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为,这题是一个年轻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追问人生的意义。
但我没想到,其实它是一封来自十年前的告别信。
一个三十岁的中年人,在2011年的知乎,向这个广袤的互联网世界发起了一个提问:“如何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呢?”
没人回应,没人作答,他陷入迷茫和混乱,叹息一声,归于人山人海。
而十年后的他,在干什么呢?
啊,他在玩魔兽世界……
工作上,因为人过了四十岁,眼睛也开始老花了。
他还非常爱国,在油管上一腔热血和反华势力战斗着。
当然,他依然记得10年前自己,站在三十岁的十字路口发出的那声呐喊:
“我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我活着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但他很快自我谅解,安慰自己:
这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一些因素导致的自卑,我们应该在人生中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并慢慢克服它: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年人的逐渐熄灭,从20到30的懵懵懂懂,到30那一个瞬间突然醒悟的大声疾呼,再从30到40,他已经不惑了,他变得沉默寡语,他不困惑这一切,因为他知道他的人生已经大概率就是什么样子,而且也很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
那可不是不惑么?因为每分每秒,都是他自己体验的。
如果回到2011年,我想对他说,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讲,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生活得好一些,在做到这个的间隙,给自己一条自己喜爱的道路,哪怕是火影忍者,哪怕是魔兽世界,都行。
重要的是在路上,重要的是,你不放手。
成年人的崩塌不像学生时代的考试,通过一纸成绩单宣判你的失败,成年人的崩塌更隐秘,隐秘到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这一生过的如何。
我没有任何负面批判的意思,因为我们大部分普通人的四十岁人生,还真就长这样…
如果要说这具身躯还有什么浪漫主义的火光,那就是,他依然相信,之所以自己这十年,可能没有大的变化,是因为当年没有人帮他立下大的志向。
是呀?都30了,还问这些十来岁就该搞定的问题?
十多岁开始了解自己,设定人生目标 ,努力规划和执行,这会儿都必须有个盘点了。
结论是立即离开舒适区,接受各种挫折的挑战,你自然就能脱离这心态!
早上突然发现这个10年前的帖子被挖出来了,勾起了很多回忆,也有很多朋友私信说希望分享点什么,我就把这10年以来作为一个渺小人物的人生经历回顾一下,供大家参考,也算是对自己的总结。
31岁 2010
当时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困惑了5年,父亲早几年癌症过世,没过几年母亲又中风偏瘫需要照顾。那时候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也非常厌倦。整个人状态很迷茫很糟糕。
32岁 2012
离职和几个朋友创业,继续从事老本行,依旧很厌倦,同时被前公司告竞业,要赔100多万。
33岁 2013
创业失败,重新第二次创业,还是从事老本行,还是厌倦,但是又担忧自己不做这行还能做什么,身无一技之长,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的恐惧。
34岁 2014
下定决心离职,转行,从月薪2-3万变成6000,前同事们觉得无法理解,自己最差的计划是去送快递、跑出租能挣3000块钱饿不死就行,之后找地方上班平均每半年换一个工作,尝试不同的行业,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
前公司败诉,官司结束。
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并结了婚。
35岁 2015
和朋友开外包公司,整整一年没接到没接到几单像样的生意,花光所有的积蓄。
年底老婆意外怀孕。
36岁 2016
女儿出生,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从头学起,一手打造了独立的事业部门,业绩出色。2年后因和老板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理念不一致,主动离职。
38岁 2018
踏入新的行业,找了投资做新的产品,又从头学起从0开始。
41岁 2021
目前有2家公司,市场竞争激烈压力很大,每天在为了公司活下去而努力。
妈妈身体健康稳定,能够生活自理
雌性吞金兽5岁暴躁起来地动山摇脾气比我还大。
老婆去年开始追某流量明星,全家能贴的地方贴满了别的男人的照片,晚上还搂着人形大抱枕睡。刚我还帮她去抢明星演出的票,一把年纪还能保持少女心我倒也觉得挺好。
生活在继续,40依然惑着呢,如果说有什么值得分享的:
1、当父亲去世,妈妈重病的时候,我学会了接受发生的一切,接受自己的命运,不再去问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有些问题你根本无法解决。
2、34岁转行的时候,当我想通只需要每个月3000块就可以活下去的时候,恐惧就不见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坚信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3、31岁的时候,在知乎认识一个在美国读心理学博士的女孩儿,她告诉我,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我们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问题,让我终于接受自己。我会永远感激她!
从她的经历:高中的时候发现自己有治愈别人的天赋,于是选择读心理学,20多岁去美国读心理学硕士,现在是博士。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人应该早一点找到自己的目标,我另一个回答中,立大志就是这个意思,不仅要有目标,目标如果能大一些会更好,因为另一个人还告诉我,要找到人生的北极星。
这点送给所有还年轻的人。
4、不求回报的无私的帮助别人,是人生中最值得做的事情。
5、把自己的心理年龄永远锁定在25岁
现在的人,日子好过了,开始养“宠物”了,各种家人家人的叫,都忘了这些家畜最初都是用来吃的
电影《1942》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逃荒的路上,老东家的儿媳生了孙子,为了保住这个独苗,给孩子喝一口热汤,一家人杀了女儿保护了一路的猫。老东家愧疚的给女儿道歉,女儿特别麻木的说了句:我也要喝猫汤
小时候暑假去外婆家,一院子的小鸡,每天做完作业就是陪它们玩
毛茸茸的,超可爱,这只抓一抓,那只撸一撸
长大一定程度,外婆就会随机抓了炖汤
现在菜场的鸡都是杀好的,以前可都要自己杀
倒上一盆热水,准备一个碗,一手抓着翅膀,脖子上的毛拔掉点,一刀抹上去,血滴在碗里
动物,在被杀前都是有那种预感的,会拼命挣扎,拼命叫
年幼的我每次都吓得躲远远的,甚至绝食抗议
但,鸡汤是真的香啊,饿肚子是真的难受啊
家畜,鸡也好,猪也好,甚至狗也好
有人觉得是宠物家人,有人觉得就是块肉
只有所有人有权对它做任何决定
它不会因为有了名字,被洗过澡,有任何的改变
那句“关你屁事”虽然话糙但理没错
有些人不吃,也并不是有多少爱心,道德有多高
只是他们,不够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