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 U 盘的主流接口是 USB 3.0 (也叫 USB 3.1 Gen 1 或 USB 3.2 Gen 1,别被这些新名字绕晕,本质上是同一种速度)。但也要留意一下这些细节:
USB 3.0 / 3.1 / 3.2 Gen 1 (理论速度可达 5Gbps):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比老旧的 USB 2.0 快了好几倍。如果你电脑有这些接口,尽量选择支持的 U 盘。 USB 3.1 Gen 2 / USB 3.2 Gen 2 (理论速度可达 10Gbps): 如果你的电脑接口支持,而且你追求极致速度,可以考虑这种。但相对来说价格会高一些。 USB TypeC 接口: 现在很多新笔记本和手机都只有 TypeC 接口了。如果你经常需要在电脑和手机之间传输数据,或者你的电脑只有 TypeC 口,那么选择一个带 TypeC 接口的 U 盘会非常方便。有些 U 盘是双接口设计,一个 USBA,一个 TypeC,非常通用。 USB 2.0: 这种接口速度非常慢,现在基本不推荐购买了,除非你预算极低,而且只用来存几百兆的文档。
怎么判断你的电脑接口是啥? 看看 USB 口旁边有没有蓝色的标志(USB 3.0)或者“SS”字样,通常就代表是 USB 3.0 以上。
材质和做工: 金属外壳会更耐用,塑料外壳轻便。有些人喜欢有金属拉丝的质感,有些人喜欢磨砂的防滑。 尺寸大小: 有些 U 盘设计得小巧玲珑,有些则比较大。如果你不喜欢 U 盘从电脑上露出来太多,或者担心刮到其他东西,可以选择小巧的。 是否带挂绳孔: 这个小细节很实用,可以挂在钥匙扣上或者挂绳上,方便携带不易丢失。 加密功能: 一些 U 盘提供了硬件加密或者配套软件加密,可以给你的私密文件加一道锁。 防水防震: 如果你经常在户外活动,或者担心意外发生,选择带有这些特性的 U 盘会更安心。
固态 U 盘 vs 普通 U 盘: 严格来说,现在很多高速 U 盘内部用的都是类似 SSD 的闪存颗粒,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固态 U 盘”,速度和稳定性都会更好。 “假标” U 盘: 有些不法商家会把低容量的 U 盘刷成高容量的标签,实际存储空间远小于标称值,或者用很差的颗粒。所以选择靠谱品牌和渠道非常重要。 备份备份再备份! 即使买了再好的 U 盘,也请养成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的习惯,可以备份到网盘、另一块硬盘或者多张 U 盘上。
大学生朋友们,说到 U 盘,这玩意儿虽然小,但关键时刻真能帮大忙。无论是下载讲义、传输作业、备份数据,还是偶尔捣鼓点私房照片(咳咳),一个靠谱的 U 盘都是必备良品。不过市面上 U 盘琳琅满目,怎么挑才能不踩坑?今天咱就好好掰扯掰扯。第一步:明确你的主要需求,这是选 U 盘的灵魂!别看 U 盘长得都.............
大学生到底该不该买 AirPods Pro?这笔账,你得好好算算!作为一名学生,我理解大家对新鲜科技的渴望,尤其是像 AirPods Pro 这样自带“潮酷”属性的产品。但说实话,作为学生党,每一笔开销都要精打细算。那么,AirPods Pro 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咬咬牙入手呢?咱们不聊虚的,从大学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