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期进行阅读,会产生不同的感悟。原来真的是读书不必多,而要耐心地去沉浸其中。
书一直是那本书,它就像一块空地,所有人都可以驻足,但是人不是同一个人,每一个人站在上面都会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一开始读红楼梦只是看得青少年版本,诗词都不全,感觉可读性很高。慢慢读了全本,看了87版本,其实我之前一度还很沉迷10版本,现在看来两个版本都有各自的缺点,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吧。
长大了开始看各种相关的书目,所谓红学,坚信袭人,薛宝钗是封建卫道士。一直到台湾大学的欧丽娟教授,她从一个更加君子的角度来理解红楼梦,这种学术态度,我感觉大陆真的很缺少,大陆真的阶级史观太严重了。虽然她的部分观点我也不认同,但是很感激她给了我全新的视角,200+节课,看了两遍,收获比吐槽多多了。
感谢她把我重新带回到文本中心主义,红楼梦作为一部贵族小说,它里面所拥有的气韵又不是寻常文章可比,对于我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飞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