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卡洛夫关于完成瓦良格“需要一个伟大国家”的对话究竟燃在哪里?

回答
马卡洛夫与“伟大国家”之辩:瓦良格驶向何方?

马卡洛夫,这位俄罗斯海军的灵魂人物,在谈及“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完成时,曾经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要完成瓦良格,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这句话,绝非一句简单的感慨,而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回响和深刻的现实考量,足以在当时乃至今日的俄罗斯社会点燃一场关于国家力量、战略选择和民族复兴的激烈辩论。

“燃”在哪里?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 对苏联遗泽的复杂情感与现实的残酷碰撞:

“瓦良格”号,这个承载着苏联海军雄心壮志的庞然大物,在苏联解体的那一刻,就如同一个被遗弃的巨婴,滞留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它本身,就是那个曾经横行全球的超级大国留下的一个巨大而沉重的遗产。马卡洛夫这句话的“燃点”之一,在于它直面了这种遗泽带来的 矛盾与纠结。

怀旧与失落: 对于许多经历过苏联辉煌时代的人来说,“瓦良格”号是那段日子的象征。它的搁浅,代表着国家力量的衰落,代表着曾经的骄傲化为泡影。马卡洛夫的这句话,无异于在这些人的伤口上撒盐,但同时又勾起了他们对往昔的怀念,对“强大俄罗斯”的渴望。
现实的鸿沟: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济凋敝,国力受损,军事工业体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马卡洛夫说“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就是在指出,凭着当时俄罗斯的状况,根本无力独自承担起完成“瓦良格”号这样一个超级工程所需的巨额资金、先进技术和完善配套。这不仅是对国家实力的精准评估,更是对那些仍然沉浸在苏联辉煌幻想中的人的当头棒喝。

二、 对国家战略和军事现代化方向的拷问:

马卡洛夫作为海军总司令,他的这句话更是一个极具战略视野的判断,直接指向了俄罗斯在后苏联时代 军事现代化的方向和可行性。

战略目标的重量: 一艘航空母舰,绝不仅仅是一艘海上武器,它代表着远洋作战能力、战略投送能力,甚至是地缘政治影响力。完成“瓦良格”号,意味着俄罗斯试图在军事上继续扮演一个全球性大国的角色。马卡洛夫用“伟大的国家”来框定这个目标,就是在暗示,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支撑,盲目追求这样的战略目标,只会是缘木求鱼,浪费资源。
资源分配的困境: 那个年代,俄罗斯面临着如何分配有限的国家资源来优先发展哪些军事领域。是继续维持庞大的陆军和战略核力量,还是投入巨资去重新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海军舰队,尤其是航空母舰力量?马卡洛夫这句话,就是在那个关乎国家命运的十字路口,抛出了一个沉甸甸的质问:我们有足够的“伟大”来支撑这样一个“大”的战略吗?

三、 民族自尊与国家复兴的呐喊:

这句话的“燃点”,还体现在它触及了 俄罗斯民族深层的自尊和对国家复兴的强烈渴望。

被羞辱的骄傲: “瓦良格”号被出售给中国(最终以“辽宁舰”的身份服役),对于很多俄罗斯人来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羞辱。曾经领先于世界海军技术,如今却卖掉未完成的航母给其他国家,这本身就是一种国家实力衰退的明证。马卡洛夫的话,仿佛是对这种境遇的一种回应,一种对失去的辉煌的追忆,以及对未来可能实现的“伟大”的憧憬。
复兴的召唤: “伟大的国家”不仅仅是指经济或军事实力,更包含着民族自信、国家凝聚力和战略雄心。马卡洛夫的这句话,与其说是对现实困境的哀叹,不如说是一种隐晦的召唤。它是在提醒人们,要让俄罗斯重新站起来,要让俄罗斯海军重拾昔日荣光,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建立一个真正强大的、能够支撑宏大战略的“伟大国家”。这番话,很容易点燃那些渴望看到一个强大俄罗斯的民众的爱国热情。

四、 对国际格局变化的敏感捕捉:

马卡洛夫身处海军高位,对国际海军力量的此消彼长自然有着敏锐的洞察。他的这句话,也暗含着对 世界格局变化的反应。

竞争与警醒: 在“瓦良格”号建造期间,美国的航母打击群已经成为其全球军事投送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海军也在快速崛起。马卡洛夫说“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也许也是一种对其他国家海军实力发展的警醒,意识到如果不提升自身实力,俄罗斯将可能在未来的海洋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总而言之,马卡洛夫关于“完成瓦良格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的对话,之所以能“燃”起来,是因为它触及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 经济困境、战略迷茫、民族情感和国家复兴 等一系列核心问题。这句话,如同一个精准的引爆点,将当时社会上弥漫的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担忧,瞬间点燃,引发了关于俄罗斯未来走向的深刻讨论,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回声,至今仍能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它让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宏大的军事目标,需要与之匹配的国家实力和战略定力,而这一切,都归结于——“一个伟大的国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话都能听出燃来,我也是很佩服的。


作为一个特么没了事业的总工,丢掉了祖国认同的老专家,站在这仨家伙旁边,说出那句话来。

你告诉我很燃???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面一个「马赛克」先生发布的用清末国造舰船比附瓦良格的答案,很明显这个答案并不清楚清末国造舰船和瓦良格各自在本国海军史上的分量,最后的结论:人家不过是……当然就是不靠谱的了。

一、清末国造舰船水平只能说差强人意,李鸿章本人更不会高估国造舰船。

先来看大清造出的巡洋舰是些什么货色,操江这种纯运输船估计没人好意思来提,就拿教科书上作为正面典型的“平远”来作例子。平远确实也是大清造船的最高水平,教科书也总喜欢强调平远战绩显赫,一炮击中松岛的水雷室“震惊敌人”。然而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李鸿章最初根本看不上这条船:

正在因为购买了“定远”、“济远”级军舰志得意满,准备进一步加大外购军舰力度的李鸿章,看到半路杀出来的船政铁甲舰,认为其打断、干扰了自己外购军舰的计划,而异常恼怒。为争夺宝贵的经费,7月30日,李鸿章毫不客气地上奏清廷,从军舰吨位、主尺度、装甲防御、动力系统以及造价等问题上全面出击,措辞严厉地将船政选定的建造母型批驳得体无完肤,称通过和李凤苞的讨论,判定船政提出的方案“船式、轻重、尺寸均不合海面交锋之用”,“欲以此敌西国之铁甲舰,恐万万不能”,进而直接对裴荫森展开人身攻击,称“裴臬司于此道素未考究,误信闽厂学生之蛊惑”,要求清政府“审慎图维,勿任虚掷帑金”。[1]

由此可见,李鸿章是反对国产军舰,并且把国产军舰批的一文不值的。「马赛克」编的段子安排李鸿章来说“伟大的国家”才造的出来巡洋舰,这确定不是高级黑?

而且实际上平远作为国产军舰的最高水平,在北洋海军中的地位也是很低的:

被编入北洋海军后,福建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的学生李和任命为“平远”管带。李和,广东三水人,1867年与邓世昌等一起进入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后留用于福建,后调入北洋,但一直未得到重用,出任“平远”管带时,不过是都司而已,仍属于低级军官。与舰长一样,“平远”进入北洋海军后,也一直未被重视,这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近海防御铁甲舰,长久被视作另类,其重要程度仅和雷艇、蚊子船相类似[2]

日本人在俘获平远后,也根本看不上平远,日俄战争根本没把平远派上主力位置,而是在后方进行巡逻。并且触雷沉没。

二、以瓦良格等为代表的苏联造船在同期世界上的地位,远超清末国造舰船在同期世界上的地位。

那么瓦良格的水平又怎么样呢?很显然,瓦良格的地位是平远一辈子都追不上的,除了美国以外,完工的瓦良格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算宝贝。而且更重要的是瓦良格还不是苏联的最高水平,就在建造瓦良格的同时,苏联还在建造“乌里杨诺夫斯克”满载排水量8万吨核动力航母。[3]这是什么概念?苏联在80年代就在造大型核动力航母了,传统的海军强国英国到现在连核动力航母的边还没摸到(最新型的伊丽莎白虽然造型拉风,但仍然是传统动力)。法国虽然在新世纪憋出了核动力航母(戴高乐),但由于心脏病(设计的反应堆是从核潜艇挪过来的),实际吨位差不多只有乌里杨诺夫斯克的一半多。[4]由此可见苏联的航母建造技术在当时的世界(现在也差不多)属于顶尖级别的。所以用大清的造船技术来比附苏联的人,实在(以下省略)。

三、瓦良格停工标志着苏联(俄罗斯)造船衰落的开始,而清朝结束后中国造船的水平实际上是在提升的。

再说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造船技术明显已经衰落了。苏联时期可以建造比法国牛得多的核动力航母,而俄罗斯连两栖攻击舰都造不出来,只能去买法国的西北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联解体确实让俄罗斯喝了“西北风”,从世界顶尖水平扑街扑到妈都不认识。恐怕现在连俄罗斯国内最反苏的那帮人都不敢否认,现在的俄罗斯更像是李中堂时期的大清。

那么与之对应,中国是不是大清完了就造不出巡洋舰了?1931年,中国就造出了逸仙号巡洋舰,这时候距离大清扑街只有二十年。1936年,中国又造出了平海号巡洋舰,距离大清扑街也只有二十五年。这两艘船虽然横向比较不如其他国家的军舰,但比平远强多了。可见大清完了中国的造船技术反而进步了。与之对应,苏联解体快三十年了,现在的俄罗斯有开始建造比瓦良格和乌里杨诺夫斯克更强的船吗?有吗?有吗???

由此可见,用大清来比附马卡洛夫这句话,完全不靠谱。马卡洛夫是真正在感叹自己国家的造船业(也就是自己从事的行业)今后一蹶不振了(事实也完全如此),而不是“不过是在……罢了”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这句话燃在哪里?这句话并不燃,而更多的是一种悲壮感。是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老人对自己祖国从巅峰重重落下而且长期无法重返巅峰的事实表现出的无奈和叹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参考

  1. ^ 陈悦《近代国造舰船志》
  2. ^ 陈悦《近代国造舰船志》
  3. ^苏俄难圆的梦 重温“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作者:林基书 http://www.docin.com/p-221196158.html
  4. ^“戴高乐”号航母体长262米,高75米,排水量达4.06万吨 原文作者:武圣 http://news.sohu.com/02/04/news145450402.shtml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