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三星停止在中国生产手机一事? 第1页

  

user avatar   luxe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情要怪老回。

三星的官方代理律师都说了:

……因为回**个人的过度维权行为而动摇外商投资信心,甚至导致惠州工厂搬离。

现在搬离了!都怪你!该当何罪 @不老的老回


user avatar   lcqaz7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回答:

1,多番努力失败之后,三星智能手机终端在国内市场的溃败已不可逆转。

2,在下游失守之后,三星电子加大了产业链中上游的投入力度。


1,多番努力失败之后,三星电子在产业链下游终端的溃败已不可逆转。

数码圈的人应该或多或少看的出来,今年三星加大了智能手机的投入力度。

以旗舰机S10系列和Note10系列为例:

产品层面,不仅ID设计变化较大,更是积极拥抱5G,各项配置相比Note9时代进步幅度也相对更大。

营销层面,不仅在主要舆论阵地加大了投放,更是罕见的海报指名道姓针对国内最大竞争对手华为。


以中低端的A系列为例:

产品层面,三星破天荒的推出A60元气版等性价比较高的中低端产品,争夺用户口碑与线上市场。

营销层面,更是鼓动舆论为三星重返中低端造势,一时之间,“三星上下游垂直整合,性价比教国产厂商做人”的舆论层出不穷。


然而近一年过去了,结果如何呢?

以旗舰机S10系列和Note10系列为例:

无论有多少三星粉鼓吹“安卓机皇”,无论有多少工读生为三星旗舰销量暴增造势,终究改变不了大局。

高昂的售价、式微的渠道、下滑的品牌形象以及国产手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都使得三星旗舰销量乏善可陈。


以中低端的A系列为例:

A60元气版发售时,参数上性价比确实不低,也为三星低端机吸引了一波关注度。

然而,在4G尾声、大盘下滑的大环境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杀成血海,性价比神机层出不穷,等等党大获全胜。

在国内一向步幅蹒跚的三星,又一次表现出一贯的反应速度和产品节奏缓慢的弊病,明显跟不上国内厂商的更新迭代的浪潮。

在国产厂商众多性价比神机前仆后继的攻势下,三星A60元气版掀起的一点火花,不过是昙花一现。

最终的结果,就是三星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始终在1%左右徘徊。


中国市场并非个例,三星的海外市场同样不容乐观。

必须承认,得益于华为被制裁后欧洲等市场的反弹,2019Q2,三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7500多万,雄据世界第一。

市场占有率达22.7%,而且市占率同比维持正增长。

但三星在全球多个竞争市场,已经出现下滑或下滑征兆。

美国市场因为有较高的贸易壁垒,三星暂时高枕无忧。

印度市场,三星已经被小米赶下王座。

东南亚市场,三星虽然仍占据第一,但已经遭到中国军团的强势挑战。

2019年二季度,HOVM等中国厂商出货量达到1900万台,同比增长50%,一举拿下东南亚62%的市场份额!

东南亚表现最好的OPPO,已经在印尼、菲律宾等多个重要市场超越三星登顶第一。

在最关键的欧洲市场,一季度华为高歌猛进,眼见三星第一的位置不保,制裁与断供来了。

特别是谷歌切断GMS之后,三星的市场占有率立刻止跌回升,效果立竿见影。

但是究其根本,在市场竞争失利,丢失全球最大市场的情况下,依赖贸易保护手段并非长久之计。


更重要的是,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业务进入低谷周期。

依照过去的一贯作风,三星电子再一次开启逆周期投资,将大量资金投入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产业链。

今年是公认的半导体产业低谷期,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第一季度芯片销售额同比下滑了13%

但三星电子作为行业龙头,本应在营收和利润上有高于行业平均的表现。

然而2019第二季度,三星电子在营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同比爆降56%,创近年来最大跌幅。

利润降低固然可能是出于低谷期毛利率的下降,但如此高的跌幅,恐怕背后另有玄机。

2019年二季度,三星电子总支出达到6.2万亿韩元,其中半导体部门的支出达到了5.2万亿韩元。

可见,三星电子又一次祭出了逆周期投资这柄利剑。


从历史上看,三星电子每次逆周期投资,重点都是半导体和显示面板,留给智能手机业务的资金精力相当有限。

从现实情况上看,2019年第二季度,半导体部门已经分走了三星电子总支出的84%,而显示面板业务也亟需投入,留给智能手机的资金可以说所剩无几。

这是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开启全面反攻的绝好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三星电子对于下游智能手机终端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溃败,恐怕是无力回天了。

三星智能手机工厂的集体关停,不过是这种溃败的一个缩影。


2,在下游失守之后,三星电子加大了产业链中上游的投入力度。

本人在专栏文章中曾经说过,三星电子的主要问题,是资本力量不如人、垂直整合战略暴露出弊端,以及产业链腹背受敌

今年的韩日贸易争端,以及长江存储刚刚宣布量产的64层NAND,就是腹背受敌的最好体现。

但目前看来,三星电子并不甘于坐以待毙,利用种种手段发起了反击。

产业链中游的存储器、显示面板、SOC等领域,目前看是三星发力的重点。

特别是,在发觉中国市场智能手机业务已无力挽回之后,三星电子与国产智能手机厂商的直接竞争关系大幅度缓解。

因此,三星加大了中游的投入力度,加深了与国产厂商的合作关系,以扩大自身在产业链中游的领先优势。


以半导体存储器业务为例:

2018年3月,三星电子宣布投资30万亿韩元(约252亿美元),在韩国京畿道平泽市兴建一座新的半导体工厂,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内存、闪存等各种存储芯片。

同样是2018年3月,三星电子宣布,投资70亿美元扩建西安的存储器工厂,目标将NAND型闪存产能翻一番。

到了2019年,三星再次公开表示:“三星半导体存储芯片业务在中国仍处于扩建状态”


以显示面板业务为例:

近年来国产手机厂商与三星在显示面板上的合作有目共睹,这并不奇怪。

但是鉴于三星历史上恶性竞争的斑斑劣迹,国产厂商的龙头华为始终对采用三星屏幕心存顾忌。

今年这种情况有了一定的转变:

在有LG和京东方作为备选的的情况下,华为罕见的选择三星的曲面屏作为年度旗舰Mate30系列的屏幕供应商。

这固然有京东方瀑布屏产能良率可能跟不上的因素,但也说明,在存在备选的情况下,三星进入了华为的供应链。


以芯片代工业务为例:

自三星从台积电挖来梁孟松之后,三星的代工工艺突飞猛进,一度甚至有反超台积电的迹象。

后来梁孟松被资本更雄厚的中芯国际挖走,但三星始终没有放弃对台积电的追赶。

一直以来,三星努力拉拢高通甚至苹果,试图从台积电手中抢来订单,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三星的拉拢下,高通曾多次转单三星,明年高通的5G芯片也将由三星代工。


但可能是因为下游的竞争关系,苹果和华为海思近年来始终坚定的站在台积电这边,三星的客户争夺总体上出于劣势。

特别是华为,在美帝的打压下,其对供应链安全要求高到了略微病态的程度。

个人得到的消息是,目前华为不仅全力与国内供应商合作,甚至要求和帮助供应商的生产设备和零部件供应商尽可能国产化。

(供应商的供应商,我也是醉了)

也因此,目前大陆较为薄弱的芯片代工,华为更是殚精竭虑。

从大佬那里得到的消息是,华为在台积电方面已经砸下前所未有的重金,以保障未来的先进制程供应。


以SOC为例:

猎户座980发布时本人就说过,对三星而言,这是一款具备战略意义的芯片,甚至有可能对整个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VIVO与三星达成合作协议,据传闻在国内一众友商中独占猎户座980三个月。

更深一步的说,这只是三星渗透国产厂商供应链的一个缩影。

私底下跟大佬沟通时,某厂大佬曾经表示过:

未来一年友商可能采用全套三星方案,包括但不限于SOC、屏幕、存储甚至指纹模组。


显示屏是三星的强项,但指纹模组国内早已成熟,汇顶科技的实力有目共睹。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国内终端厂商转向三星,极可能是三星捆绑销售或者多件折扣的商业策略。

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高通之于小米。

从小米9Pro的官方拆机图赏来看,不仅SOC和射频芯片是高通方案,甚至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电源管理、音频解码甚至充电电荷泵芯片都用的高通

这些芯片未必没有国内供应商,甚至自研的压力未必很大,但高通打包销售的策略可能更划算。

未来三星在元器件供应方面,未必不能效仿高通的“成功经验”。

甚至于,奉行垂直整合战略的三星,某种程度上比高通更有资格打包出售整套解决方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以外的领域,三星也不乏于中国加大合作的例子。

比如个人比较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三星SDI作为行业内排名靠前的的动力电池厂商,近期也在对中国加大投资。

2018年底,三星SDI以3400万美元(约人民币2.3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西安高科持有的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下称三星环新)15%的股权。

同时,三星SDI计划投资1万亿韩元(约人民币58亿元),用于扩充西安电池工厂的产能。

2019年,更有传言说三星SDI将进一步扩建西安工厂的产能。


综上,个人认为:

在产业链下游陷入颓势后,为弥补智能手机业务的盈利下滑,三星电子加大了产业链中上游的投入力度,以期扩大领先优势,扩充其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user avatar   ren-da-ren-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支持老回的维权,没有千千万个老回的认真,正当维权,就不会有中国消费者的权益保障的进步。

另外,强烈谴责丧星这种玩弄政治操纵舆论,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龌蹉资本家丑恶嘴脸。

什么叫因为过度维权导致动摇外资投资信心,导致工厂搬离。自己产品质量不行被正当竞争赶出中国市场,为了降低成本鸽吻出中国还要用这种理由。



补充一下,有些人不赞同所谓个人维权推动社会进步这种说法。这里我想说的是,严谨的说,这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社会还是讲道理讲法制讲秩序的社会,个人才能维权。也正是无数个个人无数个群体共同推进才能使社会进步。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这个道理。

别的咱不知道就不说,就我个人而言n线小县城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人,没有背景只有背影。面对强权,强大的组织(企业)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能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只有法律。

就个人而言,能遇到丧星这种大事件太少,概率太低了。但是万一遇到了怎么办?如果忍气吞声,如果沉默不语,那只会换来肆无忌惮。(类似霸凌就是这样,你不反击他就蹬鼻子上脸)

在过去有限的二十多年里也就跟三大通讯商,工行,狗东,猫商打过口水官司,有胜有负。胜多败少。只要是合理合法,心平气和沟通下来基本都能解决。比如跟三大通讯商就是多扣话费莫名其妙办业务。

不过跟工行撕逼是真败了,那时候是13年某周日,是同城跨行取款还收了我几块钱手续费导致我钱不够有取了一笔这个事情。我一股脑打到哪个政府部门给留了言。后面还有一个工作人员给回了电话说他查了文件,说是银联的规定这个没有办法。

今年是618前跟猫商上某疆打口水战,出了个问题(具体事由就不说了总之我合理合法)我要七天无理由,客服不同意,后来咨询下来,你按照他们那个套路除非出60来块钱否则搞不定(我当然一分钱都不给,有也不给),投诉到猫商,猫商的小二也很尽职但是讲真的他们也没办法。后来我一生气发了个微博(微博小透明)@他们还@当地消协。第三天吧给打电话过来搞定了。也是占了天时的便宜。

总之,社会进步了。人民觉醒了。大势面前,任何阻挡历史前进车轮的势力必然被碾碎。


删了一句话,不在国内生产和不在国内卖是两回事。代工这种操作还是需要贴近市场,市场都没有了,制造成本上升了,代工工厂撤离也是正常。而且维权这种事,只要理由是正当的,过程是合法的,要求是不触犯法律的就不存在过度一说。


user avatar   shu-shang-wen-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了解,不评价。

但是想到了李文亮医生。可能李没有咸鱼翻身,就是这个结局。


user avatar   fengzhihao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了解,不评价。

但是想到了李文亮医生。可能李没有咸鱼翻身,就是这个结局。


user avatar   bingo-liu-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槽点了,我给你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历史时期,你们就知道槽点在哪了。

假如你用朱温代唐来作为五代起点的话,那么后梁开国是907年,北宋开国是960年,北宋灭北汉是979年。

然后曹魏篡汉是220年,司马篡魏是266年,西晋灭国是316年,然后北方五胡十六国一百多年,再然后才是南北朝。

发现问题在哪了么?

问题就在于“魏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在时间长度上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好吗?你认为五代十国碎片化,那么请问难道早期三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就不碎片化了?你不能从一个几百年的时间长度里拎出来相对比较完整的时期,然后跟只有几十年长度的五代做比较,问为什么五代更碎片,这是没道理的。假如你非要比较一下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异同,你首先应该问的是:“为什么魏晋南北朝会分裂这么久”(实际上,这确实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好了,槽我吐完了,下面讲点干的。

实际上,五代十国看上去更碎片化的主要原因,是南方的分裂。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基本上一直都是一个统一的政权,所以等到了五代这,南方裂成好几块看着就比较诡异。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开发度不同啊亲!

汉代南方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非常、非常低的,你以为孙策据有江东是整个江南都在他的控制之中么?不是的,孙吴政权的精华就在长江沿线,当时南方大片地区还处于未开发状态。

岭南地区直到宋代都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根本没法分裂成那么些个小国……你看看南汉的地盘,在魏晋时期那有几个人?

在南北朝末期,北周灭北齐时大概有户三百五十九万、口近千万;北齐有户三百零三万,口近两千万。那么南陈呢?

户五十万。

所以传统概念中的“江南富庶”不是整个长江以南都很富庶,而是江南地区的苏州扬州等几个地区非常富庶,其他地方属于被代表、被平均的那个。刘宋大明8年时扬州有24万户,人口总数接近当时刘宋总人口数量的1/3[1],唐代耕耘了几百年,才慢慢把南方经济发展起来的。

在开天时期,天下还是这个样子的:

你再感受一下这个人口密度

然后到了北宋时期,这个人口密度终于算是上来了

所以说五代给人一种“更加分裂”的感觉,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南方的开发度高了,住的人更多了,经济也更发达了,所以就能够同时出现好几个小国了。三国时期孙吴还在卖力地开荒拓地,甚至从南方深山老林里抓野人去屯田,而到了唐代末期这些野人的后代终于成为了农民(当然,也可能是死光了,换了一波人),能够愉快地建个小国了!

相比之下北方的兄弟们就比较悲惨一些,一千多年了该怎么内卷还怎么内卷,该怎么互殴还怎么互殴。

啊,果然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出现,不仅取决于当时人们的努力,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参考

  1. ^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相关话题

  现在(2019.1.17)三星S8+是否还值得入手么? 
  知乎上对三星的负面看法,是否是三星咎由自取所致? 
  为什么用三星的人越来越少? 
  三星手机频繁爆炸,为什么还会有人考虑三星手机? 
  华为 Mate20 Pro 的 OLED 屏幕供应商之一为国内屏幕供应商京东方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三星手机?如果三星真有很好,为什么三星手机在中国内地市场占有率很低? 
  三星电池还会爆炸么? 
  三星在中国现在还火吗?国产手机中谁可以接替三星的位置? 
  如何评价2019年5月5日CCTV《今日说法》报道三星手机炸伤4岁女孩事件? 
  三星手机是怎样失去中国市场的? 

前一个讨论
莫雷和 NBA 官方发布澄清声明,会对事件产生什么影响?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自 10 月 5 日起启动《禁蒙面法》?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