提到的PR在低频本身的声学衰减问题,如果蓝牙音箱本身的低频表现由于尺寸、成本、设计等因素不佳时,通过EQ几乎是无法弥补的,尤其是产品已经到了终端用户时。

当然,通常分频设计的蓝牙音箱体积会比全频单元的蓝牙音箱大,便携性不如全频单元设计。

立体声?

由于蓝牙音箱的所有单元全在一个箱体上,并且通常蓝牙音箱本身的尺寸并不大。所以即便立体声的蓝牙音箱,实际上只要稍微离一定的距离听音,实际上还是单声道。(除非有一些声源宽度扩展算法,但对于蓝牙音箱的使用场景其实意义也并不大)

立体声的设计更多的是规避了立体声音源输出单声道再混音的麻烦。并且有些时候,双扬声器的功率比单扬声器更高。或者说同等尺寸的小音箱,在结构上安装两个小尺寸扬声器,产生的最大声压级可能比同一个箱体能塞下的单个单元的配置声压级更大。然而,这也不一定,例如JBL Flip5就设计成单声道。之前有人吐槽取消了立体声是缩水,实际上这么小尺寸的音箱立体声意义并不大,如果设计成单声道可以增加动态表现,则更务实一些。

蓝牙音箱与HiFi音箱等传统音箱的区别

蓝牙音箱的调音和指向性,通常和传统的HiFi音箱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使用环境和用途不同。

如果是一款HiFi音箱或者监听音箱,低频或高频偏多通常是不好的。但对于蓝牙音箱,低频或高频多一些则不能说差,或者有些时候低频必须要多一些。因为这里所说的低频通常是在消声室内测试的,平直频响的音箱放在房间内低频会有一定的房间增益,此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相对均衡的。然而这样的音箱如果带到户外或者空旷地带,低频听上去就有可能偏少。音箱是否放在桌面上也会有所区别。这还是不考虑嘈杂环境的背景噪声因素。一些户外使用的玩家例如骑行爱好者通常会把蓝牙音箱放在自行车水杯的位置,在户外骑行如果是有其他汽车或者环境噪声,如果蓝牙音箱的低频还保持平直就有可能被环境噪声掩蔽掉。再比如车载音响的低频也比传统音箱在房间内增益高一些,防止低频被路面噪声和行驶噪声掩蔽掉。

高频也是类似的原理。尤其是有人说话和高频噪声的环境下,如果蓝牙音箱的调音完全是平直的,可能会导致实际户外使用或室内多人对话开Party等场景下高频实际听上去偏少。

而对于指向性,通常全指向性设计对于传统音箱是不利的,尤其是家庭影院音箱。全指向性设计意味着音箱的离轴能量更多,反射声更多,有些时候会影响声音清晰度和声像定位准确性。然而,传统音箱使用是有着固定模式和前提的。通常,听音者会位于音箱的正前方范围内。

如果是蓝牙音箱,听音者(有时是多个听音者)可能分布在房间中的各个位置并且随时移动。所以尽可能多的覆盖更多角度不失为蓝牙音箱设计的一种目标。例如BOSE Revolve+大水壶、B&O beoplay M5、哈曼卡顿Aura水晶音箱等等。

而如果没有这样的需求,那么可能选择正常指向性的可能更适合。

音箱尺寸与便携性的权衡

前面提到了尺寸大的音箱,低音可以做到更好,也可以做分频系统。但这些在小尺寸的蓝牙音箱上都很难实现。然而,小尺寸的蓝牙音箱便携性更好。这就需要各位在选购时有所取舍。到底是更看重便携性还是看重音质。BOSE的蓝牙音箱通常能够实现在较小的体积下的低音音质表现,所以风靡一时。注意,不是真的和更大尺寸的音箱比低音,而是和同等体积的音箱比低音。

BOSE soundlink mini系列当初因为此卖点而风靡一时,并且在2021年的今天依旧是小尺寸音箱低音表现的代表。当然,后续BOSE还推出了尺寸更小的soundlink micro,同样是其同尺寸低频表现的佼佼者。

电池续航与音箱功率/动态的平衡

我们都知道,相同音质下音箱的功率和动态范围越大越好。除非音量已经足够大,但对于蓝牙音箱这样的小尺寸音箱,通常最大音量和动态表现是不如传统音箱的。也就是说蓝牙音箱的功率设计应该是越大越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样的前提是不考虑电池续航的。可是做为便携蓝牙音箱通常是搭载电池并且有移动使用的需求。

便携蓝牙音箱中功率设计比较激进的典型代表是B&O Play,这一点对于稍微购买过B&O或者蓝牙音箱玩家而言应该并不陌生。B&O的动态表现在同尺寸的蓝牙音箱中一直是佼佼者,然而续航也一直是倒数。这就是功率偏大的弊端,或者说功放堆料的副作用。

相反,有些蓝牙音箱因为设计时侧重续航能力,还提供充电宝的功能。典型代表为JBL Charge系列。

2021年双十一蓝牙音箱选购推荐

这几天看了下目前的状况,感觉今年双十一蓝牙音箱的市场是比较魔幻的。以往都会打折到1299的JBL战鼓2,也是我比较推荐的型号,居然没货了。虽然某宝上偶尔还能买到,但是这东西假货二手翻新水太深。而新款JBL战鼓3双十一价格居然是2399,说实话这个价格基本上等于没有活动,双十一大家买东西本来就是看一个优惠幅度性价比,这样的东西确实没什么诚意。

BOSE Soundlink mini,这款音箱双11活动价突然调整为999元。比年中618还便宜了100。产品放在今天依旧表现不错,算是小钢炮实至名归。平时拿出去玩完全没问题。今年电子产品集体涨价,搞得音箱耳机也开始涨价,BOSE反而可以更加优惠。而且有货。

B&O A1二代,这款音箱虽然比BOSE Soundlink mini贵300,但是音质比BOSE好,调音也更均衡自然。外观和做工也比BOSE好。能做到有货不加价就是诚意(不比以往618双11加价)。更何况产品本身也很好。算是个人今年双十一最推荐的一款千元蓝牙音箱。(而且这个价格貌似只有天猫旗舰店才有)

JBL FILP5/Essential。像JBL Charge系列以往我都是比较推荐的。但魔幻的是JBL Charge4居然今年双十一截至目前一折不打。不是很懂这又是什么操作。那就还是推荐Flip系列的。虽然音质不如JBL Charge和BOSE,续航也不如Charge,但是有货,价格也一如既往的给力,没有加价。至于这两款Charge该如何选择,就看各位的预算了,只有500的预算就选Essential,有更多预算就选Flip5。

由于上面提到的各种原因,今年双十一比较值得考虑的蓝牙音箱也就这么几款了。如果预算更少,也可以考虑JBL的小砖块(优惠价179)和Clip系列(优惠价299)。


六、SoundBar回音壁选购指南

相关原理

不过首先我还是再解释一下目前在售的回音壁大致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目前回音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两声道纯靠算法实现虚拟环绕;另一类则是多声道靠向不同的方向发射声音再经过房间墙壁的反射最终模拟不同位置声源。

对于第一类仅通过算法将两个声道虚拟混音的回音壁,通常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环绕效果,我过去测评过雅马哈。只是音质相比电视自带的喇叭会好一些,尤其是一些带低音炮的入门回音壁,虽然低音炮也是很入门的,但至少比电视的低音要好很多。而这里之所以说两声道而非两单元,是因为有些回音壁即便有4个单元甚至是6个单元,但是每一侧的单元还是一个声道,还是靠虚拟算法来实现所谓的环绕效果。这类回音壁的价格通常在1000~3000元不等。

对于另一类多声道通过房间反射实现环绕效果的回音壁。通常环绕感以及声场表现会比前面那种只有两声道的回音壁要好。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家庭影院而言,这类回音壁的环绕效果、定位和声像表现等还是差很多。究其原因是,这类回音壁依赖房间反射,通过反射营造出的声源本来就较差并且很难调节,即便是在相对标准的房间内。并且现实中用户的房间千差万别,房间也很难做到相对标准的声学环境。音质表现则和前一类回音壁类似,可能也就是普通卫星音箱的水平,音质、动态等表现都和传统的家庭影院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则是箱体和单元的尺寸过小。

视频讲解:

此外,功率只是一方面。对于这种有源系统,考虑到喇叭灵敏度的缘故,功率大不见得声音一定更大,更不见得音质一定更好。就算音质好,不见得环绕效果就一定好。喇叭数量也只是一方面。虽然喇叭少比如只有2.0声道,回音壁环绕效果一定不好,但喇叭多也不见得效果就一定好。因为喇叭多不代表声道数量就多。声道数量多也不一定环绕效果调的一定就好。

推荐

也许有人还是看的云里雾里,或是觉得以上内容实在太枯燥。那我这里给出相对清晰明了的个人推荐。

入门就选BOSE TV speaker和雅马哈YAS-109、SR-B20A。个人更偏向于BOSE,虽然雅马哈有些很不错的回音壁,但之前我测评过其入门型号,表现也许是受到成本因素确实没什么亮点。BOSE的产品往往都是小钢炮,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尺寸下有相对不错的音质表现。尺寸和外观看上去也比较协调,搭配电视不会显得很突兀。

这个价位的回音壁大多数都只有两个声道,没什么环绕效果,音质也比较一般。说直白点基本上还是听个响,只能说比电视自带的喇叭强。

实际上这个价位还是买像惠威和漫步者这样的有源立体声音箱音质更好,但也有很多人是出于装修和事觉的考量,认为回音壁更美观,那就选BOSE。

中端预算首选考虑JBL Bar 9.1JBL Bar 5.1,JBL相比于其他同类型对手,除了效果不俗并且可分离式环绕音箱的设计以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价格不贵,常年打折。今年双十一都优惠了大约2000元。

总之,物理环绕声道,并且可以拆分到传统多声道的摆位。带有反射式天空声道。价格如果是像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街,折扣之后应该还是比较划算的。(会及时更新具体活动价格)

卡在JBL Bar 5.1和BOSE TV speaker之间其实还有个SONOS beam,但定位和效果都不伦不类,高不成低不就。价格比JBL便宜一些,但环绕效果不如JBL。音质比BOSE好一些但价格贵了一倍。

而如果想要买高端一些的回音壁。个人依旧推荐雅马哈YSP-5600。出道多年,这依旧是回音壁产品类型的天花板。偶尔几款卖的更贵卖到两万的效果不见得有这款好。花两万买个回音壁个人觉得真的没必要,也没什么意义。(双十一优惠2000元)

唯一的瑕疵就是其HDMI接口在2021年的今天看来略显老旧。不过如果你的电视有光纤接口,那么问题就不大,音频可以直接走光纤,如果电视有的话。我看我的索尼电视是有的。电视就完全负责显示,不需要HDMI ARC了,也不需要8K或者4K 120FPS by pass功能了。至于是否搭配低音炮,这个主要看个人的需求。搭配低音炮低音效果一定比soundbar自带的好,但也确实比较占空间。有些人选择回音壁就是为了简洁不占地方,那其实不配低音炮也可以。

至于索尼,索尼的回音壁其实给我的感觉和sonos类似,也是有些搞不成低不就,或者说性价比比较一般。我觉得如果是索尼电视用户想组信仰套装顺便再玩个PS5也未尝不可。毕竟回音壁说到底是一种妥协,效果本身就很难说很好。

总之简短来说,低端选BOSE,中端选JBL,高端选雅马哈。


七、HiFi音箱选购

关于音箱的基本原理,过去写过一篇非常详细的介绍文章:

这里只简要说一下结论。

如果说万元以内的音箱,尤其是5000元左右的音箱,如果你不是很有把握,我个人还是更推荐一些书架音箱。因为这个价格你很难买到落地式音箱,即便能买到,也可能除了低频意外并不占优势,甚至可能有些小落地低频也不一定占优势。尤其是2021年由于疫情等等特殊原因,音箱也集体涨价,10000以内已经很难买到以往还能买到的入门高性价比落地音箱了。例如JBL Studio 590从9200涨到了11500,JBL Studio 698从12500涨到了14000等等。

丹拿意境M20

过去做过详细测评。目前依旧是一款比较值得推荐的入门HiFi书架音箱。并且现在有双十一优惠价格6780元。

KEF R3。从200~300Hz起整体呈现大约3dB的缓降。一些英国品牌确实喜欢这样的设计,声音会更柔和“耐听”一些,但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但不失为两万元以内非常值得推荐的书架音箱之一。

并且现在有双十一优惠价14980元,比平常便宜了大概3000元。比较适合20平米以下的房间使用。如果有类似的绣球和预算,目前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出手时机。

JBL 4367/JBL 雅睿1400/JBL S4700。我个人推荐,听音乐选4367,看电影选雅睿1400和前面提到的HDI都可以。S4700因为超高音和高音衔接有问题,改分频器效果才能更好,所以并不是特别推荐。S4700要4万,加两万就能买4367了,干脆一步到位省的折腾。而为什么4367只推荐听音乐而不是看电影呢?实际上4367看电影本身从声音的角度而言也绝对没问题,但是4367实在太胖了,包括K2 S9900,能摆下这音箱还有一块大电视大屏幕,那得啥家庭啊,我不敢想。雅睿1400和HDI 3800身材苗条一些,摆放相对灵活,这也是为什么AV音箱普遍设计成双8的原因之一,当然1400是单14寸低音。而K2 S9900和之前的S9800之所以也比较流行,也是因为DD67000更胖。。。

HiFi音箱这一部分内容实在太多,我也只是简单说两句。。。

而对于HiFi功放而言,如果你的功放预算差不多一万多,雅马哈A-S1100、挪威音乐之旅ECI6可以考虑。不过挪威音乐之旅近年来涨价涨的厉害,如果没有“北欧情节”,雅马哈足以。

而且其实一般家用,这个价位这几款已经足够了。更往上的一些所谓HiEnd品牌,更多预算的话,麦景图MA9000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输入接口齐全功率充足,外观大蓝眼睛,关键有多段EQ可以调节。如果买Mark Levinson的话我反而推荐老款585,新款5805功率差不多减半,只不过多了一些黑胶唱机输入。我是合并机狂魔,实用主义。分体机绝大多数情况都没必要,上面提过了。

至于到底该选多大功率,这里有计算器,可以先大致估算以下:


八、家庭影院

家庭影院功放

我认为目前一般家用,首选依旧是天龙X4700马兰士SR7015

之前退而求其次,可以考虑天龙2700和3700。但现在2700和3700涨价涨的离谱,再加上雅马哈发布了性价比更高的新品A4A。

而如果预算只有5000左右,那么也是推荐雅马哈的V4A/V6A。(V4A双十一优惠了差不多1000元)

简单说一下原因。很久以前就提到,特别入门价位的AV功放不是很靠谱。至少要五六千才能达到我认为可用的级别。

2021年还在玩家庭影院功放,说明对效果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对AV功放还是有一定的追求。不如干脆来个中高端的合并机,支持基本上所有主流音频协议和一些高端环绕声算法,例如比较高端的IMAX Enhanced和Auro 3D,声道数量也足够日后扩展,每个声道的功率也满足大多数情况的需求。价格也就一万出头,还不算那么离谱。各种其他小功能也是一应俱全。

这里再简单解释下为什么推荐天龙X4700马兰士SR7015。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次世代游戏主机PS5和Xbox Series X,8K分辨率也许现在很多人还用不上,但是这些功放还支持4K120帧。PS5我不太清楚,但是Xbox Series X官方宣称是支持4K120帧游戏的。PS5应该是只有单HDMI输出,如果功放本身不支持4K120帧,那么就只能用电视玩不了家庭影院了。

我之所以一直都比较推崇合并机,是因为分体前后级AV功放系统的功能和功率绝大多数人根本用不上。除非你的声道特别多或者你的房间足够大。之前认识一个英国老哥,家里通过各种前级和处理器扩展,搞出将近100个喇叭。我觉得这都是极端情况,我自己之前在公司一直用的也是分体前后级,而且都是哈曼的旗舰。但是如果我自己家用,开机要按两遍以上的按钮就离谱,想想都麻烦。很多后级压根没有遥控器,你又没有周鸿祎的秘书帮你开机,何必为了分体那虚无缥缈的“高级感”而多花钱又折腾呢?

如果你一定要买,做后级的很多,这里只简单推荐几个前级,因为毕竟前级涉及到一些算法相关的,能做的做得好的还是比较少的。

JBL SDP55。16声道前级效果器,支持Dolby ATMOS, DTS:X 3D, Auro 3D, IMAX Enhanced, Dirac Live, Logic16, Network Streaming, Dante。价格大概是3万7。类似价格还有个ARCAM的AV860,差不多类似的产品。

当然,还有法国的Trinnov,毕竟JBL那个前级也是Trinnov代工的。

其实很多高端家庭影院前级的一大卖点就是支持Dirac算法。但我想说的是,Dirac并不一定准,可能在傻瓜自动校准中算是比较准的,但是和手动校准还有区别。具体原因看Floyd Toole博士的演讲,如果能看懂应该能理解为什么。

我之前一直用电影院里用的BSS效果器,用这些很多连Q值都没法任意设置或者每个声道只有7段EQ的家用设备是真的不顺手。

其实我一直不是很理解,DSP本身是可编程的,完全可以开放权限让用户任意设置滤波器。

家庭影院环绕音箱

环绕音箱是家庭影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区别于立体声系统的重要标志。环绕音箱可以较好的回放侧方、后方以及上方的声源。并且可以不依赖主音箱在侧墙的早期反射声,而是靠侧环绕音箱实现更接近真实和更可控的早期反射声。使得即便是前方声场也有更好的表现。

不过在这里先回答一个不少人问我的问题:7.1相比于5.1有提升吗?有必要吗?

这里可以给出明确的回答,7.1的效果肯定比5.1好。有杜比全景声天空声道的肯定比7.1好。只要有空间能摆下。

那么既然提到了摆位,这里就详细介绍一下。首先,不论是5.1还是7.1,都应该把家庭影院整体摆在房间内较长边的轴线上。而不是很多国内户型常见的客厅横向布局。

即便是将家庭影院摆在房间内较长的边上,也应该尽量避免听音位贴近后墙。因为一方面听音位离墙太近容易受到后墙反射的影响,另一方面这样的布局基本上就没空间摆7.1的后环绕了。


相比之下,下图才是比较合理的家庭影院摆位方式。

但确实,很多人会说这样的摆位,在很多家庭里很难做到。会和客厅的布局装修冲突,如果家庭影院不放在客厅又没有专门单独的房间能做影音室或者即便有房间也很小。这确实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但其实这样的布局我自己就有三套。并且我也认识不少玩家庭影院、正版蓝光和向我咨询家庭影院方案的,也许是幸存者偏差,我发现他们当中大多数也可以做到或者已经是这样的布局。只能说有条件的尽量去争取。

而对于7.1和5.1,其实在侧环绕的摆位上依旧存在区别。如果是5.1声道,那么侧环绕音箱应该在听音位稍微偏后的位置摆放,可以在回放侧方声场的同时兼顾部分后方声场。相比之下,如上图所示,如果是7.1的音箱系统,有后环绕音箱的情况下,侧环绕可以摆放在听音位稍前一点的位置。

此外,上面两张图只是音箱摆放角度的示意图。如果有条件,即便是侧环绕音箱,也最好能够距离墙壁一定的距离放置。

而对于天空声道,最好的位置是在天花板对应主音箱摆位的附近或稍前的位置通过吊装书架音箱或嵌入式音箱,并把音箱的声中心指向听音位置。如果有条件,最好可以在后方也放置全景声音箱,也就是一共4支全景声音箱。

这里额外补充一点。不论是左右两个侧环绕之间,还是后环绕与主音箱的连线。尽量避免正对着的情况(例如上图中的侧环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两个音箱在一条直线上正对着听音位,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至于不同数量天空声道摆位的区别。我认为没必要在近使用两个天空声道的情况下像下图图1中那样把天空声道摆放在与4声道天空声道不同的位置。这一方面是因为以我的经验,这样摆放和下图图2的摆放方式实际区别并不大,甚至有时把天空声道摆放在稍微靠前的位置效果反而更好一些。另一方面则是如果后续把2声道天空声道升级到4声道天空声道,如果真的像下图图1那样摆放,还需要再拆下来重新打孔定位,非常的麻烦。

如果把天空声道音箱放置在听音位正前方墙面的上方,效果则会有一定的折扣。如果是反射式全景声音箱,通常效果是相对来说最差的。

再有就是更基础的问题,如果侧环绕采用书架音箱,应该选择对应的脚架把音箱声中心高度调至与听音位相同的高度(通常是这样的)。

环绕音箱虽然只是播侧方、后方和上方的声源,但环绕音箱的重要性应该和LCR主音箱是一致的。最理想的情况是可以选择与主音箱相同型号的音箱作为环绕音箱。因为即便是侧方和后方的声源,对音质的要求与主音箱依旧是一致的。环绕音箱如果采用比主音箱相差太多的音箱,会破坏整体的声场表现,也会是的侧方和后方声源音色存在​违和感。很多人为了省钱想只把主音箱买好一些的,其他音箱买差一些的;或者先买了对立体声音箱,后来想看电影却只买​较差的环绕音箱,这样通常效果不会很好。

很多参考系统或者实验室,所有的音箱都选择完全相同的型号,至少2维平面如此。有些天空声道的音箱会采用与主音箱相同的高音单元但是低音单元尺寸小一些的音箱。一方面是方便安装,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3D音频算法在天空声道的分频点较高,不需要大尺寸的低音单元。

而对于具体家庭影院的环绕音箱选择,通常7.1的7只音箱很难采用完全相同的型号,除非是嵌入式音箱比较容易实现环绕音箱与主音箱相同的配置。更多时候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家庭影院音响会以套装形式出售。此时环绕音箱通常与主音箱使用相同的高音单元,但是通常环绕音箱为书架音箱,低音单元通常小于主音箱的低音单元。这通常是比较稳妥的一种选择。

但是也经常有人会问我能否买家庭影院套装的主音箱作为环绕音箱,也就是落地音箱作为环绕音箱效果是否会有提升?

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多声道系统整体的低频分布是由专业DSP效果器的LFE处理的情况,如果主声道采用落地音箱,那么环绕音箱也采用落地音箱通常会有更好的整体表现​。其原因在于环绕落地音箱可以分担一部分的低音回放,使得整体表现更好。并且通常落地式音箱拥有更好的动态范围和功率表现​。使得一些侧方、后方的高动态声音场景,例如枪战的场景,也有更好的表现。

只不过这种多单元的低音混音调音对于很多即便是声学从业者可能也是未知领域,有些人看到一堆mix logic和几十上百条低频曲线就头大。其实这不只是对于高端家庭影院或者小房间的多声道听音系统,对于车载音响和电影院也是基本功​。只不过接触过调试过的人较少。

我目前家中也采用落地音箱作为环绕音箱,效果谁用谁知道。

当然,我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我的主音箱是单独的2.0立体声音箱,并没有​套装。这也是不少人问我的,之前家里有一对几万块的音箱,想在此基础上​配置家庭影院,主音箱还使用之前的立体声音箱。这种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高音单元与主音箱类似声学特性的音箱作为环绕音箱。例如我所使用的号角主音箱,和一些人问我的KEF同轴音箱主音箱,那么环绕音箱最好也使用号角或者同轴等指向性较强的音箱。我曾经使用丹拿、ATC​等指向性相对较弱的音箱作为环绕音箱。由于与主音箱不同,声场过度的连续性很明显不如​所有音箱全是号角音箱的配置。并且侧方和后方声源定位以及声像宽度表现也不如全号角配置。不过,音质音色表现差距反而没有那么明显。或者说不同指向性的环绕音箱差距主要在于声场表现。

不过这里有一个声道例外,也就是中置声道。一种观点是指向性恒定或缓慢变化的音箱音质更好,但这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基于立体声录音和回放的系统。如果是对于多声道系统的中央声道,不论是家庭影院还是车载音响,中置音箱的指向性不一定是恒定的才好。如果对于家庭影院这种中央声道播放大部分人声对白的系统,中置音箱如果是号角,在不同段调整号角截面尺寸和形状使得指向性更接近人类发声的指向性反而可能听起来声像更逼真。但如果录音时使用的是指向性恒定的监听音箱,则在实际调试中还要考虑因此种非连续指向性设计号角离轴频响带来的声染色,那么频响曲线在声学或EQ调试时并不一定是平直才是最优解。

​当然,如果采用书架音箱,如果允许,最好竖直放置。

而对于天空声道音箱的选择,原则上也是高音单元尽可能​与主音箱相近或者一致。但是同样,有些人原有的套装没有天空声道音箱或者不想花太多钱买天空声道音箱,或者本身家庭影院系统并不是特别贵只是想体验一下天空声道。那么如果说具体型号的话,可能JBL Control X算是目前来说入门价位最适合做天空声道的音箱,也是目前可能买来做天空声道音箱最多的一个型号,基本上对杜比全景声有所接触的玩家都有所了解。

还有一些人会问我影院的环绕音箱能否拿来做家里的环绕音箱,尤其是作为天空声道等辅助声道的环绕音箱。例如JBL 8320。答案是可以的。实际上8320就是在很多电影院的VIP厅里​使用的。我之前说过电影院的大尺寸主音箱其实并不太适合家用,但是像这种相对来说尺寸较小的音箱还是可以在家里使用的。只不过价格基本上比Control X贵​一倍还多。

这里再补充一点关于天空声道音箱的安装问题。如果是自己动手安装,打孔一定要买电锤,充气钻是钻不穿​的。。。

最后简短的总结一下环绕音箱的选择策略:

  • 比较稳妥的方式​:买家庭影院套装
  • 嵌入式音箱​:可以全买成一种型号
  • 艺高人胆大/追求更好效果:环绕音箱可以考虑落地音箱、中置音箱可以考虑单独的型号
  • 天空声道​:可以选择家庭影院套装的环绕音箱或者单元相近的嵌入式音箱,如果不想花太多预算可以考虑​JBL Control X或者JBL 8320影院环绕音箱。

九、声学处理材料

不论是HiFi音箱还是家庭影院,亦或是录音棚和电影院,音箱系统都会和房间产生相互作用。在建筑相关国家标准中通常会规定房屋的隔音性能指标,但通常不会涉及到对反射声的处理。通常如果一个房间不做任何声学处理,再好的音箱也会由于房间的干扰而遇到瓶颈。此时,声学处理材料可以说是必须品。

声学处理材料按照功能大致可以划分为吸声材料、扩散材料和隔音材料。其中吸声材料除了常规吸声板以外,另一种则是通常用于专门吸收低频的低频陷阱。不过,在这里我想首先讲一下吸声材料与隔音材料的区别,这也是很多人有所误解的地方。而要明白这两者的区别,首先则需要了解声音在传播到我们常见的墙壁后会怎样继续传播。

入射声-反射声=吸声系数

入射声-透射声=传输损耗

还有一部分声音被墙壁吸收变成热能。

从以上关系其实不难发现,隔音只要保证尽可能少的透射声即可,但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吸声作用。这里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房间的墙壁是十分光滑的双层墙壁,隔音性能因为双层设计非常优秀,但由于墙壁表明十分光滑,所以反射声尤其是高频很强烈吸声效果很差。

实际上现实中也确实有很常见的类似设计,例如双层隔音玻璃,隔音效果不错,但玻璃表面的光滑属性会导致反射声也十分强烈,这样的双层隔音玻璃几乎不具备吸声效果。

与此同时,常见的吸声材料通常隔音性能也比较一般,通常不如相同厚度的墙壁。

吸声材料

传统的吸声材料为多孔类材料,或者学名为声阻式吸声材料。声波的本质是一种振动,确切的说对于音箱系统而言,是空气振动。当空气振动传递到这种吸声材料时,会被细小的孔状结构逐渐缓解振动,并转换为热能。

通常来说,吸声材料越厚,这样的小空洞在声音传播的方向上就越多,对随即入射或者小角度入射的声音的吸收效果就越好。我们通常能在市面上买到吸声材料主要有30mm厚度和60mm厚度两种。我的建议是,能买60mm就不要买30mm。

另一方面,声阻式吸声材料存在有效吸收的低频截止频率,这通常与吸声材料的厚度有关,大概需要波长的1/4。所以声阻式吸声材料几乎不太可能用来吸收低频,对于低频需要其他类别的处理材料。

与此同时,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与声音的入射角度同样有关。例如高密度纤维板,反而在大角度下对声音具有反射能力。

扩散材料

首先,我们还是要明白什么是声音的扩散或者说扩散材料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当声音入射到墙壁时,有一部分声音会沿着几何方向出射继续传播,但是通常这一过程并不是绝对的“镜面反射”。如果是理想的绝对反射,声音经过表面后应该完全按照几何方向出射,并且在出射方向的能量与入射方向一致,整个过程不损失能量,可以理解为完全没有扩散,或者更通俗的理解为光学中的镜面反射。

而理想的扩散,则是没有任何主要出射方向,声音在入射表面后均匀的向空间中各个方向出射,可以通俗理解为光学中的漫反射。

当然,这一切还与声音的波长等因素有关。实际听音环境不但需要一定的扩散,更应该尽量避免例如整面落地玻璃等强反射。但这就意味着反射声会更复杂,计算量也更大。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一定的反射声,但不需要特别强烈的反射声,就可以在对应位置放置扩散材料。再比如,有些时候如果房间内全是吸声材料,会吸收过多的声音。扩散材料可以在降低早期反射声的同时,保证后期反射声,让小房间也有一定的混响效果。通常来说,对于立体声音箱系统,推荐房间内有一定的扩散材料,而对于家庭影院系统,可以适当减少扩散材料或者有时也可以采用全吸声设计。

刚才我们提到,扩散材料的最低有效频率或者说最低扩散频率与扩散体的凸起尺寸有关,通常来说扩散体的凸起越多,可以有效扩散的频率越低。从下图中不难看出,单个30cm的柱状扩散体已经具有非常低频率的良好扩散特性,多个扩散体并列放置反而导致扩散性能丧失。

也有一些把这类扩散体做成罗马柱外观,同时兼具美学设计感的案例。而且实际上由于目前很多发烧友的房间并不大,可能并不需要如此的扩散体。一般的二次余数扩散板的有效频率大约在700~1000Hz。有时候频率的选择也应酌情而定。

与此同时,我们常见的HiFi音箱系统和家庭影院等家用小房间听音环境也没必要使用凸起过多的扩散体。因为声音的扩散通常用几何声学来解释,一旦频率低于房间的过度频率,就是波动声学的范畴。或者说小房间适用的扩散材料通常不必像歌剧院和音乐厅那样厚。

低频陷阱

上文中提到,声阻式吸声材料如果想要有效吸收低频几乎是不现实的。对于低频的吸收,往往需要依靠其他原理的材料。

亥姆霍兹共振体是一种很常见的声学结构,常用于汽车、摩托车排气管降噪等应用场合。其原理为在一个空腔V上开一小口,接上一段短管,就组成了最简单的器件亥姆霍兹共振器。如果短管中的空气柱S受到扰动,向腔内运动,腔内气体受到压缩,压强增加。空气柱S的向内运动受阻,转而向外运动,经过平衡位置后,由于惯性作用继续向外运动。这时腔内压强减小,使空气柱S停止向外,又向内运动,周而复始。

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共振频率为:

c是声速,25摄氏度空气中取346m/s,S是颈或开口的截面积,d是颈或开口的直径,l是颈的长度,V是容器的容积

当声音的频率和共振频率相同时,会产生较强的机械波。选择低频陷阱时需要注意对应的共振频率,一般商家会明确标注,也可以通过以上原理进行计算。

膜式机械共振吸声体则是另外一种针对低频的吸声材料,通常由建筑设计例如多层墙体设计实现,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玩家意义不大,除非是土豪专门单独盖一个房子用来发烧。

由于房间驻波等因素,通常会在某些频段产生额外的增益,导致低频“轰隆隆”的共鸣。低频陷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房间模式带来的peak干扰。当然,也可以采用多低音炮或者DSP数字信号处理等方法。

隔声材料

前文已经详细解释,材料的隔音性能与吸音性能有所不同。吸声材料往往利用材料内的小孔结构。然而这种小孔结构通常也会导致声波透射传播。而想要阻止声音进一步从材料内透射传播,需要尽可能减小空腔结构,提高材料的密度。

通常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与材料的密度有关。购买高密度隔音材料可以进一步提升房间的隔音性能。然而,单层隔音材料有时依旧具有局限性,此时可以采用双层隔音处理,并且在两层隔音材料中添加额外的阻尼材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免两层隔音材料采取相同的厚度,以避免吻合频率重复。如果在实际施工装修时,应该先做全屋隔音处理,在进行吸声和扩散处理。

声学处理对于音箱系统来说可以说是必须的。但声学处理也不是“跳大神”似的随机应用,了解相关基础常识是进行正确声学处理的重要前提。声学处理设计也和房间、音箱系统等密切相关,没有绝对固定的方案或者答案,最终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准。


十、车载音响

车载音响也算是音箱的一部分。只不过和传统的音箱不论在原理还是市场都有较大不同,我曾经做过一期比较相近的车载音响入门视频:


虽然说是选购指南,但大部分内容还是在讲一些基础的相关知识。推荐的型号不是很多,大家有兴趣也可以主要看一下其中关于的音箱相关基础知识,相信不论何时想要再选购音箱都会有更重要的意义。虽然说看似这篇回答非常长,但由于整个音箱领域涵盖的知识内容太多,很多东西也只能略过。

更多高端音箱选购知识与推荐请看:

如果想要选购耳机,也可以看一下我的这些文章:

最后,还是要再次特别感谢每一位支持我的朋友~~(别忘记领红包哦~)

user avatar

基本常识

1.声是一种能量很低的机械波,因此它非常、非常、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意味着当你使用音箱的时候,你的最终听音效果是由音箱和听音环境所共同决定的。

2.假如我们简单粗暴一点的话,可以将你的听音环境简单分为近/远两种,近场聆听的优点是音箱离你比较近,直达声较多,缺点是高音必须对准你的耳朵,适合的聆听区域(也叫甜点、皇帝位)很窄,稍稍晃晃脑袋声音就变了。然而把音箱拉远一点的话,甜点虽然变宽,但是声音受环境影响较大。

3.听音环境不做声装的话,只靠EQ是无法解决驻波、梳状滤波等问题的,这些问题中低频驻波尤为明显,所以强烈不建议小环境中过分追求低频。

4.人是双耳动物,截至到2020年,两声道的立体声音频依然是市面上存量最多的音频格式,想要正确回放你就得来一对立体声音箱。同时人耳对低频不敏感,几乎很难分辨低频声音的来源,因此人类开发了2.1音箱,即将低频放到一个低音炮里进行回放,当然回放效果视厂家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本质上来讲并不存在“2.0一定比2.1更优越”的情况。

5.更高的投入到底能换来什么?除了外观、做工这些东西,在声音上高价音箱会拥有这些东西:

A.更平直的频响曲线。

B.更低的低频下潜。

B.更高的最大声压级。

C.更好的指向性(让你的聆听窗口更大)

D.更低的失真。

这是ASR上对99刀的漫步者R1280T进行测量的结果:

而这是700刀的真力8010的测量结果

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但价格上的差距也一样明显,所以要不要掏这个钱,由你来决定。

以上是一些基本事实,所以请在下单前先想好自己的听音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以及最重要的,自己兜里到底有多少钱。然后下面是几个我认为这次双十一比较值得买的箱子,以2.0为主,如果你有任何不同意见,那么你是对的。



突发BUG价(随时失效,不定时更新)

首先是京东史诗级BUG价B&O A9,京东PLUS补贴叠加5元5折券后只要8900,这玩意日常海淘最低价也在1.3左右,绝壁是工作人员失误:

我对这个音箱呢,本来是不推荐的——不过架不住腰斩啊!这事堪称双十一期间音箱类产品最大降价事件,貌似京东已经光速把BUG修复了,5折券页面的链接都没有了。不过为了纪念这事我决定还是把它放上来……

然后进入到正常推荐环节:

1.1000以下听个响系列

实际上,在2K以下的音箱中你很难找到频响正常、下潜足够失真又比较低的音箱。但无论怎么说,这个价位上的音箱其回放效果还是较手机/IPAD扬声器有碾压性的优势,详情可以见我的这个回答:

而拜我国碾压性的制造业优势所赐,漫步者、惠威这样的牌子在低价位上有着几乎是无与伦比的优势——比它们便宜的品控和声音都不一定有它们好,比它们声音好的几乎肯定没它们便宜……性价比之选,买就完事了。

比如299的R1200TII,这个价位上这玩意做到了极致。

349多的4寸单元R1600TIII……不是Made in China我跟你讲你在这个价位根本买不到这种表现的箱子,4寸单元两分频前置倒相孔,想想看换算过去也就是50刀,英国人看了要流泪美国人看了要沉默,还要啥自行车啊?

649的R2000DB,5寸廉价箱子的天花板,在提供了还算过得去的听音表现的基础上具有三大优点:便宜、便宜、还是TMD的便宜

本来800左右的价位上我是想继续无脑推荐漫步者S1000的

但是……

但是这两年惠威改邪归正了(我一般很少推荐惠威,原因是我早年买的惠威箱子品控有问题……让我从此对惠威路转黑),整出来了一堆入门级的小箱子,声音表现竟然还都可以,比如说这个D100,带式高音+号角,蓝牙5.0、光纤、同轴一应俱全,只要860我想不出不买这玩意的理由了……

顺便还有JBL104,同轴,4.5寸中低音单元+0.75寸高音单元,虽然下潜有限在这么个价位和体积上,你真的不能要求更多了,双十一多少钱?

799!

2.1000~3000认真一点系列

唔,到了这个价位上,恭喜你,你可以买到一些“正经”的产品了。首先说假如在这个价位上只能推荐一个箱子的话,那么我肯定会推荐这个:

JBL 305P ,双十一只要1289/只(注意这玩意标价是一只的价格,监听箱子都是这么卖的

声音表现在这个价位上绝佳,做工好,销量大,全世界(贫穷)的混音师都用它,基本上这个价位区间里没有比它性能更好的音箱了。而且万一你要是能接受二手的话,你会发现这玩意连两千块都要不了,下边是ASR的客观测试,大家可以自己瞅一瞅:

如果再让我推荐一个的话,那就是IK iLoud Micro Monitor。蓝牙有源,在这个价位(2600附近)和体积上(比JBL104还要小)声音表现非!常!好!体积非!常!紧!凑!我觉得纯以性价比来说,这个玩意可能是我这个回答里所有小箱子中性价比最高的。

但问题在于IK的做工非!常!糟!

我在IK家买过键盘,买过声卡,买过音箱,没有一个做工是让我满意的。但是考虑到价钱,忍了……

如果还要再来一个,那就是漫步者AIRPULSE A100,3000以内能下来,偶尔遇到活动2500以内还有免息,接口一应俱全还带蓝牙和遥控器,声音表现在这个价位里绝对属于上乘,客观测试数据如下:

我依然想强调一下,这绝对是你能用人民币买到的、性价比最高的箱子之一——感谢世界第一制造业强国带来的福利吧,亲们。顺便如果你对A100的低音不满意的话,那么可以考虑高一级别的A200或者A300,声音取向这仨是一致的:

3.3000~6000档主力系列

为什么说“主力”?

因为对哪怕是专业混音师来说,他们很多时候使用的主力音箱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价位。在这个价位上许多优秀的音箱达到了性价比平衡的极致,比如说……

天朗gold 5/7/8。

老牌英伦监听,要情怀有情怀,要声音表现有声音表现,同轴近场聆听相位更准,对空间要求更低,5寸一对只要3280,7寸3998,8寸也只要4778。

除此之外还有ADAM 的T系列:

ADAM的带式高音乃是一绝,在几千块上能考虑衍射问题把音箱边角给你切了,堪称良心。但是倒相孔前置会带来一些共振问题。

KRK的“人品(RP)”系列,同样是性价比极高的监听箱子:

KRK做黑炮的用的比较多,所以你就知道这玩意的特点了——低频比较有劲,大家按需入手。

然后这里我要专门提一下这位同学:

我愿称之为惠威洗心革面之作:6寸三分频,带式高音,接口齐全,连WIFI都有,以前低频那种拖泥带水的表现大有改观!4K以内就能下来!频响和失真表现都很不错,惠威有信心到敢把客观测试结果放出来:

除了体积稍大一点以外我对H6这个箱子基本上没有任何意见了,真的。

4.6000以上不差钱系列

为啥说不差钱?

因为你能看到这个价格,说明你肯定是有点追求的,要知道不要说国内了,就是在全世界,大部分人入手的音箱也都在500刀以内,能琢磨1000刀往上的箱子,那已经不是一般战士了。

所以我得给你整点有劲的:

首先就是宇宙超级无敌之近场四寸音箱纽曼KH80——别问我什么“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四寸近场小箱子,这个就是无敌,就是NO.1(其实真力8320的表现会更好一点点,但问题在于真力国行天坑,完全没有性价比),没了。

然后是桌面听音的天花板:

JBL705P!

5寸音箱下潜能达到39Hz!频响±1.5dB,1米处最大声压级超过100dB,双功放图形控制波导——这是JBL主监听M2上下放的技术,这个五寸箱子完全是为母带级工作准备的变态怪物。国行一般是1W9一对。


张艺谋的电影《影》,混音的时候工程师用的就是这个系列的箱子。

而假如你还不满足!

那么请:真力8341+GLM套件。6.5寸的体积,110db的可怕声压级,这个是近场桌面的最极致表现,没有之一,但是价格同样可怕,国行单8341一对就要6万多,价格简直高到匪夷所思……真·土壕产品。

请记住,下面这个的标价是一个,一个,一个!

很贵,对不对?所以还有便宜一点的,比如说真力的入门级产品,真·监听行业标准,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的真力(贵)80系列。不用怀疑,这就是桌面有源近场小箱子的极致表现之一。极为平坦的频响曲线,高声压下稳如老狗,假如你对低频没有过分的要求,那么8010/8020/8030能够满足你对声音的一切要求。

这个的标价也是一个,一个,一个!

真力国行价格巨坑……而且这两年在国内代理的不懈努力下,水货也越来越少了。

最后是我的挚爱之一:帝瓦雷。至于我为什么喜欢它,请见这个回答:

低频表现碾压以上所有音箱,就算是最低级别的迷你蛋,也能下潜到20Hz以下——一般来说,这是10寸以上箱子才能有的表现,然而迷你蛋的体积仅相当于4寸音箱。我家里人听过迷你蛋的评价是第一次觉得有了影院的临场感。

当然,同样感人的还有价格,单只8980,万年不打折;双十一勉强参与了京东PLUS补贴减了600,做了个24期免息……

由于使用了复杂的DSP技术,所以这货有最少60ms的延迟,而且接口非常少,只有一个3.5和网线接口,想拿来看电影的朋友请务必想好之后再下手。大号的金蛋接口更全面,声音表现更好,但价格更加感人:

再强调一遍这是一只的价格……

5.家庭影院入门系列

为什么我说是入门呢……

因为家庭影院的入门价格,一般是HIFI音箱入门价格的3倍以上(你想想,同样的音箱,两声道回放只需要两个,家庭影院至少需要6个……),而且必须有相应的声装跟着才行。所以这里咱们也就入个门,真玩家庭影院那得大动土木,不是光买个箱子就可以的。


JBL STAGE 180,5.1声道,双十一10999,这基本上就是入门配置了——你先别骂我,你自己算算,几个箱子?分摊下来多少钱?然后你看看我上边推荐的那些,再算算这个价格贵么?

其实在我看来,这个才是基础款……

但是你也不用过度激动。因为如果你家里没做声装,那么到这也就差不多了,再加钱意义不大,你感知不到,反而可能因为家里的声学条件不达标导致听感劣化。

至于回音壁这种东西,我一直都是不太喜欢的。不过今年事情有点不一样,你可以看看这俩……


JBL BAR 5.1/9.1,真实环绕声道(而且竟然可拆卸)的soundbar,为什么推荐这个呢……因为这个是前AES主席,哈曼曲线(没错就是那个哈曼曲线)亲爹,老橄榄自用款soundbar。我觉得他能入眼,我也可以勉强接受……

但是请允许我跟我再强调一次,在任何情况下,我绝对都是优先推荐你上正经5.1、或者是7.1家庭影院的。回音壁这玩意就是个替代品,跟正经家庭影院还是没有可比性的。

要是你觉得这些都有点贵……

来个蓝牙小音箱,听个响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 年的双十一,音箱市场依旧是热闹非凡,各种新款、促销款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你正打算在这场购物狂欢中添置一款心仪的音箱,那么下面这几款,在我看来,绝对是值得好好研究一番的。我尽量从实用的角度,结合一些我个人的观察和体验,给你讲讲它们到底好在哪儿,以及在双十一期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1..............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千元价位确实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音响产品,尤其是在音质、智能体验和设计感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关注的无非是“好不好听”、“值不值”、“好不好用”这几点。考虑到咱们平时看剧、听歌、甚至偶尔玩玩游戏的需求,我来给你盘点一下那些在2021年双十一期间非常值得入手的千.............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挑选性价比高的电视机,这可是个技术活,毕竟品牌、型号、尺寸、功能五花八门,一不留神就容易踩坑。不过别担心,我这就给大家伙儿掰扯清楚,让你买得明明白白,买得舒舒服服。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性价比高不等于最便宜。 它是指在你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买到最符合你需求的、质量过硬的产品.............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转眼间也过去好一阵子了,但回想起当时的热闹劲儿,依然觉得挺有意思的。要说那会儿有什么特别值得入手的东西,其实真不少,关键还得看你自己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先说说那些 提升生活品质、让日子更舒坦 的小物件吧。 智能家居小帮手:当时智能音箱、智能门锁之类的玩意儿又火了一波。我之前就一.............
  • 回答
    “双十一”的喧嚣渐近,对于爱书之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精神的盛宴,也是一年中囤积知识、丰富灵魂的最佳时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如何挑选出那些真正值得我们驻足、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书籍,是每个读书人都会思考的问题。今年的“双十一”,抛开那些被过度营销、一闪而过的热门,让我们静下心来,聊聊那些在2021年这.............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已经过去,但回顾一下当时有哪些投影仪值得关注,对于正在挑选投影仪的你来说,依然是个不错的参考。那一年,投影仪市场可谓是热闹非凡,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一、 关注点转移:从“够用”到“好用”,用户体验成关键2021年的“双十一”,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消费者对投.............
  • 回答
    2021 年“双十一”,要说有哪些冰箱值得入手,那可真是琳琅满目,各大品牌都卯足了劲推出新品和优惠。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既是挑选的好时机,也是选择困难症的开始。经过一番“砍价”研究,结合了技术革新、用户口碑和实际需求,我为你精选了几类在2021年“双十一”期间特别值得关注的冰箱,希望能帮你找到心仪的.............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零食界依旧是热闹非凡。经过一番“实(吃)验(试)”,我这里给你扒拉出了一些真正让人拍断大腿、回味无穷的宝藏零食,保证不踩雷,让你从头吃到尾都开心。首先,咱们得聊聊那些“新晋网红”和“老牌实力派”。1. 进口系列: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日本的白色恋人巧克力饼干: 这不是什么新鲜.............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家用电器的战场可谓是硝烟弥漫,各品牌铆足了劲儿,推出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升级产品和诱人的优惠。作为一枚忠实的“剁手党”,我已经提前做好了功课,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在我看来,在2021年双十一绝对值得重点关注的家用电器,希望能帮到同样在纠结的朋友们。一、厨房升级:让烹饪更轻.............
  • 回答
    双十一就像一场全民狂欢,而对于我这样的居家派来说,这绝对是囤积一年份生活必需品的大好时机。2021年的双十一,我最看好的几类居家好物,绝对能让你的生活品质瞬间upup!一、厨房里的得力助手:让做饭变成一种享受首先要说的,绝对是厨房里的那些“解放双手”的神器。 小家电类: 空气炸锅/多.............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童书绘本市场依旧热闹非凡。在这个消费盛宴中,家长们不仅追求经典,也乐于探索新颖有趣的作品。作为一位热衷于给孩子们挑选好书的家长,我来和大家聊聊在去年的“双十一”淘到的几本让我印象深刻,孩子们也爱不释手的童书绘本。一、经典常青树: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宝藏“双十一”是囤经典绘本的好.............
  • 回答
    2021 年的双十一,蓝牙耳机市场真是热闹非凡,各大品牌都憋足了劲儿推出了不少新款。想在琳琅满目的新品中淘到心仪的那一款,确实需要点功力。我来给你仔细梳理一下,帮你把关,看看哪些新款值得你出手。一、真无线降噪耳机:通勤、旅行的“静音神器”如果你经常需要通勤、坐飞机或者在嘈杂的环境下需要一片宁静,那么.............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学生党们想趁着打折季升级自己的数码装备,确实是个绝佳的时机。毕竟,谁不想在有限的预算里,买到最实用、最有性价比的东西呢?我来给大家盘点一些,保证你看了之后,钱包君就开始蠢蠢欲动了。1. 电脑周边:提升学习效率的“神助攻” 机械键盘: 别小看一把好键盘的魔力!2021年的双十一,.............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运动蓝牙耳机挑选指南:让你动起来更有范儿!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又来了,如果你正打算为自己的运动装备升级一下,一款好用的运动蓝牙耳机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挥洒汗水的时刻,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加上动感的音乐,简直是绝配。今年双十一,市面上的运动蓝牙耳机琳琅满目,到底有哪些真正.............
  • 回答
    作为一名跑者,我深知一副好的蓝牙耳机对于提升跑步体验有多么重要。它不仅能陪伴你穿越风雨,更能用音乐点燃你的激情。到了2021年的双十一,市面上涌现了不少新款的、性能出色的跑步耳机。经过一番研究和筛选,我为你精选了几款在这个价位段非常值得入手的跑步蓝牙耳机,希望能帮助你找到那个最懂你的“运动搭档”。在.............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职场人的数码购物车里,有哪些实用又提升效率的宝贝呢?抛开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我们来聊聊真正能帮咱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开挂”的数码好物。一、 告别颈椎酸痛,提升办公舒适度的“神器” 升降桌 / 升降桌架: 连续坐着工作一天,身体吃不消是常有的事。升降桌或者升降桌架,让你可以在站.............
  • 回答
    嘿!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个“吃饭大于天”的美食爱好者,那双十一绝对是囤粮的好时机。2021年的双十一已经过去,但如果你正在为家里那锅香喷喷的米饭发愁,或者想为下次节日添置点好东西,那今天这篇就得好好看了。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就聊点实在的:什么样的大米,在2021年双十一的时候,是真正值得我们.............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那些既不烧钱,又能让你收获满满幸福感的小物件,简直是淘货的宝藏!我今年就挖到了不少这样的宝贝,想跟你好好分享一下,让你也感受到这份“小确幸”。1. 那些能瞬间提升生活品质的“小确幸”家电说到满足感,怎么能少了能让生活更便利、更舒适的小家电呢? 迷你挂烫机/蒸汽熨斗: 我家那个大.............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买什么能让你爽翻天,感觉日子瞬间有了奔头?抛开那些纯粹的“买买买”,咱们聊点能真正点燃你内心小火苗的玩意儿。我琢磨了半天,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有这么几类东西,要是趁着双十一下手,那感觉,绝对是“哇塞”级别的。1. 知识与技能的投资:那些能让你“脱胎换骨”的课程和书籍别笑,这绝对.............
  • 回答
    双十一买扫地机器人?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一边是电商平台铺天盖地的促销信息,另一边又是琳琅满目的型号,到底哪个才是真香?别急,咱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特别是2021年那会儿,有哪些扫地机器人是大家伙儿抢破了头都要入手的,我来给你唠唠。双十一,扫地机器人到底值不值得冲?简单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