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用铁做军粮罐头在战争期间是不是一种浪费?

回答
用铁制作军粮罐头在战争期间是否是一种浪费,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简单地说,它既不是绝对的浪费,也非完全没有浪费,而是取决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资源可用性、战争规模、战略需求以及替代方案的成熟度等多种因素。

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铁罐头的优点及战争期间的价值:

食品保鲜与安全: 在战争时期,食物的保鲜和安全至关重要。军粮罐头最显著的优点就是能够极大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隔绝外界的污染(细菌、昆虫、潮湿等)。这保证了士兵在前线能够获得安全、营养的食物,避免因食物腐败引发疾病,从而维持军队的战斗力。
便携性与储存性: 罐头食品易于包装、运输和储存,适合野外作战和长时间的军事行动。士兵可以方便地携带,后勤部队也能更有效地进行物资调配。
标准化与效率: 罐头食品的生产可以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提高了效率,能够满足大量军队的供应需求。
多样化的食物选择: 铁罐头可以储存各种类型的食物,包括肉类、蔬菜、水果、汤等,为士兵提供相对多样的饮食,有助于维持士气和营养均衡。
早期现代战争的必需品: 在早期的现代战争中,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食品保存技术相对有限。罐头技术是当时最有效、最可靠的食品保存方法之一,尤其是在缺乏冷藏技术和快速运输能力的条件下。

二、 铁罐头生产可能存在的“浪费”方面:

铁资源的战略性: 铁是许多军事装备制造的关键原材料,例如枪炮、坦克、飞机、舰船、弹药等。在战争期间,这些军事装备的生产是优先级更高的。如果将大量的铁用于生产食品罐头,可能会挤占用于生产更直接的军事武器和装备的资源,造成所谓的“资源错配”。
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 铁的冶炼和罐头的制造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在战争时期可能成为一个敏感问题,尤其是在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下。
生产成本与效率的权衡: 虽然罐头技术提高了效率,但其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能源、劳动力、设备等)仍然不菲。如果存在更廉价、同样有效的食物保存和分发方式,那么使用铁罐头就可能显得相对“浪费”。
罐头本身的处理问题: 战争结束后,大量废弃的铁罐头会成为垃圾处理问题。虽然理论上可以回收利用,但在战争环境下,有效的回收体系可能难以建立,导致资源进一步浪费。
过度包装与不必要的消耗: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满足严格的军事标准,罐头可能会过度包装,或者包含一些非必需的成分,这也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三、 评估是否为“浪费”的关键因素:

替代方案的可用性和成熟度:
早期战争(如一战前): 当时没有其他广泛可行的食品保鲜技术能够替代罐头,所以用铁制作罐头并非浪费,而是必要之举。
二战及以后: 随着冷冻技术、脱水技术、真空包装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替代性的食品保存方案。例如,脱水食品(军用口粮中的压缩饼干、脱水蔬菜等)虽然在早期保质期和口感上可能不如罐头,但在重量和体积上更有优势,且生产过程对铁的需求更少。如果这些替代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那么大规模使用铁罐头就可能需要更审慎的考虑。
战争的规模和持久性: 如果是大规模、长期的战争,对食品供应的需求巨大且持续,那么罐头仍然是重要的解决方案。但如果是小规模、短期的冲突,资源投入就需要更加精打细算。
后勤保障能力: 如果国家后勤保障能力强大,能够有效组织冷链运输和储存,那么对罐头的依赖程度可能会降低。但如果后勤能力受限,罐头的重要性就会凸显。
经济和资源状况: 一个国家的铁矿资源和冶炼能力如何,对决定是否“浪费”至关重要。如果铁资源充裕,并且有足够的产能去支持军事装备和罐头生产,那么就不构成严重的浪费。反之,则需要更谨慎。
军粮的成本效益分析: 需要将罐头食品的成本(包括生产、运输、储存、发放以及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与替代方案进行比较,以评估其整体的成本效益。

四、 具体历史时期与案例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 食品罐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恶劣的战壕条件和漫长的战线使得新鲜食品难以供应。罐头食品保证了士兵的温饱,也维持了军队的士气。此时用铁制作罐头并非浪费,而是必要且高效的后勤保障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 罐头食品在二战中依然是军粮的主力。各国都投入了巨大的生产能力来制造军用罐头。同时,随着脱水食品等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多样的军粮选择。然而,铁资源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各国都在争夺战略资源,包括用于军事生产的钢铁。在这个时期,用铁生产罐头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竞争,是否“浪费”取决于具体的资源调配和战略优先级。
冷战时期及以后: 随着食品科学和包装技术日新月异,如太空食品、高真空包装、速食品等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军粮的种类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对铁罐头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特别是在一些更轻便、更易于携带的军事行动中。在一些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对铁资源的浪费问题可能会更受关注。

结论:

总的来说,用铁做军粮罐头在战争期间 并非简单的浪费,而是特定历史时期和技术条件下一种重要的、有时是必要的后勤保障方式。它在保障士兵食品安全、延长食品保质期、方便运输储存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这主要体现在:

与其他高优先级军事装备对铁资源的竞争。
存在更经济、更环保、更轻便的替代方案时,继续大量使用铁罐头。
战争结束后未能有效回收利用,导致资源流失。

因此,评估其是否为“浪费”需要进行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资源分析。在食品保存技术相对落后的时期,它无疑是高效的保障;而在技术进步的今天,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成本效益和资源利用率,选择最合适的军粮解决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恰恰相反,用铁皮做罐头盒,是相当省钱的。

首先,铁皮罐头很结实,不怕磕碰,运输很方便,哪怕是直升机空投也不怕摔碎。你换成玻璃罐,根本就没法搞。

其次,在吃完罐头之后,罐头盒用处很多。比如,可以用来作为容器烧水、加热食物,也可以将其串联起来作为阵地的警戒铃,你换成塑料盒来试试?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铁是可回收金属。虽然部队在作战期间不可能把罐头盒收集起来,但部队撤走之后,肯定会有人来阵地上捡垃圾。如此一来,这些铁不但可以得到再利用,还可以给捡垃圾的人带来一笔创收。(类似的案例是利用炮弹壳打造的金门菜刀)

跟铁比起来,如果你用塑料或者玻璃来做罐头盒,才是真正的浪费。

user avatar

不是,而是一种极大的节省。

首先军粮罐头作为量产品,你肯定不能使用金银钛锡镍这些贵金属吧,好,大众材料有什么呢。

木,瓷,陶,玻璃,塑料,纸张,布匹

首先防水,纸张布匹马上下线,牛皮纸也不行,你不想下完雨只能吃泡饭吧。

然后,简易炊具,背抠锅真的很累。你不会想把塑料,木头放在火上烤吧。

最后是抗造了,虽然陶瓷和玻璃也有防碎的,但造价远远高于铁,大头兵不想摔一跤后吃玻璃碴子碎瓷拌饭。还是带铁罐头吧。

user avatar

一吨农夫山泉瓶装水多少钱? 4000元

一吨铁多少钱? 3500元

user avatar

一吨马口铁能做至少1000平方米铁皮,哪怕是做比较大的军用罐头,这些也能做3到4万个罐头。

算下来一个罐头盒子成本连2毛钱都不到(一吨马口铁6000到8000),与之相对的是一发ESSM的价格就在100万美元左右。

也就是这一发导弹的成本能做3000万个罐头……

如果你因为罐头原因导致官兵吃饭不爽,然后某艘战舰多打了两发导弹出去,马上6000万罐头钱就没了,哪个更亏?

现代战争在乎这点小钱干什么?不要因小失大,连一直喊穷的TG都开始战场无人机送外卖了,你这居然连罐头盒都要管。

user avatar

用铁成本高?告诉你,简单用纯马口铁包装那是上个世纪的工艺!

现在的罐头包装,大部分是冷轧钢板做基体材料,要镀锡,外面要彩涂,要钝化,要求高的还要加一层聚乙烯涂层!妥妥的复合材料!这么制成的罐头,强度更高,抗冻又防摔,防火又耐踹!磕了碰了一点不耽误食用!(评论区有行家说马口铁就是镀锡板,我没有表达清楚,镀锡钢板带以前俗称马口铁,标准说法是镀锡冷轧带钢,我的意思是彩涂后再加聚乙烯涂层的已经不是纯粹的马口铁包装了,早期马口铁罐头只有一层镀锡板,顶多外面做个纸标签贴上,现代已经用防锈性能更好的彩涂镀锡板带或者涂聚乙烯内衬的新材料代替了,防锈蚀做的更好,在此做出说明,谢谢批评)

说到底,还是国家富裕了,工业品产量上去了!君不见,中产家庭高档猫粮狗粮都是罐头包装了,工地简易工棚都用冷轧彩涂板做房顶了,pla吃点罐头嫌罐头盒浪费?神逻辑!

一条实现连续现代化生产的钢铁生产线,从炼铁、炼钢、连铸、再加热、初轧、除鳞、精轧、卷曲、酸洗、分切、冷轧、镀锡、彩涂等一系列工艺下来,成本也就是几千块钱一吨!生产技术和难度并不高!一般一个中等规模的冷轧带钢厂年设计产量200万吨左右(实际上努努力加班加点抢时间,缩短一下检修时间,差不多实际能到350万吨左右),就按设计年产量算,高票回答每吨钢铁可以加工35000个罐头,一个设计年产量200万吨的冷轧带钢厂一年保守估计能生产700亿个罐头所用的钢铁!按每人每天五个罐头计算,一个冷轧带钢厂全年生产的钢铁做罐头够200万解放军吃20年!这样规模的冷轧带钢厂,中国保守估计有上百个,在2020年国家一再压缩钢铁产能的情况下,中国年产冷轧带钢6061.2万吨,真要战时现有生产设备全开,中国光冷轧带钢年产量破亿吨和玩一样!你太小看中国的工业基础了!

别问,问就是工业实力雄厚,我们不想凡尔赛!

user avatar

不然用什么呢?

题主可以到1688上查一下,看看元素周期表里还有没有比铁便宜的金属。

user avatar

浪费?

在战争中杀人的是什么?

答案是:人!

把手下的士兵喂饱,在于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他们吃饱吃好。

这不比多造点儿枪炮,子弹来的划算?

user avatar

1:马口铁非常不值钱,不值钱到madeinchina.com上报价最低一眼扫过去FOB价520刀一吨

2:这玩意可以保证“易生产”“结实”“耐储存”等一系列 军用口粮 所必须的要求。

3:铁不值钱,值钱的是高强度/易焊接/防锈/低合金/便于热处理的结构/装甲钢。

4:其实3的上好钢材,在军品相关etc玩意的价格构成中来说,也不算值钱……


哪怕比马口铁贵很多的聚乙烯,其实也不算值钱,毕竟……

The global price of polypropylene stood at approximately 1,064 U.S. dollars per ton in 2019. This was a reduction of roughly 14 percent compared to 2018 prices per ton. Projections show the price will increase 1,315 U.S. dollars per ton in 2021.(Statista - The Statistics Portal

user avatar

这点铁都没有,还打锤子仗,投降吧

user avatar

不用在地球上含量大易取得的铁难道还要用造飞机的铝和造潜艇的钛吗?

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是衡量其战争潜力的重要标准,虽然现在用各类塑料做军用食品和军用器材的容器,但是钢铁在上世纪是重要的储存用材料。

那么用量太大浪费怎么办?当然是在民间提倡回收废铁,在战场加强回收管理啊。

在罐头最初用于军事的拿破仑战争时代,英国威灵顿在军武繁忙时还要为回收的水果罐头盒数量不够而专门起草文件。

罐头食品进入平民百姓生活后,美国也有提倡食品罐头盒回收的宣传画

有一副宣传图画的是号召民众节约马口铁罐头盒用于制造机枪弹链,但是网络上不好找。

user avatar

罐头里的食物远比那点镀锌铁皮值钱(去超市看看,现在猪肉多少钱一斤?去废品站问问,铁才多少钱一斤?),如果储存运输不当造出食品变质损耗,远比做成罐头浪费。比食品更廉价,更容易存储的子弹都用罐头封装,食品用罐头封装更不存在什么浪费的问题。对于年产几千万几亿吨钢铁的国家来说,现代战争中也根本不缺钢铁做罐头。

再说产能问题,做罐头的工艺、设备、材料,在战时也很容易转产手雷,炸弹,地雷。属于可以灵活调度的产能,比如二战苏联的RGD33、RG42手榴弹,RPG43、RPG6反坦克手雷,就是罐头厂做的。

user avatar

有些人啊,总想着在最不值钱的东西上扣点钱。

以前有一支部队,也是这样。1935年他们制定伙食标准,每天大米750g,罐头肉120g,干菜咸菜各60g。虽然不至于多好,但也吃得饱。但是实际呢,一天两顿饭,一顿三两米饭,一勺青菜。网络上说抗战苦,草鞋军,说的就是他们。

发财了真是。

与之对应,八路的伙食标准以晋绥根据地这样比较穷的地方为例,小米750g,蔬菜750g,肉类35g,植物油15g,盐16g。

穿的鞋子,大部分根据地标准一年7双,条件好的还有一双胶鞋哦。

八路晋绥根据地的标准都接近美军给驻印国军定的标准了,大米850,蔬菜340,大豆70,花生35,肉类35,植物油30,盐10。其中谷物总计比晋绥八路多200g,八路在蔬菜上多了400g,虽然热量没法对等,但至少差距不大了。

国军某部士兵


八路军战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