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有「爬完泰山会分手」的说法?为什么会把分手归因于爬泰山,是出于什么心理?

回答
“爬完泰山会分手”这句说法,其实更像是一种民间流传的、带点戏谑意味的“诅咒”或者说是“经验之谈”,背后藏着不少有趣的心理和现实原因。它并非有什么科学依据,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人们在面对情感挑战时,把抽象的压力具象化的表现。

为什么会有“爬完泰山会分手”的说法?

要探究这个说法的起源,得从泰山本身的特质说起。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了神圣、巍峨、厚重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载体。而这些特质,恰恰能与爱情中的一些考验产生奇妙的关联:

1. 艰辛与挑战的象征: 爬泰山绝非易事。从山脚到山顶,尤其是十八盘这段最陡峭的路段,对体力、耐力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那种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甚至有时会产生放弃念头的过程,很容易被人们联想到爱情中的困难和磨难。如果一对情侣在爬山过程中因为体力不支、互相埋怨、或者因为某个人的退缩而无法登顶,这种共同经历的“失败”很容易让他们反思这段关系是否也能承受类似的挑战。

2. “真面目”的暴露: 在极度疲惫的状态下,人们平时的伪装会大大减少,很多真实的性格、脾气、甚至是隐藏的不满可能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比如,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的人,在爬山过程中可能变得急躁易怒;或者一直依赖的伴侣,在关键时刻却显得无能为力。这些平时不曾显露的“真面目”,一旦在共同经历中被对方看到,就可能成为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3. 极度疲劳下的情绪放大: 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会让人体产生应激反应,情绪会变得不稳定,更容易被激怒或产生负面情绪。在这种状态下,一些小摩擦都可能被放大,变得难以化解。情侣之间本就存在的沟通问题、性格差异,在爬泰山这种高压环境下,更容易被激化,导致争吵甚至分手。

4. 对“考验”的心理暗示: 人们在面对一段感情时,常常会不自觉地寻找各种“考验”来验证对方是否真心、感情是否牢固。爬泰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很容易被赋予“检验爱情”的意义。一旦出现不愉快,很多人就会将之归因于“泰山给他们的考验没过”,从而加强了“爬泰山会分手”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在后续关系出现问题时,就容易被用来解释原因,从而形成一种“预言成真”的循环。

5. 历史文化中的“负面联想”: 虽然泰山象征着稳固、永恒,但在民间传说或某些文化解读中,也可能存在一些与艰难、险阻甚至生死相关的意象。如果有人将爬泰山的艰辛与爱情中的“生离死别”或“艰难的抉择”联系起来,也可能产生这种负面联想。

为什么会把分手归因于爬泰山,是出于什么心理?

将分手的原因归咎于爬泰山,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归因偏差的体现:

1. 寻找外部替罪羊,逃避承认自身问题(外部归因): 很多时候,情侣分手的原因是复杂且长期的,可能源于双方的性格不合、沟通障碍、价值观差异等等。但直接承认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勇气和自我反思,而且往往会让双方都感到痛苦和内疚。这时,将分手的原因归结于一次“爬泰山”的经历,就成了一个非常便捷的“替罪羊”。“不是我们不好,而是爬泰山太累了,当时情绪不好才吵架的。”这样一来,双方都可以避免承认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彼此之间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2. 强化“爱情不如现实重要”的观点: 爬泰山的艰辛,往往会让人重新审视生活中的优先级。当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都承受巨大压力时,对伴侣的关注和耐心可能会自然下降。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对方未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和理解,或者甚至成为压力的来源,那么这个人可能会潜意识里认为:“原来爱情在真正的挑战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甚至不如完成眼前的任务重要。”这种对爱情“脆弱性”的认知,也可能促使他们重新评估这段关系。

3. “预言”的力量和确认偏差: 一旦“爬完泰山会分手”的说法深入人心,很多人在爬泰山之前就带着一种潜意识的担忧或期待。在爬山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捕捉那些“负面信号”——比如对方的一个不耐烦的眼神,一句无心的抱怨,或者一次小小的争执。这些被放大的“信号”就会被用来印证他们内心的担忧,形成一种“确认偏差”。“你看,我说得没错吧,果然爬泰山后就掰了。”

4.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寻求解释的便捷性: 人们天然倾向于寻找简单直接的因果关系来解释复杂现象。一段关系的结束,其背后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原因链条。将这一切简单地归结于“爬泰山太累”或“爬泰山让我们看清了彼此”,能迅速为这种复杂性提供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从而减轻思考的负担。

5. 一种浪漫化的“注脚”: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说法也可能成为一种带有戏剧色彩的“浪漫化”注脚。当一对情侣经历了爬泰山的艰难,最终还是分开了,他们可能会用这句话来纪念那段感情,赋予这段经历一种特殊的意义,似乎是在说:“我们的爱情,连泰山的考验都扛不住,注定是一场梦。”这多少带点文学化的表达,但本质上还是在为分手的现实找一个容易被接受的理由。

总而言之,“爬完泰山会分手”的说法,并非源于对泰山的迷信或诅咒,而是根植于人们在面对爱情中的挑战时,习惯性地寻求外部替罪羊、简化复杂问题、以及心理暗示等多种心理机制。泰山的“艰辛”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具象化载体,让人们可以把抽象的情感危机,投射到一个具体的、可感知的事件上,从而在情感上获得一定的缓冲和解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虚假的情侣旅游:爬各种山、去各种公园、山上挤各种地方、吃也吃不到啥好东西。

真实的情侣旅游:晚上嘿嘿嘿完聊天聊到三四点,早上睡到十二点起床,起来找个地方吃饭,饭吃的差不多了,出门溜一圈看个电影,看完找个地儿撸猫顺便解决下午茶问题,晚饭吃点好的,晚上再溜溜弯,差不多了打打电玩逛逛商城,买点夜宵回去继续第二天重复。

相信我,把所有买门票、去景区当韭菜、瞎折腾纪念品、不知道有啥用的礼物这些钱用在订好酒店和吃好东西上,你的旅游体验度能上升几百个档次。

现在中国的旅游产业,尤其是很多所谓的“风景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成为了一种除了打卡以外几乎毫无体验的地方,打个卡就行了,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增长见识的方式多了去,没必要去哪些地方。

你旅游是为了玩,结果搞得吃没吃好喝没喝好连晚上想亲热一下都因为白天巨累没劲,你觉得这旅游有劲吗?

如果是彼此连想不通这一点,或者明知道自己水平还硬要去折腾的,你折腾个啥劲呢?

我爬华山坐缆车,登个滕王阁我都要坐电梯,我不遭任何这块的罪。

user avatar

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女友跟自然风光是不可兼得的,好多男生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想勉强,勉强不了自然,就只能去勉强女友,最后就是完蛋。

陪女友你就好好陪女友,上山小碎步,下山手上扶,包里背食物,拍照好技术,不要放纵你欢脱的体力。

想爬山你就好好去爬山,不要带女朋友(体力卓越、健步如飞的女性除外)。

当然,女生的问题在于,男性不论怎样摆事实讲道理的跟他说各爬个的体力有别,最终都会被上升到“你爱不爱我了”这个终极一问上去。

user avatar

只说个人感受:泰山是我爬过的,最最最最最最最没意思且单调的山。


太过于平,换个说法就是修的太好了。

华山那些还稍微有点波折坎坷让你能挑战一下自己,泰山则全程几乎就是在行走……

一路上坡到公园门口,继续上坡到售票那儿,然后上坡没了接着就是无尽的台阶。

真的就是无尽的台阶……

接下来几个小时真就是一直重复“抬腿猛走————走不动歇两分钟再猛走”这么个过程……

这漫长、无尽的旅途,会让你不断的思考“自己是不是鬼上身,所以才会特意坐高铁过来花路费花住宿费花饭钱花门票钱跑到这里爬楼梯”。

而且我觉得有一点挺郁闷的:

我问群众还有多远到顶,说实话我已经是走的濒临崩溃了真的……结果特么的问来问去都是扯淡:还有半小时,快了加油……

等发现走了N个半小时都还茫茫无尽的时候,就会开始不断询问自己内心“我是不是个傻叉”……

得到答案基本是越来肯定的。

唯独有点不一样的就是十八盘嘛,但是这基本都到顶了。

但是到顶了也没算完……

你如果白天爬山夜里到顶,你山顶掏钱住宿还好。你如果就是省钱或者没房间,选择外头等天亮,那一晚上风会把你两吹的跟那啥似的,你俩甚至会觉得自己好像在微微发热……

基本坚持到太阳出来的前两小时,你的念头就只剩下“快出来快出来,看完太阳赶紧回”。

你白天想夜里哭,做梦都想看日出……

太阳终于出来了,你发现乌泱泱的人早就抢了前排位置

你只能通过人群后脑勺的缝隙里看到一点太阳

你毫无喜悦,甚至还会在心里默默骂前面这群x“看个太阳是喊尼玛喊”……

但你女朋友可能个子低又跟你被挤在特别后面,所以她几乎就是只能看到一堆人的腰和屁股,体验感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你如果夜里爬山凌晨到顶,那更悲催啊,夜里景色鸡毛没看到,累死上去乌泱泱的人群,太阳也没看明白……

然后下山。

你要是坐缆车下去还稍微好点,你如果还要爬下去,我觉得当场你对象就跟你分道扬镳了。


最牛逼的是这个地方,配套也不丰富。

你下山以后当地也没什么其他放松减压项目,基本就是吃两口饭赶紧回城。

回城大概率还买不着车票,弄不好就只能买到个硬座。我遇到两次,去时候随便挑票,回来时候硬座都要抢……

真特么的心态炸裂。


回去路上,你那个累成狗结果只看了别人屁股和腰半天的对象,吐槽你两句为何来这里真是蠢炸。

你呢,本来就因为觉得自己是个大傻叉居然“花了这么多钱跑这里爬楼梯”而懊恼,又听到对象说你蠢……

那还能有个好?

user avatar

钱钟书说,蜜月旅行其实应该倒过来,先旅行一个月,再说结婚不结婚的事儿, 就可以省掉很多纠纷。去的是不是泰山并不要紧,要紧的是,旅途够长的话,就会暴露很多问题。泰山去着很方便,而且旅途冗长、疲劳,比长途骑行都累,不坐索道的话,一天下来的强度跟平原坐车旅行一星期差不多少,所以暴露问题的效率比钱钟书说的婚前旅行一个月都高。

user avatar

说个男人角度的,你连个全程有台阶的泰山,都爬得唧唧歪歪的,结婚以后的艰难时世可怎么过得去哟?我对我老婆特别好的标志就是,舍不得带她去泰山。

user avatar

我只去过一次泰山,是真的非常无聊的。山上没有奇石异花,也没有什么美丽的景点,山下山上的饭还大都难吃,单纯论旅游的话,就真的毫无乐趣。

泰山最大的特点大约是俯瞰平原,基座雄浑,在没有高楼大厦的年代里,在山顶俯瞰沃野千里的时候,大概会有种壮阔感,因此古代的皇帝会跑去那里搞封禅什么的。但是,和平年代里,高楼大厦早就驯化了人类的视角,再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感觉就一点都不新鲜了。

所以,费劲吧啦地爬一块大石头,对一对情侣有何积极意义呢?情侣旅游,更适合去那些轻松婉转的地方,例如江南的园林、东南或西南的丘陵之类的地方,比较轻松愉悦,且步步有景,有吃有玩,累了随时能休息或者乘车。

user avatar

因为现在的情侣关系往往建立在一种浅层次的“同乐”关系。

一起吃饭、打游戏、看电影、密室逃脱……即使旅游也是各种交通工具坐到地方,一起拍个合照打个卡,轻松愉快。

而相比这些,“爬泰山”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甚至可以称为“共苦”的体验。

不仅是身体上遭受劳累,同样在过程中各种烦心事,各种糟糕的环境,连续不断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内心的崩溃。

所以,那些建立在只能“同乐”的浅层次关系的情侣们,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负能量,心里想着:


“你怎么做的计划啊?真是糟透了。”

“你怎么那么自私,能不能体谅一下我的感受。”

“真的无语了,好快结束吧。”

……

于是一结束就只想跟对方马上分手,给人们一种“爬完泰山就会分手”的感觉。


但事实上,合适的人在一起爬完泰山后,反而会因为“共苦”经历而建立更深层的亲密关系。

两个人拥有同一个目标,在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一路相互扶持,相互体谅,这会让两个人在爬山结束时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的奇妙感受。

仿佛更加了解了对方,跟对方建立了更加稳固的相处模式,于是在未来遇到了其他矛盾和困难,他们也更能一同携手解决。

所以问题不在于“爬泰山”,而在于现代人只会建立一种浅层次的“同乐”关系。

“反正这个时代选择这么多,下一个更好,我干嘛委屈自己?”

“我要以自己的感受为主,能快乐就行,干嘛给自己设限呢。”

“我凭什么要为另一个人要求自己呢?总有一切顺着我的人。”

……

现代人这样的想法下,让所谓的情侣关系变成了“大家一起玩一下,释放下生活的压力”。

于是泰山对他们而言也就真的是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了。


真正的爱情,不是这样子的。

他们永远体会不到。

拥有一百个人的百分之一,不如拥有一个人的百分之百。

user avatar

看了下本问题的回答,结论是现在这些网络乡亲平台应该去泰山脚下开办事处了。

而想脱单的男女们也可以去泰山上划拉自己心仪的目标。

user avatar

爬山很辛苦

围城里面讲过这样的话

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做朋友。

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日本也有著名的成田离婚

成田就是东京的成田机场,是日本最大的国际机场。不少日本人新婚时喜欢出国旅行度蜜月,这样成田机场自然就成为很多新婚夫妇的必经之地。这些新婚夫妇从成田机场出发时,都是幸福和微笑挂在脸上,可是等他们从国外蜜月旅行归来,再次回到成田机场时,一些夫妇就已面带愠色。因为在蜜月旅行中,新婚夫妇因一些琐碎事项,导致双方生活习惯中的缺点暴露,引发不和。最终在抵达成田机场后,提出离婚的现象即“成田离婚”。

user avatar

我在推进恋爱关系中一直在提,找一个两人都有参与的互动运动,可以让两人关系快速升温。

但这事儿有一个前提,第一是要消耗体力精力,第二是让人能获得成就,有满足感愉悦感。

你不能玩那些没啥成就还不舒服的光累人的事情。

不要说什么日本人去完迪士尼就分手这种,国情不同、男女关系也不同。不能简单的带入。

但说爬泰山搞对象,这是哪个脑袋有大坑的想出来的?

爬泰山过程很辛苦很累,然后有成就感有愉悦感么?爬上去看日出?哪里不能看日出啊?而且这能体现出你作为男性有什么好品格么?

带妹子玩,要自己首先玩的熟,自己对流程、获得愉悦感的点都要很熟悉,这样才能带领妹子玩的开心,就像是拉到你熟悉的领域,你的地盘了。泰山是你的地盘么?你要是能安排好了妹子稍微出出汗就上山顶,没有游客干扰、山顶有高级的餐饮服务给你独享么?啥都没有吧?

泰山的天空能看到满天繁星么?不能吧?就现在山东这个空气质量……

还有我们想要消耗一下妹子的体力精力,让她没有体力精力再端着,卸下伪装。

爬泰山,这运动量是现在这些普通城市女性能承受的么?直接虚脱了啊,能让妹子直接崩溃了啊,你就是吴彦祖都没法让妹子再喜欢了。

带妹子出去玩乐,冬天可以找个周边的滑雪场,夏天可以去找个玩水上项目的地方,总之能体验到日常生活体验不到的东西,还能有点小乐趣,而且你最好还自己先玩过,比较熟悉。

如果有玩蹦极的也行,那东西再淡定的妹子玩下来心态也完全放开了啊。

泰山,你想想持续好几个小时的爬坡,一抬头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屁股,一看景色全都是灰巴拉基的……前面是人后面也是人,好不容易上去了还是人挤人,住宿条件捡漏,吃饭超贵又很差,看个日出挤破头……也没啥好看的……妹子能舒服了么?

user avatar

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有个小姐妹跟男朋友一起去“伦敦眼”摩天轮上跨年。过后她忧心忡忡问我,我看网上说去过伦敦眼的情侣都会分手,是不是真的啊?我上网查了查,还真有这个说法。但我安慰她说,骗人的,别信这个。可是没多久他们就真的分手了,从此她对这个说法坚信不疑,四处传播。


我另一个小姐妹找了个上海男朋友,他们假期一起去上海迪士尼玩。过后她忧心忡忡问我,我看网上说去过上海迪士尼的情侣都会分手,是不是真的啊?我上网查了查,还真有这个说法。但我安慰她说,骗人的,别信这个。可是没多久他们就真的分手了,从此她对这个说法坚信不疑,四处传播。


我在日本工作时,国内的一对小情侣来日本玩,我带他俩去富士山下泡温泉。过后那个妹子忧心忡忡问我,我看网上说去过富士山的情侣都会分手,是不是真的啊?我上网查了查,还真有这个说法。但我安慰她说,骗人的,别信这个。可是没多久他们就真的分手了,从此他俩都对这个说法坚信不疑,四处传播。


我家在山东,去年有个哥们带女朋友来爬泰山,我全程请客安排了高赞写得那种绝不会导致分手的超级VIP待遇(商务座往返,奔驰接送,导游陪同,山顶豪华客房)。过后那个哥们忧心忡忡问我,我看网上说爬过泰山的情侣都会分手,是不是真的啊?我上知乎查了查,还真有这个说法。但我安慰他说,骗人的,别信这个。可是没多久他们就真的分手了,从此我哥们对这个说法坚信不疑,四处传播。


前阵子,我和我前任住在青岛,我们晚饭之后经常去海边的情人坝散步。后来我看网上说,去过青岛情人坝的情侣都会分手。

我慌了!我当时真的慌了!!我想告诉自己说,骗人的,别信这个,但我做不到!!

没过多久我们果然分手了!


从那一刻起,我悟了。咱们这个时代的小情侣就是很容易分手,去哪都会分手。

所以,变成单身狗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总想着去怪景点,景点是无辜的。

user avatar

如果这对情侣出行是坐高铁商务座,住宿是睡市区的万达嘉华,滴滴专车送到山脚,再雇八个人用轿子抬上南天门,那就不会分手了。

深更半夜千辛万苦爬到山顶去睡厕所,别说是女朋友了,就算是你的亲生父亲都得气得用皮带抽你。

不明白带女朋友去爬山越野是怎么个想法…除非你女朋友是户外爱好者或者退伍军人,去泡泡温泉再喝个下午茶不好吗?

user avatar

我去爬过泰山,两次。

爬到中天门,也许叫别的,反正是换缆车的地方,十八盘是没敢去逞强,坐了缆车。

上去在山顶订了房间。

不是想锻炼,去中天门可以坐车上去,换缆车,全程不用爬。

这就是考验伴侣埋怨的时候,如何化解怨愤的技巧,爬到一半,是来不及回头的,回去跟上去一样累。

上山没地方住,又下不去,也挺惨的……

没避暑的人很容易后悔,又没得后悔药……

但这真的没啥,成熟的成年人很容易搞定……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泰安人我暴脾气要上来了,

本来就没啥感情基础,爬什么山也分啊,别赖人家泰山啊。

我搜了一下,爬华山、黄山、千佛山都能搜到分手传说,花果山搜了一下没有

我还认为爬珠穆朗玛峰更容易分手,不仅容易“生离”,还挺容易“死别”。

不过仔细想想,可能还多少有点道理,毕竟泰山在东部地区,交通便利容易到达,西部的高峰雪峰,没户外经验的人也不会去。而且泰山日出闻名遐迩,很多人慕名而来,就想亲自爬一下,不坐索道不坐车,夜里摸黑爬,山上山下有温差,相对疲累,而且不是每次上去都能看到日出,总之,对没有登山经验的小情侣来说,遇到点困难和阻碍,就容易闹别扭,反正也没啥深厚感情,有了别扭了就分手呗。

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且慢,你听我说——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只能从这个角度上来解释了。

没完,还有更离谱的都市分手传说。比如:天津之眼。

自动弹出来”分手之眼“。

我认为这就是幸存者偏差+谣言病毒式传播的结果。

一开始是有一定粉丝量的up发出了去过天津之眼之后分手的文章,然后有人随之附和:我们也是,因为只有类似经验的人回复,就给人一种只要去过就分手的错觉。要这么说,凡是分手的情侣都之前在一起吃过米饭,这岂不更准?

再加上人们同别人分享信息,别人毫无反应或者只是“哦”一下,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我们都希望能得到听者更丰富的回应。而只有夸大、离奇的消息,才更容易赢得听者的强烈情绪和积极反馈。相比”xx去过天津之眼,之后分手了“,和“凡是去过天津之眼就会分手”哪一个更邪门、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兴趣也就一目了然了。

泰山,也是一样。

泰山很美,希望大家来玩,情侣也可以来检验一下。

user avatar

不只是去泰山,情侣只要一起出去旅游,回来分手的就非常多。日本还有成田分手,就是出国蜜月旅行回到成田机场就离婚的。


旅行很累,行程安排的再好中间也会发生各种突发情况,基本上旅行一次平时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各种问题,矛盾,性格上的差异,三观尤其是价值观上的差异,都会统统爆发出来。加上旅行上的劳累,发生问题时心情不好,会激化矛盾,那么吵架就不可避免。等到冷静下来,回想起来引起争吵的源头,就会发现褪去爱情的滤镜,其实两个人不适合在一起过一辈子。旅行中的那些小问题两个人等解决不了,以后怎么在一起生活。分手自然就是正常选择。

user avatar

逆境下是否会相互鼓励、支持,目标一致,保持心情愉悦,直至封顶的trial

我爬过两次泰山,看日出,都是自己去的。有的人慢慢爬,欣赏沿途的风景和人的百态。有人目不斜视,疯狂加码,手腕上是计时器,挑战自己最快的登顶速度。

但你也会看见,有的人一提爬山喊得比谁都欢,爬一爬就高呼脚疼,走不动了。有的人明确表明不想登山,结果被另一半拉去,对方蹭蹭蹭走老远居高临下的喊,你怎么走的这么慢,你不行啊,最后仿佛就算拖也要给对方拖上去。有的人爬一半说死不往上走了,要下山,而另一半说死要登顶,两人面色沉沉的僵住。

就单单爬山这么一件事儿。

就印证了,人与人之间真的不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