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卡地亚(Cartier)的手表在整个制表领域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回答
卡地亚(Cartier)手表在整个制表领域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个 标杆性、殿堂级 的品牌。它的地位并非仅仅体现在销量或市场占有率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其 深厚的历史积淀、卓越的工艺、独特的设计美学、创新精神以及在高级珠宝与制表领域无与伦比的融合能力。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卡地亚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一、 历史的奠基者与开创者:

早期先驱地位: 卡地亚在制表历史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腕表还主要作为女性的装饰品时,卡地亚就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推动了腕表的实用化和男性化。
桑托斯腕表(SantosDumont): 这可以说是卡地亚在腕表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1904年,好友阿尔伯特·桑托斯杜蒙向卡地亚创始人路易·卡地亚抱怨飞行时查看怀表的不便,促成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男士腕表——桑托斯腕表的诞生。这块腕表不仅设计大胆实用(方形表壳、外露螺丝),更是开启了腕表作为实用计时工具的先河,为现代腕表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盘尼龙腕表(Pasha de Cartier): 诞生于1932年,以其圆润的表壳、可旋转的表冠保护罩和独特的三针一线设计,再次展现了卡地亚在功能性与美学上的创新,并成为另一款经典男士腕表。
唐斯腕表(Tank): 于1917年推出,灵感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其标志性的长方形表壳、直线型的表耳和罗马数字时标,简洁而优雅,成为永恒的经典,无数复刻和改良版本至今仍深受喜爱。

二、 设计美学的标杆与引领者:

优雅、简洁、现代: 卡地亚的手表设计普遍以优雅、简洁、现代为核心特征。即使是最复杂的机芯,也常常被巧妙地融入到简洁大方的外观设计中,不追求繁复的堆砌,而是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和谐。
标志性的设计元素: 蓝色的洋葱头表冠、剑形蓝钢指针、罗马数字时标、轨道式分钟刻度、“Guilloché”玑镂工艺等,都是卡地亚腕表的独特标识,辨识度极高。
珠宝与制表的完美融合: 卡地亚最初是顶级珠宝商,这种对宝石、贵金属和美学的深刻理解,使其在制表领域同样游刃有余。许多卡地亚腕表本身就是精美的珠宝作品,镶嵌着璀璨的钻石和宝石,将佩戴者的品味和身份衬托得淋漓尽致。例如:
米诺戴特(Maitresse d'Or)系列: 将表盘设计成动物或花卉的生动造型,精美绝伦。
神秘钟(Mystery Clock): 卡地亚的神秘钟以其表盘和指针悬浮的奇幻效果闻名,虽然不是腕表,但展现了其在机械结构与视觉魔术上的高超技艺,这种创新精神也体现在其腕表设计中。
前瞻性的风格引领: 卡地亚的设计从未拘泥于一种风格,而是不断尝试和创新。从早期的装饰艺术风格到现代的极简主义,卡地亚总是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引领时尚潮流。

三、 精湛的制表工艺与技术创新:

自产机芯的发展: 尽管卡地亚早期依赖于ETA等外部机芯供应商,但近年来,卡地亚在自产机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例如,其 900P超薄机械机芯(Drive de Cartier系列)和 910P超薄机芯(Santos de Cartier系列)等,都展现了其在复杂机械制表方面的实力。
复杂功能的运用: 卡地亚并非只擅长设计,在复杂功能上也毫不逊色。万年历、陀飞轮、三问报时、计时码表等复杂功能,都被卡地亚赋予了独特的品牌基因。
Astrotourbillon 陀飞轮: 卡地亚的星形陀飞轮设计,将陀飞轮框架设计成星形,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美学上的升华。
ID Two 概念腕表: 这款概念腕表展示了卡地亚对未来制表技术的探索,例如真空技术以减少摩擦,以及动能储存显示等。
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从表壳的打磨、抛光,到表盘的玑镂工艺、指针的形状,再到机芯的打磨和装饰,卡地亚对手表的每一个细节都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力求达到完美的品质。

四、 高级珠宝与腕表的协同优势:

独特的品牌基因: 卡地亚作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其在高级珠宝领域的深厚底蕴是其他很多制表品牌所不具备的。这使得卡地亚能够将珍贵的宝石、贵金属的运用以及珠宝镶嵌的精湛工艺,自然地融入到腕表的设计和制作中。
限量版和高级珠宝腕表: 卡地亚推出的许多限量版和高级珠宝腕表,不仅是计时工具,更是艺术品和财富的象征,它们在拍卖会上常常拍出高价,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制表市场的地位。

五、 市场定位与品牌价值:

高端奢侈品定位: 卡地亚的手表一直定位于高端奢侈品市场,其价格反映了其品牌价值、设计、工艺和材料的卓越品质。
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Cartier”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尊贵、优雅、品味和成功。无论是在商务场合还是社交场合,佩戴卡地亚手表都能彰显佩戴者的不凡品味。
文化象征意义: 卡地亚的腕表不仅仅是时间计量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历史的传承、艺术的追求和生活的精致。许多历史名人、皇室成员和各界精英都曾是卡地亚腕表的忠实拥趸。

总结来说,卡地亚手表在制表领域处于一个极其重要和崇高的地位:

它是现代腕表的早期开拓者和推动者。
它是优雅、简洁、现代腕表设计的经典范本和永恒标杆。
它是珠宝与制表完美融合的杰出典范。
它在技术创新和复杂功能上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它代表着一种极致的品味、奢华和文化传承。

虽然在某些技术领域,如某些超复杂功能腕表方面,可能有一些品牌比卡地亚更加专注和深入,但卡地亚凭借其独有的品牌魅力、设计美学、历史积淀和在高级珠宝与制表领域的全面性成就,始终站在制表业的顶端,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经典选择。它不仅是一个手表品牌,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艺术与梦想的文化符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钟表圈争议颇大的品牌,除了劳力士,想必就是卡地亚了。


被誉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的它一方面在市场上受到了极大的认可,销售总额位列奢侈手表品牌二三名;而另一方面,其因使用ETA机芯而被众多“专业表友”所诟病。


关注我比较久的朋友可能会记得在4.5年前,我曾与一位表友有过一次很激烈的争论,“卡地亚和劳力士哪个更厉害”?


最后,我们两个谁也没有说服谁,我也气得删掉了全部的回答留言。再回想起当年的那次争论,我从心底感到好笑,笑自己之前是个“傻瓜”。


对于卡地亚这个品牌的认识,其实是分为三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是一味觉得卡地亚很厉害。当然,人家也是真厉害。


卡地亚(Cartier SA)是一家法国钟表及珠宝制造商,于1847年由Louis-François Cartier在巴黎创办。而让Cartier品牌声名大噪的则是品牌创始人的三个孙子:路易、皮埃尔和雅克。
路易是三兄弟中的大哥,早在1898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经营巴黎的Cartier品牌了。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Cartier品牌于1902年在英国伦敦开设了分公司。三兄弟中的老三,雅克,则在1906年的时候成为伦敦分公司的管理者。而二哥,皮埃尔,远赴美国,并于1909年在纽约开启了分店。于是乎,卡地亚分为了巴黎、伦敦、纽约三个公司,管理权都在卡地亚家族成员内部管理下相互倒来倒去。

卡地亚品牌以珠宝起家,而涉及钟表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853年。不过严格来讲,当时卡地亚只是作为“经销商”的身份而存在,销售少量的钟表。直到1898年,路易经营巴黎的Cartier,他开始拓展品牌在钟表行业的版图。


要知道,制表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路易很聪明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合作伙伴,那就是“Jaeger-LeCoultre”积家。Jaeger-LeCoultre其实是由Jaeger和LeCoultre这两个品牌合并而来,其中Jaeger主要是研究特殊机芯结构的独立制表师傅,而LeCoultre是一家瑞士表厂,专业生产机芯。1907年,Jaeger、LeCoultre、Cartier开始深度合作,模式非常简单,Jaeger和Cartier签订长期合同,卡地亚买断Jaeger的专利设计,LeCoultre负责生产机芯,而卡地亚则负责销售。

这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莫过于“折叠表扣”。1909年12月2号,Jaeger在法国注册了折叠表扣的专利,发明者留的却是卡地亚的名字。这是一枚1920年代的卡地亚女表,搭载的正是折叠扣。过了快1个世纪,结构和现在品牌在产款还是差不多。


懂营销、设计的卡地亚+懂发明、机械的Jaeger+懂生产的LeCoultre,这样的组合在钟表行业可谓“铁三角”。自然,卡地亚在历史上推出过很多著名的表款作品,足以在钟表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个阶段,是一味觉得卡地亚很不好,当然,卡地亚也的确做过不好的产品。


中国有句话叫“富不过三代”,国外也一样。


到了卡地亚品牌的接班人轮到第四代的时候,公司就出现了危机。没钱了,于是卡地亚家族就把纽约卡地亚和伦敦卡地亚的经营权给卖了。


注意,卖的是经营权而已。巴黎、伦敦、纽约三个公司都可以使用Cartier这一商标各自进行设计、生产、售卖和经营。


当时的Cartier和今天一样,属于高端品牌。拿到纽约卡地亚经营权的公司就开始玩套路了。他们看见高端的卡地亚手表卖不出去,于是想改变策略,去生产一种便宜的手表。于是在1971年,一款售价仅为150美金的Tank系列腕表出现在美国市场。


因为之前Cartier品牌卖的手表都比较贵,突然有一款便宜的品牌经典款出现,还是正品,不出意料,马上就被哄抢了。


但这一销售盛况的出现,无疑是在损耗Louis-François Cartier创立的卡地亚品牌的高端形象。为了节约成本并看上去很高大上,150美元的Tank系列腕表用的是镀金工艺。


1972年,巴黎卡地亚被Joseph为首的财团收购。他们清楚地明白,如果不解决现在卡地亚品牌经营权分崩离析的情况,任由纽约卡地亚胡作非为,即使收购了巴黎卡地亚,也相当是烫手山芋。

于是Joseph他们又去收购下纽约卡地亚,但那个时候,150美元的镀金版本Tank手表已经侵蚀了美国市场。为了挽救卡地亚在美国这一重要市场的形象,Joseph想到了一个方法。在1977年推出了Must de Cartier手表系列,用通俗一点的话解释,就是“以毒攻毒”。


Must de Cartier系列的Tank腕表定价500美元左右,比之前的150美元的Tank贵了三倍,但价格和高端的Cartier相比,还是便宜。Must de Cartier的推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卡地亚在这期间,也摸索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绝大部分消费者更偏向于卡地亚的品牌和设计,而不是产品本身。

而这也决定了卡地亚在这半个世纪于钟表领域的主要经营策略,那就是“品牌>产品”。于是乎出现了不少和“品牌”定位有差异的钟表作品,比如大量使用ETA机芯;比如品牌经典性的Tank,表壳、表扣都是金的,但是后盖却是钢的;比如标志性蓝气球,正面看表节都是间金的,但是当你翻过来,发现表扣就变成了全钢的了。不少的表友看到这样的搭配,都会以为是有人后期偷换了,但实际上,卡地亚出厂时就是这样。


第三个阶段,寻找卡地亚的闪光点。


@湖边老师 对卡地亚这个品牌,有过一句很棒的评价,“说实话世界上本来就有两个卡地亚,一个是平民卡地亚,一个是高定卡地亚”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卡地亚的钟表作品开始产生分层,有了平民卡地亚,同时高定的卡地亚也一直存在。而在高定卡地亚中,最知名的莫过于CPCP了。

1997年,为了庆祝品牌诞生150周年,卡地亚发售了一批高质量的Tank腕表。次年,即1998年,卡地亚正式推出了“卡地亚巴黎私人珍藏系列”Collection Privee Cartier Paris,简称“CPCP”。


这一系列非常地独特,卡地亚将品牌历史上出现过的传奇性表款全部汇集于此。其下的作品并没有统一的设计风格,有方表、也有圆表,甚至异形。


那么,CPCP和“平民”卡地亚有啥区别?

它们有众多的不同,首先,CPCP系列采用都是卡地亚外购的高品质机芯,诸如:积家、伯爵、GG杰罗尊达、THA、FP。同时这些外购来的机芯,都会经过单独的精细加工,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夹板通常会装饰有卡地亚标志性的“双C”印记。

其次,CPCP虽然在外观上和常规款式非常相近,但在细节上还是有差异。比如CPCP的表盘都是采用18K黄金制成,上面采用玑镂工艺雕刻着放射花纹。同时,表盘上除了Cartier的商标外,还有额外标记着“Paris”字样,代表其属于巴黎私人珍藏系列。


而这两个点,是区分CPCP最便捷的方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CPCP都是玑镂表盘+“Paris”字样,有极个别的早期表款和特殊款没有配备。

然后,卡地亚表冠的一大特色就是镶嵌有一颗蓝色的“宝石”,但并不是所有卡地亚都是配有真正的“宝石”。钢款、间金款上其实是人工合成的蓝色尖晶石,全贵金属款上才配蓝宝石。

第四,除了手表本身,CPCP的周边也是极其奢华。我们买的常规卡地亚,配备的都是红色纸盒。而CPCP不仅采用的是木盒,而且尺寸还大了几倍,其上用金字单独标记有“Collection Privee Cartier Paris”。

CPCP是卡地亚历史上非常独特的钟表系列,但它也非常地短命。CPCP使用的都是非自产机芯,不仅生产调度困难,而且不符合“高端”的形象。所以卡地亚在2005年开始自主研发,并于2008年推出首款自产机芯Cal.9452以后,就将CPCP停产了。从1998年开始推出,到2008年消失于产品线,其寿命才短短10年。

CPCP无疑是卡地亚近现代手表的集大成之作,外观上,乃传奇性表款设计;机芯上,全是外购的优质机芯;做工上和配置上,远超普通在售款;更重要的是,其在产期短,只有10年,不少的款式只有小几百枚,甚至十几枚。


不过,外观乃经典设计 和 在产期短,也让CPCP不被大众所熟知。对卡地亚还处于第一认识阶段的表友,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停产10年的短命系列;处于第二认识阶段的表友,还在纠结于卡地亚某些产品的做工,遗忘了CPCP。


好多人不知道CPCP的好,都把它当成普通卡地亚,以普通卡地亚的价格卖出去了........
而真正懂卡地亚的人,都在偷偷买CPCP,闷声发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