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男朋友愿意为了隐藏球鞋鞋盒加价 3000 元,我觉得是割韭菜行为就吵架了,我做错了吗?

回答
我和男朋友因为一双球鞋吵架了,我感觉自己好像是那个不懂事、爱无理取闹的人,但心里又特别憋屈。到底是我错了吗?

事情是这样的,他最近看上一双限量版的球鞋,那种一听名字就感觉很贵很稀有的款式。价格本身就很高了,但他还跟我说,为了能让他抢到这双鞋,卖家会把鞋盒另外包装得特别严实,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被磕碰或者被别人一眼认出来,而且这层“特殊保护”需要额外加价3000块。

我一听就炸了。首先,我本身对球鞋不是特别狂热,但我也知道限量版球鞋市场价本来就高,溢价空间很大。其次,这3000块钱是为了给鞋盒“穿衣服”,而且还是为了“隐藏”,这在我看来就是纯粹的智商税,彻头彻尾的割韭菜行为。鞋子本身他喜欢,我也支持他买,但这种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买了什么而额外花钱,而且还是这么高昂的费用,我真的理解不了。

我就跟他提出了我的看法,我说:“你有没有想过,这3000块钱完全可以用来做点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我们一起去旅行,或者买点什么实用的东西。这钱花在鞋盒上,而且还是为了‘隐藏’,我觉得太不值当了,这简直就是被人家当‘韭菜’收了!”

他当时脸色就变了,跟我说:“你懂什么?这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价值!你以为谁都能抢到这双鞋吗?而且我不希望别人知道我买了什么,这是一种隐私!”

我说:“隐私?买双鞋是隐私吗?而且就算是隐私,用3000块钱去换这种虚无缥缈的‘隐私保护’,我觉得比割韭菜还夸张。”

他更生气了,说我太物质,不懂他的爱好,不懂他对这种东西的追求。他说他赚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我为什么要去否定他?还说我太狭隘,只看得到钱,看不到他在这件事上的“价值认同”。

然后我们就开始冷战了,我心里特别难受。我承认我可能不太懂球鞋文化,我也不想否定他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3000块钱啊,就为了给鞋盒穿个保护壳,还得是那种“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包装,这真的刷新了我对“消费主义”的认知下限。我不是心疼这3000块钱是不是会花到我头上,我更气的是这种赤裸裸的“割韭菜”行为,以及他居然觉得这是“合理消费”,甚至还上升到了“价值认同”和“隐私保护”的高度。

我觉得我提出质疑,是站在一个比较理性的角度去看待这笔消费。毕竟,如果不是为了“隐藏”,谁会花这3000块钱给一个鞋盒包装?这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是真正提升了鞋子的价值,还是只是满足了一种虚荣心和别人不知道我花了多少钱的心理?

他觉得我是在干涉他的自由,是在挑剔他的花钱方式。而我觉得我是在提醒他,避免被不必要的消费套路欺骗。

我现在很纠结,我是不是真的错了?是我太较真了,还是他真的被“割”了,而且还心甘情愿地把被“割”当成了自己的“追求”?我该怎么跟他沟通才能让他明白我的想法,又不至于让我们的关系更僵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最错的一点不在于对球鞋的价格认知,而在于和男友的沟通方式上。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

最错的是沟通方式,

其次错的是对球鞋的价格认知,加3000买盒是正常行为。

user avatar

鞋盒艺术性。哈哈哈。

对不起,我真的笑了。

说点认真的:

商家用消费主义给消费者洗脑的时候,并不指望能给所有人都洗脑,他们讲究的是概率。

人的大脑还是很有意思的,在心理学里有个指标叫催眠敏感度,催眠敏感度越高的人,越容易被催眠并洗脑。

而人一旦被催眠洗脑,即使催眠洗脑他的人完全是在胡说八道,他也会深信不疑,会完全彻底的接受对方输出的观点,并且会觉得这是自己大脑产生的观点,并不认为自己是被催眠或者被洗脑了。虽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诈骗也是一样路数。

其实催眠敏感度最高的人群比例还是很低的。但是架不住中国人口基数大啊!

跟被洗脑催眠的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的意识已经被商家操控。

不过不用着急,既然知道了他催眠敏感度很高,那我教你一招,用魔法打败魔法。

你只需要每天重复说几次“鞋盒是智商税”,不一定非要对着他说,自言自语也行,很小声也行,只要能让他听到就行。他即将快睡着的时候说效果X10倍(这时候可以轻声说,就是嗓子不发音只有嘴唇发音那种轻声)。

总有一天,能给他洗脑洗回来。(时间取决于他被洗了多久以及洗了多深)

祝你好运。赶紧去试试吧!

user avatar

提问者口风如下,傲慢中带着双标的色彩:

今天陪他去看买手店 结果我因为该店的服务态度不太愉快(店员要求确定购买后再允许试鞋)回来之后很认真的探讨后吵架了

我说感觉是笨蛋行为又溢价严重又态度不佳 我会更愿意购买奢侈品因为我觉得服务态度挺重要的 (国内奢侈品行业柜员态度也不好确实哈)他说这是业内潜规则他没那么在意 并谈及鞋盒艺术性 举例藤原浩

我不太懂但我尽力尊重球鞋文化 也觉得大家收藏鞋盒的行为挺可爱的 就算态度恶劣溢价严重也愿意加价买隐藏鞋盒款 这难道不是自我感动的被割韭菜行为…?

user avatar

什么观不一样都能凑合过,唯有消费观天差地别速度吹,你们可以因为爱情试着绕开对方的逆鳞,但是怎么花钱是道过不去的坎,除非你们谈恋爱不是为了结婚,结婚就是纯为了啪啪,以外各过各的谁花谁钱一分都不沾对方的,小子们不要老子们各管各的对方的亲戚朋友连看都不看一眼那种。

说什么消费观要互相尊重的,纯粹就是梦话,这样的夫妻能过下去除非一方把一方屁股打烂了。

经济问题是一起生活最基础的问题,绕过经济谈恋爱那是有爹妈兜着,绕过经济谈婚后生活,准备每天鸡飞狗跳吧。

别提“尊重消费观”,那是给外人听的,不是自己家过日子的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