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选购电水壶一定要具有限温器控制功能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视讯昨日,记者从省质监局公布的2007年第3季度电水壶产品抽查报告中获悉,我省市场上销售的电水壶有近四成不合格。据了解,抽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电水壶的耐潮湿和接地措施不合格,容易导致消费者在使用电水壶时存在触电隐患。为此,省质检院黄副院长提醒消费者,在挑选时不要被电水壶花哨的外表“忽悠”,一定要选购具有限温器控制功能的产品,带有限温器的产品在水烧开后能够自动切断电源。

    劣质电水壶频频惹祸

    “吓死我了,通电后,电热水壶底座冒起了烟。”昨日上午,南昌市民林女士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她家的电热水壶没用几天就坏了。昨日,记者从省质监局12365投诉中心了解到,林女士一事并不是特例,有关电热水壶安全和质量问题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电水壶近四成不合格

    2007年第3季度,省质监局抽查35批次电水壶后发现,有13批次不合格,抽样合格率为62.9%。“抽查结果表明,目前,我省市场上销售的电水壶产品质量问题严重,主要是由于部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意识淡薄,为降低成本,采用质次价低的原材料、零部件,简化生产工序和必要的检验过程等原因造成的。”据省质检院的黄副院长介绍,抽查发现,不合格电水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性能不达标,部分电水壶的耐潮湿试验、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以及接地措施不合格。黄副院长称,本次抽查的13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有8批次产品耐潮湿试验不合格。消费者使用耐潮湿试验不合格的产品易造成触电的危险;另外还有7批次产品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达不到标准规定要求,当电水壶的壶体从基座上拿开后,不能保证手与带电极有足够的距离,易导致使用者在移动或意外接触基座表面时发生触电危险;而接地措施是否合格也是衡量电水壶安全与否的另一个主要指标,有1批次产品接地措施不符合标准规定要求。主要是接地部件不满足“先通后断”的标准要求,若电水壶绝缘失效,易引发使用者触电危险。

    专家支招选电水壶

    记者了解到,电水壶属于液体加热器具,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强制性安全认证(CCC)目录的产品,目前进入市场销售的电热水壶都要通过3C认证。但是在市场上走访时,记者发现市场上的电水壶品种繁多,质量也良莠不齐。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在选购时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除了要认准3C标志外,一定要选购具有限温器控制功能的产品,带有限温器的产品在水烧开后能够自动切断电源。”据省质检院的黄副院长介绍,电热水壶的主要零件是发热盘和塑料模具。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惜使用不合规格的发热盘和低档次的非食品级塑料,不仅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消费者造成安全隐患。所以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挑塑料件较厚且外观比较光滑、亮泽和美观,另外还要注意电水壶的密封状况,应无漏水漏电现象。如果加热元件可以看到,选购时注意加热元件与壶身的接口,应安装牢固和密封可靠,可用手轻轻拨动加热元件,检查装配是否牢固,不应有松动现象。另据黄副院长提醒,消费者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购电水壶,目前市场上的电热水壶的容量在0.8L到1.8L之间,一般来说2至3人的家庭可以选用1.2L、1000W左右的电水壶;4至5人可以选用1.8L、1800W左右的电水壶





相关电水壶话题

为什么电水壶有烧焦味?
怎样去除电鸣水壶里面的黄锈?
电热水壶里面生锈怎么办 电水壶生锈解决方法
插座用台灯可以亮,插电水壶就会没电,断掉水壶台灯还亮。空开没跳。怎么办啊?
初中物理如何判断水水壶的加热与保温
物理为什么烧水壶靠近壶口一端没有白气
电水壶的形状上面小下面大的物理学原因有三
物理学中用烧开水时水壶为什么会有水蒸气
电水壶所包含哪些物理知识?
物理题 电水壶的烧水效率用什么公式
物理中怎么判断热水壶是低温中温高温当
物理 烧水壶上的水垢加热后为什么会脱落下来? 生活中还有什么这样的
电热水壶很快把水烧开物理知识
物理:用烧水壶往暖水瓶里灌水时,是听见声音的音调高是慢点加还是听见声音的音调低时慢点加?为什么?
水壶盖上为什么留有一小孔,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
物理水壶倒水
关于厨房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水壶烧开水--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水烧开的B
关于厨房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水壶烧开水--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水烧开的B
物理当前接入电功率为2000w有一个1000w的电热水壶能不能接入电路
请问用功率为1200w的电水壶和800w的电水壶哪个煮水更环保?物理题



前一个讨论
怎么挑选电水壶?主要看哪几个方面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电水壶有烧焦味?





© 2025-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