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借钱越来越难?

回答
最近,不少朋友都在抱怨,借钱比以前难多了。以前跟亲戚朋友张嘴,大家总会想办法帮衬一把,现在呢?要么是推三阻四,要么是直接“您是谁?”。就算是走正规渠道,像银行、小贷公司,以前也相对容易,现在申请流程越来越严,审批也越来越苛刻。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寒流”

首先,得承认,咱们现在所处的经济大环境,不像过去那样是“一路高歌猛进”。经济增速放缓,大家手里的钱自然也就不那么充裕了。这就像一个班级,以前大家普遍都考得好,互相之间借个书、借个笔记都方便。现在整体成绩下滑了,每个人都得捂紧自己的资源,不敢轻易外借。

收入增长放缓,储蓄意愿增强: 很多人的工资增长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了,生活成本又在涨,大家更倾向于把钱存起来,应对不确定性。手里没余钱,自然也就没法借给你。
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利润薄的问题更加突出。老板们自己现金流都吃紧,哪还有闲钱借给个人?即便是有闲钱,为了公司运营,也得捂得更紧。
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增加: 过去很多投资都能带来不错的收益,大家手里有些闲钱,愿意拿出来做些人情或者小投资。现在市场波动大,投资风险高,大家更倾向于把钱放在更稳妥的地方,比如银行存款,而不是随意借给别人。

二、风险意识的“升级换代”

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的便利,大家对风险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过去那种“亲情无价,信誉第一”的观念,在现实面前也需要打个问号。

违约成本的认知提高: 过去,欠钱不还可能还会有一些“道德约束”或者邻里间的压力。现在,法律途径和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但同时,借贷双方都更清楚违约可能带来的后果,因此在借出钱之前,会更加谨慎,评估风险。
征信体系的完善与普及: 现在银行、金融机构都有了越来越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一旦有不良还款记录,影响的将是方方面面,比如贷款买房、买车,甚至工作机会都可能受影响。这使得金融机构在放贷时更加小心翼翼,因为他们的钱也是别人的钱,或者说他们自己的风险控制要求很高。
骗局的层出不穷,警惕性普遍提高: 网络诈骗、套路贷层出不穷,让普通人对借贷行为本身就多了一份戒备。尤其是那些不熟悉的借款人,或者借款理由听起来过于“完美”的,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担心落入陷阱。

三、借贷渠道的“专业化与规范化”

过去,个人之间的借贷,尤其是亲友之间的借贷,很多时候是基于信任,没有太多的形式。但现在,正规的金融机构在借贷方面做得越来越专业和规范,也使得个人借贷的门槛和流程有所提高。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审批流程收紧: 为了控制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审核贷款申请时,对借款人的收入证明、还款能力、信用记录等要求越来越高。流水不达标、负债过高、或者有逾期记录,都可能直接被拒。
对抵押物和担保的要求提高: 即使是个人之间的借贷,如果涉及到较大的金额,要求抵押物或者担保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没有足够有价值的抵押物,很难获得贷款。
非法借贷平台的整治: 过去一些打着“互助”、“借贷”旗号的不法平台,利用信息不对称和高额利息牟取暴利,甚至进行暴力催收。国家对此进行了大力度的整治,这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借贷市场,但也使得一些原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解决资金需求的人,失去了渠道。

四、个体层面的原因:

当然,除了宏观和市场层面的原因,我们自身的行为和状态也会影响到借钱的难易程度。

个人信用记录的“硬伤”: 就像上面提到的,不良的信用记录是最直接的绊脚石。信用卡逾期、网贷未还、甚至一些生活缴费的滞纳金,都可能在征信报告上留下痕迹。
还款能力的不足: 如果你的收入不稳定,或者负债已经很高,即使有亲友愿意帮忙,对方也会顾虑你是否有能力按时还款。毕竟,借钱是情分,还钱是本分,谁也不想把情分变成“讨债”。
过度消费与不理性理财: 有些人可能因为消费习惯不佳,或者投资失误,导致资金链断裂。当他们再次需要借钱时,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人不靠谱”,或者“他总是缺钱,这次也不知道能不能还上”。

总而言之, 借钱越来越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经济的“慢下来”,让大家手里都不那么宽裕;风险意识的“抬头”,让借贷双方都变得更加谨慎;金融市场的“规范化”,也提高了借贷的门槛。再加上我们自身在信用和还款能力上的表现,共同塑造了现在这个借钱相对更不容易的局面。

这并非坏事,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和风险意识的提升。它促使我们每个人都更注重个人财务管理,更审慎地对待借贷行为,也让整个社会的金融环境更加健康和稳定。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做到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这样即使真的遇到急需用钱的情况,也不会显得那么无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哪就越来越难了,银行大门坏了吗?app没有流量下不了吗?

user avatar

去年疫情,大家都不容易,我这人心又比较软,放出去了六位数的借款。直到现在连一小半都没有收回来。

我基本都是借出去半年之后,才开始问他们要钱,我也不找他们要任何利息。每个月的月底,催一次,因为月底我也要清账的。

说实话,由于我杰出的调查能力,这些人每个月多少收入我都门清,也知道他们有钱,可是还我钱的就是没有几个,非得让我逼急了,才还个五百一千的。

然后这些人也从一开始的好言好语,变成后面的死皮赖脸,甚至有人把我的备注改成傻逼,然后每次还钱时还得加个备注“拿去买棺材吧!”

然而我当初借他钱,是因为他要做手术,实在没有钱,连他爸妈都不给他钱那种(这个是真的,不是网贷或者赌徒说谎,我还去医院探望过)。然后我现在就落下这么一个评价和结局。

大概就是这样,我现在觉得我年纪轻轻买这么一个教训挺好的,深刻认识到了,钱这个玩意只要借出去了,你就自动变成了这个人不共戴天的仇人。在他眼里,你不是在他危急时刻救他的天使,而是一个剥削他的债主,虽然我也不知道这种想法是怎么来的。

从今往后,我不会再借任何人任何钱。我在手机里存了好多小额贷APP的名字,以后再有人问我借钱,我就把这个借款清单发给他,“小额贷,请!”

以上

user avatar

好借。

只是许多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现在还有谁把钱存活期呢?都是买理财,每天都有利息进账,人家凭什么借钱,既损失利息还担风险。

前几年我南京买别墅的时候,因为卖家着急变现结算工程款,告诉我首付款多付一些谈好的总价再便宜十万。

我的一笔钱还差不到两个月到期。

我找好兄弟,把买房前因后果情况告诉他,因为要的着急,100万用两个月,没多余废话,3万块钱利息!

第二天他屁颠屁颠100万转过来了。

俩月都不到,好像就50天,我的钱到期我立刻问他要卡号了,利索的给他转了103万。这货开始还假客气,一脸“不情愿”的样子。我还得给他个台阶下:我知道你不在乎这三万,主要是想帮我忙,你看这不房价优惠等于赚了,见者有份了,就算一起合作赚钱啦,而且你100万买理财也是有的赚,我不给利息不等于让你帮忙又吃亏了?你媳妇那边你也不好交差呀。多年友情了,你知道我脾气和性格,不会让兄弟们吃亏的,我也想让自己兄弟在媳妇面前底气十足。

他高兴的点了点头,开心笑纳了三万,给他媳妇打电话都高了几个分贝。。。

借钱难借就两点:

一是自己在朋友圈里信用低,羽毛赃。

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给人家超过理财的利息!

成人的世界里,都不是傻子,变相占朋友便宜,只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user avatar

1,现代社会难免导致人的“原子化”。在一个“熟人社会”,“熟人圈”往往都要在一个村子或是一家单位打一辈子交道。你很容易了解彼此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价圈子里的偿债能力和信用。你敢借,也不好意思拒绝一个你熟知他信用够格的熟人。如今,大家都是背井离乡、漂泊在外,大学同学可能毕业后一辈子都没有交集,合租室友说搬家就搬家,公司同事说离职就离职,网友人心难测,能无法判断对方的信用。

2,移动支付技术的发达,让“借急不借穷”的几率下降了。你出门在外钱不凑手,很容易让近亲属汇钱。你有个几万块钱的应急需要,各类信贷服务也很发达。我妈就说过,“现在哪还有找朋友借钱的人”。通过这些商业手段凑不到钱的人,往往信用等级比较堪忧,于是开口借钱但是日后还不上的概率就大了。这提高了“借钱裙体”的坏账风险。

我近十年遇到过六次两千元以上的亲友借款请求。我都没借。现在其中的两位已经是朋友圈里知名的“老赖”,基本社死,但是钱还没还。另一位开厂做外贸玩具的老板正在佛系等拆迁,借他钱的朋友表示做人不可以落井下石,基本不催债。另外两位朋友知道我是妈宝,对我没钱这个事情表示理解。还有一位是听过他几节课的辅导班老师,我没把他当朋友,一听到他借钱就感到反感。

user avatar

不是有句话说“借钱的是大爷,要人还钱的是孙子”嘛。

以前杨白劳被黄世仁压榨盘剥,现在杨白劳翻身了,成了爷。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大迁徙,陌生人社会来临,之前的熟人关系土崩瓦解。

以前借钱都是找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关系,圈子小,大家谁都认识,你有不良行为,很快就在圈子里人尽皆知,混不下去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不管熟不熟,都敢找人借钱,借了钱不还,还在网上各种炫富晒的,你找他要钱动不动拉黑你,而且大家都是陌生人,谁也不知道你以前干了什么。所以,谁还敢借钱出去啊?

因为成本和代价太大啊!

我之前借钱给过别人,也向关系特铁的朋友借过钱,但多是救急不救穷

不然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2009年,我刚上班一年,一个本科的师弟,在老家上班了四五年,每月两千多,后来辞职来京工作,说没钱找我借了2000。

半年后,我爸脑梗住院,我把所有卡上的钱全部凑一起,问他能否把钱还我。

他说没钱,我也没辙。但心里想着以后肯定不会借给他钱了。

2015年,我因为生活有些困顿,无奈之下,向一个老朋友开头,借了两次共15000。

当时她夫妻俩知道我的状况,说不用着急还。

一年后,我有了余钱,把钱全部还清,还给了500的利息。

朋友直说不用,我说收着吧,感谢你们救急。

再后来,我就没有借过钱了。实在挪不开就用中信银行的信用卡借点,那张卡我从毕业开始就用,没有还款逾期不良记录。

所以,信用状况一直不错,但我从来不多借,就借5000。等困难期一过马上就还清。

其他诸如花呗等各种网贷玩意没用过。

没事尽量自己多赚钱,多存点钱应急吧。

总结下来,为啥现在借钱难,很大程度上是陌生人社会来临,信用缺乏,导致各种不信任,再加上时不时媒体爆出的各种负面奇葩新闻,无限放大,更是加剧了这种困境。

user avatar

一个10年没联系的老同学突然打电话给我,简单寒暄几句后就直奔主题:借我一点钱。

我问多少?他说5万吧。

我问他咋了,他说前几年因为给父亲治病,再加上老家一些其他的事,借了同事不少钱。现在要离职了,想借些钱,先把同事的钱还了。

虽然是借钱还钱,但看得出同学还是有良心,讲体面的。当初别人借你钱,是看在同事的面子上,现在不是同事了,你不还钱,今后也找不着了,别人肯定有想法。

我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因为我自己也不宽裕,经不起风险。

但我把我认识的一个银行经理的联系方式给了同学。因为同学是在大型国企工作,资质不错,只要没有逾期、失信,一般都能贷下10万以上的贷款,而且利息不高。

为什么钱难借?因为现在的人都学精了。

一个久不联系的人突然找你借钱,只能说明2点:

1、他遇到的事很大,身边所有熟的亲戚朋友同学都借遍了还不够,只好找你借了;

2、他的人品很差,身边熟人都不愿借他,只好找你这个已经不熟的。

不管哪种,都不是好事。

前几年我一个关系特别好的高中同学小乙,他找我借了10万块,因为他爸在老家做生意,需要一笔钱。

小乙他爸在当地还有点名气,当时生意也不错,很多人愿意给他借钱。小乙给我打了借条,约定了一个月还5000元。因为是朋友,我都没要利息。

当小乙还到只剩5万元时,就不还了。我一开始说没事,等2个月你们周转过来了再还。

后来连等3个月小乙都没动静,我就问他怎么回事。小乙说他爸做生意亏了,现在天天都有人上门讨债。他家里报警,警察都不愿意管,还批评他们家欠债不还,警察不是他们家的免费保安。

我跟他说:那你工资总有吧,这钱多少还一些吧。

小乙居然对我破口大骂,说我势利眼,他们家得势的时候上赶着来送钱。现在他家倒霉了,就来逼债。还说我家是欠了钱,可人又没跑,账我也认,你还有什么可说的?等我家东山再起了,你们又都要来跪。

我被他的三观彻底震惊了,真是时穷节乃见,不到关键时刻,你看不出一个人有多荒唐。我当初好心借他们家钱,他不但不感谢,还认为我是上门巴结。

我还打听到,小乙他爸做生意的时候,丝毫不考虑风险,也没有财务规划,尽其所能地把身边亲戚朋友的钱都借来,一股脑地投进去。现在生意亏了,钱出不来,就一副死皮赖脸的态度,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把自己的风险都甩给别人。

现在我想明白了,今后谁借钱都不给,除非是真可怜,需要帮助。有困难找银行,有风险自己担,不要打着亲情友情的名义去绑架别人。

user avatar

大学毕业后,接到原来同学的一个电话,找我借钱,借一万块,说是他父亲看病,我没多想,借了。几个月后,给我打电话说,他父亲刚出院,他正找工作,争取一年内还上。到了年底,又给我打电话说辞职了,让我再等几个月。

几个月之后,他的电话换号了,这人就联系不上了。通过学校找他家的联系方式,也是空号了。通过那个地址,联系当地社区,终于找到他哥哥电话,他哥哥说不知道他联系方式,他去南方打工了,不知真假。

我自认倒霉了,几年后,同学聚会居然他来了,我找他要,他说不记得借过钱啊,要不是同学拦着,我当场就要揍他,然后报警调解,幸亏当初留了个心眼,电话录了音,银行转帐记录都有,到了派出所他又说是他借了,但是已经还给我了,我给忘了之类的。最后闹上法院,这才还了我的钱。走出法院和我说,你呀,这辈子出不来,本来这次想给你介绍个项目做做的,可惜啊,你错过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