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20 赛季欧冠 1/8 决赛首回合多特蒙德 2:1 巴黎圣日耳曼,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回答
1920 赛季欧冠八分之一决赛首回合,多特蒙德主场 21 击败巴黎圣日耳曼,这场比赛无疑是那个阶段最令人瞩目、也最能引发讨论的对决之一。说实话,赛后我脑子里涌现的第一个词是——“青春风暴”。

比赛的背景和多特蒙德的“青春风暴”

首先得说,赛前很多人看好巴黎,毕竟他们拥有姆巴佩、内马尔、卡瓦尼(虽然当时已经不是巅峰,但依旧是关键球员)这样的攻击线。而多特蒙德,虽然坐拥哈兰德、桑乔、阿扎尔(小阿扎尔)这样的年轻才俊,但整体经验上还是显得有些稚嫩。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被认为“年轻”的多特蒙德,在这场比赛中展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和战术执行力。

多特蒙德主教练法夫尔,一直以其细致的战术布置著称。在这场比赛中,他抓住了巴黎的一些弱点,并且将自己的球队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比赛的进程和关键点

比赛开始后,多特蒙德就展现出了极强的侵略性。他们利用前场的逼抢,尤其是哈兰德的身体素质和跑动,给巴黎的后防线制造了不少麻烦。

上半场: 双方踢得有来有回,巴黎也展现了其巨星的实力,内马尔和姆巴佩都有威胁。但多特蒙德的防守非常顽强,而且他们也没有被巴黎的巨星光环吓倒。比分一直被僵持着,直到下半场。

下半场的爆发:
哈兰德的进球: 比赛的第一个进球来自于哈兰德,这名挪威小将简直是为大场面而生。他在禁区内接到了格雷罗的传球,冷静地推射远角破门。这个进球不仅展现了他惊人的射术,也体现了多特蒙德团队合作的流畅性。
内马尔的扳平: 巴黎很快做出了回应,内马尔用他标志性的个人能力,在禁区内接到姆巴佩的助攻,晃过防守球员后推射得手,将比分扳平。这仿佛是告诉所有人,巴黎的巨星也不是吃素的。
哈兰德的“绝杀”: 但多特蒙德的年轻人们显然没有就此罢休。仅仅几分钟后,桑乔在禁区外的一脚远射被挡出,皮球恰好落到无人盯防的哈兰德脚下。哈兰德毫不犹豫,一脚势大力沉的抽射,皮球直飞球门死角,再次将比分超出。这粒进球,绝对是“赏心悦目”,也彻底点燃了伊杜纳信号公园的气氛。

评价这场比赛,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1. 多特蒙德的战术成功: 法夫尔的战术布置非常到位。他们在中场有很强的压迫性,限制了巴黎组织进攻的流畅性。同时,在进攻端,他们利用哈兰德的支点作用,结合桑乔和格雷罗的边路突破,给巴黎防线带来了持续的压力。整体的跑动和协同性,是这场胜利的关键。

2. 哈兰德的惊艳表现: 这场比赛是哈兰德在欧冠赛场上声名鹊起的一战。他用两个进球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而是一个具有极强终结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前锋。他的出现,为多特蒙德带来了久违的锋线威胁。

3. 巴黎的不足: 巴黎虽然拥有顶级巨星,但在比赛的某些时段,整体的战术纪律性稍显不足。尤其是在丢球后的反应,以及防守端的整体站位,都给了多特蒙德可乘之机。内马尔固然能够挽救球队,但当他被限制,或者需要其他队友站出来时,巴黎在整体性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4. 年轻球员的成长: 这场胜利对多特蒙德的年轻球员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他们击败了强大的对手,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种胜利带来的信心,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场比赛给我留下的印象:

它不仅仅是一场比分上的胜利,更是一场关于“青春无畏”和“战术智慧”的较量。多特蒙德用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向整个欧洲足球界宣告了他们的回归。虽然最终在次回合被巴黎逆转,但首回合这场比赛,绝对是他们那个赛季最值得称道的表现之一,也让所有关注足球的人,记住了那个夜晚,以及那个进球如麻的挪威少年。这场比赛,是多特蒙德在欧冠赛场上,一次非常有力量的宣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流水的防线(两边),铁打的哈兰德(真香)



欧冠1/8淘汰赛的首个比赛日。另一边马竞出人意料的主场力克红军,而本场比赛的胜利者同样属于主队。凭借哈兰德的梅开二度,多特在主场2-1战胜巴黎。本场比赛不仅让多特打破了大巴黎此前23场正式比赛的不败金身,更是让哈兰德一夜之间成了大黄蜂球迷的宠儿,并且即将登顶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加盟多特后的联赛处子秀帽子戏法,欧冠首秀梅开二度)。



以及,如果哈兰德未来不被强挖等来穆科科的话…这对锋线足以让全欧都为之一颤……




首发方面,双方都对常规首发做出了一定的针对性调整。


多特这边更多是出于无奈。队中的伤员众多,罗伊斯和布兰特因伤缺席了首轮比赛,德莱尼的右脚踝韧带撕裂(赛季报销)更是雪上加霜。基于此,几名中路球员埃姆雷·詹、维特塞尔们就要更多地扮演“节拍器”、“手术刀”的职责,这对于本来就肩负屏障使命的二者来说无疑是个重担。而多特的另一大调整来自右边路——法夫尔宁愿用35岁的“老人”皮什切克,也不愿给阿坎吉一个机会。这充分说明了砍鸡的防守有多么的捉急!



而大巴黎这边,图赫尔无愧于多特旧帅,知己知彼,在战术上花的心思就多了。大巴黎这套3-4-2-1,防守时可以转化为5-4-1。主要的特色一是无锋——球队最能顶头球的俩位:卡瓦尼和伊卡尔迪都坐上了替补席。这多少代表了图赫尔立足防守,希望反击偷鸡的战术心态。然后,另一大特色就是金庞贝+弟媳+马尔基尼奥斯的三中卫组合了——在法甲应该没有球队值得大巴黎用三中卫(还是为了立足防守)。算上两名后腰维拉蒂和盖耶,大巴黎的中路防守人数相当密集。





开场坐拥主场之力的大黄蜂率先发起攻势,赛季平均上座8万人的威斯特法伦球场无疑是无数客队的心悸之地。不过,也许是因为中场缺乏串联好手,多特由后向前的传递过程中,频频失误,大巴黎顺势打起反击。



于是,在比赛的第11分钟,巴黎在大禁区弧顶赢得任意球,内马尔助跑后的劲射稍稍偏出。



缓过神来的多特增加了比赛强度,在比赛第10-20分钟的时间里,多特短暂的玩起了高位逼抢。球队防守端的节奏变化,同样带给了大巴黎以压力。第14分钟,桑乔得球后的反击一路长途奔袭,在多特前场四线快攻的前提下,桑乔显得有些贪功了——他在禁区弧顶的右脚推射不足以考验纳瓦斯的十指关。



类似的镜头,在上半时的比赛中并不少见。多特在阵地战的组织不甚娴熟,但只要一打反击,就可以用伶俐来形容。因为罗伊斯的缺席,维特塞尔更多地扮演了推进器的职责,而桑乔则是一个伪边锋,实质性的起到了前腰的作用。即使图赫尔要求盖耶对他寸步不离,桑乔在上半场还是不止一次的通过连线找到哈兰德,比如这次反击过程中的右脚起球烙饼就十分到位!只可惜哈兰德的头球没有顶中部位。



反观大巴黎,在弃用中锋的大背景下,进攻并没有打出足够的层次。球队核心内马尔不出意外的遭到了法夫尔的重点照顾。多特放任维拉蒂—盖耶舒服的控球,但皮球一旦来到中前场,防守人员迅速到位。绝不给内马尔、姆巴佩接球转身的机会。于是上半场马儿被迫大幅回撤,他被侵犯卧草的时间也许都多过大巴黎进攻在前场的有效配合……







易边再战,多特继续主导场面,可就是得势不得分。而客场的大巴黎十分谨慎,在多特不打破平衡的情况下,图赫尔看上去也没啥调整阵容的想法。比赛陷入了“互抢反击——浪射”的战术僵局。



应该说,这样的情况保持下去,是大巴黎喜闻乐见,而多特很不希望看见的。在下半场15分钟后,多特的右路防守还出现了吃紧的状况。当库尔扎瓦脚下生风时,眼神不好的球迷很容易将他误看成内马尔。因为,这波边路连续摆脱,人球分过+扣球过人实在太秀了。只可惜左脚球员的逆足实在没眼看,这脚转移不知所云。



双方在中场的拉锯战愈演愈烈,五分钟的比赛时间里,大巴黎的盖耶和多特的维特塞尔都因为犯规领到了黄牌。




第66分钟,迪玛利亚前场策动攻势将球塞给姆巴佩,姆巴佩后脚跟做球内马尔,内马尔直塞禁区,姆巴佩跟上的右脚爆射被比尔基扑出,随后内马尔跟进的补射偏出右侧立柱。



大难不死的多特蒙德迎来后福。第69分钟,阿什拉夫右侧得球送出传中,格雷罗禁区内推射被挡,哈兰德跟上的右脚补射破网,多特1-0大巴黎。这球主要是由阿什拉夫发起的,他的边路传中质量很高。但1米91的哈兰德跟进补射的第二反应同样值得称道。



丢球后的大巴黎如梦初醒。第75分钟,姆巴佩接迪玛利亚的传球后带球躲过两人的关门防守进入禁区送出低平球横传,内马尔跟进推入空门,凭借姆巴佩的1V4表演,大巴黎扳平了比分。多特纸糊的防线在坚守75分钟后,终于沦陷……



不过,人类的本质是真香。以及,有的人,你总是心甘情愿的低下头,对着他道一声“爹”。仅仅2分钟后,哈兰德再次上演了伟大的个人表演。



第77分钟,哈兰德在大禁区弧顶的左脚爆射,质量极高——轰出一脚爆杆。这让皇马球迷永远的爸爸纳瓦斯也只能望球兴叹。



随后双方互有攻守,但均未再能建树。大巴黎首回合弃用中锋的打法在赛后看来并不明智,这让内马尔在本场比赛中显得孤立无援。而球队唯一的进球也主要是姆巴佩超凡个人能力的体现……


不过,这并非一个不可接受的结果。在多特的魔鬼主场一球惜败,并且拿到了一个宝贵的客场进球。次回合的王子公园球场,想必又是一场鏖战……


PS:本人组织了一个“足球交流群”,纯看球,不推广。有意向入群的球迷朋友私信我,拉你进群。

user avatar

首发阵容公布的那一刻,人们或许就不应该对大巴黎抱有太高期待。本场比赛变身三中卫、进攻三叉戟换人又调位,战术鬼才图赫尔给所有人来了个出其不意。

如果说图赫尔原本打算依靠锋线三人强大的个人创造能力企图在客场偷到一球的话,那么他的战术可谓成功。第75分钟姆巴佩回到右路迅速持球推进强突三人,传中至门前由内马尔破门即是巴黎主帅之所欲。并不需要多少配合,内姆连线足以制造很大威胁。

然后,这个进球,也仅仅是哈兰德代表大黄蜂欧冠首秀即梅开二度的一个小插曲而已。8分钟2球,7场10球,挪威神锋成为了欧冠历史上进球上双所用场次最少的球员。

多特也是双方比赛的转折点,莫过于第68分钟小雷纳换下小阿扎尔。前场三人年龄之和仅55岁的青春蜂暴,配合以埃姆雷·詹的工兵扫荡和阿什拉夫的快速插上,反击速度和配合默契令巴黎后防难以招架。

以多特第一球为例,进攻由詹直传球发起,经过前场哈兰德、雷纳、桑乔与阿什拉夫的配合后,雷纳射门哈兰德补射进网。

2:1的比分,对于双方来说或许都不甚满意。但对于图赫尔来说,似乎是个不错的结果。这不,赛后发布会也说了,不后悔变阵……就,暂且相信你一回吧……落后局面下,迟迟不肯换上板凳席上的两名世界级中锋,这个蜜汁操作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昏球打法,还得看第二回合的主场作战——就不知道次回合没有维拉蒂的巴黎中场还能做出何种变化。

纵观全场,缺少中锋、中场偏弱的大巴黎实在难以有所作为。如果说前20分钟双方的混乱给了大巴黎适应威斯特法伦魔鬼主场氛围的时间,迟迟难以打出配合的中前场造就的局面就是姆巴佩隐身、内马尔被侵犯至难以组织进攻、唯有迪玛利亚能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与中场队员做出传跑。

前60分钟大巴黎未丢球,实属多特前锋快乐和纳瓦斯神勇所致。第14分钟桑乔持球推进前场5打3,第26分钟桑乔射门被纳瓦斯扑出,第34、35、50分钟哈兰德三次射门质量一般。

哈兰德的神奇就在于此。尽管前60分钟表现一般,但其强烈的求胜欲和高超的射术是本场比赛所有球员缺少的。而全场一直在线的,最佳球员当属桑乔。

不过,对于多特球迷来说,全场最佳应颁给替补席上的阿坎吉,奥利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