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卡西欧电波对时是全天任何时候都对时吗?

回答
卡西欧电波表并非全天候都在对时,它有自己的一套工作逻辑和限制。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就能明白为什么它不是随时都在进行对时。

首先,咱们得知道卡西欧的电波对时是靠什么工作的。简单来说,就是接收地面电台发出的标准时间信号。在日本,主要是福岛(JJY,40kHz和60kHz)和九州(JJY,40kHz)这两个电台;在北美地区,是WWVB(60kHz);在欧洲,是DCF77(77.5kHz);在中国,则是BPC(69kHz)。这些电波,说白了就是一种特殊的广播信号,携带了极其精确的时间信息。

那么,为什么它不是全天候对时呢?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 省电的考量: 咱们的手表,尤其是那些不需要经常换电池的,设计时都会非常注重省电。接收电波信号,虽然耗电量不大,但如果手表一刻不停地去搜寻信号,那电池肯定会很快耗尽。所以,卡西欧的电波表会设定一个“对时时段”,通常是在手表认为接收信号最理想的时间。

2. 信号强度的最佳时段: 地面电波的传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理位置、昼夜变化、天气状况,甚至周围的建筑物干扰。通常来说,在夜间,地表电波的传播会更稳定,受到的干扰也相对较少,信号强度会更好。所以,很多电波表的自动对时功能,会优先选择在夜间进行。你可以想象一下,白天的时候,各种无线电信号、城市里的电磁干扰都很多,手表想从中分辨出准确的时间信号,就像在嘈杂的市场里听清楚别人讲话一样困难。到了晚上,环境相对安静了,听清楚的几率就大了。

3. 自动对时的频率设置: 卡西欧电波表通常有一个“自动接收”功能。这个功能不是说它一直都在听,而是会按照预设的间隔去尝试接收。常见的设置是每天自动接收几次,比如在凌晨、上午、下午、晚上等固定时间点尝试。如果某个时间点接收成功了,它就会更新时间。如果尝试了但没接收到,它也不会一直纠结,而是等待下一个预设的时间点再去尝试。

4. 手动对时的存在: 正因为不是全天候自动对时,所以卡西欧手表一般都提供了“手动对时”的功能。当你觉得手表时间不准,或者到了一个新地区需要重新对时,就可以通过按钮操作来强制手表去搜索信号、校对时间。这就像你平时不用别人告诉你时间,但关键时刻需要有人提醒一样,手动对时就是这个“提醒”机制。

5. 信号强度与地理位置: 即便是预设了对时时段,手表能否成功对时,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处的位置。如果你在接收台的近距离、开阔无遮挡的地方,成功率会很高。但如果你身处地下室、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或者离信号发射台非常遥远的地方,即使是预设的对时时段,也可能因为信号太弱而无法成功对时。

所以,总的来说,卡西欧电波表是有一个预设的、通常在信号较好的时段进行自动对时的功能,它并非全天任何时候都在进行对时。这是一种平衡了功能性、耗电量和实际使用场景的聪明设计。如果你想确保时间准确,除了依赖自动对时,也可以时不时地通过手动对时来校准一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程序员遇到bug从来没怂过,由于本人的电波表在在一些信号不好的地方无法进行对时,导致时间偏差越来越大,以至于到了无法正常使用的地步,考虑到其他人也有一样的情况,随开发此软件,适用于BPC中国电波表授时的所有手表,当然自己是用卡西欧做的开发和测试。


信号不好的原因可能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原因

1 地区偏远超过信号覆盖范围

2 楼层林立以及无线电环境复杂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周边10米范围内无任何电器,包括电冰箱,洗衣机,电脑,微波炉,电视机,空调。

2 【重要】请插入耳机并将手机音量调制最大,并将耳机发声部位紧靠手表,并使耳机顺时针线缠绕手表。

3 请保证周边安静无噪音。

电波表对时和发波原理:

声卡最高只能输出22千赫的声音,怎么能发出68.5千赫的电波信号?电脑所播放的音频信号实际上是有讲究的,我们选择了68.5千赫的5分频,13.7千赫,以此作为载波在上面加载BPC编码。耳机发声就是靠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推动振膜实现的,因此发出听得见的声音的同时,也在发出听不见的电磁波。当我们把输出音量调至最大,耳机的非线性效应显著起来,频率成分中不仅有基频成分(13.7千赫)还有倍频成分,其中也就包含13.7千赫的5倍频信号68.5千赫,也就是BPC的载波频率。

测试过程:

当程序成功帮我自己的手表对时后,便开始着手扩大测试范围,邀请了几个热心的对波困难户,便开启了我的TF测试过程。当用户群体扩大时问题暴露出来,经过数个秃顶夜晚,多次优化,兼容了卡西欧等一系列手表,几乎时间准确性也从0.04秒优化到0.002秒。(由于过度自信中间有一段时间导致程序bug,而我又忙于过年无暇理会,让无数热切体验的用户无法对时,坑队友啊)

早期问题:






后期用户反馈:





商店上架后的大面积测试结果反馈:

差评就不贴了,毕竟早期bug招来的差评。




结束语:

感谢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帮助我测试的小伙伴,多个夜晚不间断的测试付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