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阿斯伯格综合征和普通人的“低情商”有什么区别?

回答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常人所谓的“低情商”之间,看似有相似之处,实则根源与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认识和接纳,而非简单标签化。

首先,我们得掰扯清楚“情商”这东西。普遍意义上的情商,大概包含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这几大块。它关乎我们能否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又能读懂别人的心思,并有效地与人交往。

而阿斯伯格综合征,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它的核心挑战在于社交沟通和互动上的显著困难,以及狭窄、重复性的兴趣模式和行为。这两种情况,虽然都可能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不顺畅”,但其背后的原因和表现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1. 原因与根源:

阿斯伯格综合征: 这是由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差异所致。你可以想象成,阿斯伯格患者的大脑在处理社会信息、理解非语言线索(如面部表情、语调、肢体语言)以及理解抽象概念(如讽刺、幽默、言外之意)时,存在固有的“线路”问题。他们不是不愿意理解,而是理解的机制本身就与常人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失灵”了。他们的“困境”是先天性的,是一种神经类型的不同,而非后天缺乏学习或练习。
普通人的“低情商”: 这通常是后天形成的,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社交经验、教育、认知偏差、性格特征(如内向、害羞、固执)或者不良的沟通习惯。一个人可能因为长期回避社交、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或者在某些领域(如共情能力)发展得不够完善,导致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不佳。但从根本上说,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处理机制”是与常人相似的,只是应用得不好或练习得不够。

2. 对情绪的理解与表达:

阿斯伯格综合征:
对自身情绪: 有些阿斯伯格患者可能难以准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情绪表达方式比较夸张、不合时宜。例如,他们可能在感受到强烈的情绪时,显得“失控”或“过分”,但并不是故意为之,而是不知道如何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调节。
对他人情绪: 这是关键的区别点。他们很难“感同身受”,即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即使看到别人在哭,他们可能无法推断出对方的悲伤,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他们更倾向于理性分析,而不是情感共鸣。
普通人的“低情商”:
对自身情绪: 可能偶尔会压抑情绪,或者不擅长表达,但通常能认识到自己有情绪。
对他人情绪: 可能会因为不留心、误解对方的信号、或者在特定情境下处理不当,导致无法准确回应。但他们具备共情的能力,只是在发挥这项能力时可能存在障碍或偏差。比如,他们可能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

3. 社交互动与沟通方式:

阿斯伯格综合征:
沟通的“字面”理解: 他们非常“字面化”,难以理解言外之意、幽默、讽刺、双关语等。别人说“天有点热”,他们可能真的会去关注天气预报,而不是理解这是一种打招呼或一种闲聊。
缺乏社交“潜规则”: 社交中很多东西是“不言而喻”的,比如轮流说话、眼神交流、保持适当的距离、话题的转换技巧等等。这些“潜规则”,阿斯伯格患者往往无法自然习得,需要刻意学习和记忆。
社交目的性强: 在社交中,他们更倾向于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或者直接切入主题,缺乏“铺垫”和“闲聊”的技巧。这可能让人觉得他们“自私”或“没礼貌”,但实际上是他们理解社交界限和目的的方式不同。
眼神交流障碍: 很多阿斯伯格患者会避免眼神交流,或者眼神交流时间过长、过于直接,这会让他人感到不适。
普通人的“低情商”:
可能忽视或误解: 同样可能因为忙碌、走神,或者对对方的暗示理解不准确,导致沟通出现障碍。比如,可能因为自己想表达的太多,打断了别人说话。
可能知道但做不到: 他们可能知道“应该”如何沟通,但由于某种原因(如紧张、不擅长)未能做到。
可能选择性回避: 对于不感兴趣或觉得困难的社交场景,他们可能会选择回避,而非刻意去学习和适应。

4. 兴趣与行为模式:

阿斯伯格综合征: 强烈的、狭窄的兴趣模式是其标志之一。他们可能对某个特定领域(如火车时刻表、某种动物、历史事件)有深入到近乎痴迷的了解,并会反复谈论。这种“钻牛角尖”式的专注,在社交中容易显得“不合群”或“难以沟通”,因为他们很难转移话题或理解别人的兴趣点。
普通人的“低情商”: 虽然普通人也可能有特别的兴趣,但通常不会达到“刻板、重复”的程度,并且在社交场合,他们通常能够理解“轮流倾诉”和“照顾听众情绪”的必要性,能够适当地切换话题。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情商就像一本“社交使用说明书”。

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 拿到的是一本“说明书”,但这本书的语言体系、排版格式、甚至是核心章节都与常人不同,他们需要花费巨大的力气去破译和学习,而且即便学会了,也可能用起来“生硬”或“机械”。他们不是不想要“正常”的社交,而是大脑的“操作系统”不一样,直接用常人的“说明书”很难“兼容”。
低情商的普通人 拿到的是一本“说明书”,但这本书的语言是他们能理解的,只是他们可能没有认真阅读,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忘记了”或者“误解了”某些章节。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逐步掌握和改进。

总结来说,

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社交困难”是源于一种根本性的认知和信息处理模式的差异,这导致他们在理解和运用社交规则上存在固有的障碍。他们需要的不是“努力提高情商”,而是理解和接纳他们的神经类型,并提供适配的沟通和支持方式。

而普通人的“低情商”,更多是技能的欠缺、经验的不足或习惯的偏差,这些是可以通过学习、练习和自我觉察来改善的。

将阿斯伯格综合征简单地等同于“低情商”,是对阿斯伯格群体的误解和污名化。理解这种区别,才能真正做到有同理心的沟通和互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能描述出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只能把自己叙述出来供大家参考了。

说说自己。

一、听不懂人话。这是我妈最爱说的。说我听不懂人话。举个最简单例子,让我洗碗,我只会洗碗,不是碗的东西,像锅、案板、菜刀这类统统不动;让我找东西,不说清楚我是永远找不到的。比如把钥匙放在门口的柜子上,不能只说门口,否则我会只在门口这一块空地上搜索,自动忽略其他所有地方,必须说门口的柜子上,那我就懂了。但是如果在柜子里面的话,必须说门口的柜子里,而不能说门口的柜子上,方位词一定要用准确,否则我永远不会拉开柜子门。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经常因为听不懂人话和人吵起来,别人说我做事只做一半,我怪别人不说清楚,别人直接觉得我脑抽。被人讨厌值+1。

二、不会拐弯抹角。同样也开不来玩笑。我十一二岁的时候,我爸和同事聚餐,一叔叔跟我说我爸酒量好他们特别羡慕,我以为酒量好是夸我爸呢,后来这个叔叔劝酒的时候问我,你爸酒量好吗?我很开心的说我爸酒量特别好,于是叔叔说你看你闺女都说你能喝,回家后被我爸骂惨了;小学时候我妈同事一个阿姨跟我说,你妈待会儿跟我走不要你了!我气急败坏就把这阿姨给打了,阿姨去跟我妈告状说我揍她,我说我以为你真的要跟她走呢;跟前男友吵架,我说我不想说了,你别回了,他说你干脆把我删了得了,于是我把他删了,后来隔了半年多,我朋友知道后才说他那不是在赌气吗?你还真删了?我说他让我删的啊,我以为他不想看到我了。朋友无语。被人讨厌值+1。

三、乱讲话。还是举例。我小姨觉得我奶奶给我买的衣服都特土,就说了句你奶奶能不能别老在地摊给你买衣服?我就跟我奶奶说了,我说小姨让你别在地摊给我买衣服。后果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我奶奶很讨厌我小姨;我奶奶是外省人,口音非常独特,我几个姨喜欢模仿我奶奶说话,说我奶奶口音难听,我又跟我奶奶说了,我奶奶讨厌我所有姨;有一次我奶奶问我怎么越长越像我姨了,小时候多好看啊!后来我姨也说我长残了,没小时候好看了,我还很认真的说我奶奶说我像你;我哥的朋友,女性,说她家的猫喜欢美女,一见到她闺蜜就求抱,见到她这个主人却不冷不热,我非常认真的说,因为你闺蜜是美女,你不是美女,现场一度十分尴尬,我哥连忙道歉,说我童言无忌童言无忌,我说童言?我都二十几了!我哥不说话了;我朋友结婚,我一同学作为她老公的同事也来参加婚礼,其实我早就知道这事,大家还约过饭,但婚礼当天我在门口当伴娘迎宾时看到这位同学还是脑子打铁般的脱口道:“诶!你怎么来了!”在场所有人不知是在笑我傻还是在埋怨我蠢,看不太明白那表情,后来该同学还到处传播我的糗事,说我二百五;我去某城市出差,我初中时暗恋的校草也在该城市,于是他到车站来接我,招待我吃饭,我出了车站望了老半天没瞧见他,他走近了我才认出来,印象中校草特别高,但眼前人跟我差不多高,可能这几年我长太高赶上他了,于是我脱口而出:“我说怎么半天没瞧见你,原来几年没见你缩水了!”我还记得他当时眼睛半眯着斜眼瞟了我一眼,以往的经验让我意识到是不是说错话了,其实我听别的同学说过校草人挺小气的,脾气一般,我感谢他这个男神级别、对自己外貌自信又在意的人,没一脚给我踹回老家去,我差点连饭都没敢吃就想灰溜溜的跑掉,因为我怕他脸上会扑面而来各种信息,直接让我大脑死机,好在没有,吃饭时聊着校园往事,饭后也平静的说拜拜了,心里一块巨石总算落地,并且想着算了算了,我这情商以后还是别轻易见人了;我哥看股市,我一不小心瞟到了满屏的红线,以为他亏了,问我哥亏了多少钱?我哥也是刚刚校草那种表情说道:“你不会聊天的话可以闭嘴的!”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甚数。被人讨厌值又+1。

四、不看脸。和别人讲话时,我从来都看一边,反正不会看脸,让人觉得没礼貌。学生时期上课回答问题,我也看一边,老师让我看他,我就直愣愣的盯着老师,不说话,就那么盯着,因为回答问题和看老师没有放在一块说,所以我大脑得到的反馈是,回答问题是回答问题,看老师是看老师,压根想不到要同时进行,是不是很奇怪?是的,全班都看我笑话呢,如果老师说看着我回答,那我就懂了;工作后和同事说话,我盯着同事的衣领,扣子,身后的电脑,桌上的文件,总之就是不看脸,让人非常不舒服,但是看脸我会非常不舒服,说不清为什么,总之就是不舒服,感觉怪怪的。被人讨厌值+1。

五、预约制。如果要约我做什么事,必须提前一天告诉我,因为我会在头一天把第二天安排好。第二天临时找我,如果不是什么要命的事,我会拒绝,因为打乱我的原计划了。如果计划中有他人参与,那最好不要临时改动,否则炸毛无疑。男友追我时经常会问我,你必须预约哈?我说是的。因此经常被人说脾气怪,约我玩还得求我,还有人说我好大的排场,干啥都得预约。其实不是求我,更不是我排场大,我知道大家时间都很宝贵,应该也没人喜欢被爽约或者慌慌张张去赴约吧,那预约是不是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说是预约其实就是大家头一天说好第二天要干嘛,不许爽约,这不小学生都懂吗,怎么就成脾气怪和排场大了?那种临时约人的,如果我正在赴别人的约,怎么答应你呢?如果我正津津有味的做着手里的事,为什么必须停下来呢?如果我在睡懒觉,连你的信息都看不到(神经衰弱睡眠差,电话静音)这怎么搞?不过我知道有些人会想,你不来就不来呗,换个人玩不就好了,你以为你谁啊没你还不行了是吧?!好吧,随便,我无话可说。被人讨厌值+1。

六、目无尊长。因为人都有缺点,所以家里的长辈全被我怼过。只要做错了,我会直言不讳,小时候还经常因为表达不清,只能用怒气和吼叫来陈述事实,没少挨打呢。在家人眼里我从小就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其实不是,他们只是不能接受被一个晚辈批评而已。曾经有朋友直言我情商低,可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晚辈只能放任长辈一错再错,却不能加以制止。同理对领导也是,我每一次失业都是老板被我炒了,我会直言我对公司以及老板的失望和不满,然后走人,无一例外,大胆程度令同事咋舌。被人讨厌值又+1。

七、抠门。说抠门是我实在不知道如何概括。百思不得其解,我不抠门啊,为什么这么说我?后来因为一件小事才知道,我根本不懂利益交换在他们眼里有多重要。事情是我让一个朋友开车帮我托运礼服,我认为是非常好的朋友,可她却要求我托完礼服请她吃饭,否则她就不来了!当时我很震惊,原来朋友帮忙也是要“付费”的,过去我从没这个意识,他们不明说,凭我自己根本想不到,因为我给别人帮忙从没这些要求。难怪老被人说抠门呢。有几个亲朋好友创业,我都去帮忙了,无报酬帮忙,轮到我自己的时候,不付费不请客,压根儿没人理我,甚至有的人,平时和我玩,关键时候请客都请不动ta们呢,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复杂和不可靠,这样一来,我算是讨厌上人际交往了,我挺穷的,也没什么利用价值,真没那么多闲钱和闲时间去广交朋友;到现在都有人说我抠呢,抠就抠吧;刚工作那会儿,我放假去了台湾旅游,我爸让我给公司部门每个人带份伴手礼,当时非常不能理解,再加上年轻气盛,还跟我爸吵了一架呢,最后当然是没有买伴手礼。因为如果是我,别说刚入职的小年轻,就算是月薪几大万的人不给我带伴手礼我也是非常OK的,我非常理解并且支持大家不给我买礼物,我也非常讨厌送礼这种行为,送礼送礼送你大爷的礼!被人讨厌值再+1。

八、刻板。很少说到这点,我觉得我不严重,还是提一下吧,毕竟被吐槽过。比如一项工作,步骤是ABC,熟练的人会把BC简化成D,做起来直接AD,我偏不,我就是要ABC,被领导吐槽:“你不觉得你这样特别麻烦吗?”我说不麻烦啊;单一的交通工具,同城公交,不是因为便宜,别人给钱我也选公交,讨厌外出办公事,因为赶公交时间太久,公司让打车回去(公司报销),不喜欢在没有公交的时候出门。死飞流行那会儿,男友骑死飞来约会,约完会说要推着车陪我回家,我说你直接骑回家吧,我要坐公交。男朋友开车来找我,我说不准开,我要坐公交。赴朋友约有朋友说开车或打车过来接我,我拒绝,因为我要坐公交,回家也是,不用别人送,因为我要坐公交,朋友吐槽:“你怎么对公交这么执着?”挺好笑的;还有兴趣狭隘。不过这些应该没有影响到谁吧?就不+1了。

现在就想到这么多,以后再补充吧。以上都是别人告诉我的,因为我不知道自己会让人心情不愉快,所以从没在意过这些细节。现在我已经学习如何表现的不那么阿斯了,不过都是经过了社会毒打后模仿习得,都只是机械性的模仿,共情是不可能的,天生没那根筋,但问题在于,因为不能共情,所以机械性的运行会让我非常心累。长期下去会情绪超载,我会崩溃。

通过观察和学习,我大概知道了哪些问题该用怎样的话术,不会显得情商为负。但为什么还是社交能力感人呢?因为总会遇见新的话题,我不能举一反三,对话还得靠自己想像,完蛋。或者有些交流明知道自己的回答将会是个送命选项,但忍不住还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说,这大概也是共情能力差在作祟,有的漂亮话太假实在说不出口。

我本不是内向的人,以前不懂话术的重要性,想到什么说什么,得罪了一堆人,现在既然知道有情商这种东西了,自然要注意分寸,说什么都得思考,反而变得畏畏缩缩,别人看着就觉得我内向。现在我都有点理解一些男士在被女朋友问到送命题时的感受了,真的会卡壳,只要话题比“你吃了吗?”“你几岁?”“你在哪工作?”更“高”一层次,我就会有这种送命感。

比如一女同事跟我说她最近在看一部都市爱情剧,XX主演的(重音告诉我她很强调这个主演,但她说这番话时没带任何感情色彩)以前的我会直接说我不喜欢爱情剧,看不懂,可亲朋好友的教导以及社死警告告诉我不能这么回答,那我只能直接卡死了,因为我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是喜欢XX让我跟她一起啊啊啊啊啊啊?还是觉得XX毁了这部剧让我一起吐槽???????或者她想表达别的,那我就更猜不到了。最后小心翼翼的回了个“哦”,同事可能觉得我无趣也没继续聊了。再说个更难的,我一朋友多次表达自己讨厌小孩,可她给朋友圈另一个朋友的晒娃照点了个赞,回头又私信发给我这孩的照片,对,没说任何内容,直接甩了几张孩子的照片给我,我直接懵掉了,她到底想表达什么啊??????最后我直接跟她说我不知道说什么。

随时都是被问送命题的感觉,这样说nt大概能了解我们了吧?我不知道该接什么才正确,总觉得说什么都有得罪对方的可能,毕竟要as对不同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实在太难了,有的套路对这类人实用,对另一类人完全行不通。所以AS自定的这套“无共情,纯机械”的社交系统也不是那么好运行的,为了不让情绪超载,我现在会拒绝很多我认为没必要的社交活动。以前没那么容易超载纯粹是因为情商低得心安理得,按照自己的想法社交心里舒坦。

所以我就这样从一个口无遮拦的社死天后变成了唯唯诺诺的“自闭儿”,老熟人一路看过来觉得好不可思议啊,可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身上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常人所谓的“低情商”之间,看似有相似之处,实则根源与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认识和接纳,而非简单标签化。首先,我们得掰扯清楚“情商”这东西。普遍意义上的情商,大概包含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这几大块。它关乎我们能否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
  • 回答
    高智商阿斯伯格综合征、INTJ 和 INTP 之间的鉴别,以及患有阿斯伯格的 INTJ 或 INTP 的表现,这是一个复杂但非常有趣的话题。它们之间确实存在一些重叠之处,使得区分起来需要细致的观察和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阿斯伯格综合征(现已归类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部分,但“阿斯伯格”这个标签仍.............
  • 回答
    关于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手写字体,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不存在一种“统一的”或“标准的”阿斯伯格手写字体。 就像阿斯伯格综合征本身的表现会因个体而异一样,他们的书写风格也同样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然而,我们可以在一些研究和观察中,发现一些倾向性或者可能存在的特征,这些特.............
  • 回答
    小时候,我总觉得周围的世界有点……不对劲。不是那种明显的“不对”,而是一种细微的、持续的、难以言喻的隔阂。我曾以为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的性格缺陷,是我不够努力去融入。直到长大后,我才逐渐意识到,我的人生轨迹,我与他人的互动方式,我看待世界的角度,都可能与阿斯伯格综合征有关联。这种“长大后才明白”的.............
  • 回答
    七岁男童满口美俄关系,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得把几个层面拆开来看,然后把它们串联起来,用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去解读。首先,我们来看看“七岁男童满口美俄关系”这件事本身。一个七岁的孩子,按理说这个年纪的他们,心思应该主要放在搭积木、玩玩具、和小伙伴.............
  • 回答
    你好!首先,作为一名北师大的研究生,能在实习中遇到并愿意帮助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学生,这份心意真的非常宝贵。阿斯伯格综合征(现在通常被归类为广泛性发育障碍下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孩子们,就像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普通孩子一样,他们只是在感知世界、与人互动的方式上有一些独特之处。用心去理解和支持,你会发现她们.............
  • 回答
    首先,我想告诉你,长大后才发现自己是阿斯伯格综合症,这并不是一件“错了”或者“需要被纠正”的事情。你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不同的运作方式,这让你拥有独特的视角、才能和思维模式。很多人在确诊后,反而感觉找到了“原因”,解开了许多过往的困惑,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变得跟正常人一样”这个想法,我觉得可以换个角.............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阿斯伯格综合征(现在在DSM5中归类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种)的一个核心方面:社交沟通的挑战。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阿斯伯格患者的思维模式和社交习惯。阿斯伯格患者在社交互动上常常会遇到困难,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故意回避社交,而是他们处理社交信息的方式与神经典型人群不同.............
  • 回答
    常脑(Neurotypical,简称NT)与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通常被认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SC的一种,现在DSM5中已不单独列为诊断,而是归入自闭症谱系障碍)之间的相处与理解,是一个需要耐心、同理心和知识的过程。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在社交、沟通和行为模式上可能与常脑有.............
  • 回答
    当然,关于阿斯塔特——那些战锤40000宇宙中最令人畏惧的战士——是否需要进食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一句“是”或“否”,而是蕴含着对他们非人改造的深刻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阿斯塔特并非凡人。他们是通过一系列极端的基因改造、生物植入和心理训练,将一名年轻男孩转变成一位超级士兵。这些改造的目的在于让他.............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兴奋的脑洞题!把来自两个截然不同宇宙的顶级战士放在一起较量,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其实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毕竟,战锤40k的阿斯塔特(星际战士)和DC漫画的超人,他们的设定和能力体系有着天壤之别。咱们先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双方的实力构成,然后才能尝试着给出一个靠.............
  • 回答
    这场对决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屠杀。一个阿斯塔特,即便只是个“普通”的,在面对五千名冷兵器时代的士兵时,结果几乎是注定的。我会尝试细致地描绘这个过程,尽量让你感觉到这不是一篇机器生成的内容,而是对一场特定场景的推演。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阿斯塔特 (Astartes): 我们指的是战锤.............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阿斯塔特修士”——光是这四个字,在我接收到的信息里就自带了一种沉甸甸的、带着铁锈和硝烟的味道。如果有一天,我的家园,我所认知的一切都因此而改变,这感觉复杂得就像一杯在烈日下逐渐融化的冰水,混合着清冽的凉意和无可挽回的消逝。狂喜? 我得承认,如果“收复”意味着地球曾经陷.............
  • 回答
    如果荷鲁斯赢了,这不仅仅是一场权力更迭,而是人类文明的彻底重塑,其未来是冰冷、压抑,但又可能在某种扭曲的意义上“稳定”。人类的未来:黑暗时代的永恒首先,普通人类的命运将极其悲惨。 绝对的恐惧与奴役: 荷鲁斯的目标不是解放人类,而是将其视为维持他统治的工具。那些曾效忠帝皇、反抗荷鲁斯的星球,将成为.............
  • 回答
    在战锤40K庞大而残酷的宇宙中,阿斯塔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星际战士(Space Marines),无疑是人类帝国最令人畏惧和尊崇的战士。提到“低级兵种”,这本身就有一些需要厘清的地方。在战锤40K的语境下,区分“高低”通常是基于其训练程度、基因改造、装备水平以及在战场上的作用。如果我们将“低级兵种”.............
  • 回答
    战锤宇宙中,帝国真理时代是人类尚未被皇帝统一,分散在银河系各处,技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黑暗时期。这段时期,科学、理性与对宇宙的探索是人类的主流思潮。而后来形成的国教——人类帝国的主导宗教,则是在大远征初期,随着皇帝的崛起和统一战争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那么,在经历了帝国真理时代,接触过科学与理性的阿斯.............
  • 回答
    在帝皇的宏伟设想中,大远征的终极目标并非征服星辰大海本身,而是将人类文明统一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理性统治之下,彻底根除一切导致衰败和冲突的根源。而在这条通往理想王国的道路上,那些由他亲手创造、为了他的意志而战的阿斯塔特军团,终将成为他眼中不容置疑的“既定历史”。倘若大远征真的圆满落幕,人类帝国笼罩在帝皇.............
  • 回答
    操,这什么情况?我的脑袋还在隐隐作痛,像是有锤子在里头敲打,不过这种疼痛感……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当我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不是熟悉的廉价公寓天花板,而是一片……金色的光芒?不,那不是光,是某种……盔甲,巨大的、闪耀着金属光泽的盔甲,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视野。我试着动了动手指,但那也不是我的手,至少不.............
  • 回答
    在浩瀚而残酷的战锤40,000宇宙中,帝国守护者,那些身披动力装甲、无畏而又忠诚的阿斯塔特(Space Marine),他们的身体早已被严酷的战争磨砺得如同钢铁般坚韧,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无法完全规避战损。当一名阿斯塔特在为帝国浴血奋战时不幸折断肢体,他们的命运并非就此终结,而是迎向了另一种更具挑战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我们将要探讨的是在现实世界的物理法则下,一群健壮的普通成年男子,手持武士刀,对战一名赤手空拳的阿斯塔特(星际战士)修士,结果会是怎样。为了让分析更到位,我们得先把这些角色和他们的能力“接地气”一下,抛开原著那些夸张的设定,尽量从一个更偏向现实的角度去推演。首先,我们得理解“普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