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判断一个儿童是否有自闭症倾向?

回答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显露出“自闭症倾向”,这个话题很敏感,也很重要。咱们得明白,“倾向” 这个词很重要,它不是一个确诊,而是观察到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早期信号。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我们作为家长或身边的人,能做的主要是细心观察,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在我看来,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显露出“自闭症倾向”,可以从这几个大方面入手,每一方面里都有一些具体的行为表现:

一、 社交互动和沟通方面的挑战:

这是最核心也最容易被注意到的一个领域。

眼神交流:
缺乏或少: 孩子会不会很少或几乎不主动看向你,尤其是在你呼唤他名字的时候?他和你说话时,眼神是不是像“飘”着,不与你对视?
短暂或不自然: 有些孩子可能会有短暂的眼神接触,但很快就移开,感觉很“勉强”,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自然流露。
看向远处: 有时候,他们看向你的眼神可能不是直接看着你的脸,而是看向你的额头、鼻子或者肩膀。
回应他人:
不回应呼唤: 即使你清楚地叫了他的名字,他有时就像没听见一样,或者反应非常迟钝。
缺乏分享性: 孩子会不会很少主动分享他的快乐、兴趣或者他正在做的事情?比如,他指着一样东西,是希望你看到他指的东西,还是期待你的回应和目光?
缺乏理解社会线索: 他是否不太理解别人脸上的表情(高兴、生气、难过)?或者不理解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安静?
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言发展迟缓: 这是很多家长会留意到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比如18个月还没有说出有意义的词,3岁还没有说出简单的句子)还没有发展出语言能力,或者语言发展非常缓慢。
刻板重复的语言(模仿语言/鹦鹉学舌): 孩子会不会说一些别人说过的话,甚至是一整段对话,但不是用在当下情境,而是像录音机一样重复?比如,听到电视里的广告词,会不停地重复。
理解困难: 即使孩子会说话,他是否难以理解复杂的指令,或者别人的意思?比如,你让他“把桌子上的红色的积木递给我”,他可能只会拿一块积木,或者不理解“红色”和“递给”这些指令。
话题单一或缺乏互动: 孩子聊天时,是不是总是围绕着他自己感兴趣的少数几个话题?他能否就一个话题和你一来一回地交流?
非语言沟通:
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孩子是否很少用表情来表达情绪?或者他的表情和当时的情境不太匹配?肢体语言是否很少,比如不习惯用手势来表达?
模仿能力: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他是否不太模仿大人的动作,比如拍手、挥手再见?

二、 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和狭窄的兴趣:

这方面的表现通常也很突出。

刻板重复的动作:
手部动作: 孩子会不会经常性地、重复性地拍手、摇晃身体、转圈、挥动手臂或者手指?这些动作有时看起来很“怪异”,而且在他们感到兴奋或不安时尤为明显。
玩耍方式: 玩玩具时,是不是不太会“玩”玩具本身(比如搭积木),而是喜欢把积木排成一行,或者不停地转动玩具车轮?
对规则或程序的执着:
坚持一致性: 孩子是否非常抗拒改变?即使是日常的小改变,比如吃饭的顺序、去幼儿园的路线,都会让他非常不安和发脾气?
仪式化行为: 是否有自己一套固定的做事方式,必须按照这个方式来,否则就无法接受?
极度狭窄的兴趣:
痴迷于特定事物: 孩子是否对某些特定事物(比如恐龙、火车、特定的颜色、数字)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且只对这些感兴趣,对其他事物似乎无动于衷?
谈论的全部是他的兴趣: 和他交流,他似乎只会谈论他痴迷的东西,并且会不断地重复相关信息。
对感官输入的异常反应:
过度敏感: 对声音、光线、触觉、味道、气味等有异常强烈的反应。比如,害怕吸尘器的声音,不喜欢衣服上的标签,对某些食物的质地感到排斥,不喜欢被拥抱。
反应不足: 对疼痛、冷热等刺激反应迟钝,好像感觉不到一样。
沉迷于某些感官体验: 喜欢盯着旋转的物体看,喜欢触摸特定的质地,喜欢闻某些气味。

三、 其他可能伴随的迹象:

虽然不是核心诊断标准,但有时也会看到。

睡眠问题: 难以入睡,夜醒频繁。
饮食问题: 对食物的种类非常挑剔,只吃特定颜色、质地或形状的食物。
注意力不集中: 有时会显得注意力不集中,但也有时候会对感兴趣的东西异常专注。
情绪调节困难: 容易爆发强烈的情绪,且难以安抚。

重要提示:

1. 发展性: 上述很多表现,在婴儿和幼儿早期是正常的,比如不怎么看人、对某些声音敏感。关键在于这些表现是否持续存在、与同龄孩子相比不寻常,并且影响到孩子的社交和功能。
2. 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表现方式更是千差万别,所谓的“谱系”就是这个道理。有些孩子可能在社交上有些挑战,但在语言上却很发达;有些可能行为刻板,但在情感上却能与人建立联系。
3. 区分其他: 有些表现可能与其他发育迟缓、或者性格特点相似,比如胆小、内向、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所以,不能仅凭一两个迹象就下结论。
4. 时机: 很多迹象在孩子18个月到3岁之间会逐渐显现出来,这是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的关键时期。

那么,当家长或身边人发现孩子可能显露出一些“倾向”时,我们该怎么做?

耐心观察和记录: 不要过于恐慌,先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并做好记录。记录下具体是什么行为、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发生,以及持续了多久。
与专业人士沟通:
儿科医生: 首先可以和孩子的儿科医生聊聊你的担忧。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给一些初步的建议,或者推荐更专业的评估。
儿童心理医生/发育行为专家/儿童精神科医生: 如果儿科医生认为有必要,或者你觉得孩子的情况比较明显,可以预约这些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他们会通过详细的问诊、观察孩子和进行一些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ADOS2、MCHAT等)来判断。
康复机构: 在一些地方,也有专门的儿童康复机构,可以提供早期评估和干预服务。
学习和了解: 阅读关于儿童发育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权威资料,了解更多信息,但要避免过度焦虑,也避免自我诊断。
给予理解和支持: 无论结果如何,孩子都需要我们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即使是“倾向”,也意味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了一些不同于常人的挑战,我们的爱和耐心是他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总而言之,判断“自闭症倾向”是一个细致而需要科学对待的过程。我们的角色是细心的观察者和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的行动者。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给予他们最适合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么判断一个儿童是否有自闭症倾向?

可以通过观察:

1、是否存在社会交流方面的缺陷

  • Ta是否在多种环境中,会持续的表现出社会沟通和交往的缺陷,如社交行为模式异常,对他人的社会交往回应较少,也难以、较少发起对他人的社会交往;再如极少地向他人分享感受、想法和情感等。
  • Ta是否存在非言语的交流行为的缺陷,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是不协调的,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异常,理解和使用手势方面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 Ta是否存在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如社交困难,对同伴缺乏兴趣等。

2、是否存在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

  • Ta是否存在刻板或重复的行为,包括躯体运动、使用物体或语言的刻板、重复
  • Ta是否坚持同样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样的做事顺序、或者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有仪式化的模式,如每天都要吃同样的食物、做同样的事,难以接受小改变等。
  • Ta是否具有非常局限的、执着的兴趣,且其强度或专注对象异乎寻常。
  • Ta是否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低、或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兴趣,如对疼痛或温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声音或质地、过度地嗅或触摸物体、对光亮或运动有视觉上的痴迷等。

The fifth edi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显露出“自闭症倾向”,这个话题很敏感,也很重要。咱们得明白,“倾向” 这个词很重要,它不是一个确诊,而是观察到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早期信号。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我们作为家长或身边的人,能做的主要是细心观察,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 回答
    判断一个网络赚钱App是否是传销,以及了解传销的特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您阐述: 什么是传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传销的定义。在中国,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的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
  • 回答
    想知道自家孩子是不是个“小天才”,这可是不少家长心中的头等大事。不过,聪不聪明这事儿,可不像量体温那么简单,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它更像是一幅画,需要你仔细观察,从各种细枝末节里去拼凑。我这就跟你掰扯掰扯,从几个角度给你聊聊,怎么把这幅画看得更明白。一、学习能力和求知欲:那股“爱问”的劲儿聪明的孩子,往.............
  • 回答
    判断一个女生是否在夜场工作过,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一蹴而就的方法,因为每个人在夜场的工作内容和经历都不同,而且很多人会刻意隐藏这段经历。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细微之处去观察和推断,就好比侦探破案一样,需要耐心、观察和联想。以下是一些可能透露端倪的方面,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并尽量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
  • 回答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吸毒,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简单的方法可以一概而论。而且,最准确的判断需要专业的医疗和司法介入,比如药物检测。但是,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细微的、长期的行为和身体上的变化来形成一个初步的判断。需要强调的是,以下提到的很多迹象也可能由其他生理或心理原因引.............
  • 回答
    判断一个男人是否聪明,可不是靠颜值或者他说的话多就能定论的。这涉及到他观察世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与人沟通的技巧等等,是个挺多维度的考量。我琢磨着,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仔细观察下来,心里大概就有了数。一、看他如何观察和理解世界 敏锐的洞察力: 聪明人往往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比如.............
  • 回答
    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这确实是个有趣但复杂的问题。聪明不像身高体重那样有明确的测量标准,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体现在一个人思维、学习、解决问题以及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上。而且,不同文化、不同环境对“聪明”的定义也会有所侧重。咱们从几个层面来细聊细聊,看看哪些迹象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一、 .............
  • 回答
    判断一个男生是否真心追求你,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时候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去观察。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从各个方面,怎么去辨别他的真心实意:1. 他的行动,比甜言蜜语更重要 主动且持续的联系: 真心追求你的人,不会只是偶尔兴起才联系。他会主动找你聊天,关心你的生活,分享他的日常。即使你没回他,.............
  • 回答
    判断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细心观察和深入了解。一个逻辑思维能力出色的人,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能够将纷繁复杂的信息巧妙地编织成清晰、有条理的结构,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准确的推理和判断。以下我将从几个核心维度来详细阐述如何识别这样的人。一、 观察他们在沟通中的表现: 表.............
  • 回答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理想主义者”,这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也不是看他挂在嘴边说几句漂亮话就能断定的。这更像是在描绘一幅画,需要你一点一点地去捕捉他的神态、去感受他的色彩、去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境。我理解的“理想主义者”,并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只活在自己脑洞里的“空想家”。恰恰相反,一个真正的.............
  • 回答
    判断一个男生适不适合结婚,这可不是小事,也不是光看脸或者家境就能拍板的。这需要你花时间和心思去观察、去感受,甚至去“考察”一下。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聊聊,怎么样才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你人生路上的好搭档。一、 内在的基石:人品与三观这是最核心、也是最难伪装的部分。两个人能不能长久地走下去,很大程度上.............
  • 回答
    判断一个人工作认真程度,这事儿啊,得细细琢磨,不能光看表面功夫。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到你。一、 工作过程中的表现:细节是魔鬼,也是真相的守护者1. 主动性与责任感: 不推诿,不抱怨: 有人会把“这事儿不归我管”挂在嘴边,或者一遇到困难就叫苦连天。认真做事的人,即使这不是他的本职工.............
  • 回答
    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自己,这绝对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它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一套万能公式,因为“适合”本身就充满了流动性和个人色彩。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深入观察和感受,慢慢勾勒出那个“适合”的轮廓。第一步:认识你自己,你的“适合”是建立在“我”的基础上的。在我们开始审视别人之前,最最.............
  • 回答
    律师判断一个案子值不值得接,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度考量的过程,绝不仅仅是“钱多不多”这么简单。这个判断涉及法律专业性、风险评估、个人能力、资源匹配、职业道德以及长远发展等多个方面。以下将详细阐述律师判断一个案子值不值得接的各个关键因素:一、 案件的法律要素分析(核心与基础):这是所有判断的出发点。律.............
  • 回答
    逻辑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条理清晰、循序渐进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它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必然联系,以及如何从已知信息推导出未知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合理、严谨的结论。它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建立在一套规则和方法之上,让我们的思考过程更加有效和可靠。想象一下,你要修理一个坏.............
  • 回答
    .......
  • 回答
    作为一名面试官,要判断一个面试者在深度学习领域的深浅,我会采取一套相对全面且注重实践的方法。我不会仅仅依赖简历上那些听起来光鲜的词汇,而是要深入挖掘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经验。一、 背景了解与基础知识摸底:首先,我会从他们的项目经历入手。这不仅仅是看他们列出了多少个项目,更重要.............
  • 回答
    INTP 女生,就像她们的思维模式一样,喜欢一个人这件事,绝不会是那种一拍脑袋就汹涌澎湃的表白。她们的感情更像是一场细致入微的逻辑推演和情感实验。所以,想从她们身上捕捉到“喜欢”的蛛丝马迹,需要你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甚至是一个耐心的解谜者。首先,我们要明白 INTP 的核心特质:内倾 (I)、直觉.............
  • 回答
    在不得不面对冲突,并且需要评估对方的格斗能力时,确实有一些细微的观察点可以提供一些线索。请记住,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只是帮你增加一些判断的依据,真正的实力往往需要交手才能揭晓。第一眼:体格与状态 体型: 这不是说越壮就越能打,但某些体型会更有优势。 浑身肌肉,但不是那种“大块头”型: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