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8-19 赛季西班牙国王杯半决赛次回合巴萨 3:0 击败皇马打进决赛,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回答
1819赛季国王杯半决赛次回合,巴塞罗那在伯纳乌球场以3比0完胜皇家马德里,昂首挺进决赛。这场胜利,尤其是在客场完成的零封,对于巴萨来说无疑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之战,也再一次证明了他们在国家德比中的统治力。

回看这场比赛,几个关键点值得深入剖析:

战术博弈与关键时刻的部署

这场比赛并非简单的一边倒,在比赛的某些阶段,皇马也展现了他们的进攻意图。然而,巴萨在整体的战术执行力上显得更为成熟和稳定。恩里克(当时巴萨主帅)的部署相当到位,尤其是对皇马中前场的逼抢和限制,让皇马难以在中路打出流畅的配合。

比赛的转折点,或者说巴萨奠定胜局的关键,在于他们抓住机会的能力。上半场双方互有攻守,比分僵持,但巴萨在下半场开局阶段就抓住了机会。苏亚雷斯那个决定性的头球,可以说是对皇马防线的一次有力打击。这个进球不仅打破了僵局,更重要的是在客场取得了领先,极大地提振了巴萨的士气,同时也给皇马的心理造成了沉重打击。

而随后那个略带争议的乌龙球,虽然是对手的失误,但正是巴萨持续施压、不断寻找机会的结果。皇马的瓦拉内本想破坏巴萨的进攻,结果却将球碰进了自家大门。这种“运气”往往是留给准备充分的球队的。

最后的那个点球,苏亚雷斯再次挺身而出,稳稳罚进。这个进球彻底杀死了比赛的悬念,也完成了对皇马的“帽子戏法”。苏亚雷斯在关键比赛中的这种决定性表现,正是他作为顶尖射手的价值所在。

球员个人表现的亮点

除了比分之外,球员们的个人表现也为这场胜利增色不少。

苏亚雷斯: 毫无疑问,这场比赛的头号功臣。他不仅打进了两粒进球,为球队锁定胜局,更在比赛中展现了他作为前锋的全面性。他的跑位、卡位、以及为队友创造机会的能力,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身上的那种永不放弃的斗志,也感染了全队。

梅西: 虽然本场比赛没有直接进球或助攻(那个乌龙球也源于他的威胁传球,可以说是间接参与),但梅西在场上的作用依旧无可替代。他的牵制、他的跑动、他的传球视野,都在不断地给皇马的防线施加压力。他吸引了对方多名球员的注意力,为队友的突破和得分创造了空间。可以说,梅西在场,巴萨的进攻就有了灵魂。

中场控制力: 布斯克茨、拉基蒂奇和比达尔(或者根据当时具体出场情况,可能是其他中场球员)在中场的拼抢和控球,也为巴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他们有效地限制了皇马在中场的组织,并且在攻防转换中展现了出色的效率。

后防线的稳固: 尽管皇马也在努力进攻,但巴萨的后防线在那场比赛中表现得相当稳健。皮克在后防线上依旧是定海神针,而其他后卫的配合和补位也做得非常到位,成功地抵挡住了皇马的几次威胁。

历史意义与对两支球队的影响

这场3比0的胜利,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比赛胜利,它承载了更多的意义:

复仇与扬眉吐气: 在之前的对决中,尤其是一些关键时刻,巴萨可能承受过皇马的打击。这场在伯纳乌以如此悬殊的比分取胜,无疑是对过往失利的最佳回应,更是对巴萨球迷的极大慰藉。

主教练的成功: 对于当时的巴萨主帅来说,能够带领球队在客场零封击败皇马,是其执教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不仅巩固了他的地位,也为他在诺坎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皇马的打击: 对于皇家马德里而言,在主场被对手以这样的大比分击败,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这不仅影响了球队的士气,也可能引发外界对球队整体实力和未来走向的质疑。对于当时正处于调整期的皇马来说,这场失利暴露了他们的一些问题。

总而言之,1819赛季国王杯半决赛次回合巴萨3比0击败皇马的这场比赛,是一场战术得当、球员发挥出色、并且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经典之战。巴萨用一场近乎完美的客场表演,向世界证明了他们依旧是那支令人胆寒的球队,也为自己赢得了争夺奖杯的资格。这场胜利不仅仅是比分上的胜利,更是精神上的巨大鼓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皇马缺了C罗镇场后负面效应集中爆发的一场比赛。

相持甚至是优势局面下,连续把握不住机会,中场老化导致被对手严重限制,后场防守在面对对方突然爆发的攻势时乏力,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简单来说,可以认为是莫德里奇被巴萨成功“兑子”。

前场的维尼修斯和助攻的雷吉隆错失良机,对拼尽全力提携末学后进的老臣子打击相当大。这种打击不来源于“竖子不足与谋”,而是来自新老之间的技战术以及资源输出,没有在合理的时间节点搭配好并获得合理的收益。

这样的良性结合与合理输出,加上获得合理结果的比赛能力,本应该是一支强队在比赛当中最优秀的表现。

巴尔韦德为什么死都不肯轮换苏亚雷斯,道理也在这里了。登贝莱全场比赛就闪了两闪,苏亚雷斯立刻抓住一个机会破僵;另一闪是登贝莱自己右路传中造成了瓦拉内的乌龙。而苏亚雷斯的另一个机会是单挑卡塞米罗造犯规,成功率100%。

一名值得信任的顶级南美进攻球员,除了稳定的进球率,更难能的是破局能力。尤其年龄偏大、自身状态不好的时候,关键局还能凭借个人能力找到并把握机会,镇场效应非比寻常。梅西如此、苏亚雷斯亦如此。

另外,梅西这场比赛还没有发力——个人认为他希望将更多的比赛体能保存到周日凌晨的联赛国家德比。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球时也存在这样的感觉。如今梅西的位置不仅是往后靠这么简单,他还会更多地利用自己无球选位的能力,寻找更多空位射门的机会,加上有球时候的存在感,以及超出同行一大截的进攻选择,经常可以催化某一侧的攻势。

除了前锋没有持续稳定的进球能力确保转化场面优势,皇马“三后腰”当中两名主力本赛季状态严重下滑,是银河战舰现有阵容比赛中容易失控的第二个问题。首当其冲就是莫德里奇老化。他其实从上个赛季开始已经出现奔跑和传球下降的趋势,只不过不是关键比赛就体现得不明显,何况当时还有C罗刷比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过分损耗,加上目前皇马前场进攻转化力太低(简直是过分低),导致莫德里奇的控场、回追、抢断、拦截不在相当长的时段内具备高容错率,以至于右路攻防两端的质量下滑一大截。我虽然粉他到极致,但必须承认他现在是皇马中场最大的命门之一。

要命的是,这场比赛他还要盯防梅西。克罗地亚大爷再也不是2016-2017赛季国家德比首回合那条半场贡献11次拦截的大腿,而且几乎过半断球都是从盯防梅西获得的收益。

梅西持球带走了莫德里奇的防守位置,再把球传出来,苏亚雷斯和登贝莱再向两个边路一分、一提速,皇马后防线立刻会陷入只有三人退防(雷吉隆或者卡瓦哈尔回不来)加上一个卡塞米罗补位的难堪境地。苏亚雷斯找犯规的点球就是这样来的。


如果只有莫德里奇下滑,那也还好说,把租借的科瓦契奇弄回来打首发就好了。但29岁的托尼·克罗斯本赛季跑动能力也跟着下降,这个就太要命了。德国大爷本身就不善于高速攻防转换下的拉锯奔跑,更多地是无球卡位、协防拦截夹击、断球,随着对手打皇马反击时在肋部的持续提速,加上跑位的传切,克罗斯无论在横向还是纵向上拦截的效果,根本不足以在本方攻转守的初始阶段建立防守线。

进攻组织上,托尼·克罗斯尽管有视野和精准的传球质量,也很难像以前那样,润滑皇马的进攻——没别的原因,皇马这个赛季有大量新人顶上,队友跑位的节奏、无球位置的选择、持球能力呈现明显的差距,都会导致克罗斯的组织效果打折扣。

本场比赛皇马对体能的分配也很成问题,前60分钟优势异常明显,不仅在中场和巴塞罗那互爆,维尼修斯更凭借本泽马的支持、克罗斯的传球、雷吉隆和卡塞米罗的防守,从边路打得巴萨防线狼狈不堪,但他的进攻只开花不结果,还缺乏和右路的联系;巴斯克斯所在的右路又被巴萨集中资源以高位逼抢压制,双方都是三中场,皇马丢球之后,前卫线身后的开阔地带很容易就被巴萨的传切配合找到,这个时候又会陷入快速退防。

作为国家队队友,拉基蒂奇对莫德里奇的看管也颇为成功。他付出了大量体能陪跑,和布斯克茨限制住了莫德里奇和克罗斯的呼应,以至于中路进攻要通过卡塞米罗来组织;皇马右路进攻(巴萨左路防守)的时候,罗贝托在边前卫位置上和阿尔巴一起针对巴斯克斯,想要助攻的卡瓦哈尔由登贝莱或苏亚雷斯拉边限制,这样的限制战术成为本场比赛局部攻防的胜负手:

右边路巴斯克斯和莫德里奇、卡瓦哈尔传切受阻,皇马的进攻就要回到中路;

中路莫德里奇被拉基蒂奇、布斯克茨限制,那么本泽马回撤,莫德里奇拉开,卡塞米罗和克罗斯组织,三后腰的呼应就打不出来;

左边路维尼修斯单纯内切和到三角传中效率低,只能选择回传,但回传很多时候只有克罗斯和雷吉隆两个接应点,因为莫德里奇在中路被布斯克茨和拉基蒂奇轮流陪跑;

一旦被断球,巴萨通过传递找梅西、登贝莱、苏亚雷斯当中任意一个点,多数会首先找梅西,这时莫德里奇如果在盯防梅西,立刻会被带丢防守位置;

无论通过传切走哪一边,甩开莫德里奇和克罗斯,基本就破解了三后腰的防守,甚至可以看到罗贝托或者登贝莱高速越过中圈进逼皇马三十米区域——这场比赛登贝莱凭借“苏亚雷斯在哪边那我就去另一边”的本能跑位,创造了两个进球。

皇马的换血不可能像巴萨那样,只要梅西存在,进攻水准就不会断崖式下滑。就算赛季末吃进新的超巨镇场——说句难听的,这位超巨和梅西在一整个赛季的斗法中倘若不能呈现平分秋色的水准,还是无法让皇马回到正常水平线。

维尼修斯就算有着可以和内马尔平起平坐的实力,他成长的路还长着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