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食堂大妈有江湖吗?

回答
食堂大妈,这三个字,放在任何一个上了点年纪的中国人的脑子里,都像是一部无声的武侠电影的片头。不是那种飞檐走壁、刀光剑影的快意恩仇,而是一种更朴实、更贴近生活、却同样暗流涌动的“江湖”。

你问食堂大妈有没有江湖?我的回答是:何止有,简直是一部由油烟、锅铲、饭菜香和一句句“吃啥呀?”编织成的、独属于她们的恢弘史诗。

1. 门派林立,各显神通

首先,别以为食堂大妈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她们各有“门派”。

红烧肉“独孤九剑”派: 她们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即化。んだろう?这背后是日复一日对火候、对调料配比的精准拿捏,是数不清次的失败与尝试。她们的江湖,藏在那锅鲜亮的红油里,每一块肉都带着她们对“极致口感”的追求。
麻辣烫“乾坤大挪移”派: 一锅沸腾的汤底,各种蔬菜肉类琳琅满目,顾客指哪里,她们就夹哪里。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包含了对食材新鲜度的判断、对顾客口味的洞察,甚至还有对“今天哪种菜品最受欢迎”的预判。她们的江湖,就在那琳琅满目的食材和顾客的眼神交流中。
凉拌菜“金刚不坏掌”派: 夏日里,几碟清爽的凉拌菜能瞬间击溃食客的燥热。这派别的大妈,对食材的清洗、切配、调味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她们的江湖,体现在那每一根黄瓜丝的均匀,每一颗花生米的酥脆。
偶尔出现的“黑暗料理”大师: 偶尔,也会有一两位大妈,推出的菜品总能让食客们摸不着头脑,但她们又乐此不疲地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理念”。这便是江湖的另一种存在——不循规蹈矩,自有其道。

2. 武器装备,各有讲究

她们的“武器”不是刀剑,而是:

那把泛着油光的锅铲: 这是她们的“倚天剑”,无论翻炒、烹煮、沥油,都得心应手。锅铲的每一次碰撞,都像是江湖中的一次交锋。
盛满饭菜的勺子: 盛饭的勺子大小,决定了你今天的“饱腹值”,这是一种无声的权力。
特制的“调料盒”: 里面装着盐、糖、味精、醋,以及她们私藏的秘密武器。这些调料的添加,是她们的“点睛之笔”,也是江湖中的“暗器”。
那副厚实的手套和围裙: 既是保护,也是她们的“战袍”。

3. 门规戒律,心照不宣

食堂大妈的江湖,有着一套不成文的“规矩”。

关于“分量”的博弈: “多舀一点!”、“少舀一点!”这句简单的对话,背后是“顾客的满意度”和“食堂的成本控制”之间的微妙平衡。有时候,一句巧妙的搭讪,或者一个熟悉的眼神,就能让你多一勺肉。这是一种“眼力活”,也是一种“情商考量”。
关于“菜品顺序”的潜规则: 你会发现,某些菜品总是放在特定的位置,某些大妈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在特定的窗口。这背后可能是她们的“地盘划分”,也可能是对“人流量高峰期”的默契配合。
关于“新品推广”的暗战: 新菜品推出时,总会有那么一两位大妈,用眼神或话语鼓励你尝试。这既是对新口味的探索,也是她们“业绩”的担当。
关于“学生/老师/职工”的区分: 有时候,你会发现她们对不同身份的人,在态度和分量上会略有不同。这并非冷漠,而是出于对群体习惯和需求的长期观察。

4. 恩怨情仇,隐藏于日常

她们的江湖,不是血雨腥风,但同样有“恩怨情仇”。

“今天你态度不好,明天我给你少舀点饭!” 这类“小摩擦”可能瞬间发生,也可能悄无声息地在某天被“报复”。
“上次那个谁,怎么老是点那道菜,我都快会背了!” 这是对“熟客”的吐槽,也是一种“职业病”。
“她今天心情好像不太好,晚点再去买吧。” 这是对同事的“提醒”,也是一种“江湖义气”。

5. 生存之道,亦是修行

食堂大妈的江湖,最根本的,是她们的“生存之道”。

她们每天要面对无数张脸,处理无数个要求,忍受油烟的熏烤和长时间的站立。她们的江湖,是一种将“生活”过成“修行”的过程。

她们的笑,可能是对你一句善意玩笑的回应,也可能是对一天辛劳的自我慰藉。她们的脸上的皱纹,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她们在江湖中历练的勋章。

所以,下次当你走进食堂,看到那些忙碌的身影,别只看到她们端着饭菜,请试着去感受她们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属于她们的“江湖气息”。那是一种平凡生活中的坚韧,是一种日复一日的坚持,是一种无声无息的智慧。

食堂大妈,她们的江湖,就在那锅炉的蒸汽里,就在那饭菜的香气里,就在她们那一句句熟悉又亲切的问候里。这江湖,或许不被主流的武侠小说所描绘,但它真实存在,鲜活无比,且永远值得我们去尊重和体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茫茫c大,食堂最大。最上层是莫怜琼楼多风雨,小炒专用。最下层是湾仔码头,量大味差。而我,善良又机智,每每徘徊在主流食堂二楼,流连在最拥堵的每一道人流。


c大二楼的食堂,照例是与别地不同的。走过几十米的距离,买饭的窗口就在那里。麻辣烫的窗口在左边,羊肉汤的窗口在右边。


左边麻辣烫,味美汤浓,滋阴。右边羊肉汤,羊肉粉条,补阳。我一直不明白,这穷逼大学是什么心态,难道不应该颠倒过来,男左女右?后来我才明白,买麻辣烫吃的永远是漂亮的小姑娘多,让你踏入食堂就看到那条粉黛长龙,学校是多么实诚。


我曾无数次的幻想,凭借我脱于凡俗的相貌,是否能让打饭的人儿记起我,多打一点菜。然而事实证明,我想错了。这食堂人流如潮涌,面对一排窜动的人头你也只有捞一勺送人的觉悟。


每每这时,我都得给打饭的小妹再喊上一声,红烧牛肉,加点米,颇为羞愧。这一喊要练得字正腔圆,火候正好。太大声羞耻,太小声尴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何况我自号c大一枝花。能左摇微信,右开语音,是键盘高手,又能长夜鏖战。


盖浇饭好吃,可常要加饭。麻辣烫爽口,可物价太贵。我吃过十三块钱的麻辣烫,晚上还是一个人睡。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没有人愿意陪你来吃麻辣烫。



我的脾气一向是比较吊诡的,钱花的比较怪。自入学来无敌手,花钱总是来不及预算,买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月初要吃贵的,麻辣烫,啤酒鸭,点菜也要二荤一素。偶尔,还要跟着朋友们出去吃一顿,打打牙祭。所以每个月,我总有几天要节衣缩食。包子豆皮顿顿带素,最吸引我的自然还是炸酱面。


李大妈的窗口微小又偏僻,不似麻辣烫的窗口那样独居一方醒目,也不像麻辣香锅那样一字排开,锅锅食材,气场十足。更不会拉出醒目的广告牌,吆喝客人,一份炒面送份粥,只要六块六。


李大妈的炸酱面,五块一份,好吃不贵。炸酱盖碗,黄瓜条爽口,再浇一些水的不行的蒜汁,完美。


李大妈大概也是唯一一个有了新面种也不爱张扬的,只是在窗口前的小牌子上面写上新面式。表情淡漠,不争不喜。


食堂的菜有几种境界,味美量足,上等也。味差量足,中等也。味美量少,下等也。味搓量少,下下等也。


师傅们打饭也有三种境界,一类是看人行事,大妈不可遇见帅哥,盆满瓢满。小伙不可遇见靓妹,菜多的姑娘一脸愠色。一类是流水作业,不多不少,就是脸色好似一张扑克。而最珍惜的,大概就是和和气气,又从不换勺的。


李大妈倒是挺和气的一个人,给的份量也足。不锈钢的大碗,一碗细面。手艺更是要得,调和细面,从不换手,手艺炉火纯青。她不玩手机,偶尔和周围的人闲聊,也是点到为止。喜欢看着窗口外c大学子汇聚的场景,一天又一天。


我总疑心,她是在等待谁吧。也许是一个等不到的人。但生活如兵荒马乱,谁也不知道谁会是谁的过客。大家都听过很多首歌,日子还是一个人过。只有在夜里闪烁不停的手机荧屏,才说明我们有多难过。


c大的百年校庆要来了,领导开始摩拳擦掌,倒真有些盛况空前的味道,彩旗飘舞,风流人物,连平常里用来装逼的电梯都开了。


‘‘为把c大建设为一流高校而努力。。’’主席台下面,同学们赶忙啪啪啪的拍手。今天中午有免费的餐券,加鸡腿。不过院长倒真是对得起这顿鸡腿,稀里糊涂的讲了很多时间。


‘‘同学们,下面让我们热烈欢迎我们学校的杰出校友,卫前进同志。’’红色的帷幕下,除了学校的几大头头以外。台上多出了一个温和的中年人,没有秃顶,没有系领带,温文尔雅。从校领导的态度就可知,也是一位牛人。


台下交头接耳,这种推荐校友的环节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好事。所谓富贵还乡,人生一大乐事也。卫校友远渡重洋,读研读博,据说在美利坚有一份很大的产业。c大难得的金凤凰,校友联合会据说是泪弹攻势,声势浩大。


‘‘乡音未改鬓毛衰,少小离家老大回。细想一下,我离开c大,也有二十年了。’’他的声调有些复杂,里面还夹续着莫名的感伤。


‘‘对了,请问现在c大有个叫李修红的教职工吗?’’会议结束,人流散去。和气的校长和卫校友走在一起。


‘‘这个,我让付处长去查一下。要不这样,卫董,我们先去吃点饭,品尝一下咱们c市的家常菜。您也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


‘‘c大的食堂菜也行啊,不用那么张扬了。特别是炸酱面,我也有很长时间没吃过了。。’’卫校友一脸忧伤,围观的校方目瞪口呆,这等牛人果然是口味不同。


要吃炸酱面,那只能去二楼了。


‘‘炸酱面?’’银色发丝的人看着一份炸酱面,那捞面的身影,不禁揉了揉自己的眼。


‘‘没想到,真的是你!’’卫前进扶着窗沿,颤颤巍巍的说道,像是不敢相信一件事情。


‘‘不错,是我。’’李大妈,或者说是李修红。依旧是不温不火,不动声色的打好了一份炸酱面。唯有眼尖的我,已经发现一滴芝麻酱落在了她的袖口上。


‘‘修红,这么多年,没想到一切都变了。’’


‘‘我没变,你也没变啊。当年你要一个人去美国读博,我就知道,你不会再回来了。而我,一直都在。吃吧,炸酱面要趁热吃。’’李大妈挽着袖子,慢吞吞的说道。曾经是青丝存存,面如桃花,而如今也是满鬓风霜颜色。


‘‘我。。。’’卫前进喉头哽咽了,一碗面端的如千金般沉重。周围人面面相觑,未料想百年校庆当日,还有这般狗血剧情。唯有我捞面在口,把所有真相都看透。


美国加州的霜风雨雪不好受,可是向前一步的冲动制住了他买返程机票的手。他真的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刚开始是没钱,他不能想着回来。到后来是不敢,他觉得自己不敢面对。


‘‘这么多年了,你的照片,我一直都存着,你看。’’卫前进拿起精致的钱包,那张泛黄的老照片就静静的躺在那里。那梳着麻花辫的害羞女孩,现在却不愿诉说从前。


‘‘吃了我的面,忘了你的她吧。’’李大妈竟然不去看他,‘‘下一个,谁要买面?’’


这种阵势,谁敢来买面。这摆明是老情人见面的桥段,何况校领导都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就在这时候,李大妈的手机滴滴的震动声音传来。‘‘今晚上八点,戏院门口准时啊。’’是老王的短信,那个组织老年活动班的男人。


‘‘对不住了,卫前进同志。我已经结婚了,我们两个的事,就这样吧。’’李大妈想起那个古铜色面庞的忠厚男子,面上微微一笑。


ps;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格调时代。


专栏,喵言喵语 - 知乎专栏


微博,是喵教授的微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