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黑胶唱片的音质和 CD 的音质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bingo-liu-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All else is gaslight——Herbert von Karajan
“天不生CD,万古如长夜”——CD数码音频系统国际主席赫伯特·冯·卡拉扬

在70年代之前,人类音乐回放设备与人耳之间的主要矛盾,是音乐回放设备的指标还无法满足人耳的苛刻要求。

从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机械录音之后到CD出现之前,唱片作为"音质"的巅峰载体,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满足人类聆听欲望的急先锋。为了让人们听到更“保真”的音乐,这个产业先后做出了数次改进——20世纪40年代,密纹唱片出现,在播放时长、唱片材质与声音的重现方面达到了一个平衡点;20世纪50年代末,密纹唱片的立体声之争终于告一段落,45/45制式的立体声唱片击败了V/L制式立体声唱片,成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那么这个“苛刻”的人耳需要怎样的指标来满足呢?

1.对人耳(普通)来讲,理想状态下所能感知到的纯单音变化最小幅度约为0.3dB。[1]

2.对人耳(普通)来讲,在最敏感的500Hz~2kHz范围你所能感知到的频率变化一般是0.2%。[2]

3.对人耳(普通)来讲,THD(总谐波失真)是个不太敏感的指标,低次谐波失真能被感知的变化最小量一般在1%上下。[3]

4.对人耳(普通)来讲,立体声分离度一般要高于20dB,才能获得较好的立体声感知效果。[4]

5.对人耳(普通)来讲,听阈一般是0~120dB、20—20KHz。

为了满足耳朵,人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更多的时候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比如说为了保证一张唱片所能容纳的录音时长,人们需要在低频动态与刻录槽数之间进行取舍,除了舍弃一部分超低频声音之外,对低频动态进行压缩也是常见的操作。同时为了改善唱片放音时的信噪比、减少唱片本身的噪音影响,所以当录音频率高于某一“转折频率”后,录音速度将随着频率升高而按照6dB/倍频进行提升;为了避免唱片转动时可能带来的转盘噪声,在低频部分可能又要稍稍提升录音振速。[5]

不过好在当时的电声学设备也存在诸多限制——比如说,今天一个五寸的音箱可能下潜会低至50Hz,然而在几十年前,想获得这样的下潜可能需要一个庞然大物。因此早期录音回放的标准一度曾经是40—16KHz,在这种情况下,一张典型的立体声唱片它的动态范围应该在50dB左右、失真约为1~2%,有效频响范围可达40~16KHz,立体声分离度可达30dB——很显然,这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耳朵的。

所以说立体声唱片的出现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更糟糕的是到了50年代末,随着电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大器技术日趋成熟,从推挽A类放大器到三级B类放大器,放大器的失真越来越低,立体声分离度越来越高,频响范围越来越宽。LP,而非回放系统的其它环节,开始逐渐成为了回放系统的瓶颈。

为了改善LP的音质,人们先后进行了许多尝试。70年代之后,计算机控制刻录、先进工艺制版、自动槽距调节、自动压片等工艺开始逐渐被应用于LP制作,新的LP一致性更好、放音时长更长,有效频响范围也逐渐扩大到了20—20KHz(还记得前面咱们说过的么?当录音频率高于某一“转折频率”后,录音速度将随着频率升高而按照6dB/倍频进行提升,否则就会受到噪音影响。而很显然,没有厂家会为了20KHz以上的信息而无休止的提升录音振速的,所以黑胶虽然可能记载了20KHz以上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很可能大部分都是噪音……)但这一切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提升并不是无休止的。

你是可以看到天花板的。

一个天花板来自于录音室混音。早期的混音师要使用动态更低的磁带系统进行混音剪辑,因此录音室专辑的动态很少能超过50dB,甚至频响范围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后大胆的日本人开始尝试跳过磁带录音环节,直接进行电声放大,在高水平乐队演奏的同时进行唱片录制,最终将动态提升到了惊人的70dB水平,但由于这种方法对技术和乐队的要求都极为苛刻,因此相对来说没能成为主流。

另一个天花板来自于回放系统。唱针必须划过唱片的表面,才能够读取到刻录的波形。而在这个过程中,拾音头、音臂、传动等部件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机械振动,影响最终的声音,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灰尘也会逐渐布满唱片的表面。更糟糕的是乙烯基唱片的硬度必然不如唱针,因此无论你怎么小心,每次播放还是会带来一定的磨损。到了黑胶系统生命的末期,为了满足拾音头的循迹性能,人们不断地降低音臂的质量,并提高拾音头的顺性。为了解决唱针谐振、高频重放时唱针尖端受力过大而跳槽等问题,人们开始使用钻石针头,甚至是单晶宝石针头。为了解决震动问题,人们用压缩空气系统将转盘“悬浮”起来;为了解决唱片在转盘上的打滑和翘曲现象,人们用真空泵将唱片吸附到转盘上……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

可问题在于,时代变了,信息科学开始发展起来了。

既然LP受到了这么多条件的制约,那么我们能不能另起炉灶?能不能越过这些障碍?我们干脆不要这些机械结构了?直接进行数电转换,不行吗?

当然行,CD就是这种思路下的产物。

CD在诞生之后,很轻松地做到了“三个90dB”:动态90dB、立体声分离度90dB、信噪比90dB,而且在记录时长上也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在放弃了对模拟系统的坚持之后,CD系统很快就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并以其灵活、方便、易保养及音质更胜一筹等优势完成了对黑胶的本质超越。

对音乐爱好者而言,CD格式直接可闻的优势在于其巨大的动态,和极其安静的背景,但CD远较黑胶更低的失真却给它带来了一些麻烦:CD的失真很容易便可以做到0.01%以下,而黑胶的失真则是它的数百倍,但人耳却会认为二次谐波失真可能会带来更好的聆听感受。加之数字音频天然存在的采样问题,总会让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我听到的不是原汁原味的音乐”的感觉。因此从CD诞生的第一天开始,LP的音质胜过CD这样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

所以假如你认为音质是更好的重现声音,那么从频响范围、动态范围、信噪比、失真、立体声分离度……等等所有指标上黑胶全面落后于CD;但假如你认为音质代表着“你更喜欢”的话,那么也许你会认为黑胶的音质胜于CD——但很显然,我也有权力认为爱迪生的锡箔滚筒才是最原汁原味的音乐,黑胶不过是个电声学的畸形怪胎而已。

谁知道呢(摊手。

参考

  1. ^ Harris J D. Loudness discrimination[J]. Journal of Speech & Hearing Disorders. Monograph Supplement, 1963
  2. ^ Moore B C J. Relation between the critical bandwidth and the frequency‐difference limen[J].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4, 55(2): 359-359.
  3. ^ Moir J. Just detectable' distortion levels[J]. Wireless World, 1981, 87: 32.
  4. ^ Harwood H D, Shorter D E L. Stereophony: The Effect of Cross-talk Between Left and Right Channels[J]. 1964.
  5. ^ 请参见IEC密纹唱片录音标准

user avatar   baoda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很多回答。我都觉得没说到点儿上。

在此我们比较黑胶和CD的差距,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做音质?

我认为,音质没有一个绝对的概念。你说这东西音质好,我说这东西音质不好,如果我们纯粹的摆数据,那么黑胶和CD的确是各有千秋的,既然数据已经没法证明音质这个东西,那就不如说说黑胶和CD不一样的地方。

讲这件事儿,最好还是从音乐制作说起。

音乐制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纯粹靠模拟来完成的。所谓模拟,就是把声音对空气的震动模拟成电流再通过磁头把磁场偏转记录在磁带上。黑胶唱片,是模拟录音时代的一种载体。模拟录音时代从19世纪末开始,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逐渐为数字录音所取代,并且这种取代是渐进式的取代,准确得说,音乐制作全面进入数字时代,应该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事,在这之前的音乐,很多很多都是在模拟时代录的音。

而CD是纯粹的数字载体。他和黑胶不同,光头拾取的信号本身就是数字信号,你说听到的声音,是通过CD机里的DA转换模块,从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而到达你的耳朵的。跑题一句:很多CD机动辄好几万,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的DA模块做的高级。

那么,我们还是听到了CD承载了很多模拟时代的录音,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如果你细心观察,有很多唱片后面都标注着一个叫做Digital Remaster的标。

其实不用他们标注,你能听到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很多作品的CD,都是通过Digital Remaster的。

所谓Digital Remaster,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和现在中唱所做的老唱片,老母带,数字化,是一样的道理。

通过对老母带或者分轨的模拟信号的采录,由录音师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重新缩混,Master,所产生的产品,叫做Digital Remaster。

请你们注意我标黑体的部分,所谓由录音师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到这儿,才是黑胶和CD声音上最大的区别。

在唱片工业发展的历程中,模拟介质转向数字介质,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工程,就是模拟介质的数字化,这个工程在欧美大概起源于80年代末期,持续了十多年,在这个浩大的工程中,从事这个工程的录音师们,根据他们所拥有的当时的设备,以及他们当时的审美,用一套标准固化了模拟到数字化的效果,这种效果所产出的产品,就是我们所听到的CD唱片。

我们今天审美的形成,比如说 @yolfilm 说的他的审美的形成,其实是数字化时代,人们对于数字化所能对模拟声音所带来的调整,而产生的审美变化。就如他所听到的铁妞儿,清晰,震撼,来劲,这完全就是那个时代的录音师,看到了数字技术可以对音质的提高,对铁妞儿进行了Remaster,所给人带来的冲击。当然,我们同样也可以同理解释在这个时代,模拟录音给这些听惯了数字录音的人所带来的冲击。

那么说了这么多,你们可能很关心我的结论,就是他们哪个音质好?

我还是从侧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因为我已经说过音质是一个我们无法确定的东西。

我自己收藏了很多黑胶,我也有很多CD,但是CD我已经不再买,黑胶我还在买,并且我现在只买黑胶。

这是因为,我听音乐的角度,是听到当时的声音。听到这张唱片在当时应该有的声音。


和很多的黑胶爱好者发烧友不同,我是一个纯粹用监听设备听黑胶的人。我觉得我身边很少有人这么干,很多人喜欢听黑胶所谓的暖,所谓的软,这些其实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黑胶的真实。我觉得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所有知友里,听音乐比我多的应该不太可能有。

具体有多少,大概是这样:

听过 1 万张以上的唱片是什么体验? - 梁源的回答

从事音乐行业十年,又专注于中国的老唱片转录很多年,无论是在老唱片数字化上还是对音乐的鉴赏上,我觉得我都应该是非常有发言权的。所以,我在这里细化一下我的观点。

音乐的呈现,是由很多环节一起完成的,如果你听的是一张唱片,那么在这张唱片里,制作人,录音师,都是这张唱片呈现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都属于这张唱片的灵魂。黑胶唱片,因为他所产生的年代原因,很多都更真实的记录了接近于原作的风貌和聆听体验,如果你把一张黑胶唱片和一张CD唱片同样在录音棚里播放,又有一定录音经验的话,你很快就知道,哪个更接近于真实,哪个更接近于后期的处理。

黑胶由于他的出版年代,和当时的录音方式,注定了他的音质更接近于当时的母带。当然我这里指的黑胶是属于那个年代生产的东西啊。不是说现在的很多复刻版新黑胶。

所以,我们在此聊黑胶唱片和CD唱片的优劣,讨论暖,饱满,立体,声场,这些名词的时候,你们却忽略了,你们其实在讨论的,是一套你们听习惯的被处理过的变得好听的音乐,和真实的声音,本身的对比,所产生的碰撞。

真实和被处理过的美哪个更美,这完全是个人爱好问题,不分高下。

我曾经在公司做过测试,不告诉测试者我放的是黑胶还是CD,并且找了一张干净的没有底噪的黑胶盘,老的。所有人都能听出两个录音的差别,喜欢黑胶的人和喜欢CD的人各占一半儿。

所以我说,你们在这儿吵来吵去,是吵什么呢?

那么再推论一下,现在,纯模拟录音已经消失了。纯数字化录音时代的东西,有没有必要买黑胶呢?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老子有钱,你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了日报之后发现了下面的好多评论,感叹现在知乎的人民群众们已经开始越来越不爱看答案了。我觉得好多话我说的挺清楚的了。但是就是有人不明白。最后说我有钱,愿意装逼,答了什么都没答得内容。

看来我还是得补充一下。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回答问题角度不同,而你们所了解的角度,所争论的角度,其实根本不是对事情影响最大的角度。对黑胶到底播放有什么效果最大的影响,根本就不在这个介质是否先进,而在于,他承载的东西用了什么样的技术,他承载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我接下来具体说一下,但是必须说的是,以下具体说的,无非就是再把上面说的,再重复强调一遍,如此而已,

首先:

黑胶流行的年代是19世纪末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所说的真实,是真实的还原那个时期声音的风貌,而并非像现在的Digital Remaster去用现在的审美,去衡量那个时期的音乐。去听那个时代的音乐,用那个时代的音乐制作方法和介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其次:

黑胶唱片的音质是否完美这件事儿,我没有必要从纯技术的角度上来跟你们讲。我觉得所有说黑胶唱片不行的人,天天拿算数说事儿,他们可能未必像我一样做过真的对比,听过这么多张唱片。我已经强调了,如果你有录音棚经验,你就会知道,黑胶唱片放出来的声音,一定程度更接近于没有处理过的录音的声音。

再次:

听真实的声音是审美取向需求,你们所听到的CD所谓的好声音,其实是后期处理做出来的。我用数字化的黑胶唱片,经过后期处理,也可以产生和CD一样好的声音,让你们有同样的听感。因为,重点根本不在谁保留了更多的信号,而在于,录音师的所作所为!你们在这里讨论了这么多关于信号的东西,殊不知,数字音乐已经发展到一个插件进来,瞬间可以让你的黑胶声音变得跟CD声音让你在几十万的设备下耳朵听不出来。你们天天在这里摆道理,却真的听过音乐么?

所以,我真拿很多一知半解就在那儿把手一摊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别人什么都不懂的人没办法,对于这种人,我能说什么呢。

我只能说老子有钱了。

呵呵呵呵呵。


————————————————————————————————


发现这两天又有人开始聊说打我脸真爽。说我写这么多都是经验之谈,稍微学过一点信号学的人就知道什么之类的。。。


我也不知道这些位大哥听的是正弦波还是听的音乐。


其次,我回看了一下我的答案,里面有一些需要补充一点的。


1:CD和黑胶只是载体,单纯讨论音质没有意义。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什么样的载体能够更好地还原音乐的内容。


2:音乐是一个有时代属性的艺术,CD这个载体,也有时代属性,也就是说,在CD没出现的时代的大部分CD,都是在刚有CD的时候被数字化出来的。那会儿的数字化技术,跟现在相比,精度是现在的四分之一左右。我们当下数字化的黑胶唱片的效果,和老版CD是有明显差别的。


3:数字音乐时代,尤其是CD时代,对音乐制作有着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导致我们听到的音乐动态变小。很多人会说黑胶更真实,实际上是因为黑胶的大动态导致。这个真实是听感上的真实,而不是绝对客观上的真实。


但是我认为,听感上的真实要重要得多。


4:学过信号学的认为人耳听不出来,感受不到好多信息的。不如来我这儿见证一下盲测。我是做过盲测的,100%的人可以准确区分CD与黑胶的差别。50%的人更偏爱黑胶的声音。


5:强调一下我对音质的理解,我认为,音质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脱离声音的内容,谈音质,是没意义的。


user avatar   brians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试图讨论「音质」,结果实际上讲的却是「保真度」。
就像很多人试图讨论数码相机的「画质」,结果实际上讲的却是「分辨率」。


什么是音响界所指的「音质」?

请参考刘汉盛先生20年前撰写,至今已修订出版四稿的《音响二十要》。第一条就是音质,也谈到了LP和CD。

多聲道思維下的音響二十要
音響第一要:音質

音質是指聲音的品質,許多人都把它與「音色」混淆了。什麼叫作聲音的品質?當您在說一雙鞋子品質好的時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腳、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時不時髦。同樣的,當您在說一件音響器材音質好、壞的時候,您也不是在說它的層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專指這件器材「耐不耐聽」!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腳一樣。一件音質很好的器材,它表現在外的就是舒服、耐聽。您不必去探討它聽起來舒服、耐聽的原因,那是專家們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斷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強,但是不耐久聽,那可能就是音質的問題。一件好的音響器材,其音質就應該像一副好嗓子,讓人百聽不膩。
或許我這麼說您還是認為很抽象。其實不然,我可以再舉實列來說明。當您提到布料時,您會說:這塊料子的質很好。當您在吃牛排時,您會說:這塊牛排的肉質很好。當您在稱讚一個小孩時,會說:這個孩子的資質很好。所以,當您在聽一件音響器材或一件樂器時,您也會說:它的音質很美。從以上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質」就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音質高貴、很好、很美就代表著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我可以說音質是音響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我將它擺在第一要。

■ 在多聲道時代,由於錄音過程經過更多的混音編碼程序,重播過程也經過更多的關卡,尤其多聲道編碼解碼的處理過程以及多聲道音量控制器品質的限制,其音質的表現幾乎可以確定無法如二聲道時代那麼純與美。到底這是進化還是退化?從品味的觀點來看,這有如從鋼筆進入原子筆時代,這是退化。不過,若從大眾化的觀點來看,則有如LP時代進入CD時代,這是進化。為什麼?在LP時代,只有少數高手才能駕馭唱頭與唱臂唱盤,大部份人無法享受到該有的LP美聲。CD時代雖然聲音的品質不如LP,但大部份的人都可以享受到相當水準的聲音,這就是進化。同樣的,二聲道時代,懂得調音的人才可以享受到很好的音場表現與層次深度定位感等等。多聲道時代,透過環繞混音的安排,一般人都很容易得到身歷其境的環繞包圍感,以及不同於二聲道時代的豐富層次感與定位感等。從這個角度看,這也是進化。

我的感受,就音质而言,高级LP系统一般来说还是被多数发烧友认为优于高级CD系统。其他的指标,比如动态范围、声道分离度等方面,CD系统常常是胜出的。

至于中低端的LP系统,以及迪厅打碟用的LP系统,能够调校到什么程度,音质相比中低端CD系统如何,那就见仁见智了。

何况今天CD已经是即将被抛弃的规格。

如果讨论LP和Hi-res之间孰优孰劣,可能更有可看性。



——————————————————————————————

20150609更新

实名反对 @yolfilm 老师当前的答案。

就我个人的聆听经验而言,保存良好的金属原版直刻LP唱片(DMM,Direct Metal Master)音质几乎都要好过相同录音版本的CD。

普通LP是否好过同版本CD,则要碰运气,看LP压制水准。

Verycd.com上,有一位网友jimdrp,专门从LP转制24bit/96kHz的古典唱片,已经发了百多张。

最初他曾经发布过一则LP和CD对比,Clifford Curzon弹的贝多芬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

LP是London和Decca发行,CD是Decca发行的相同录音版本。

他把LP版本转了 24bit/96kHz 和 24bit/44.1kHz 两种精度的文件格式,CD则是标准的16bit/44.1kHz原始精度。文章里也贴出不同文件的频谱图进行对比。

摘抄一部分(这部分很清楚地揭示了LP和CD哪种载体的信息量更丰富):

以上两张钢协的黑胶实验发布以来,在墨涂涂网有乐友将上述音频文件下载后进行了初步的对比,一位叫 jmlcy 的乐友截取以上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之第一乐章在第三分钟前后的频谱图采样如下:

16bit-44.1kHZ CD 转换 WAV 音频

24bit-44.1kHZ LP黑胶 采集WAV音频

24bit-96kHZ LP黑胶 采集WAV音频

jmlcy 认为,可以看出24bit-96kHZ之LP-WAV音频频响明显要宽,高频达到了32kHZ,听音感觉也是如此,CD音频实际上将22kHZ以上的高频截掉了,严格意义上来说,CD音频并不是无损音频。

还有乐友评论,jmlcy 发布了这些音频的频谱图,让我们比较直观地了解黑胶转录与CD音频的区别。如果这些频谱图是准确的,黑胶转录受欢迎就找到了科学的根据,而不仅仅主观的感 觉了。
根据CD唱片制作原理的资料介绍,当年制订CD标准时,认为人的听觉最高只能到20KHZ,就把CD的采样频率定在22kHZ,实际上就把22kHZ以上的高频截掉了。
采样频率是决定数字音频的频响宽度,44kHz格式的只能到22kHZ,96kHz格式可达到 48kHz。黑胶转录的24bit-96kHZ音频,可把22kHZ以上的信息记录和播放,22kHZ-48kHz这个频段的信息还是很强烈的。

这篇文章在这里:

verycd.com/topics/28804

,其中的下载链接需要登录后才能看到。如果你不能下载,我已上传到云端。

链接:

pan.baidu.com/s/1sjDPN7

密码: k6jx

你可以自己听听看,和CD相比,是糟糕,还是胜出。

有人说:CD保存时间更久(且不说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有人说:CD当然比黑胶好,它的还原,不需要「前提」;

但题主问的是:哪个音质更好,不是保存时间久不久,也不是重放时是否需要前提。


user avatar   dai-yu-xi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iPad刚出现的时候曾经有机会。那时候iPad上是有死亡空间和质量效应等当时3A的正统外传的。独立剧情,贴合触屏游戏的新机制,基本买断没有垃圾抽卡微购物和内嵌广告,好评如潮。还有一批战地和gta换皮游戏,以及无尽之剑系列这种打算一代代把自己发展成手游3A的巨作。

然而游戏厂商、硬件厂商和玩家最终还是看透了彼此。

玩家用钱投票给了一代比一代拉跨的消消乐、抽卡二次元、换皮页游。智能手机与平板行业变得极度内卷和同质化,连3D touch这种增强互动性的功能最终也得让位给更大电池、更高清屏幕和更大摄像机。

游戏厂商则借坡下驴,传统厂商肯搬运换皮阉割旧作已经是大大地有良心了。手游厂商肯像Gameloft一样坚持不懈地出一堆换皮3D射击/赛车也算是非常有良心的了,更多的新兴小制作组则要么靠某个小游戏一飞冲天然后榨干ip等死,要么生产垃圾页游骗钱。东亚则被日本溢出的赌博文化侵略,都开始玩儿抽卡了。

那什么是没良心的厂商呢?那就是腾讯,看到无尽之剑大火,买下无尽之剑,把有系列小说做背景层层递进的三部曲揉在一起,做出个骗充钱、扰乱剧情的垃圾“新作”、然后再把高质量的原作全球下架。无尽之剑也算是彻底死透了。

所以呢,这个问题其实不在于iPad性能怎么样。iPad现在已经能装M1,M1再垃圾iPad pro散热再烂也已经吊打所有消费级手机/平板和一大堆笔记本电脑。再等等几年苹果继续放卫星性能只会更强,但再强又有什么用?已经没人稀得给移动设备造正经的单机买断制游戏了。switch能火是因为switch有任天堂给做游戏供血,换成苹果和索尼来做哪怕动用黑科技把主机显卡塞进去又有什么用?苹果arcade吹了半天不过是个界面清新的4399,索尼有必要把个掌机做到可以威胁ps5的地步吗?

现在的移动端游戏现状就像是2018美国海军建了条核动力大和战列舰一样。一看硬件数据,嚯,吓死个人,700mm主炮,核炮弹,装甲可防御当年大和号贴脸直射。船员个个都是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精神小伙儿。就是没人需要他出海打仗了。


user avatar   yolfil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个话题太大,以点见面谈一点,最近看天国之秋这本书,里面讲到一句话,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舰队停在大沽口外的海面上,清政府派人谈判,英国某军官写到,清政府的官员表示根本不在乎英法攻击不攻击大沽口炮台,因为守炮台的全是汉人。就这种民族政策,天天不关心自己百姓的死活,只在乎礼仪的王朝,能好到哪里去


user avatar   regulus-z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槽点了,我给你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历史时期,你们就知道槽点在哪了。

假如你用朱温代唐来作为五代起点的话,那么后梁开国是907年,北宋开国是960年,北宋灭北汉是979年。

然后曹魏篡汉是220年,司马篡魏是266年,西晋灭国是316年,然后北方五胡十六国一百多年,再然后才是南北朝。

发现问题在哪了么?

问题就在于“魏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在时间长度上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好吗?你认为五代十国碎片化,那么请问难道早期三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就不碎片化了?你不能从一个几百年的时间长度里拎出来相对比较完整的时期,然后跟只有几十年长度的五代做比较,问为什么五代更碎片,这是没道理的。假如你非要比较一下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异同,你首先应该问的是:“为什么魏晋南北朝会分裂这么久”(实际上,这确实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好了,槽我吐完了,下面讲点干的。

实际上,五代十国看上去更碎片化的主要原因,是南方的分裂。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基本上一直都是一个统一的政权,所以等到了五代这,南方裂成好几块看着就比较诡异。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开发度不同啊亲!

汉代南方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非常、非常低的,你以为孙策据有江东是整个江南都在他的控制之中么?不是的,孙吴政权的精华就在长江沿线,当时南方大片地区还处于未开发状态。

岭南地区直到宋代都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根本没法分裂成那么些个小国……你看看南汉的地盘,在魏晋时期那有几个人?

在南北朝末期,北周灭北齐时大概有户三百五十九万、口近千万;北齐有户三百零三万,口近两千万。那么南陈呢?

户五十万。

所以传统概念中的“江南富庶”不是整个长江以南都很富庶,而是江南地区的苏州扬州等几个地区非常富庶,其他地方属于被代表、被平均的那个。刘宋大明8年时扬州有24万户,人口总数接近当时刘宋总人口数量的1/3[1],唐代耕耘了几百年,才慢慢把南方经济发展起来的。

在开天时期,天下还是这个样子的:

你再感受一下这个人口密度

然后到了北宋时期,这个人口密度终于算是上来了

所以说五代给人一种“更加分裂”的感觉,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南方的开发度高了,住的人更多了,经济也更发达了,所以就能够同时出现好几个小国了。三国时期孙吴还在卖力地开荒拓地,甚至从南方深山老林里抓野人去屯田,而到了唐代末期这些野人的后代终于成为了农民(当然,也可能是死光了,换了一波人),能够愉快地建个小国了!

相比之下北方的兄弟们就比较悲惨一些,一千多年了该怎么内卷还怎么内卷,该怎么互殴还怎么互殴。

啊,果然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出现,不仅取决于当时人们的努力,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参考

  1. ^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相关话题

  米兰·昆德拉很少提及自己年轻时的爵士乐手经历,是否因为他当年并非一个出色的爵士乐手?不是的话原因何在? 
  如何评价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成就? 
  为什么说OneRepublic是第一车祸天团? 
  如何评价梁欢新专辑《2101》? 
  天使投资、VC 以及 PE 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看待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在家上吊身亡? 
  古风音乐圈作词水平顶级的词人有哪些? 
  如果前端是pc,要音质,预算5000上下,需要什么。? 
  磁带机想要外接HiFi音箱达到好的音质,要选什么样的磁带机呢?能给个建议吗? 
  你为什么卸载了网易云音乐?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流行歌曲会使用V级到IV级的和弦进行?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韩红基金会发声明暂停接收捐款?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