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向所有人推荐一流作家的作品,但只向少数人推荐毛姆。
个人认知的一流小说,好在看似浅显易懂,实则丰富多样。
浅显易懂,才能受众广泛;
丰富多样,才能回味无穷。
毛姆在这两点上都不行。
说到浅显易懂,毛姆小说故事性不强,大量说理分隔故事的完整性,题材也不够吸引大众。
论说理,举个例子,《刀锋》里有两段脱离小说的纯说理。一段是毛姆和伊丽莎白谈情欲;一段是拉里和毛姆谈奥义书(轮回)。
毫无预兆,流畅的叙事被说理打断,读者松弛的神经在此处紧绷,去理解作者说什么。
这种写法,对一些读者简直是折磨。
论故事题材,曾有同事买了本《月亮和六便士》,我告诉她,这书不适合她。
为什么呢?同事是个三十多岁的妈妈,家庭观念重,有个五六岁的小姑娘,看小说只为消遣,你让她去共鸣“高更”抛妻弃子追求新生活,这不是开玩笑嘛?
况且《六便士》男性向严重,即便同事独立观念强,有共鸣,我也宁愿推荐《时时刻刻》,至少是相同题材的女性向电影。
那她适合看毛姆哪本小说?只能推荐关于婚姻问题的《面纱》。
但细想也不合适,推荐这本,万一她想歪了,不就以为我希望她的婚姻早日玩完儿?
说到丰富多样,毛姆的故事永远关于自我觉醒,《面纱》的女性觉醒,《六便士》的出世,《刀锋》的入世,主题都一样。
毛姆把想表达的思想说给你听。读毛姆,只能读出毛姆,一个中心,别无旁物。
我和一个本科同学都喜欢毛姆,因为我们看到的不是人性卑微,而是卑微后的原因,这也是毛姆想表达给我们的。
很少有作者,像毛姆那样刻意挑读者,喜欢他的,有相似的思考,被毛姆表达出来了;不喜欢他的,则各有各的不喜欢,心里想,这写的都是什么鬼。
所以,如毛姆自己承认,他确实是二流作家。
二流作家不是贬义。
就像他在小说中设下了重重路障,读者带着不足为外人道的愉悦,寻找果实。
一流作家,被大众捧上神坛。
而人群之外,读者和毛姆是站在一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