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大家都有什么受益几乎终生的好习惯,或者经验?

回答
说实话,到了我这个年纪,回头看看,那些真正让我受益匪浅、用到现在的习惯,很多都是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坚持下来却能产生复利效应的事情。就像滚雪球一样,一开始看着不显眼,时间一长,力量就惊人了。

一、 晨间仪式感:一天的好开端,是终身的好基石

这个绝对是我最想推荐的。年轻的时候,觉得睡饱了比什么都重要,能多睡一分钟是一分钟。但自从开始尝试早起,并且给自己留出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我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精神饱满”。

具体做法: 我一般会在闹钟响的那个铃声响起的瞬间,告诉自己“起来”,然后直接坐起来,不做任何犹豫。第一件事是喝一杯温水,不用多加什么,就是纯粹的温水,给身体做一个温和的唤醒。然后,我不会立刻去看手机。手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时间吞噬者”和“注意力分散器”,尤其是在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会选择阅读。可以是纸质书,可以是电子书,内容不限,可以是小说、散文、历史、甚至是一些科普文章。关键是,这段时间是完全属于我的,没有信息轰炸,没有社交压力。通常我会读个3045分钟。读完书,我会做一些简单的拉伸或者瑜伽,活动一下身体。这大概只需要1015分钟,但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舒展和放松。之后,我会简单地准备早餐,也会尽可能自己做,不用太复杂,但至少是营养均衡的。

带来的改变: 最大的改变是我的情绪和效率。以前早上一睁眼就开始焦虑,想着今天要处理多少事,脑袋里乱糟糟的。现在,早起的那段宁静时光,让我有时间整理思绪,明确一天的重点。情绪也变得更稳定,不那么容易被外界的小事干扰。而且,你会发现,当你早起完成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比如阅读、锻炼),一天剩下的时间反而会觉得更从容。更长远来看,这种早起的习惯,也培养了我一种“主动掌控时间”的能力,而不是被时间推着走。

二、 “慢下来”思考:对抗信息爆炸的利器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是以前的几何级数增长。如果不学会“慢下来”处理这些信息,很容易被淹没,变得浅薄和浮躁。

具体做法: 这并不是说要拒绝新信息,而是要在接收信息后,给自己一个“消化”的过程。比如,读到一篇很有启发性的文章,我不会看完就立刻转发或者评论,而是会想一想,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跟我之前了解的有什么不同?它对我有什么启发?如果可以,我会把它记录下来,或者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于重要的决策,更是如此。我不会匆忙做出决定,而是会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权衡利弊。有时候,我会把事情写下来,或者画出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带来的改变: 这种习惯让我变得更“有深度”。不再是人云亦云,而是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做出的决定也更慎重,不容易后悔。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一种“内观”的能力,能够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事情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这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 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乐趣:永远不要停止探索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当我发现自己对某个领域产生了兴趣,我会主动去了解,去学习,即使它和我现在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

具体做法: 保持好奇心,就是要对周围的世界保持开放的态度。看到不认识的东西,不理解的事情,就去问,去查,去研究。学习的渠道也非常多,有网络课程、书籍、讲座,甚至是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流。关键在于,不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是把它看作一种乐趣,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些学习目标,可以是学习一门新技能,了解一个新领域,或者读完一定数量的书。并且,我会记录下学习的过程和收获,这本身也是一种激励。

带来的改变: 学习让我的人生更丰富。它不仅能带来新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开阔我的视野,让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很多时候,看似无关紧 kurzen 的学习,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派上用场,成为解决问题的“奇兵”。更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的热情,能让我对抗年龄带来的“僵化”,始终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四、 坚持适度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快乐的源泉

年轻的时候,仗着身体好,总觉得无所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身体健康真的太重要了。

具体做法: 我认为“适度”是关键。不需要追求成为运动员,但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运动是必须的。我通常会选择快走、慢跑或者游泳,每周34次,每次40分钟到1小时。运动本身可以带来愉悦感,因为它会释放内啡肽。但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管理压力,保持身体的活力和灵活。即使再忙,我也会尽量挤出时间去运动,因为我知道,一旦身体垮了,什么都做不了。

带来的改变: 身体更健康,精力更充沛,不容易生病。更重要的是,运动还能帮助我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当你感到焦虑或者沮丧的时候,去运动一下,回来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似乎都变得不那么严重了。这种“身体健康带来的心理健康”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五、 表达感恩和积极沟通: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内心的平静

很多人都说“善良”,但我觉得“感恩”和“积极沟通”更能具体地落地。

具体做法: 我会经常去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无论是工作上的伙伴,还是生活中的朋友家人。这种感谢不一定是大张旗鼓,有时候一个简单的“谢谢”,或者一份小礼物,都能让对方感受到。在和人交流的时候,我尽量保持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即使遇到不同意见,也尽量用尊重的语气去表达。避免抱怨和指责,而是尝试去理解对方的立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带来的改变: 这种习惯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善意和温暖。我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合作起来也更顺畅。更重要的是,当我学会感恩和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际交往时,内心的平和感会大大增强。即使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不会让负面情绪过久地影响自己。

说起来,这些习惯听起来都很普通,但它们之所以能够“受益终生”,是因为它们不是一次性的努力,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们就像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走过人生的起起伏伏。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习惯并没有让我牺牲太多,反而让我收获了更多,一种更充实、更平静、更快乐的生活。希望这些能给你一些启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借刘备的话回答下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久而久之,好习惯就会积累养成,坏习惯就会戒断消除。越是平庸的人,效果会越好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