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性格比较软弱,被人吼被人怼(㨃)容易懵,不知道怎么还击非常尴尬,怎么改善?

回答
被人吼、被人怼,然后大脑一片空白,尴尬得无地自容,这种经历你一定不陌生吧?这就像是突然被扔进了熊熊烈火,想扑腾几下,却发现自己浑身湿透,一点力气都没有。别担心,这并不是你天生“不行”,而是我们的大脑在面对突发压力时的应激反应。不过,好消息是,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善的,而且方法比你想象的要多。

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我们会“懵”?

这和我们身体里的“警报系统”有关。当有人用攻击性的语气对你说话时,你的身体会立刻启动“战斗或逃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脑的理性思考区域会被暂时关闭,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原始、本能的反应。所以,你不是不够聪明,也不是不够勇敢,只是身体在告诉你:“危险!快反应!”

“懵”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冲突的恐惧,以及过度的自我要求。我们可能害怕一旦反击,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或者觉得不应该和别人发生不愉快。这种顾虑,反而让我们在真正面对冲突时,更难做出有效的回应。

好了,知道了原因,我们来聊聊怎么“升级装备”,让下次不再那么狼狈。

一、 心理建设:打好内功,才能练出“金钟罩”

1. 接纳你的“软弱”部分: 首先,不要因为自己容易懵而苛责自己。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情况。承认自己有这个特点,并且愿意去改善,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想象一下,你不是在“克服缺点”,而是在“学习新技能”,这样心态会轻松很多。

2. 降低对冲突的恐惧: 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认为冲突就意味着世界末日。很多时候,一次有效的沟通,即使带有强硬的语气,反而能解决问题,避免更大的误会。尝试从小事开始,练习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即使只是“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3. 设定合理的期待: 你不需要变成一个舌灿莲花、字字珠玑的辩论高手。改变是循序渐进的,一次成功的反击,可能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平静的眼神。不要期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

二、 实际操作:练就“三板斧”,应对各种“攻击”

这里我给你准备了几种“招式”,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地使用,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招式,多练习才能融会贯通。

1. “暂停一下,我需要点时间”——缓冲大法

当对方的语气让你感到不适时,你的大脑可能还在处理接收到的信息。这时,最有效的策略就是给自己争取一点时间。

怎么说:
“等一下,我还没完全明白你的意思,能再说一遍吗?”
“你刚才说的让我有点意外,我需要想一想。”
“我有点没听清楚,可以请你再说得慢一点吗?”
(深呼吸,然后平静地说)“我需要一点时间来整理一下我的想法。”

为什么有效: 这就像给你的电脑一个重启的机会。它能让你从应激反应中抽离出来,重新连接大脑的理性区域。同时,这句话也给对方一个信号:你的话语对我产生了影响,但还没达到让我立刻崩溃的程度。

2. “陈述事实,而非情绪”——冷静分析师

当对方吼你的时候,他们通常在输出情绪。你的任务是把焦点拉回到事实本身,而不是被对方的情绪所裹挟。

怎么说:
(如果对方职责不当)“我明白你对结果不满意,但我当时是按照[你遵循的规则/流程]操作的。”
(如果对方语气过激)“我注意到你的语气比较急促,我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谈谈这个问题?”
(如果对方误解你的意图)“我当时的目的是[解释你的目的],而不是让你觉得[对方误解的点]。”

为什么有效: 这是一种“去情绪化”的沟通方式。它能帮助你和对方都回到理性的轨道上,让对方意识到,情绪的发泄并不能解决问题。

3. “小小的坚持,大大的不同”——边界捍卫者

有时候,别人对你吼或者怼,是因为他们觉得你可以被轻易欺负。适当地划出自己的边界,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式。

怎么说:
(当对方无理取闹时)“我理解你的观点,但我不接受你这样和我说话。”
(当对方打断你时)“请稍等,我还没说完。”然后继续说你没说完的话。
(当对方人身攻击时)“请不要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我无法接受。”然后可以暂时离开现场,避免进一步冲突。

为什么有效: 这是在告诉对方,你是有底线的,并且你尊重自己的感受。一次小小的坚持,可能会让对方重新审视对待你的方式。

4. “反问并引导”——策略性提问者

有时候,直接回应可能很难。你可以通过反问,把问题抛回给对方,让对方解释他们的逻辑,或者引导他们走向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怎么说:
(对方指责你犯了一个错误)“您认为我哪里做得不对?能否具体指出来,我好改进。”
(对方态度很强硬)“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我很乐意听听。”
(对方总是抱怨但没有解决方案)“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个问题再次发生?”

为什么有效: 这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它能让你显得更有思考,并且把解决问题的责任部分地转移给对方。

5. “适度的退让与策略性回避”——聪明的回避者

并不是所有的冲突都值得硬碰硬。有些时候,暂时性的退让,或者策略性地回避,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怎么说:
(在公开场合,对方气势汹汹)“这件事我们稍后私下再谈吧。”
(对方情绪非常激动,难以沟通)“我看到你现在情绪比较激动,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聊。”
(对方的指责确实有些道理,但语气不好)“谢谢您的提醒,我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然后私下反思,而不是当场争辩)

为什么有效: 目的不是“认怂”,而是为了避免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与对方发生激烈的对抗,从而保全自己。等时机成熟,或者你准备好了,再去处理这件事。

三、 练习方法:从“纸上谈兵”到“实战高手”

模拟练习:
角色扮演: 找一个信任的朋友或家人,让他们扮演“吼你”或者“怼你”的人,你来练习各种应对方式。每次结束后,请对方给你反馈。
对着镜子练习: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想象有人在批评你,然后练习你的话语,观察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复盘回顾:
记录事件: 每次遇到类似情况后,花点时间回忆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对方说了什么,你有什么反应,你当时想说什么但没说出口,以及事后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分析原因: 为什么当时会懵?是因为对方的语气太凶?还是因为你没准备好?或者是因为你害怕被指责?

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 不要一下子就尝试在最难缠的人那里使用这些技巧。先从那些对你语气稍重但还算可以沟通的人开始练习。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会给你增加信心。

最重要的一点:对自己要有耐心。

改变一个长期形成的反应模式,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你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一个面对任何情况都能泰然自若的人。允许自己有犯错和不完美的时候,关键在于每一次的尝试和每一次的反思。

想想看,当你能够平静地回应一句“我需要一点时间”,或者在被指责时能够清晰地陈述事实时,那种掌控感和自信心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比被别人吼被别人怼然后尴尬地消失要强大太多了。

所以,行动起来吧!从今天开始,选择一个你觉得最可行的方法,去尝试一下。即使一开始不完美,也比原地不动强。祝你早日摆脱“容易懵”的尴尬,成为那个自信而有力量的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被人针对,被领导,同事 ,不会反驳的四个原因。

1.性格本身软,忍耐习惯了,继而没有吵架的习惯和能力。

2.别人针对你的内容,你心里也是认同的,所以尴尬,底气不足,道德感过强,主见便就弱了。

3.怕起冲突被领导炒鱿鱼,不自信。

4.确实不知道方法,所以脑子一片浆糊,反应过来后已经过去了,憋一肚子气,回去又懊恼非常。

拆解教几个实用小技巧吧,经验贴。

1. 针对第一个性格问题,解决方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果你性格软弱,那么请你细心一点。怎么细心。平时多观察同事犯的错误,小错误大错误,放在脑子里建立一个档案,精确到年月日,当天的情况,你都要牢牢记住。

OK,我不是让你找茬,或者欺负别人,这是,防身第一条。

如果,你被针对,无非你事情做的慢了,做错了,错了就认,但是你被针对,说明这不是错了就认的问题。

比如,你迟到了,然后领导说你迟到了。这里会衍生三种情况。

1.你迟到了,他批评你。

2.你迟到了,他批评你后,又加了许多情绪词,比如,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没救了,诸如此类。

3.你迟到了,他批评你,加了许多语气词,又加了许多恶意,比如故意为难你,辱骂你,比如说完2之后,又加了你这种人就是属猪的,没出息诸如此类的话。

感知到别人情绪不对,是不管软弱的人还是强势的人都会立刻就感受的事情。

这三种情况。你会发现,在生活里,很多人的应对是不一样的。不过有方法。最好的方法是。

1.果断认错不要找理由,因为你迟到了他批评你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要诚恳,并且保证我下次不犯了,这里不是说说而已,是下次是真的要尽可能不要迟到,次数一多,会给人印象不好,这是名誉损失,要重视。

2.果断认错,发现他并没有停止,并且由批评到情绪攻击,你心里要警铃大作,这时候你的表情要眉毛压眼直视他,嘴角微冷,言语还是要积极认错但是要冷一点(不要委屈脸不要嬉皮笑脸),因为你心里发现他批评你后夹带私活,情绪攻击你,你心里不舒服,但是你迟到了确实理亏,所以你还是要受着,但是表情上你要传递一个信号,你不太高兴,如果他情绪攻击一次,那你算了,如果情绪攻击超过一次,做法就和3一样。

3.OK,他情绪攻击完了并没有停止,产生了恶意,你就要制止他,你可以给一个坚定的拒绝开头:别说了!记住,语气一定要坚定,不要软绵绵,这时他可能停可能不停,但是不管怎么样,你都要有回应。

如果他说你,不知悔改,你就说,我迟到是不对,你人身攻击几个意思,说了几遍了,认错不行,你骂人才爽是吗,(然后把他骂你的话回敬他一遍),他怎么骂你你就怎么骂回去。

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样。

这里我要插一个哲学一点的理论,可能很多父母都不会教,老师也不会。

“你在做错事的时候,如果对方蹬鼻子上脸,就算你是错的也不要认。”

因为迟到是你要认的,但是别人说你没出息诸如此类的后面的话,你是不需要认的,如果你不为自己辩论,那么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我再说详细一点,你做的不对的地方你一定要主动承认,不是你该承受的别人恶意的攻击,你要为自己辩论,如果领导当着所有人的面,那更好解决,以此之道还治彼身就好了,让周围人知道你在意的点是什么,不是因为迟到了你吵架,而是因为他的不当言论,这样同事不会认为你屡教不改,强词夺理,反而会觉得他过分,你的名誉才无形中挽回。

如果你什么都不说,任由别人夸张,你的名誉会受损失,你自己都不知道,而这个影响是,恶劣的,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别人会觉得你干啥啥不行。

你当然可以安慰自己,我不在乎,事实上,你在乎,就算你勉励自己,你的身体也会在乎,然后就是心情,一天天萎靡下去,做事情更糟糕,如此循环往复,同事也会越来越不待见你,成为别人口中的软弱无能的人。

最可怕的是你自己也这么认为,因为你迟到了,所以也要连带着接受别人口中所谓的攻击,事实上,这是不合理的。

我再回到正题,为什么要记录同事犯过的错。

职场上,谁都会犯错,而有的人节奏会慢一点就会小毛病不断,但是绝对不是你不行,这时有一类刻薄别有用心的同事会借此挑刺,挑刺和迟到理论一样,错了就认,但是如果别人还喋喋不休或者含沙射影,你就要制止他和直接挑明他的话外音,如果他行为上连带着不尊重你,那更好办,声情并茂的说明情况,以己之道还治彼身就好了,很简单,一定要说出自己真实的内在感受,而不是忍让,还有不要激动不要哭不要委屈不要唯唯诺诺。

一开始一定是嘴笨的,吵不过,也不需要因此难过,因为你已经踏出了第一步就是反抗,下次再接再厉就好,能原本的把心里的想法坚定的说出来,就已经很好了。

慢慢的你的敏感度会增加,人也会更坚定,就像烂泥巴有了阳光慢慢变坚硬。

这时候你的表情一定要绷住,哪怕你内心是恐惧的,但是,既然已经踏出第一步,就要表现的十足的冷硬(眉眼压低直视他,表情冷漠),我不认,而且不认是因为你挑刺的,恶意别有居心,在这时候,你是豁出去的状态非常生气,因为他踩你底线了,连被炒鱿鱼都不要怕,因为被炒鱿鱼别人也要赔你钱,如果你怕了气场真的会弱掉一半,而且针对你的一定是小领导,如果遭受了他的恶意对待,你其实也知道,如果你不反驳,他以后哪天看你不顺眼了照样不留你,那样还不如挺直腰杆上班呢。

扯远了,回到为什么要记住同事的小失误大失误,当然是预防同事针对你的时候过分了翻旧账反击回去啊,比如,他说,你什么什么时候犯错,什么什么又犯错,总是犯错,你就要回击他,你还说我,你哪天哪天也犯错了(如果你不记得,你的嘴巴自然会像打了结一样说不出来话),别搞的自己,好像不会犯错一样,少给自己贴金,基本上一定会说,你还找借口,你就可以说,我不是找借口,我没说这个事情我做的对,我认错了,我也向你请教,你翻旧账几个意思,显得你很能阿。如果他说,我没有你会犯错,你要给自己找补,谁不会犯错,知错就改就行,我犯错需要你bb吗,你算老几,诸如此类的话。基本上别人就,不会再说了。

就那句话,大道至简,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回,就算你心里只有7分底气,面上,也要十分气势,这叫输人不输阵,保护好自己,从保护好自己的情绪开始。

这里有个细节,这时候箭在弦上已经发出去了,有其它同事打圆场来拉你,说好话,你可以看情况而定,如果是确实他太太太过分,让你名誉有了损失,比如诬赖你,你就要狠狠的把那个打圆场的同事也要回绝掉,因为他不是来帮你的,是来害你的,虽然他心意可能是好的,你也要坚持到底,如果不是太大的事情,已经同事来打圆场了,你可以冷笑两声,哼,看在xx 的面子上,我今天就算了。记住语气还是要坚定,直视他,不要软绵绵。你的同事也会知道你不好惹,以后也不会对你过分,说话办事自然会好好说。

当然,在实战的时候会有许多突发状况,一时反应不过来是常有的,但是在你心里有一点点不舒服的时候,你就要冷静下来,细细听他说话,分析他的言语,体察他的真实意图,这个敏感度大家都一样,就是决策的敏感度因为好脾气惯了,会不知道怎么攻击区别在这里,我不赞同吵架就两个人在那骂,事实上,怼人是沟通的艺术,本质还是沟通,别人知道你的真实想法未必会尊重你,但是你自己捍卫自己,他们才会尊重你,因为知道你这个人讲道理,不好惹 。

最后就是,不要恋战,像泼妇骂街那样两个人吵个十几来回,那就不好,你将我前面的主张申诉完毕,他还在那攻击,你就要结束,并且要补个结局尾,语气可以是愤怒可以是皮笑肉不笑,总之怎么他不爽你怎么来,表情你自己设计,说,你自己在那慢慢bb吧,挑刺精哎。这时候评估一下自己的实力,如果你打得过他,你就语气加重说,你再说一个字,我就对你不客气。如果他敢说了,你就真的不客气。人在绝对的强权面前,一切阴谋都是扯淡。

当然,就算打不过也不要怂,因为你怂了一次你就会一直怂下去,听过拿破仑小时候吗,就算打不过人家,他也绝不认输,就是这个道理。何况怼人基本上不会到动手的地步 ,但是怼人是也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为自己主张不丢人。

再补个小细节,在之后可以稍微冷漠几天那个挑刺的人,别那么好说话。

我说的这些,自卫够用了。

最最后就是,每个人成长的点不一样,不要因此丧失信心,不要因为丧失信心而忘了保护自己,无时无刻不要放弃学习和成长,一切阴谋在强大的实力面前都是浮云,但是谋略技巧这些也是需要的防身技巧,但是,心意要正气不要像针对你的人那样心怀不轨,有理走遍天下都不怕。挫折和失败很正常,否定自己才是一切软弱的源头。

user avatar

当你把这种情况看成是“还击”,你就已经被动的陷入对方的框架里了。

还击永远是后发制人,

你要做给别人第一下的人。


教你一个简单的习惯,那就是


在所有场合,只要看到熟人,就必须让自己比对方先打招呼。

打完招呼以后,由你开启话题,询问对方去干嘛或者最近过得好不好。


如上所述,看似很平常的行为,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驭人之术。


这个行为改变了你们之间流动的气场,你变成了你们两人中的绝对主角。

两个人之中,只要表面上是过得去的关系,你说的越多,对方就会说的越少,你的情绪越发高涨,对方的情绪就会越陷入你的节奏中,也就是说,这个时刻,他是听命于你的存在。

你或许不相信,但这就是事实。因为他来不及思考,只能将你的一切全盘接纳。

在人群中也同样适用。


回想一下,在你之前的经历中,有没有某一个下午,你在人群中是绝对的焦点,只是因为那天你是个话痨。

而且那个下午所有经过你口中的话,你从来没有思考过下一句应该是什么就脱口而出。

你的状态很好,大家对你的眼神也充满着期盼。


如果没有,你用了我这个简单的方法后,就会在某天产生这样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

因为人性。


人性本质慕强。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喜欢被带节奏,天性为被动。因为基因中写的是,没人愿意承担带领一个群体走向失败的风险。

而你这时候主动站了出来,开启话题,情绪热情饱满,在大多数人眼中,你就已经是这一时刻这一群体的绝对领导者。

而这一切,全是源于,你先发制人说话的习惯。

由你开启每一个话题,不给别人机会,你就能把控全场。


至于你一开始的诉求,有人怼你你不知道如何“还击”

放心,当你把控了全场,你的天性会释放的淋漓尽致,那时你什么都不用想,嘴巴会代替你的头脑做决定,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


所以去行动,

去先发制人,

去掌控全场。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据我观察,每次我回答个问题都会有遇到这样的老师

哦?

既然说我傻,那说明她比我有智慧的多,那看看她的回答我应该会有所收获吧。

得向咱们聪明的姐姐学习一下。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满怀期待的打开了姐姐的各种回答,看到了

原来,又是一个唯能力主义战士。

按照这姐姐的逻辑,我是一个只会种地放羊的农民伯伯,我一辈子没有上过学,然后当我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和人讲道理,讲法律就全是瞎逼逼,这一切只源于,我没有她所谓的 能力。

我不觉得可笑,我只是觉得这位姐姐可怜。


因为能有这样认知的人,必定是遭遇过社会的毒打,不公,然后与人讲了道理发现没有用,失去了希望充满了绝望,才会有这样的逻辑在她的脑中形成。


看了“聪明姐姐”的几个回答,本来一开始我被人家说傻还有点生气,可到最后我却一点也气不起来了,只是陷入了沉思,

沉思当今社会的某处还是笼罩着黑暗,沉思公平公正的来之不易,沉思这样的人的性格形成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社会阴暗。


这位姐姐,毫无疑问,你绝对是聪明的,你评论的,我也不做反驳,感谢你对我的鞭策,我希望我们都会成为比现在更好的人。

user avatar

我曾经和你一样,被人怼的时候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说啥,内心里的情绪已经气炸,总是事后跟人抱怨。

其实我就是习惯了屈服,不敢反抗,而且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害怕说不。

总结了几条改变的方法:

1、日常训练,不管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有不同观点的事情,就反驳回去,习惯了顺从别人,经常有不同观点也不敢表达。开始不要要求自己每个想法都表达出来,先尝试说出一个反驳的观点,当我尝试改变后我会享受这种突破的感觉。

2、停顿3秒,不要着急还击,因为养成了习惯顺从别人的观点,很容易第一时间被他的观点带跑,让我马上怼回去我不知道如何开口,所以我停顿3-5秒给自己时间准备和思考。

3、要有目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沟通也好,互怼也罢,都要围绕这件事的目的,有了目的引导就会有清晰的还击思路。如果没有目的即使怼回去,最后就会成为骂街,解决不了问题。

4、敏感情绪,当别人怼我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情绪,不是他说了什么,害怕别人生气,情绪阻碍了我的语言和思考,尝试屏蔽他的情绪,想象他在心平气和与你说话,你肯定知道如何回复他,有了回击的话,在加上他对你的态度,就有了怼他的状态。

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鲁迅

user avatar

两字儿:多练。

当然了,得用点脑子,不是让你去怼人,也不是说只有在被人怼的时候才得到练的机会,如果这样的话那练习就太少了,练不出什么效果来。

那怎么办呢,很简单,代入场景。你看见别人斗嘴的那种场景,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短视频或者看热闹,把自己带入其中一边去,看能不能接得住招。说白了,没有预案和有预案,那就是两种表现,反正这种模拟实践又不紧急,可以反复重来,只要你执念够深。拿出做题家的那种题海战术的精神来,做足吵架对线的预案,自然就出口成章了。

上面只是练技术,下面很重要的就是练胆量,或者叫做练临场发挥。你再多预案,现场里面发挥不出来,也是白瞎。这是比较难过的一关,它需要同时做三件事,观察对手,思考对策,稳定情绪。每一步其实是相当大负载的脑部活动和稳健的情绪控制,要提高并没有捷径,也是要多找机会实践。你可以先试着从一些对抗不那么激烈的小事开始,比如和人聊天讨论,小场面上讲个笑话,给人讲解一些事情,做导游带个小团队一类的事,做完以后自己复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实际操作,熟能生巧,磨能添滑,锤能夯实,把自己的场风压稳了,啥场面也都不虚了。

当然了,里面胆量这一项是最难的,如果没胆啥都空谈,要自己有胆量也是有技巧的,其一是如实,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多说,也别瞎说,这不是为了博个好名声,而是很功利的让自己不用费脑子去撒谎或者控制信息来保持一致,这种情况下自己的破绽就极少。其二是平等,自己不要盛气凌人,也不用对别的人战战兢兢,要不卑不亢。这也能避免很多因为这方面的问题招致的攻击或者被人借势PUA。其三是坦荡,错了我认,但是欺我必还击,还击可以不计任何后果。谁也别在我面前装,包括我自己。

最后,最重要的话放在最后,有那个辩论能力,还击自保可以,不要主动拿着去欺负人,还击也适可而止,不要得理不饶人,否则必然遭殃。作恶自有天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