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香港电影没落了吗?原因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junlin_19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香港电影的衰落这个问题上,中国和某党真是一个超级窦娥。

事实上,让香港电影走向没落的,不是香港的回归,不是中国的合拍片浪潮,也不是某党的审查。

真正的原因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电影产业的数字化浪潮。

好吧,我们首先回顾一下,香港电影的成长史,了解他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

1,1960年代以来,香港通过出口加工业,开始经济腾飞,收入的上升,中产阶层的形成,带旺了文化消费的需求。1974年,许冠杰许冠文兄弟的本土草根喜剧片《鬼马双星》一炮而红,使得香港电影告别了古装武侠片的时代,走向新生。这一幕的场景,和2012年徐铮大热的本土喜剧片《泰囧》诞生的意义是一样的。(参见我的另外一篇答文

「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国」的说法正确吗?

2,1974-1984年,连续11年的香港电影市场上,许氏兄弟的草根喜剧片8次荣登票房冠军宝座,一次位列亚军,票房冠军的成绩从600万元提升到2900万元,足足提升了5倍。这11年的高速成长,使得香港的电影产业培养了大批的制作人才,产业体系开始完善。

3,1985-1996年,成龙的功夫武侠片、周润发的热血英雄片、周星驰的草根喜剧片垄断了票房排行榜。这十二年里,三大巨星各夺得四次票房冠军,平分秋色。票房冠军成绩从3000万元线,上涨到5700万元,达到了阶段历史的顶峰。这个成绩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被突破,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强大的明星魅力,出色的商业片制作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香港电影在台湾、新马泰等海外华人社会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这些海外市场的经济发展和电影产业生态相对香港要落后5-10年,因此很容易就被香港电影所征服。

4,庞大的海外市场支撑了香港电影的繁荣,为他带来了资本、人才和题材的百花齐放。比如陈可辛来自泰国、徐克来自越南、杨紫琼来自马来西亚、林青霞来自台湾。没有海外市场的电影消费,就不会有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5,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东南亚的电影市场上,香港电影曾经占有很大的份额,甚至与美国片并肩而立。但他们仍然沉溺于这种繁荣中,而不知道在同一时代,美国电影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自我改造,涅槃重生了。1997年,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掀起滔天巨浪,创下21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纪录,而香港市场上的华语片冠军——成龙的《一个好人》票房开始低于前一年,只有4500万元。

这一次的失败,并不是偶然,此后香港的本土电影票房开始日趋走低,但是香港的电影市场规模实际上并没有缩小,只是本土电影的市场份额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一年,恰好是香港回归的一年,于是中国成了替罪羊。

6,1997年以后,香港电影在海外市场上开始节节败退,本土市场失守,1999年开始票房冠军线几乎都徘徊在3000万元线左右。香港电影还是那些香港电影,草根喜剧片、功夫武侠片、热血英雄片,明星还是老三张,新生代的郑伊健、刘德华、梁朝伟似乎总是欠了一点火候。

是新生代明星的演技不如前辈吗?是香港电影的制作技术退步了吗?是广电X局开始插手香港本土电影的制作了吗?

通通都不是的,只是老三样不再受到市场的欢迎了。

观众们看腻了这些电影花样,开始追捧美国特效大片了。

美国电影到底在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美国的电影发展史吧。

美国电影在一百多年间,经历了商业片的探索时代(1910年代),喜剧片(1920-30年代),动画片(1937-1955年),史诗片(1956-1963年),歌舞片(1964-1974年),科幻片(1975-1983年),动作片和艺术片(1984-1994年),特效大片的探索和复兴(1995-2000年),幻想大片(2001至今)九个时代。

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场上所向披靡,只有一个原因:唯票房是从,什么样题材的电影受到市场欢迎,就大量复制、抄袭、山寨,直到观众都唾弃了为止,然后又换一种新的题材,继续赚钱。

他们从来不装清高,跟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

在早期的默片时代,喜剧片最早获得成功,通过表演方式的夸张、异类,塑造了一种与日常生活经验完全不同的视觉享受。观众很喜欢,于是喜剧片大量诞生,卓别林成为这个时代的喜剧之王。

1937-1955年,动画片的时代。

动画片出现后,很快就统治了银幕。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小鹿斑比、灰姑娘、小飞侠、小姐与流氓,迪士尼制作的动画片几乎每一部都成了传世的经典。

在这18年的时间里,迪士尼的动画片虽然不是每年都有,但是只要一出来,就基本上稳坐票房冠军,其受到市场的欢迎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的类型片。

动画片的诞生,可以说是现代电影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幻想题材电影相对于真实社会题材电影,更能满足观众的口味,得幻想片者得天下。

1956-1963年,史诗大片的时代。十诫、宾虚、埃及艳后,三大希腊罗马史诗,是这个时代的主要记忆。史诗片,本质上也是一种幻想片题材,但是高成本的制作费用,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使得史诗片很快就走不下去了。

1964-1974年,歌舞片的黄金时代。大片衰落,爱情片、喜剧片、歌舞片、西部片、黑帮片、恐怖片、灾难片纷纷出笼,探索革新类型片模式。音乐之声、毕业生、教父,驱魔人,是这个时代的四大经典作品。在这些新商业片类型中,歌舞片获得了相对更大的成功,11年的票房冠军有4年被歌舞片夺得。

1975-1983年,道具科幻片开始兴起。通过逼真制作的道具,引人入胜的科幻世界传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各以三部作品领衔票房冠军榜,将电影带入了科幻片的第一次黄金时代。星球大战和外星人ET是这个时代永恒的记忆。

尤其是星球大战,对美国电影史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第一部星球大战的全球票房7.9亿美元,比上一年的票房冠军洛奇的2.2亿美元,竟然达到了3.6倍。见钱眼开的美国电影人从此开始卯足了劲,大量制作科幻片,不把观众的钱袋子掏空决不罢休。偏偏观众就是喜好这一口,于是一直吃了六年,直到完全倒了胃口。那时候,天天在电影院都能看到外星人,就像我们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格格皇上一个状况。

传统的道具技术,终究是有弱点的,当外星人玩不出新花样,传统的道具科幻片就开始衰落了。

史诗片、歌舞片、科幻片、动作片,无非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与日常生活的隔离,创造一种与别不同的视觉享受。

随着传统技术的疲乏,终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艺术片小高潮。

1984-1994年,美国电影进入小成本电影的时代,动作片和艺术片获得市场的欢迎。汤姆克鲁斯和汤姆汉克斯、史泰龙和施瓦辛格成为超级巨星。雨人和阿甘正传,是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回忆。

这是美国电影史上,巨星辈出的年代,艺术经典的黄金十年,也是美国电影商业史上相对低迷的十年。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确实是美国电影在全球市场上统治力相对弱势的年代。历年的电影票房冠军,全球票房收入大致徘徊在3-5亿美元之间,低于前十年的星球大战系列5-8亿美元的记录。

当美国电影在全球的影响力相对下降,在东亚的土地上,香港电影却开始了高歌猛进、活力迸发的青春期。

但是1993年,侏罗纪公园诞生了。

这又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这是1990年代美国IT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标志性成果,其全球票房达到9.2亿美元,远远超过前一年的票房冠军,这个成绩让好莱坞的电影老板们彻底疯狂了。

毫无疑问,1993-1995年,是现代电影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前的商业大片,实现视觉奇观的主要方式是逼真的道具,以后的商业大片,电脑数字技术全面介入,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

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是第一部获得成功的数字特效商业大片;

1994年的阿甘正传,是最后一部真实世界的小成本美国电影票房冠军;

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之后,电脑技术全面统治了电影产业,美国电影年度冠军的全球票房数字开始跃上10亿美元级别。

但在1995-2000年,特效大片的商业模式仍然处于探索期。3D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科幻片独立日、灾难片泰坦尼克号、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奇幻片圣诞怪杰轮番登顶。

2001-2012年,魔幻片、玄幻片、科幻片、动画片的特效大片模式开始固定,进入黄金时代。哈利波特、蜘蛛侠、星球大战、玩具总动员,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四大系列。导演和明星的影响力下降,小说和漫画成为主角。

历年票房冠军统计:

魔幻片:哈利波特(2001,2011)、指环王、加勒比海盗。

玄幻片:蜘蛛侠(2002,2007)、蝙蝠侠(1989,2008)、复仇者联盟(主角钢铁侠)。

科幻片:星战前传(1977,1980,1983,1999,2005,累计5次)、阿凡达。

动画片:玩具总动员(1995,2010)、史瑞克。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黄金时代(1985-1996年),正是美国传统特效大片衰落的时代。星球大战三部曲终结,依靠道具营造的科幻世界已经黔驴技穷,小成本动作片和艺术片抬头,对世界市场的控制力出现松动。正是在这个时代,香港电影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诞生了独具本土特色的热血英雄片、无厘头喜剧片。成龙、周润发、周星驰,和好莱坞的史泰龙、施瓦辛格、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在同一时期的东西方世界交相辉映。

1995年后,美国电影经过电脑技术的视觉改造,完成了产业升级。技术战胜了创意,在全世界所向披靡。不但扼杀了香港电影,也边缘化了本土的动作片、小成本电影。

1995年以后,美国再也没有诞生一个史泰龙、施瓦辛格级别的动作巨星,只剩下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这些无所不能的超自然英雄。

1997年,香港的华语票房冠军是成龙的功夫片《一个好人》,全球票房冠军是美国的特效大片《泰坦尼克号》。

很明显,是《泰坦尼克号》打败了《一个好人》。

香港电影的衰落,是美国电影大片时代的胜利,香港电影市场本身并没有缩小,只是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指环王抢占了本该是香港电影的固有市场。台湾、新马泰等传统海外市场相继沦陷,而香港电影狭小的本土市场,更是无法支撑大片时代的高成本投入。

内地市场兴起后,喜剧片由于文化差异失去竞争力,功夫武侠片受制于成本投入被内地的合拍片打败,热血英雄片受制于制度环境未能有所突破,恶性循环之下,投资压缩、人才离去,终至凋零,可叹可悲。

那么在未来,香港电影还有复兴的机会吗?

我的观点是:几乎不可能了。

华语电影制作中心已经转移至北京,华谊、光线这样的民营电影公司已经开始掌握市场的话语权,未来即使审查制度放开,香港电影的大片投资制作能力也将比不过北京的几家巨头。在这样的趋势和环境之下,香港电影将和台湾电影一样,通过一些小成本的本土艺术片、爱情片、动作片获得粉丝的关注。


————————

各位说审查制度的朋友,请理顺一个逻辑——

1,香港电影的衰落,发生在1997-2002年这5年,这个时候的香港电影海外市场开始大片沦陷,而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2,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之后,院线制改 革,释放市场活力,大陆市场才开始起飞,香港电影才认识到大陆的重要性,开始大规模的进入。

3,大陆市场虽然在大幅扩大,但是香港电影并没有获得恢复的机会,因为大陆电影的本土文化亲和力和大制作电影的投资力度,是香港电影所无法比拟的。香港电影无法跟大陆的本土电影力量竞争,导致失去复活的机会。注意,是失去复活的机会,而不是进一步衰落,因为她的市场实际上是增加了的。

4,审查制度对大陆本土电影的抑制作用是同时存在的,不构成香港电影的威胁。香港电影一直以来就有面向海外和大陆制作两个版本电影的手法。

5,即使审查制度放开,大陆本土电影同样可以制作江湖黑暗题材的电影,在适应本土文化上有天然的优势,香港电影也难以重拾辉煌。

香港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能力,我认为并没有下降。

烂片是每个时期都有的,在优秀的电影中,寒战、毒战系列电影的制作水平与1990年代中期的作品相比,并没有大幅下滑。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吸引力,明显无法跟大陆本土的大特效魔幻片,像画皮、狄仁杰这些竞争。

香港电影的衰落是由于香港经济的衰落这个问题,我认为也是不合理的。

香港经济在今日虽然无法像1990年代那样耀眼,但是gdp仍然是在增长的,金融业、房地产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很多支柱产业仍然繁荣,香港电影市场的总体票房也没有减少。

在其他娱乐产业方面,香港的电视剧、音乐虽然在大陆失去了影响力,但是在本土仍然是受到欢迎的,同样受到盗版的影响,但香港仍有陈奕迅这样的歌手,TVB的电视剧在本土的市场份额也没有受到冲击。但是电影,确实衰落的更加严重了,连香港人也主要去看美国大片,而不再追捧本地的港产片。

在面对盗版的冲击方面:

全世界的电影业都在面临这个问题,但是在所有的娱乐产业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小成本制作的娱乐产品,比如小说、音乐,受到盗版的冲击要比电影严重的多。相对来说,电影产业的整体规模并没有缩小,否则无法解释近年大陆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

电影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

其单个产品制作成本的投入,要远高于其他文化商品,尤其是如今这个多媒体时代,电影要想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大特效大场面的幻想片模式是最重要的法宝。

在大片时代,拥有巨大的本土市场,可以提供天价成本的大制作投入,可以通过高投入的数字技术和其他国家电影拉大视觉效果差距,是美国电影能够在世界重新建立霸权地位的重要原因。

2010年的阿凡达,全球票房收入27亿美元,所过之处一片炮灰,管你是什么国家的电影,莫不俯首称臣。从此之后,美国电影纷纷制作立体电影(特别是动画片,全部3D化),其视觉体验、制作成本要求与其他小地方的2D电影的差距更加拉大。

即使是日韩这样的发达国家,本土电影也只是依靠一些接地气的影片来维持生存,比如日本的动画片、电视剧片,比如韩国的谍战片、黑帮片、情色片。只要美国大片一上映,基本上纷纷躲避。

香港电影与日韩相比,其本土市场的狭小,在大片时代的严重不适应,是一个致命的原因。

而香港电影,要想接上大陆的地气,很难很难。


user avatar   xiao-di-wang-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香港電影的成功是“非正常”的,臺灣市場的崩潰是香港電影崩潰的一大導火索,從九零年開始,香港電影在臺灣獲得廣泛認同,最瘋狂的時候曾達到過香港同時開五條院線供應臺灣電影市場。很多港片拿了臺灣的錢就能收回成本了,其他所有地區都是賺的,所以當時港片越拍越好。正因如此,香港電影“吃得太肥膩了”,很多人習慣了靠臺灣的資本就足以拍完一部戲並且賺錢的情況,為了追逐商業利益,大家開始瘋狂拍片,底線也無限放低,最終影片品質參差不齊。直到後來大批香港影人北上,香港電影市場才有所回暖。拍合拍片之後這八、九年的時間,其實香港電影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也培養出不少人,比如導演莊文強、鄭保瑞、郭子健都是這十年起來的,彭浩翔、葉念琛、彭秀慧等年輕導演也陸續開始斬落頭角。


user avatar   leng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香港一个弹丸之地是如何做到东方好莱坞的?

最关键的就四个字:人才济济

当年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蔡澜,黄霑全都是涉足电影的。

论导演人选,香港人才济济,俗有王晶,雅有王家卫,文有林岭东,武有徐克,有走向好莱坞的吴宇森,更有强大的银河映像。

演员更不用提了。当初香港电影的那些影帝就跟不要钱似的,张家辉,梁家辉,梁朝伟,吴青云,张国荣,周星驰,周润发,古天乐,黄……一抓一大把。

尤其是女演员这块,已经不是人才济济,是仙女集体下凡。

我以前看过一部当年的香港级片(咳咳),非常感慨

那个女主角的颜值放到当今的中国绝对很火,但在当时只能沦落到拍三级片。

不是她不够美,而是有些人美到犯规。

她也许是个小仙女,可王祖贤,张曼玉,钟楚红,周慧敏,邱淑贞,朱茵,林青霞……她们都是真女神。

甚至连配角也是人才济济,比如刚刚离世的达叔,还有那一大票的绿叶。

最值得讲的当然还是香港的动作片

杜可风刚来香港的时候说,香港电影的视听语言比好莱坞先进五年

这不是开玩笑的,你可以去翻80年代好莱坞的动作片,就是被香港吊打

香港电影就是革新了世界动作片的视听语言。现在所有动作片的风格都是学的香港电影。

而香港的动作巨星,从来都人才济济。

香港动作片的传承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传统武师跨行电影,比如周比利,陈观泰,陈惠敏那都是拿过搏击冠军的,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当年的天皇巨星李小龙。

另一个传承是以京剧为代表的的传统戏剧。于占元当年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培养出了七小福,最著名的就是成龙,元彪,洪金宝。林正英则是师从香港春秋戏剧学院的粉菊花师傅学习京剧出身。

这个传承就导致香港电影的影人懂身段,放现在就叫肢体语言。早年间的香港电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京剧味道的。

这是一条文化传承的暗线。

反观当年的大陆电影,很多演员的一举一动更有话剧的味道。

到如今,你会发现,很多过去的顶梁柱演员,现在还是顶梁柱。比如古天乐,一把年纪了还是得演小生。这放到当初是不可能的。年纪稍微一大就被人挤下去了。可是现在后面没人了

新千年之后,香港的影视人才就开始青黄不接了。因为青年才俊不再往这个行业流动。源头一断,香港电影就只能慢慢枯萎。

好莱坞为什么那么强?因为他的人才来自全世界。

当年香港电影也是如此,他的演员来自自全亚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才集中在哪儿,哪儿就红火

什么行业都是一样的

甚至有时候一个顶级的人才甚至可以开拓出本已杂草丛生的市场

比如赵本山之于二人转,郭德纲之于相声


user avatar   wangyi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

感谢

@君临

非常详尽的回答,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概述我没有意见,但我猜想君临从事的工作可能和电影关系并不紧密,因此在关于北美电影产业发展方面会看到非常主观的判断,导致最后的结论有所偏执,所以补充几点意见,供考量。

1.仅从产品的角度看一个产业的发展史,最后总结出的会是现象,而不是原因

就像我们从手机行业的摩托罗拉说到诺基亚再到苹果,如果只说每一年手机的变化,最后就会得出技术决定一切的结论。如果将这个基于产品环节的思考逻辑放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因为不断的由现象推导出现象,所以答案最终都会是相似的,在电影产业亦然。

2.@君临 的回答中,对于美国电影史的断代方式,是很有意思的观点。我最近有在写一篇关于美国电影产业的长文,正好对美国电影发展史做了一次回顾,因此我的观点可能和君临所述有所不同,简单整理如下:

  • 喜剧片在20年代以前就是主流类型电影,在卓别林之前,麦克斯·林戴和麦克·塞纳特都是默片时代早期的主要喜剧明星。卓别林时代与其说是喜剧片时代,不如说是电影的工业化体系初步完善的时代,在这个默片的黄金期,诞生了一系列各异的经典电影,包括《一个国家的诞生》以及道格拉斯·范朋克的系列动作电影,几乎今天的每一种类型电影都可以在这个时代找到规矩的雏形,包括动画片。
  • 有声片时代和彩色片初期(1937-1955),也就是君临断代的动画片时代。受到有声电影拍摄技术的限制,这个阶段的早期应该是神经喜剧更为流行,其特点是以台词性的幽默和人物性格上的矛盾冲突为主,或许可能比动画片在当时要受到更多的欢迎。迪斯尼的动画长片产量在这个阶段其实非常稀少,市场上流转的动画片大部分是短片,是作为播放A级片前后的补充。另外在这个时期也是美国电影受到政策限制最为严苛的时代,海斯法典,二战,麦卡锡主义,政策对电影产业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决定了电影所能选择的题材是有限的,但是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仍然诞生了很多经典真人电影,比如《乱世佳人》、《大独裁者》、《魂断蓝桥》、《罗马假日》、《雨中曲》,包括希区柯克。我个人认为这个时期事实上是美国电影产业在初步成熟之后的一个发展的平台期,正好又遭遇二战这种重大历史事件,所以很难作为参考。
  • 至于所谓的史诗或歌舞片时代(1956-1974),是因为电视以及美国家庭的郊区化迁徙在这个阶段逐渐分流了观众,制片公司开始压缩产量,增加了一些高成本电影,以增强电影置景上的戏剧化效果。但是在这个时代,美国迎来海斯法典的结束,迎来了《邦妮和克莱德》,代表着新好莱坞时代的开启。也就是说,电影在这个阶段进入了一个摆脱禁忌的时期,在70年代初期,美国最主流的电影其实是色情片。一方面大量小额资本在60年代受惠于电视电影的发展,在70年后受惠于免税政策,持续涌入电影产业,小的制片公司又一波兴起。另一方面,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以及40年代末期派拉蒙法案的影响,因此美国电影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在电影类型探索上的繁荣期,虽然当时还都很粗糙。
  • 1975-1983年,美国的大制片厂在这个阶段迎来了一些大的变革,美国电影产业重新建立了新的产业标准和产业化流程。具体的就不展开了,80年代后期以及90年代初一些新的类型电影走向成熟,和这个时期大制片公司的革新有很大的关系。
  • 在80年代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在美国录像机以及有线电视的普及,还有电视的屏幕尺寸开始升级(80年代之前美国家庭多数为21寸以下的电视)。催生出了一个影院之外更为庞大的市场,在90年代中期,影院收入已经降低到大制片公司收入的20%。一些小众电影之所以能够兴起(B级血浆片和艺术电影),也和独立制片公司对销售渠道的敏感息息相关。部分中小成本电影从家庭市场以及二三轮影院就可以获得很高的盈利,从而也带动了一部分独立制片公司在这个时期的兴盛。
  • 95年之后,表面上看是特效大片以及幻想类大制作的时代,实际上是因为营收渠道的变化,以及传播方式的改变,电影的全球化比以前更为便利,通过录像带、DVD等载体,以及全球各个区域成熟的电视平台交易体系,促使大制片公司在普世价值和营造“盛世”电影上花费了主要精力。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90年代中后期,欧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兴起以及有线电视频道(具体可以参考HBO的发展)在内容上受到的制约减弱,使得打破禁忌已经无法成为电影的核心卖点,所以大制片公司趋向于制作一些适合多渠道播放以及具备更长时效性的电影。减少了电影对禁忌的挑战,增加电影的幻想元素,强化电影的视觉体验,以此来平衡全球各种渠道的营收。但这也给一批独立制片公司留下了机会,师门、相对论、韦斯坦恩都是得益于此。
  • 还有补充一点,1975年,波努瓦•芒德勃罗(Benoit B. Mandelbrot)的《分形对象: 形、机遇与维数》出版,分形理论对计算机特效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迪斯尼在艾斯纳时期的复兴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很大关系。但是一直到90年代之后,因为电影收益规模的变化,特效才得以大规模应用在电影中,所以应该是收益推高了成本。1985年,MPAA成员机构汇总的收入是133亿美元,1995年,这个数字是297亿,其中从录像带以及DVD中所获得的收益就要达到119亿,而2000年,总收入是351亿。

3.现在来说说香港电影的原因,我对香港电影市场的发展涉足不多,仅凭印象来描述一下几个重要的原因

  •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自产电影随之逐步兴起,而香港电影过于坚持本土化,以及为了逐利在类型上的过度重复阻碍了电影本身的传播效果。
  • 录像机和VCD的接力让观众接触到的电影规模增长非常迅速,香港电影和同时期大陆电影一样,没能在这种电影的全球化趋势面前,保持清醒的认知,因此观众被全球电影所分流。
  • 亚洲本身的经济结构问题,导致电影的传播在整个90年代盗版非常严重,因此在美国电影的成本优势面前,差距逐渐拉大。
  • 同样因为市场规模的萎缩,以及美国制片公司对全球电影市场的重视,香港电影人才的外流进一步恶化了香港电影的制作环境
  • 其次,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经济问题,当电影的收益率减弱,又遭遇大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产业投资的恶性循环

所以在关于香港电影的问题上,我比较同意

@张小北

老师的观点,香港电影市场的阶段性调整,不代表港式华语类型电影的完全覆灭。近两年我们可以看到依托大陆市场,几种成熟的港式类型电影已经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相信它们未来的前景会更好。

就像美国的西部片、黑帮片以及诸多类型电影的发展一样,当香港电影人、韩国电影人、日本电影人、台湾电影人、大陆电影人能够一起融入亚洲电影这个大市场中,那么我相信大家都会找到更大的机会,并且会形成抗衡欧美电影产业体系的自有发展空间。以希伯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和以儒、释、道思想为代表的一部分东南亚国家,最终肯定会形成两种各有特色的文化集群,而这两种文化因为电影上的交流,在我看来,是很有意思的,也值得为此而一直努力下去。

注:

本来是写在评论里的,所以多数是凭借记忆整理的思考,但越写越多,干脆单独开一个回答。

之所以会在美国电影发展的环节啰嗦很多,主要想说明的是,影院观影作为消费影像的一种方式,如果放在整个产业的高度来探讨,就必须要同时考虑渠道变革的影响。还要考虑电视剧集,电视节目,甚至体育竞技、戏剧演艺等其他具备替代能力的产品在同时期的发展,否则可能很难综述。

最近比较忙,就不啰嗦了,期待

@為夢而生

同学的答案


-----------------------------我是分割线,下面是跑题的内容,可以不看-----------------------------------



补充一下我个人对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史的断代方法:

1915年之前的工业化初期:1915年,以爱迪生为主,想垄断电影产业的电影专利公司解散;同年美国各地电影宫开始大规模兴建,之后电影从低收入人群扩展成为全民娱乐项目;1914年7月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欧洲的电影产业,导致1915年欧洲电影供应严重不足,而在这一年占地230英亩的环球制片厂建成,美国电影工业体系得以在这以后迎来飞速发展。

1915-1929的默片鼎盛期:具体怎么鼎盛就不展开了,1929年华纳《纽约之光》上映,拉开有声电影帷幕,同时美国的大萧条时代来临,最初的失业民众依靠电影打发时间,电影迎来最后的辉煌。在1930年之后因为失业人口的增多,难以继续消费电影,票房严重滑坡,进入一轮由银行业主导的整合期。

1930-1948的制片厂黄金年代:银行业在30年代初期重新给电影产业注入了资金,撮合了一系列的整合,大制片厂变成了真正的大公司,电影成为福特工业体系下的产物,标准化,垄断,以及海斯法典在不断重复的题材中催生出一些成熟的电影类型,但也无法阻挡整个电影市场逐渐失去活力,1948年,派拉蒙法案的宣判标志着垂直一体化的垄断不再被政策所认同。二战结束后,为了提振经济,改善民生,美国实施了一系列住房政策,1930年至1947年期间,几乎没有新住房投入市场,这个局面随着1947年纽约长岛的莱维敦17500套独栋住房的落成发生改变,之后开始了遍及整个美国的郊区化迁徙。

1949-1968的旧好莱坞时代晚期:郊区化迁徙同时也让电视机市场快速发展,电影观众被严重分流,汽车影院兴起,依托郊区购物中心的多厅影院开始出现。独立制片公司兴起,B级片以及电视网制作的低成本电视电影泛滥,电影的产量在60年代末期达到了严重过剩,整个60年代,观影人次开始滑向一个新的低谷(一直到1972年才止跌回升),几大老牌制片公司陆续被各种行业外集团公司并购。60年代接连不断的政治人物刺杀事件在1968年让民众再一次崩溃,4月4日路德金遇刺。1967-1968年的高票房电影《邦妮和克莱德》,宣告着反抗情绪以及暴力美学达到了一个峰值,美国观众彻底丧失了安全感。因此,大部分电影史中都将1968年作为新旧好莱坞的分水岭。

1969-1981的新好莱坞时代调整期:70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对电影业实行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助力了电影产业的恢复,同时因为分级制度还不完善,色情片流行,一直到70年代中期之后才逐渐改变。以华纳、派拉蒙为代表的大制片公司因为一批年轻管理人才的加入,逐渐恢复生机。1980年底,联美(联艺)公司的《天堂之门》巨亏,1981年,联美被米高梅并购,宣告短暂的“导演中心制”时代结束。而派拉蒙在同时期出品的《象人》、《普通人》则大获好评,1981年派拉蒙的利润增长到了一个多亿美元,成为好莱坞的典范,以派拉蒙模式为主的“委员会”决议制度,成为一直到今天大制片公司的主要投资决策标准。

1982-2001的大传媒集团时代:随着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一系列放松管制,鼓励投资的政策实施,助长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兴盛,新一轮并购兴起。一方面是电视集团与制片厂之间合并的限制被解除,电视网、新闻出版与大制片公司开始整合。另一方面是录像带、DVD的逐渐兴起,以索尼、松下为代表的影音娱乐包括音乐类公司与电影公司进行整合。这一轮整合带有明确的市场目的,因此催生出五大非常稳定的传媒集团,也就是当今的格局。但这一轮增长在2000年之后进入尾声,2000年,互联网泡沫宣告破灭,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整合宣告失败。2001年,911事件重创了美国的服务产业,同时,DVD的普及也进入尾声,全民互联网时代因为911事件开始爆发。

2002年-2010年互联网视频的冲击:Netflix 2002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从DVD线上订阅逐渐走向流媒体播放网站,Netflix的发展宣告传统影像播放平台正在进入需要全面调整的时期。2010年,阿凡达上映,3D技术给电影的多窗口播放带来了新的可能。

2011年-2020年亚洲市场的崛起:以2008年大规模投资带动的商业地产建设让中国在这个阶段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从而带动了全球又一轮的成本升级。2011年全球LTE基站设备投资额为32.5亿美元,4G时代拉开序幕,至2020年,以移动互联为载体的影像播放技术,会因为云存储、4G、超大屏幕(60寸以上)以及手持移动设备的普及,随时随地观看电影成为可能,人均电影消费会变得更加低廉。一部电影的发行覆盖从以国家为单位逐渐转变为以版块为中心,随着放映技术的发展,一部电影会在全球10000家以上影院同步上映,同时覆盖超过65000块银幕(占全球电影屏幕总数的60%以上),登陆互联网平台的周期也被大大缩短,单部电影的全球影院观影人次会突破1亿以上规模,而互联网收费播出可能会达到10亿人次以上规模。

好吧,扯不下去了,就此打住吧。

------------------------------------------------------------------------------------------------------------------------------

~


user avatar   george-cai-80-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香港电影的没落,侧面反映了香港没有多少正面文化。

香港电影的辉煌,其实反映了香港的社会乱相。

黑帮逐渐被清扫,财团被赶跑,香港连一个正经故事都讲不出了。

黑帮遍地才会有成龙周润发风格的英雄,陈小春的古惑仔,贫富悬殊到对比起来几乎像两个星球,才能有周星驰吴孟达的小人物角色的出彩,艺人凄苦造就了张国荣梅艳芳的人设,纸醉金迷人欲横流才有了曾志伟和大傻,坏人太多才突出了阿Sir们有点用。

港片其实更像是资产阶级视角下,对底层社会的猎奇,审丑,营造恶趣味,用落后的价值观提高电影的曲折趣味性。

给他们一个正经题材,就像《智取威虎山》,被徐克硬生生拍成了一部乱七八糟的大乱斗。如果香港导演的能力仅限于在“绝望的死水”里找灿若桃花的锈迹斑斑,那么这样的所谓“辉煌”不要也罢,早消失反而是好事。


user avatar   yongming-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正常的嘛,以前有香港电影的市场是东南亚,台湾,日本,韩国,加香港,这是多大的圈子。

但自从这些地方经济开始发展,好莱坞开始投放资源,现在这些地方的卖座片基本都是好莱坞的。

香港电影连香港的市场都保不住。

没市场,就没有人投资,自然没落。


user avatar   li-de-bao-99-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香港电影没落的最重要原因是:对手来了。看王晶和成龙的访谈可以得知,香港电影最大的市场在台湾,大陆上映的很少,其实我们大多都是通过录像厅看的,不是电影院,但是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后,凭借着超强的技术制作,轻松打败了香港电影,台湾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少,香港本土市场也不乐观。加上大陆电影的崛起,香港电影没有了任何优势,拼技术拼不过好莱坞,拼资金拼不过大陆,要么自己玩,要么合拍片。用老郭的话说:不是我多优秀,是同行的衬托。香港电影亦如此,有精品,但是整体电影市场质量不高。在好莱坞不重视的情况下,在大陆没有几部电影的情况下,当然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当对手站起来的时候,他没有什么实力去挡的。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九七大限之前香港大批电影专业人才都跑路了,这是导致香港电影业轰然倒塌的根本原因。


user avatar   da-li-mao-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鬼子有点自作多情了,人家泽连斯基讲话是给你们听的吗?在泽连斯基眼里,鬼子和黄皮猴子不见得有啥区别,怎么可能听得懂人话呢?就算听懂了,有什么资格感到不满吗?

所以总结起来,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你泽giegie和你拜爹爹在唠很重要的事情,你跟那裹什么乱呢?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很多孩子小名都是「小汤圆」等南方菜,很少见北方菜? 
  学生低成本拍摄微电影时用什么设备录音?怎样把噪音尽量控制小一点? 
  如何评价章丘铁锅的走红? 
  《少年的你》删减了哪些内容? 
  反派的理由可以有多诡异/好玩/感人? 
  互联网对小人物有哪些影响? 
  为什么出卖色相不被社会认可? 
  在电影《天使之恋》中女主给朋友们购买的日式文化衫的品牌(如图)是啥? 
  如何看待《秒速五厘米》这部作品,感触的大多是男生? 
  如何评价00后「坏小孩」演员们的演技?还有哪些演技很好的00后演员?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家不喜欢中文夹英文的说话方式?
下一个讨论
孤身在海外数年,发觉自己越来越容易接受「五毛」的观点,怎么办?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