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真实的伊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第1页

     

user avatar   xu-han-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排名第一的游记答案让很多人对伊朗产生了美好的幻想,作为游记那位答主写的确实很好,不过真的要谈在伊朗的生活,是远没有游记那么美好的,压抑与无聊是这种伊斯兰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我们住的地方不是旅游城市,附近除了石头山就是几座工厂,人影没几个,树也没几棵,即使想去周围玩玩也没地方可去。伊朗人民确实非常热情,但是与游记里的答主不同,作为男性,在伊朗基本上只能受到男性的热情欢迎,陌生姑娘根本不会和你说话(当然也可能与小地方民风保守有关),我们厂区里也没有女人,搞得厂里的伊朗人向我们大声疾呼:All men! All men! No good! 不过这里比沙特强点,好歹能露脸了,我们还可以去镇里远观一下伊朗女人的芳容,相比之下,同样是伊斯兰国家,世俗化土耳其的姑娘的热情与友好真的让我有一种“感动常在”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还会觉得很有意思。

我们平常聊起来也会开玩笑地说,在伊斯兰国家生活和当和尚没什么区别,没酒,没猪肉,没女人,如果只是这些的话倒还可以忍受,但是目前对于伊朗政府组建的大局域网,我是真的一点也受不了,与其他国家的网络审查不同,伊朗不是“禁止你上什么网站”,而是“只允许你上什么网站”,所以国内的主流新闻网站,游戏网站,电影网站,生活网站(豆瓣,百度贴吧等等)是全部被禁止的(只是不知道知乎因为什么原因成了“伊斯兰友好”网站,竟然允许访问,实在令人费解),而且伊朗政府还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主动降低网速的国家,导致我现在这里网速奇慢,WIFI很多时候有信号也上不了网,给公司发个邮件也要大早上爬起来发。来伊朗的第一个月我就看完了6本书,旧电视剧,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硬盘里的老游戏挨个重玩,每天面对着无法访问的页面从霍梅尼骂到鲁哈尼,总之可以很肯定地说,如果伊朗的网络保持这个样子的话,我是肯定不会再来伊朗生活了,起码这种网络审查我个人无法接受。

在伊朗生活了一段时间,与各式各样的伊朗人交谈,也窥得了一些伊朗生活的风貌,今天刚问到了伊朗普通工人的工资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900元,不过在除了大都市之外的地方,伊朗女人工作的机会还是较少,所以对于不少人这1900元应该就是家庭收入。在伊朗被问到的最多的还是能生几个的问题,其次则会有伊朗人比着酒的手势,问我们中国有没有威士忌和啤酒,之前在中国接待的伊朗人就更无所顾忌了,直接告诉我们酒随便喝,除了驴肉什么肉都吃。上个周末因为没事干,我们尝试向石头山挺近,但是望山跑死马,只走了一半便撤退回家了,第二天早上一直陪同我们的Siavash很诚恳的和我们说,以后去哪里请一定带上他,因为现在这边对游客不是很友好,之前来的中国人就因为去外面拍照被警察抓走了,即使在伊斯法罕,也有人因为拿着长焦镜头拍照被抓起来的,被抓起来之后也要他跑到警察局交涉,所以不如直接带上他。他告诉我们说,我们的政府很愚蠢,实际上在以前谈到网络防火墙的问题时,也有伊朗人告诉我他们的政府是疯子。

因为之前去过沙特,偶尔会和他们谈到他们与沙特的区别,不止有一个伊朗人告诉我说,他们和沙特人是不一样的,沙特人信仰伊斯兰教是真心信仰,而他们则是政府规定他们必须信仰,他们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做礼拜,也更愿意伊朗走向世俗化,其中有一个叫穆斯塔法的说的话很有意思,他说:伊朗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伊朗人民知道,他们已经落后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100年了,只有知道了这样的落后与差距,我们才能努力赶上,像伊朗的话,我们可能需要50年的时间能够跟上世界,有的国家,比如沙特或者阿富汗,可能需要100甚至150年。他说:在巴列维王朝时代,因为财富增幅导致贫富差距和很多社会问题,有的人就希望伊斯兰革命,觉得伊斯兰革命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事实证明伊斯兰不能拯救伊朗,现在不止人们不相信,就是政府本身,很多时候也是心知肚明,我们负责防火墙开发与维护的部长,本人却有一个Facebook账号,而且还经常更新呢。他说:虽然这样,可是我们不希望再次通过革命来改变伊朗了,叙利亚和埃及还有利比亚革命的结果都不好,叙利亚到现在还在打仗,80万人无家可归,我更希望能由政府或者上层人士来主导,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来改变伊朗,之前总统选举舞弊事件人民的抗议与争取就是一个好的开端(这里他好像有些矛盾,因为这个事件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抗争)。这个人的话让我对伊朗人的印象有了颇大的改变。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没什么条理可言,虽然现在伊朗人在经济上受到西方制裁,政治上还是伊斯兰政教合一的环境下忍辱负重,但是有着像穆斯塔法这样有想法的人,我觉得普通老百姓那种“融入世界生活”的理想应该也不会很遥远。


user avatar   yu-pian-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小小的视角:

这是一张在伊朗车站拍摄的照片,一直觉得伊朗人蜜汁喜欢拍照,不是用自己的相机拍照,而是邀请别人拍自己。当时正在等车票的我举起相机只是想拍正在工作的那个大叔,而柜台外的大叔一看到我的相机,立刻转头摆起了潇洒的姿势,而后面刚刚走出来的那位大叔不过刚刚瞥见我的镜头,立即挺胸抬头提起了精气神望向我。拍完后三位大叔传阅了一番我的相机,纷纷对自己的pose感到满意,然后开心地给我出了车票~

这是一千美金换的钱。2013年的黑市汇率。


user avatar   tian-m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好朋友一个人在伊朗学波斯语,两年未见,分外想她,于是购买了马汉航空的机票+签证的特价套餐,在她波斯语学期间隔期去见她,顺便蹭着她带我游伊朗。伊朗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因为这几年并没有什么消息,所以概念上还停留在快四十年前的两伊战争期间纷乱,也可能是因为邻国伊拉克现在依旧政局不稳,土耳其最近也频发恐怖袭击,家里人其实多有担心。可是看看同临波斯湾的国家阿联酋,因为迪拜和阿布扎比的充分的旅游营销,成为很多国人的旅游之地。好在有好友在,其实出发前依旧无知的我,多了勇气和好奇前往。


行程安排:德黑兰-卡尚-伊思发汗-设拉子-波斯波利斯-德黑兰

只有7天,如果时间更长,朋友强烈推荐去波斯湾沿海的城市,和我们在旅途中相逢的朋友其中有两人就南下去了波斯湾,波斯湾很蓝,听说还可以看成群的海豚舞蹈。

我这次在伊朗当地总共花费1800土曼(标准货币是18000000里亚尔,1土曼=10里亚尔,不过交流的时候往往省略掉三个零),约合人民币3600元,因为并没有在住宿上花什么钱(大多住在朋友的伊朗朋友家),估计一半是买了杂七杂八的美丽桌布,背靠,耳环和其他手信啦~

零散的记账:

伊朗的景点都不大,但是大多对于外国人收费都是20土曼。

吃饭有贵的也有不贵的,

- 在正宗川菜馆,就贵,大概每人算下来70元人民币。

- 在卡尚的豪宅亚美利哈吃正宗的卡尚菜,4个人,4个菜,1547,800里亚尔,每人算下来75元。

- 设拉子大巴扎旁的“设拉子餐馆”,大羊腿藏红花饭饭 47土曼

- 吃路边小店的快餐不算贵,17.5土曼,35元的烤鸡肉串饼套餐

交通不算贵,

16土曼坐公车从德黑兰去卡尚,相当于32块钱人民币三小时豪华大包的费用

在设拉子,去波斯波利斯包车,来回3小时,我们逛景点,人在等。6个人两辆车,合一个人 75土曼,150人民币一天。

手信不算贵,

- 伊斯法罕 一盒传统点心 22土曼

- 品质很好的藏红花4.7克一包27土曼,保质期5年甚至更久(伊朗妈妈识货懂价格,外国人可能会卖到一倍价格以上)

也有很贵的手信只询价没敢砍价

-真丝挂毯 大 4000美金

-小 800美金


重温了三部电影:


1. 在北京到德黑兰的飞机上重温了一遍《一次别离》,讲述了伊朗人对于现在政府的不满,道德委员会的裁判,知识分子和底层人思想和观念的不同,无论有没有强烈的宗教信仰,都有对正直的坚持。

2. 在德黑兰去卡尚公车上,重温了一遍《我在伊朗长大》,一个小姑娘成长的视角,了解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前,反对派对巴列维政府的不满(1900年代一个终止卡加王朝的青年,被英国石油商人扶植成新的君主,尽管他很开明建设了现代伊朗,但是他儿子却在思潮涌动的20世纪成为一个无能奢靡的统治者,反对派,其中包括共产主义分子被大量抓捕和谋杀,3000人吧。一年后,推翻了政权的反对派,却遭遇萨达姆的突然入侵,英法给两边都卖武器,八年两伊战争,死亡100w人,摧毁德黑兰但什么都没改变。)霍梅尼和哈梅内伊在和美国承诺利益后回国掌权,却开始了反美的宗教集权统治,那个时候,伊朗才从中东小巴黎变成了女性需要戴头巾,低调顺从,不能公开场合和非老公的人牵手,乘车。1982年,把美国大使馆扣押人质,后驱除出境。

3. 回到北京后,二刷了《逃离德黑兰》,聚焦讲述了美国接受巴列维王朝的皇帝避难,导致伊朗人不满,冲击美国大使馆并劫持人质,美方如何营救6个躲在加拿大大使馆府邸的故事。


都是很好的片子,对伊朗现在的社会,近代历史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开始分享我的行程之前,想先谈下总体感觉,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伊朗现在政局稳定,旅行安全,但是一个女孩的话还是可能出现被小流氓语言和肢体轻微骚扰的可能性(不过若你敢一人旅行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事儿了哈)其次伊朗人和中国人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文明古国的人聊天废话都很多,寒暄很半天不聊主题,在巴扎买东西砍价很费时间啊哈哈。德黑兰像北京,伊斯法罕像上海,设拉子像西安,旁边的波斯波利斯就像兵马俑,现代化发展程度估计要落后二三十年(真的蛮像小时候的城市),但是古迹的美,还有现代的审美,感觉比中国强很多,清真寺的色彩花纹的平衡精致,三十三洞桥的光影之美,地毯设计的精妙(真是觉得买包不如买真丝地毯啊!),很饱眼福!


然后这两天在知乎上也有关注伊朗相关问题的解答,其中有个朋友@山丘之卒 总结的伊朗和中国很像,从领袖都可以做类比,觉得很形象也便于了解波斯古国的历史,粘贴到这里和大家分享:

如果有心读读伊朗历史,你会发现无论是朝代,人物还是事件,会发现和我们的历史是多么相似,经常能够找到可以对应的。比如阿契美尼德王朝——秦汉时代,伊尔汗国——元朝,萨法维王朝——明朝,恺加王朝——清朝,巴列维王朝——民国,伊斯兰革命后——1949至改革开放前,居鲁士——秦始皇,大流士——汉武帝,阿巴斯——康雍乾,巴列维——蒋介石,霍梅尼——毛泽东......还有很多。


好接下来一些拉杂的行程有感,兼记我的好友大象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侧记:


D1 德黑兰掠影


凌晨航班抵达,朋友大象打了德黑兰版本的Uber-Snapp来接我。修整后,我们去游览了

-古勒斯坦宫,这个皇宫最大的特色是有一间全是雕花玻璃做的房间(不能拍照),因为穆斯林认为镜子能照耀纯洁的内心。这在卡尚我们摆放的近代豪宅也得到印证。

-艺术之家,禁锢的思想?挺先锋的

朋友在伊朗学波斯语,因此当我们去到艺术之家的时候,遇到了好几个她认识的朋友。当语言不再成为隔阂,之前的友谊作为基础,大家在自由艺术的氛围里就会聊的特别开心。让你听风格鲜明的伊朗音乐,和你聊有的没的。在一个展馆因为看得认真,也或是长着中国面孔,还被采访。观察记录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记录你。

-原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看看告示牌上的标语:museum garden of anti arrogance(虽然我并不是支持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政权,但这句话其实没错的,美国很多时候外交上就是挺arrogant的啊)


旁边有一块写着,We know the state of American's unreliable public, 13th xxx National Day fight against global arrogance。



D2 在卡尚的艾哈迈德苏丹浴室 听大象讲伊斯兰教和波斯文化。

入驻民居,感觉像来到山西的王家大院。

在亚美利哈的老宅吃晚饭 。晚上,进宅院的一刹那,美的一塌糊涂。(太晚,手机像素差,无图)

艾哈迈德苏丹浴室是融合了洗澡功能和礼拜精神的社交场所。以下两段是大象在浴室(200年前只供男人使用,现在就是景点)中给我们讲解她了解的伊朗伊斯兰文化。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到麦地那(现在沙特阿拉伯)。穆罕默德本身在麦加传道,麦加现在有一个黑屋子,当时放了每个部落信奉不同的神。穆罕默德在其老婆(很有能力和人脉的商人,穆罕穆德的第一个追随者和赞助者。其实伊斯兰教里面有很多位受尊敬的女性。在古兰经里面,对女性地位和女性权利有不同的解读,有的时候平等,有的时候又说一个女性的证词可信度只有男人的一半。)死去之后,因为支持者少,离开麦加去向麦地那,伊斯兰在此之后正式发达。因此穆斯林把公元622年选作伊斯兰的元年。现在无论在伊朗签证,还是在伊朗国人的通用习惯里,都是1395年。伊斯兰文化刚传入波斯的时候,7-11世纪,是性开放的文化。并不是如此禁闭的文化,想想《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特别开放的文化。

伊朗主要是信仰什叶派的人,伊拉克也是,但是沙特阿拉伯是信仰逊尼派的人占主要部分。区别源头是穆罕默德的继承人,什叶派推崇穆罕默德的侄子阿里,而逊尼派推崇选举出来的那个人,前者偏改革,后者相对保守。(感谢@肩上骑个猴 同学指出我上一版回答的笔误!)


D3 伊斯法罕ali家的善意对待,还参加了一场家庭聚会。

伊朗 第三天 伊斯法罕,意外地被邀请参加了大象的朋友的朋友的30岁生日派对。在朋友的一个花园里,借来朋友的音响,准备好正餐(伊朗习惯晚上11点开饭!),大家一起跳伊朗传统舞蹈(非常奔放!),穿插放几首妈妈结婚的时候就在听的经典歌曲。席间有20-30人,其实有很多女性,这张照片没有显示出来罢了,都是很活跃热情的人。

政府宣传什么,老百姓就干反的,喜欢听美国饶舌歌曲且唱的很好。

谈到举办派对的场地,是朋友在郊区的花园,因为在伊朗,“除了买和借,你不能租”,音响是从朋友家借的,酒和水烟也是低调的准备的。


D4 伊玛目广场大巴扎买买买

伊斯法罕半天下,指的就是这个伊玛目广场,这是我,相信也是很多不了解伊朗的游客最初最感兴趣的地方。它的确很大,很美,阳光下,有很多伊朗人铺一张地毯,全家就在广场上享受阳光和野餐。皇家的谢赫娜芙清真寺,供大众礼拜的伊玛目清真寺、阿里卡普皇宫,美得让人无话可说。(照相技术一般有兴趣穷游马蜂窝有很多照片,很值得去!)

午餐:藏红花的酸奶,佐餐,太好吃啦!

典型的伊斯法罕餐,烤鸡肉串、馕,黄瓜,洋葱等

傍晚的三十三洞桥,没有等到放水全景不好看~但是有人在桥洞里唱歌,很好听,然后执勤的卫兵看到有中国人,一定要求合照。。。这种当地人要求合照的情况在我在伊朗的时候发生过4-5次吧,大象说,这是因为伊朗人像30年前的国人一样,看到老外还觉得挺稀奇。。。

在亚美尼亚基督区很小资的咖啡馆喝的Bora花草茶,配送一根藏红花糖棒。

亚美尼亚教堂区,就像北京三里屯一样的洋气地方,是伊斯法汗小资的谈恋爱的胜地。亚美尼亚族信奉基督教,但是一直和伊朗穆斯林都和谐相处,伊斯法汗的亚美尼亚人,是当初修建伊玛目广场的能工巧匠,因此当去亚美尼亚人为自己建立的这个基督教堂里去参观时,里面的美也非常震撼。特别是当我看多了清真寺美丽的花纹(清真寺里面较少人像,穆罕默德不准人像崇拜),骤然看到讲述天堂人间和地域的壁画,叹为观止。

D5 Do you remember the things we used to say

在伊斯法罕去设拉子的大巴上听The Cranberries,The Cranberries是十五年前我和大象友谊开始的时候就在听的歌,现在听着依然感动地热泪盈眶。大象十年不在中国,我们其实联络也稀释拉杂,这次来伊朗见她,发现她变成了一个女权主义者,或者更公平的讲,是有清晰公民权利的人,对政府质疑,对不公平质疑的强人。举例,特朗普当选后郁闷三周的人;对mindset change的工作抱有高度热情,主张在交流中公开表达政治权利和主张。她在伊朗7个月,波斯语已经日常交流无碍,走到哪伊朗人都很喜欢她,这也是我有幸住到了伊斯法罕亲切的ali一家的原因,感受了正宗的伊斯法罕有教养的家庭文化。因此我玩了一天可以11点睡觉,大象还要和伊朗妈妈讨论到底信仰礼拜需不需要偶像的话题,也是辛苦。


D6 设拉子, 回顾伊朗的好与不好

伊朗不好的地方:出租车司机会欺负外地人,30分钟路程要收455土曼,也就30土曼的距离,关键是他会把时间说的特别夸张,明明十分钟的路他说半个小时赶不上,搞得大家很紧张。

伊朗好的地方:遇到的伊朗朋友大多有教养,伊朗妈妈早餐好吃,很期待交流;被邀请到伊朗朋友的家庭聚会玩,特别high,很重视家庭、朋友关系,礼物可以是戒指,鞋、收音机和100-200土曼。


设拉子大巴扎里的金色胸针,设计很有美感吧?!其实价格都不贵,应该就是镀金的,好看而已。我买了一对耳环,才10土曼,设计也很复杂。。。(答@会飞的小猪,伊朗适合女孩去逛,大开眼界。)


大象谈学波斯语

主动性语言和被动性语言

主动性语言:说和写容易,中文

被动性语言:听和读容易,阿拉伯语,伊朗语,德语等。他们的语法更精准。

德黑兰大学波斯语学校,一学期六周,1400人民币,住宿宿舍近1000元人民币一个月,在市中心。


设拉子,粉红清真寺

设拉子 大巴扎,我很喜欢的真丝挂毯,报价800美金。从不同角度看过去,颜色不一样。

设拉子大巴扎外的设计感很高的小店,喜欢这些有波斯花纹的盒子

设拉子文化里很喜欢石榴,我自己以为和中国人一样,讨个多子多福的吉祥意思。

设拉子房东女主人养个鹦鹉,叫Tina,和我英文名一样。。听说这也是一个伊朗名字。。。

从设拉子回德黑兰的飞机上,大象谈到和接待我们的房东的摩擦向我吐槽(因为她会波斯语所以接收到的信息更加全面)。来了7个月,开始感受到有明显的Culture shock,现在的伊朗人是比中国人还讲面子的国家。他们会和你寒暄,赞美你,接待你,但是会因为在外吃一顿饭没有主动请他们吃饭,而向你牢骚我请你到家喝茶吃点心你却不回报我?之前在德国待了9年的大象大喊,我真是从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中国到了一个规则清晰的德国,又回到了一个更讲人情世故的伊朗!

我想,张爱玲在《小团圆》这本半自传小说里,遇到女主人公九莉在小时候被教育的是无爱训练。因为每次做选择的时候都是在考量“对方想我怎么样,怎么做才能让对方高兴,我怎么适应这个场面。”没有一次发自真心的,选择她喜欢的,而是为了应对别人。中国和伊朗的面子文化,人情文化,即有这个教育环境的成分在。有些伊朗人,其实自己并不热情,并不好客,却要硬绷面子,内心却又矛盾的渴求他的所谓付出都能得到回报。这到底是古国的好,还是不好?


D7 德黑兰地毯博物馆,巴扎买买买和回顾伊朗

好喜欢伊朗的地毯,很美很有趣,从地毯的文化中,你看出来的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悠闲富足的人民所在的国家。以下是地毯博物馆的一些成列,其实历史都不久,100-200年间的作品。


以上,是我7天匆匆伊朗掠影,因为有了个“波斯语导游”,然后感受到更多面立体的伊朗。导游大象笑着说,如果每年都能这样见一周就好了。如果能这样,真好。

附三张在路上“捡”到的同行摄影师孟火火先生的人物摄影,专业摄影师眼中的伊朗人,更加清晰的代表了这个国家的人民特色。分别是

1. 我们在德黑兰大巴扎外一个餐馆的门卫

2. 我们在卡尚民居的男房东

3. 我和大象在伊斯法罕朋友家的伊朗妈妈(她很喜欢我,觉得我很美啊哈哈,但是你看这照片,难道不是更有味道的中东美女&辣妈么?她有一个28岁的儿子和29岁的女儿。。。)





user avatar   zhe-ye-62-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伊朗是一个严重被媒体标签扭曲了的国家。关于此问题,知乎上拥有最高7490点赞量的回答来自一个在中国留学的伊朗女生。回答中没有对事实的详尽论述,更多的是倾情地表达对“和平、友好、美丽、幸福和历史悠久、文化绚烂”的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偏见和误解的强烈控诉。在8天5城的游历之后,结合我和同事、朋友们说起我要去伊朗这个事儿后,大家惊愕的反应,我意识到面对洪水猛兽一样的偏见,爱国情感的宣泄或许真的要比慢条斯理点到为止的论述更有力吧。

相比战火纷飞,破旧保守的刻板印象,伊朗呈现出来的是友善、祥和、风情和底蕴,(伊朗、阿富汗边境除外),却也难掩自身发展的挣扎。

1. Iran 101

1.1 伊朗历史

伊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的故乡,其历史及聚居点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最初的埃兰人(Elamites)和米提亚人(Medes)向苏美尔人和新亚述人进行朝贡。但从公元前550年始的1100多年里,伊朗帝国横亘了整个埃及、地中海,西至欧洲边界,东达Indus河流域。这一帝国,始自阿契美尼德帝國(Achaemenids:550 BC-330 BC) 由居鲁士 Cyrus II创立;在大流士Darius I时期帝国疆域得到空前发展,他将领土分成省份,建立统一货币制度和语言,经历了希臘化時代及塞琉古帝國(Alexander the Great and Seleucids 312 BC–63 BC)焚城入侵的中断,而这一时期伊朗成为东西方的交流的一个枢纽。终于见证了帕提亚帝国Parthian(248 BC-224 AD)和萨珊帝国Sassanid(224-651)重新统一的波斯帝国。

Cyrus’tomb,Pasargadae

Persepolis

公元633年,阿拉伯人的到来是伊朗历史的转折点。Zoroastrian拜火教快速地被伊斯兰教更替。但定义波斯文明的先进的艺术、科学、行政管理被吸收到伊斯兰生活中。接下来是一个模式将重演数百年:一个强统治者创造一个帝国,他死亡导致了权力的缓慢分裂,而后另一个强大的统治者扫除弱者并再一次开始自己的帝国。风云弄潮儿包括阿拉伯人,几个当地王朝,土耳其王朝和蒙古人。几经战乱,波斯却一直保持其国家认同,它政治和文化特性大部分被侵略者采纳,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治及文化实验,得以有生命力地存活下来。

在1502年,萨非王朝(Safavid1502–1736)重新将伊朗建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采用伊斯兰教作为官方宗教,该王朝将什叶派作为国教,扩大了帝国在该地区版图,对伊斯兰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1722年的陨落成就了另一个在卡扎尔(Qajars 1796-1925)之前的短期朝代,后来的巴列维王朝(Pahlavis 1925-1979)继续皇家统治直到1979年革命带来它伊斯兰共和国。

卡扎尔王朝是伊朗历史上的一个灾难,多任国王都花了巨大精力和兴趣在艺术收集上,Nasser al-Din曾试图以GBP 40,000和25年GBP10,000年金出售伊朗的独有的经济资源(包括所有银行,矿山和铁路)。一战期间,英国和俄国分别占领了伊朗部分领土,为了防止俄军割据伊朗,英军力挺Reza Khan为新一任魅力领袖,从此拉开了巴列维王朝的序幕。

Qajars时期极尽雕琢的镜面屋顶

Reza Shah执政期间,向土耳其看齐,全面推行现代化建设,提高教育率、交通设施建设、医疗系统,加快工业农业发展,同时也致力于女性平等权利的推广。文化方面,Shah Reza也大胆地摒弃对宗教建筑关注,而致力于激发当代艺术(德黑兰的地毯博物馆、当代艺术馆、城市剧院、自由塔等等)。激进的改革从此开始了宗教保守与现代化进程的拉锯。

二战期间,由于亲纳粹的立场,Reza被盟军逼迫退位。在Anglo-Iranian Oil Company(BP)国有化之争的过程中,伊朗领导人的更迭更是由英美持续干涉。白色革命的种子也在重重交涉中生根发芽。美国对伊朗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干涉和控制,激起了民族主义和宗教保守派的强烈不满,加上1974年石油革命中暴露出的Shah的庸碌——将价格暴涨的石油浪费于武器制造而非社会改革。前后八位美国总统为巴列维国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用以换取伊朗的石油供应,以及在中东的战略存在。那些反对巴列维国王的人(因为他1960年代早期曾许诺自由及改革,后却食言)对于美国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愤怒。而巴列维国王及其亲信中饱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让国内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愤怒。在霍梅尼的领导下,伊朗革命于1979年3月爆发,这是一场将伊朗从在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统治下的绝对君主国转变成为一个伊斯兰共和国的革命。 1979年11月,以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为导火索,被激怒的伊朗革命者们(500名学生)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爆发了长达444天的伊朗人质危机。

1.2 伊朗宗教

据官方统计99%的伊朗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其中89%什叶派,10%逊尼派,剩余的1%包括巴哈伊教Baha’I,拜火教Zoroastrians,基督教和犹太教。除了巴哈伊教,宗教信仰的自由为宪法所保护。伊朗是唯一一个什叶派人数占支配地位的中东国家。

1.2.1 伊斯兰教

在伊斯兰教中,唯一的神是安拉,穆罕穆德是他的先知(prophet),这是伊斯兰教教义的最基本支柱。其他的4项基本教义包括:1.每天祈祷5次(什叶派3次)。2.布施3.在斋月(Ramazan,伊斯兰日历的第9个月)禁食禁欲(从黎明到日落)4.去麦加朝圣。根据古兰经记载,穆斯林认为耶稣是仅次于穆罕默德的先知,这与基督教中耶稣的三位一体是相互冲突的。

在我们所游历的城市中,每个城市都有一个Jameh Mosque,即公理清真寺,是当地敬神和宗教集会、议事点。另有和Mosque长得很像的叫Shrine,但实际上Shrine本质上是为了埋葬Imam等sacred people及其后代而建立的,但其社会功用也是为了朝圣,只是级别更高于Mosque。每个清真寺/Holy Shrine中都有叩头石,象征着人从砂石中诞生也要回归到砂石中。

叩头石

Ali Ibn Hamzeh Holly Shrine

Sheikh Lotfollah Mosque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根本冲突起源于对穆罕穆德的继承人确立问题。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大部分人根据传统部落首领的势力,支持Abu Bakr,穆哈默德的岳父,并推选了3位继任者(被称为哈里发)。第三任哈里发遇刺后,在反对派的推举下,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Ali出任第四任哈里发。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Muawiyah I)对阿里继任哈里发表示不满。双方为争夺哈里发的职位爆发了隋芬之战。阿里在获胜情况下,却接受对方提出以《古兰经》裁判的和谈建议。最终导致阿里在公元661年被政敌刺杀。此后阿里的儿子哈桑尽管“高票当选”哈里发,却被迫让位,让政敌登位而建立倭马亚王朝(Ummayad Dynasty 749-830),“阿里党”由此开始遭到大批迫害,甚至连阿里本人也遭到“批判”。

逊尼派阿拉伯语原意为“遵循传统者”。他们除尊崇《古兰经》外,还特别强调以圣训为立法、立论的依据。逊尼派虽然将其他不同信仰视为异端,却同时提倡求大同存小异,融合不同见解,努力调合真主的无限权威和人的责任这两个观念。逊尼派主张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在古兰经没有指明的地方根据自己的理解认知世界,主张革新,也比较温和。逊尼派坚持哈里发必须经过协商选举产生,这也是与什叶派显著不同的地方。

什叶派认为Ali与其后代为“伊玛目”(imam),认为他们是 “受安拉保护,永不犯错误”的圣人,且认为末代(第12任)伊玛目Mahdi已隐遁并永生,将以救世主身份再现,并带领世界走向和平与光明。其中祭日最受广泛纪念是第一个阿里(Ali),第三个侯赛因(Hossein)和第8个伊玛目Reza(只有第8个的伊玛目是被埋葬在伊朗的)。他们认为只有伊玛目才是可兰经的真正解读者。而霍梅尼(Khomeini)在去世后被称为“the imam”用以表达对他的尊敬和纪念。

什叶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悲情主义和所谓救世主情结,常常表现出很强的宗教热情。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相互杀戮始自什叶派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事件,是公元680年阿里的另一个儿子侯赛因以及他的72个追随者,作为当时先知穆罕默德硕果仅存的外孙和“阿里党”的领袖在伊拉克的卡尔巴拉城战败被杀害。这一事件(以及阿里的被刺)成为今天什叶派悲情心结的历史起点。什叶派一直代表了伊斯兰教中的非主流派(10%),受到主流派的压制、歧视和迫害。但是这种逆境,也加深了什叶派的宗教信念和凝聚力。什叶派被认为比逊尼派激进,多半是出于这一宗教感情。

1.2.2拜火教(Zoroastrianism)

《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即历史上的摩尼教,就是起源于拜火教,伊斯兰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该教认为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其宗教认为善与恶不断斗争,结局是善取的最后胜利,一种独特的二元论宗教。该教以光明之象征“火”为崇拜对象,火是阿胡拉·马兹达的儿子,是神的造物中最高和最有力量的东西。火的清净、光辉、活力、锐敏、洁白、生产力等象征神的绝对和至善,因之火是人们的“正义之眼”。对火的礼赞是教徒的首要义务。他们不建神庙,不造神像,但有专职祭司,称麻葛,是圣火与祭祀的管理人员。宗教信徒主要聚居在Yazd,部分定居德黑兰。毗邻沙漠的Chak Chak村落是拜火教的朝圣地。

1.2.3 基督教

伊朗的基督教徒主要由定居在伊朗北部的Jolfa,然后于Safafid时代搬到Isfahan的New Jolfa的亚美尼亚人组成。今天,伊朗的250,000基督徒还包括罗马天主教徒,复临信徒,新教徒,迦勒底人和约20,000名亚述人。基督徒被允许消费酒精,举行混合性派对,跳舞,只是没有穆斯林可以看到狂欢,更不用说参与。


1.3 伊朗女性地位

整体来说,相比邻国,伊朗女性地位随着历史的进步在螺旋式上升,经历了阿拉伯占领时期的倒退,Reza Shah 1931年的立法保护妇女离婚权、Mohammad Reza Shah 1962年立法保证投票权、推延女性法定结婚年龄至15岁,废除面纱等,1997年Khatami政府对单身女性出国受教育权的赋予,女性的权利得到了缓步提升,拥有了相对的自由和平等,女性能在国会中占据一席,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投票权、购买不动产、工作权等。

但由于伊斯兰教义中指出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权利和责任(并非“不对等”),男性被期待提供财力支持,因此女性并没有相应的法律义务保障和累计财富,因而也在家庭、社会中缺少话语权。再加上保守派和宗教的影响力,女性的不平等依然随处可见。虽然大学中女性占比2/3以上,但入职率依然小于20%;法庭上女性的证词的分量依然只占男性的一半,圣祠(Shrine)、清真寺(mosque)等社会场合中的hejab依然是必须的,地铁中头几节车厢为女性车厢,之间用透明玻璃阻隔,婚礼庆典男女不得在同一层共同庆祝,女性不被允许单独会见除伴侣以外的任何异性。婚姻中女性不成文的规定,女性必须比男性小。

未来无论政权的更替、女性权利解放的速度,女性维护自身权利、寻求开放的呼声是不会减弱的,这从伊朗德黑兰、设拉子等明显变多的红唇和变鲜艳的头巾中可以体察出来。

---------------------------------------------------------------------------------

2. 伊朗现代生活窥探

初到伊朗,不,不只是“初到”,整场旅行中,我所触摸到的伊朗都是友好、祥和、唯美的。从Isfahan在夜空里散发着迷醉柔光的的三十三孔桥,到镶嵌着有被阳光浸染孔雀尾的lotfollah mosque穹顶,到金碧辉煌的Imam Reza shrine,到静谧优美的诗人Hafez之墓,再到著名网红五彩斑斓的粉红清真寺(Nasir ol Molk Mosque);从沿街笑靥热情、主动打招呼的当地人,到清真寺里虔诚祭拜的穆斯林们和外围广场上其乐融融的家庭,到免费为我们当一下午导游还邀请我们去他家的小哥Ali,到路边语言不通却毫无顾忌给我们分享妙脆角的店主小哥,再到半夜跑出去为我买牙膏牙刷的旅社fantastic manager,在伊朗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都觉得这真是被偏见和误解掩藏的瑰丽国度,多次让我思考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虔诚、简单、与世无争——即使从无神论到全面接受宗教洗礼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当我踏进德黑兰富人区购物中心Divan Fine Dining Restaurant,看着幽暗灯光笼罩的奢华独特的餐厅布置和菜单上低调高冷的美元标价时,我意识到,“虔诚、简单、与世无争”永远都只是乌托邦。平静、祥和、唯美底下的是贫瘠与增长乏力。

2.1 人口结构失衡

伊朗占地1.6 mio sq km, GDP 增长率 2.5%,通胀率22.5%,现有人口78 mio,18%以上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自1979年革命以来,由于避孕的非法化和大家庭观念的盛行,伊朗人口在30年内几乎翻倍。截止2016年统计,70%以上的人在30岁以下,30%以上的人在15岁以下,导致失业率和为充分就业率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伊朗激进的城镇化在1979年进行较为顺利。现在70%以上的居民住在城市中,和其他经历城镇化的国家一样,在农村留守的大部分为老人。伊朗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长期难民收容国——注册难民包括1百万阿富汗难民以及46,000伊拉克难民。这些难民对于伊朗经济举足轻重,担任了伊朗本国人群不愿意干的低薪工作。

2.2 世俗化螺旋式进阶缓慢

伊朗的政治体制是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一方面,行政首脑由选举产生,有议会(majlis)作为立法监督机构,更低层级的政府官员由选举或指派来任命。另一方,政府是受最高领袖(Supreme Leader,精神上的宗教领袖,而不是世俗政治首脑)制约和监督。最高领袖,由于宗教原因,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且终身制。他凌驾于12人的Guardian Council之上(6位神职人员,6位伊斯兰大法官),拥有宪法上的军队最高指挥权,还掌握革命卫队,可以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任命选举指挥官。所以他即便不是宪法规定的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也是伊朗的一号人物。

伊朗通过这一系列的权力体制,建立于1979年革命之后,巴列维政府被推翻,这种在世俗和逆世俗的政教合一的神权体制被嫁接到了现在共和国体制之上。宗教机构和世俗政治纠缠不清,又互有矛盾,总统由民众选举而来,权力来自选举人,但无论选举过程还是执政过程都受到最高领袖的干涉与制约。1997年,改革派哈塔米当选总统,曾带来短暂的“德黑兰之春”,但改革很快被保守势力吞噬;2005年,内贾德当选之后新闻、集会自由出现倒退;甚至两个月前,美国女记者还因采访活动被伊朗当局判刑8年。但如果站在09年6月15号的伊朗,我们看到的则截然不同:据说约有一百万人自发涌上街头,抗议选举的不公正、不透明。温和的人高举抗议牌:“我的选票上哪去了”?而愤怒的人则直接高喊:“专制者去死吧”!

政治自由的诉求只是要求开放社会的一种极端集中体现,活跃频繁的facebook,Instagram的使用,满集市山寨的Prada、LV,餐馆里电视机里说着波斯语的美国队长等等都是对更好更多元生活的追求的缩影。但是同时,伊朗的因特网墙也远比想象中的厚实,外国新闻网几乎都不能上。宗教的仪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生产力,比如多大每次5日,每次将近半小时的祈祷、斋月的禁食都是伊斯兰教教义的支柱,也不是能轻易动摇和世俗化的。

与历史预期差别,可能在于螺旋式上升的速度和形式,即这种或正或逆的拉锯并非来自美国“武力输出民主自由”外交思想,而是来自伊朗内部,来自人民内部对开放和对保守争议和争取以及人民和统治阶级保守势力的抗争。

2.3 经济发展乏力

2016年1月17日,美国和欧盟宣布取消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但解除制裁本身并不能解决伊朗国内经济的乏力,何况美国只解除了很小一部分制裁,欧盟对伊朗制裁的解除也只是循序渐进地落实。

由于多年来难以获得外部资本,伊朗政府现在以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如免税期和豁免进口关税,其中重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和采矿、运输、农业、资讯及通讯科技、旅游及卫生。

伊朗国有经济占了很大比重,据估计,计划经济比重占全国一半之多。其出口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占八成,收益占政府收入的六成(2010年)。 伊朗经济特点是拥有庞大的宗教基金,占中央政府三成库房。始自2005年,内贾德的诺言“将石油收入放入人民的口袋”及其相关措施导致伊朗燃油价格上涨,通货膨胀恶化,失业率高企,社会暴乱频发。

国内贫富差异严重。国内普通中产阶级一个月收入大约为USD 400,而在德黑兰城内2室一厅的房子月租金超过USD 800,城北部人富人区人均消费USD 80的餐馆也屡见不鲜。国内工作工作机会也很少,人民只能通过大多份廉价零工来维持生计,养活家庭中的多个子女或是半数没有工作的妻子。

----------------------------------------------------------------------------------------

3. 关于偏见与文化兼容性

这次旅行与其说是猎奇不如说是尝试对“偏见”的对抗,想用亲眼所见所感,证实媒体关键词堆砌出来的混乱激进保守的中东是多么有失偏颇。少了些揭露“偏见”的惊喜,却多了一些“偏见难除”的遗憾。

偏见大多来之无知,狭隘与武断,又是什么导致了无知,狭隘和武断呢?

人们对于世界看法,大多是社会观念和环境决定的,而极少是部分是个人的选择。

比如宗教信仰,大多来自于家庭,而家庭选择也受到世代相传。当外界信息和冲击较少时,这种从小耳濡目染的信念,很难被挑战。伊朗有99%是穆斯林,其中90%是什叶派,他们从小到大就不会质疑真主的真实性,12伊玛目的合理性,相反,我们这些从小受无神论教育的人,就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对无法证实存在性的“人物”如此虔诚,如此坚信不疑。但转念一想,如果我出生在伊朗,我也一定会虔诚地皈依什叶派,期待着某一天伊玛目Mahdi会降临在某个Holy Shrine带领全世界人民走向光明与和平。

除了宗教信仰,对于历史事件、对于外交内政,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是人性弱点,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偏见。反复涌动的中国反日浪潮,“爱国志士们”不仅义愤填膺地抵制日货还袭击日本留学生乃至破坏日本餐馆,这种极端行为分明是将个人对社会不满的情绪以民族主义为渠道发泄向了错误的对象。西方世界对穆斯林世界的不满与偏见本质上也是因为知识的局限性以及自身的不安全感借由宗教为渠道发泄向了错误的对象。同样穆斯林世界也因为片面的了解,对欧美世界有非理性的强烈的仇恨。

比如我们拜访的前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使馆外墙内院都是强烈反美的涂鸦和海报,30多年前这里是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腥风血雨的现场,是美伊关系恶化的重要历史事件。二战以后,美国对共产主义及其谨慎敌对。为了防止Tudeh(伊朗共产党)执政,控制伊朗的石油供应,以及在中东的战略存在,在英国的怂恿和联盟下,两国共同推进阿贾克斯行动(Operation Ajax)中,帮助巴列维国王和保守派发动政变推翻了改革派穆首相罕默德·莫沙德哈(Mosasdegh),维护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对伊朗的控制权和君主制的沿袭,并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而巴列维国王及其亲信昏庸无能,中饱私囊,并没有推行国内改革发展,而是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引发了国内的宗教保守人士和社会民众的强烈不满,最终在霍梅尼的领导下爆发了伊朗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美国曾想减少伊斯兰革命对自身的影响,并也曾尝试与伊朗的新政权建立关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1979年11月,霍梅尼号召伊朗人民向美国和以色列示威,将美国政府称作“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激进的伊朗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了66名使馆人员。现在的使馆旧址已经成为了一处反美博物馆,CIA会议室、特工身份制作室以及事件相关文件展览厅等,在导览员冷静却坚毅的描述中勾勒着美国政府“撒旦”的形象。的确,美国政府在大使馆内布置了监控与侦查设备设施;的确,美国政府利用世界霸主地位,打着“人权民主”的旗号左右中东局势控制石油体系;的确被泄露的Cliton的邮件揭示了美国与Saudi Arabia和Qatar与ISIS直接错综复杂的关系;但这里忽视了一个国际关系一个最基本的性质,各国是自制的(autonomous),并没有至高无上的法律约束,每个国家都会基于最优化自己的利益来行动,所以用“撒旦”“恶魔”来形容一个国家的政府就显得有些以卵击石的单薄和无力。再具体一些,美国对于石油的控制,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稳定石油体系,而这石油体系也是中国的石油安全乃至全球的石油安全,其他国家也多少受稳定石油产出的裨益。

当然,要跳出国恨家仇,被扭曲被局限的信息来全面、公正,尤其是在饥饿、战争、政治动荡依然迫在眉睫的环境中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利益冲突,偏见是否可以被最大程度得减免,消除了偏见,不同的文化的是否有兼容性?

在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控制下文化兼容或许是可行的。以一个不一定恰当的类比为例,新加坡也是多种族的国家,新加坡的穆斯林比例达15%,远高于法国的8%,比利时的7%,但新加坡在建国以来,并没有出现过严重的种族冲突。新加坡通过强有力的政府通过多层次的行政措施强行建立对新加坡“民族国家”的认同,这种认同甚至凌驾于种族和宗教之上。具体而言这些措施包括:1)在小学和中学的公民教育强化“新加坡人”的这一身份认同,并从小熏陶种族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识,2)新加坡租屋的住房强行规定了每个社区的不同人种的组成比例 3)英语为教学语言,各族裔母语为一门必修课,而且毕业要求低,从语言上淡化了族群认同感,缓冲甚至阻碍了强烈种族的直接传达的途径等等。

世界范围内的显然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有这样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控制,实现超越种族的“世界公民”认同感。消除偏见了解并扩大文化的兼容或许将一直成为一种可望不可求的奢侈品。“经历过内忧外患、政治不稳定局面和经济短缺时代的人,心中始终有着深深的不安。这种恐惧会让人更加努力保护自己,包括反对一切可能带来伤害的异端。”生活在物质并不富足又饱受歧视的中东人民是这样;生活质量不如预期,被迫迎接多元文化冲击的欧美中下层人民也是这样。而只有我们这些从未感受过对经济政治文化的恐惧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不需要和别人争抢,不需要设防别人的攻击,才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另一种世界,尊重另一种选择和可能。只有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土壤才能孕育出以尊重、谦卑为基石的对遥远、迥异的世界的探索。冲破环境的影响,选择独立的思考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奢侈,是一种物质富足政治稳定的时代所孕育的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后滋养的一种诉求。

前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外墙

前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内院

-----------------------------------------------------------------------------------------------

4. 关于伊朗旅游

伊朗的旅游主流城市包括德黑兰、Isfahan、Yazd、Shiraz,另外也包括Qom,Kashan等,我们一行8人8天,于2016年圣诞前夕,沿路从北往南,包了一辆有当地导游的面包车,浪迹波斯。

4.1 中国人的“到此一游”

伊朗中国旅行团数量近几年激增。无论是Isfahan bazaar里卖波斯地毯的老板还是酷爱中国文化自学中文的伊朗手工艺品店小少爷,都说到即使是旅游淡季每天都能来个2-3个购买力巨大的中国游客,他们大部分不会说英文,也就是逛逛,买买波斯地毯、藏红花、工艺品等。就连我们随行的司机大叔的留言本里从2014/2015年开始,几乎都是中国人留言。他还兴致勃勃地翻开留言本,指着著名网红猫力的大叔的照片,说自己曾陪同过她在伊朗旅行,还笑着夸她给自己介绍了好多中国游客。

当我问及中国游客和其他地区游客差异的时候,大叔不假思索地说,中国游客非常喜欢拍照。比如Shiraz的Nasir al-Mulk Mosque,即传说中的粉红清真寺,一般欧美游客大约逛个10-20分钟就出来了,中国游客不但早起去赶时间等开门,而且在里面一呆就是2-3个小时,就是为了捕捉斑斓阳光散落下来在“虔诚”游客上逼格爆棚的瞬间。比如,我们喜欢所有人爬到车顶在沙漠里照相,引得大叔打趣说,车踩坏了没关系,你们给我钱换一辆车就行。在伊朗学术之城Qom参过Holly Shrine时,导游甚至意外地说你们是我做volunteer导览3年以来唯一碰到的一群对宗教有兴趣的中国旅客,我之前都只是用迷之微笑给他们介绍好的拍照角度,帮他们进行合照,我们双方都很高兴。我对突如其来的“褒奖”竟无言以对。

如前所述,伊朗人民那非常热情好客,我们沿途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男女老少对会对对我们微笑,用波斯语“Salam”或是“你好”打招呼,即使英语并不流利,他们也会尝试与我们聊天对话。在Isfahan和Shiraz我们甚至都收到路人邀请,欢迎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我们在地铁站买票寻找方向时,总有好心群众过来问是否需要帮助。虽然结果他们自己也不确定、需要和另一位陌生人沟通确认,甚至可能指错路,但满满一脸的热情和友好,真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波斯。

4.2 伊朗食物

伊朗的食物是伊朗旅行中最无力吐槽的一个元素。伊朗的传统食物,实在是没有一样能称得上“美食”。之前略有憧憬的kebab(烤肉),也在我们连着几天,天天吃,顿顿吃之后,魅力殆尽,他们连撸串儿的口味都是如此的标准化,区别仅仅在于干和很干。光我们大学不同宿舍区门口黑暗料理的多元程度就能甩他们无数条街了,更别说大好河山下的各种菜系。以至于深夜的康师傅鲜虾鱼板面都成了饕餮美食,省吃俭用的各牌榨菜更是每次饭点儿兵家的必争之地。

卖萌的蜜饯

伊朗的蔬菜更是让人终生难忘。除了salad配蛋黄/千岛酱,伊朗的蔬菜要么就是一种被称为dizi的糊糊——将完整的腌制过的西红柿、茄子和羊肉子当场用罐子和锤子剁成肉泥,入口有种难以名状的异域风情。蔬菜小食(side dishes)更是挑战味蕾极限,看着好端端的花菜、茄子、黄瓜被腌制得略带金灿灿的黄色,一入口,那销魂的酸爽能让你整个旅程都口水狂流,小伙伴们无一不表示那是这辈子吃过最酸的东西。

丰盛的dizi和kebab
集齐了了5款不同口味无酒精啤酒依然不能召唤一罐正常啤酒 (伊朗禁酒)
有意思的是,在德黑兰,我们体验了伊朗版的深夜食堂,满满都是惊吓,Trip Advisor Ranking No.1-Khoone Restaurant。之所以称为深夜食堂是因为该餐馆至晚上10点左右依然人声鼎沸,而且没有纸质菜单,菜品每人更新。我们饥肠辘辘一身疲惫地来到看似温馨的餐馆,经过大胡子老板慢条斯理的寒暄、唠嗑和扯皮之后,他郑重向我们介绍了当天提供的格式饮料、主食、配菜等,我们兴致勃勃地点了所有他强烈推荐的菜品,结果我们经历了:磕牙酸甜交融的石榴饭、焦味洋溢的黑菜饼、浓郁膻味混合酸味的橄榄混羊肉。最让我们欣慰的竟然是免费赠送的试吃番茄汤,和当时猎奇点的黄瓜蜜醋饮品。在无力回天的绝望体验后,我们终于爆发出了上了直播美食癫狂状态。


中看不中吃的石榴饭

4.3 手信

伊朗手信比较推荐的包括:波斯地毯、手工艺品、开心果。

4.3.1 波斯地毯

波斯地毯名扬中外,优劣难辨,装逼砍价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常识:

  • Carpet (>2m) 和 Rug(<=2m)的设计主题主要包括:宗教、pre-Isamic意象比如生命树、几何图形(伊斯兰国花)的美化变换
  • 著名产地包括:Tabriz,Isfahan,Kashan和Kerman
  • 地毯的材质分为羊毛、羊绒、真丝,价格依次升高。羊毛、羊绒地毯可用刷子、洗衣粉清洗,真丝地毯只能用温水浸泡,手工清洗。真丝地毯手感顺滑,在不同角度可显现出不同的明暗变化,柔韧性好可折叠。因为其只能通过手工编织,真丝的含量(100%最佳)、每平方厘米节数(144 knot为最佳),花纹复杂性是价格的重要衡量标准。
  • 砍价、砍价、再砍价

4.3.2 手工艺品

手工艺品品类屈指可数,包括波斯花纹的铁盘、银器、波斯蓝器皿、骆驼骨摆件儿和波斯美女套图等。

4.3.3 开心果

开心果价格不贵,又能讲故事,是上好的给同事朋友分享的伴手礼。故事是这样的,伊朗是最早人工种植开心果的国家。开心果的源地也是两伊地区,后来才传入中东其他国家,美国加州,还有中国新疆。伊朗主产地科尔曼省与加州主产地科曼竟然还有着同样的名字(Kerman)。除了石油产品外,能为伊朗赚取大量外汇的,恐怕就是开心果了,2007年,它不仅为伊朗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还为主产区克尔曼省创造了14万个就业机会。

伊朗当地的土质都是石灰质,地处高纬度,伊朗高原的向阳面,同时年均温在24到26摄氏度,十分适合开心果的生长,所以伊朗一直是开心果消费和出口大国,再当地被称为“green gold”。

在开心果出口的表现上,伊朗是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的。 过去数十年间,美国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型开心果生产国,对来自伊朗的进口开心果征300%的关税,保护其美国生产商。美国政府在过去30年对伊朗开心果实行过三次禁运,分别是1979年人质危机期间、1987年两伊战争期间和2010年对伊实施制裁期间。随着美伊核谈判向着和解的方向发展,伊朗的开心果出口被解禁后必将成为逆袭美国开心果的大牌。

4.4 遗憾

在旅行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英文的普及率并不高,当地导游的英文水平有限、即使是著名如波斯波利斯等地的英文介绍也是有如机械的google translate。我们随行的司机大叔更是在被问及了复杂的问题后,微笑1秒,直接放弃作答,开始玩自己的华硕pad。这大大阻碍了我们了解当地文化、风土人情的机会。




5. 附录

行程简介


user avatar   an-sen-yao-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 (自作图转载需授权,多图)

感觉要是不是因为知乎的某些新闻大家也不会这么关注伊朗,其实这个问题的提问者可能更偏重一些现代伊朗的生活体验,本来我只想默默的看着来的。但是,大家这样热情(雾),我就来说一下吧,当然了还是偏重历史文化方面的,因为如果不知道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很难了解为什么现在会有这样的文化和政治,这篇文章的目的还是最快的时间带领大家梳理伊朗历史,当然也欢迎指正和交流。并且貌似还有不少人认为伊朗人是“阿拉伯人”而不知道其实他们两个正是千年前的宿敌。

  • 其实伊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是个非常遥远而且存在感很弱的国家,它比不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伊拉克、利比亚,也比不上提起来就知道金字塔的埃及,其实伊朗这个国家和我们以及西方的历史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十字路口,承担着太多文明厮杀的荣辱兴衰,伊朗并不神秘,在本文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我们熟悉的东西方文明,我们会发现,伊朗并不陌生,他其实一直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纽带之一。传说当年安息帝国一支人走到长安,化为安姓,生生不息,无论虚实,我对这个古老的国度,确实有一种热烈的敬佩,正好我在日本留学周围也有不少伊朗的留学生,这也是我能了解到他们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我们先来看一下伊朗的地理位置。

图 伊朗的地理位置(黄色的线是亚欧分界线)

  • 还是以前的问题就说过的,亚欧大陆的中部,有个巨大的“中央山结”,这就是上图紫色部分由多个山脉汇聚成的“帕米尔高原”,这个高原海拔极高并且深居大陆内部,是个“干旱苦寒”之地,“帕米尔”在塔吉克语中的意思就是——世界屋脊,可以说这个帕米尔就是“东西方世界”的天然屏障,多少年来它阻挡过多少妄图征服它的民族。帕米尔高原西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几乎全部在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脉”,这个山脉也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共同作用产生的,而它的西边,就是本文的主角——伊朗高原了,不过从这个卫星图就能看出来,这地方好像就是个粗糙的不毛之地啊,而伊朗高原的西边,就是红色部分著名的“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而伊朗的北边就是中亚的戈壁荒漠以及草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些斯坦,这个后文还会说。

我们来看一下伊朗高原,不感兴趣的看看就好。

图 伊朗高原地形

伊朗这个地方是由于下面的阿拉伯半岛和亚欧大陆挤压形成的“多摺山脉带地形”,由于东边还有个印度板块,所以这个地区就形成了上图这个神奇的三角形高原,内部山脉的构造都让人看得要犯密集恐惧症了,而北边的里海虽然是个内陆湖,但是其实和海也没什么区别,里海其实曾经也是海(特提斯洋),结果就是这个倒霉催的阿拉伯半岛冲了过来,导致伊朗高原崛起,里海也就成了内陆湖。

  • 伊朗正好经过“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区,这个就很有名了,看第一个图就能发现,这个纬度附近几乎全是干旱荒漠,再加上伊朗多山的大陆性气候,导致内部几乎全是干旱的荒漠和盐碱地,真正比较怡人的地方仅仅是上图的蓝色部分的“胡齐斯坦省(属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一部分)图兰低地之间的部分”。

好的我们看下伊朗附近地区自古都有什么人。

图 伊朗附近的主要民族,红色区域是使用印欧语言“印欧民族”,这也是现在欧洲的主体民族,我们学习的英语也都被称为“印欧语系语言”。白字是他们的几个主要分支,他们分裂也不超过6000年,算是近亲。蓝色闪米特人(这个名词很重要),使用闪含语系语言。(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伊朗的历史,很大一部分程度就是红色的印欧人和蓝色的闪米特人相爱相杀的历史)

黑紫色,一般认为是一批血统比较复杂的人群,他们既有最早走出非洲的矮黑人血统,也有后来我们和白种人的祖先们的血统,这些人又分为在伊朗的“埃兰人”和在印度的“达罗毗荼人”,他们使用的语言一般都被认为是“达罗毗荼语系”。

图 印度泰米尔人,达罗毗荼人直系后裔。

  • 埃兰人就是伊朗最早的一批住民,他们主要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过着游牧和少量农耕的生活,毕竟气候恶劣,所以规模也不大,本来也算是和邻居闪米特人和雅利安人与世无争,这个时候闪米特人却开始盯上了两河流域的土著苏美尔人
  • 闪米特人的一支——阿摩利人开始和伊朗高原的埃兰人结盟,开始轮流骚扰并吊打刚刚复兴的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终于前2006年,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灭亡。

    而这个阿摩利人建立的王朝,就是大名鼎鼎的——巴比伦王国。


所以两个族群也算是互惠互利,直到闪米特人中的另外一个族群——亚述人的崛起,亚述吞掉了巴比伦,吊打埃及,几乎要称霸整个美索不达米亚了。埃兰人算是彻底不能在这里好好的玩耍了,同时北边的印欧人因为总是被亚述人欺负,也在伊朗高原抱团取暖建立了——米底王国,这样一下伊朗高原的局势就更混乱了。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时候的情况。

图 前7世纪的西亚,西亚战乱正欢,而在现在中亚也就是那些乱七八糟斯坦地方(帕米尔高原以西)游牧的雅利安人开始往南去了,逐渐进入伊朗高原和阿富汗地区。

  • 新巴比伦从亚述中独立,亚述没办法吞并了埃兰,而米底和蓝色的新巴比伦结盟,两方大的不亦乐乎,最终,新巴比伦和米底的联盟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两家开始平分西亚,这个时候,伊朗就变成了米底人的时代了。

图 米底和新巴比伦平分西亚

闪米特的其他部族比如腓尼基人,就愉快的在大海上飘荡。而闪米特的希伯来人其实是最惨的,这群人当年从埃及逃出来,好不容易在大卫王、所罗门王的带领下建立了个以色列王国,结果不久之后就分裂然后被亚述吞并,南部犹太王国苟延残喘,最后又被上面蓝色的新巴比伦吊打,搞的自己家存放圣经的第一圣殿都被拆了。

  • 唯独闪米特的阿拉伯人与世无争,他们在阿拉伯半岛过着游牧生活,虽然落后但是自得其乐,犹太教的经典圣经里的传说是,这群人全都是上帝耶和华降罪下来的人类诺亚的子孙,后来又出来个“先知”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雅各(以色列)也就是以色列人的祖先,一个是以扫也就是阿拉伯人的祖先。不过圣经里的东西肯定不能当成历史,但是阿拉伯和希伯来人(犹太人)是同源倒是没什么争议的事情。

总之吧,上图的这种情况没维持多久,东边那个最没有存在感的游牧民族——逐渐南下的印欧人雅利安人就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谁也没想到这个算是活在米底人控制下的民族,最终改变了西方世界。

米底王国的老大阿斯提阿格斯为了安抚不断壮大的雅利安人,把女儿嫁给了雅利安人阿契美尼德部落,随后一个神奇的孩子居鲁士就出生了,这货成长的也不是很顺利可能也就造就了这种尚武的心理,开始逐渐统一一盘散沙的雅利安人部落,反叛自己姥爷的国家米底王国并颠覆了它,随后他们就搞掉了盘踞在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随后趁着新巴比伦的内乱,用了个反间计就灭掉了这个现在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而埃及,本来就被亚述折磨的不像样子了,波斯人很顺利的就又拿下了埃及。

  • 这可是一个雅利安人大开花的时代,矮黑人建立的古印度文明,也被雅利安人摧毁,建立了雅利安印度和北印度十六雄国,佛祖释迦牟尼这个雅利安印度人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生的,当时的雅利安人中盛行“沙门”思潮,这种高深复杂的思辨可以说也是三哥开挂之后的结果。
  • 同时雅利安人还在北部的帕米尔高原一直到现在的新疆(北疆)各种游牧,我们一般叫他们“斯基泰人”或者“西徐亚人”,他们也逐渐的接触到了和自己分道扬镳多年的印欧人同胞——吐火罗人的月氏。

我们看下这个时候的伊朗周边情况。

图 雅利安人首领居鲁士大帝的霸业

可以说一直在尼罗河和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燃烧的文明古国,最终被摧毁从东边高原来的印欧人——雅利安波斯的铁骑下,其实伊朗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是比较悲壮的,也就是在波斯灭亡之后,一些统治者为了回忆起当年雅利安人的荣光,自称自己是伊朗沙赫尔,也就是雅利安之王,其实伊朗(IRAN)和(ARYAN)都是表示雅利安的意思,这一波雅利安人使用“波斯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和闪米特人的阿拉伯语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却和英语是亲属语言。也就是因为居鲁士的征战,雅利安、波斯这样的名称永远的成为了这片高原的名字,伊朗正式进入世界舞台。

  • 由于居鲁士属于阿契美尼德部落,所以这个波斯又被称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可是肯定有人有疑问,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国家是怎么灭亡的呢。

其实在居鲁士死后,继任者冈比西斯二世在巡视埃及途中被刺杀,一个“大祭司”——大流士一世上位,这人就太有名了吧。

  • 大流士一世这个人其实算是玩中央集权玩的非常明白的一个人,不仅合理的分配了雅利安人的游牧和农耕区域,还镇压了巴克特里亚(阿富汗地区)叙利亚等东西南北的叛乱,搞出了一套带有基本法性质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征服的区域设立总督听命于中央,可以说大流士也算是个中兴之主了,但是一个典型的“军国主义”集权制度也在波斯诞生了,要知道这时候离秦始皇统一还早着呢。

一大部分雅利安人的信仰中,都有对“光明”这个意向的崇拜,包括象征光明、太阳、永恒的符号“卍”,也很广泛的出现在整个雅利安族群活动范围中,当然反旋的“卐”也被希特勒搞成了纳粹的标志,也塑造了所谓以雅利安人为代表的印欧人对“劣等”闪米特的犹太人的侵略合法性,虽说德国的日耳曼人虽然同样作为印欧人但是和雅利安人没什么毛关系。

  • 波斯受到米底人琐罗亚斯德创立的拜火教影响很深,这个我在之后会总提到这个名字,他们崇拜一元神(光明神)二元论(光明和黑暗对立),可以说这种思想很有可能脱胎于原始的印欧人思维,并且很有可能对佛教和基督教都有一定的影响。

自然而然,大流士就会把目光朝向那个小小的希腊城邦们了,希腊城邦从黑暗时代走出来没多久,本来一直趁着东边一直征战闷声发大财,结果等到波斯打过来才傻眼,结果就是这个时候,希腊的两个最大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还是互相看不顺眼,所以早期总的来说还是被吊打的份。


总之希腊以区区之地抵挡了波斯的大流士和薛西斯的进攻,最终算是维持了自保,但是波斯这边就不妙了,薛西斯由于财政困难中断了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的工程,最终还因为开始狂热的大搞拜火教,混乱的宫廷内斗,最终在波斯波利斯被暗杀,波斯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 但是希腊也好不到哪里去,来了个波斯他们或许还能团结一下,出来个兄♂贵斯巴达王李奥尼达什么的,一旦外敌消失,所有城邦又开始撕B,最后北边一直被虐的炮灰希腊邦国马其顿随着国王“腓力二世”的经营开始崛起,他儿子就更有名了——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的霸业在这里就不说了,马其顿迅速统一希腊城邦,开始对抗庞大的波斯,随后逐渐腐朽的波斯在西方、埃及的领土尽失,最终高加米拉战役,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被攻破,庞大的波斯帝国迅速灭亡。


图 亚历山大的希腊马其顿帝国

  • 亚历山大作为一个希腊人,摧毁了雅利安人多年的基业,整个西亚地区开始迅速的希腊化,亚历山大像模像样的塑造了不少的希腊化的广场和剧院,但是可悲的是希腊人真的不怎么会波斯那一套政治制度,亚历山大死后,帝国迅速被瓜分。

好了,再迅速的说下,马其顿帝国的亚洲部分被部将塞琉古拿去,这也就是塞琉古帝国,貌似史记里叫做“条支”,条支把重心设立在两河流域,波斯地区就被架空了,所以一时间,北边“野蛮”的游牧雅利安人斯基泰人大量进入伊朗高原,这群人我们又称之为——塞种人

  • 而这个时候我们的东方也完成了秦的统一,虽然秦昙花一现,但是随后的汉总算是收拾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残局,而塞琉古帝国一步步被塞种人建立的国家帕提亚所控制,就这样,塞种人领袖阿尔萨息让重新夺回了雅利安人对于伊朗高原的控制,虽然这群塞种人雅利安人和波斯那批雅利安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有点类似我们和藏族的关系一样。
  • 阿尔萨息建立的国家,就是我们史书上的——安息,世界历史上称作帕提亚帝国。

图 安息 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加上伊朗,同样在伊朗高原东边的帕米尔地区,游牧的雅利安塞种人开始大开花,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希腊化国家,比如巴克特里亚王国(大夏)、大宛等等。

  • 而同时代的东方,汉武帝为了包围匈奴,做出了神奇的征讨希腊化塞种国家“大宛”(上图有)的决定,一路杀到了帕米尔高原西边,这下整个西域(新疆)的吐火罗人吓得全部都归附,还有北边的游牧雅利安塞种部落“乌孙”也归附汉朝,安息帝国开始不停地和汉朝进行贸易,却又时不时的和罗马帝国打来打去,但是总之,处在丝绸之路上的安息帝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希腊、波斯、以及游牧部落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安息不像波斯时代拜火教一支独大,而是包容各种各样的宗教,这也算是伊朗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了。

图 安息帝国建筑,可以看到明显的希腊化风格

  • 结果当时一直被匈奴乌孙联军暴打羞辱的吐火罗人——月氏,逐渐进入巴克特里亚王国,建立了——贵霜帝国,这个帝国一直扩张到了雅利安印度,为了让这些文明全部臣服,贵霜帝国推行了佛教至大的原则,也就是这个时代,佛教开始源源不断进入东西方,安息帝国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罗马、安息、贵霜、汉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四个势力,这也就是“四帝国时代”

  • 等到公元元年,犹太人耶稣继承犹太教搞出了个基督教,自称“弥赛亚”,宣扬犹太教的原罪需要自己这个救世主去拯救,可是不久之后犹太又被罗马吊打,这下这群苦难的希伯来人自被巴比伦拆了第一圣殿之后又被拆了第二圣殿,这也就是犹太人“哭墙”的来源,闪米特的这一波算是彻底毁了。

但是安息对佛教和基督教都保持宽容政策,所以基督教这种一神论宗教也在安息周围大量的传播,甚至也传播到了那群最不开化的闪米特游牧人贝都因人里面去了,这也就是我们日后所说的阿拉伯人。可是随着汉末的衰败,安息失去了东方的贸易伙伴,塞种人失去了汉的牵制,也开始不断骚扰安息,安息又在多年和罗马的战争中透支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 3世纪初,安息内部出现了问题,自称是雅利安部落首领萨珊后人的阿尔达希尔反叛安息,开始从一个行省开始夺权,最终灭亡安息,并且恢复了波斯的名字,这也就是历史上的——波斯萨珊王朝。

波斯萨珊王朝重新把当年大流士时期的拜火教拿了出来,这种一元神二元论的宗教开始大开花,拜火教的主神光明神叫做——阿胡拉·马兹达,萨珊的国王头戴象征光明神的“日月”王冠,修建大型祭坛阐述自己的合法性,当然为了巩固阶级波斯也搞了类似孔子的那一套,那就是礼法阶级是很重要滴,但是统治者也应该把关怀百姓放在第一位。萨珊王朝很注重城邦建设,阿尔达希尔一个人就建立了8个大兴城邦进行集权,同时为了维护统治设立了众多的宗教法庭,搞了个政教不分离的“法治社会”,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波斯就开始走上一条奇怪的道路了,国家的四个阶级中是“祭司、士兵、学者、工匠”,可以看出来这一套还不如我们的士农工商,祭司士兵的地位也展现着这个热爱战争的半神权王国,宗教成为维持统治的重要因素,这也就和波斯后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了。

  • 总之萨珊王朝在罗马和汉都苟延残喘的时代繁荣了起来,和罗马进行过大小不下十余次的战争,最后也是没输没赢两败俱伤。

萨珊王朝中期,一个叫做摩尼的人,把拜火教、佛教、基督教全部攒到一起,搞出了一个信仰光明神的“摩尼教”,这也就是我们中国所说的——明教,这个之后会说。

  • 随后就是突厥这个民族的异军突起,我们知道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有个鲜卑拓跋的分支——柔然部落,(就是花木兰里那个“敌人”游牧民族)他们发展起来后,不仅仅攻击同胞“铁勒”人,还让一群住在阿尔泰山的游牧民族作为自己的“打铁奴”,最后铁勒反抗柔然却被这群“打铁奴”吞并,这群打铁奴住在被称为“突厥”的阿尔泰山上,于是他们也就自称“突厥”,使用的语言也是铁勒的东胡语言(阿尔泰语系)。

图 阿尔泰山一带的叫做“突厥”的小部落吞并反抗柔然的铁勒后,自己灭掉了柔然,开始扩张。

在这之后突厥人让臣服于自己的铁勒大量征服西边的雅利安人,这群人也开始逐渐突厥化,突厥成了一个黄白混合的大型民族,雅利安人们也说上了这些黄种人的语言,这就是——大突厥汗国的时代,不过没多久就被隋反间计给拆开,又被唐太宗吊打,成为了一群混乱的民族。

  • 所以其实我们看完这个文章会发现,无论是回鹘自称自己是突厥还是土耳其自称自己是突厥,都挺蠢的。

图 突厥人的形成,不过我们看到,与此同时,南边怎么多了那么大一片。

  • 到了七世纪,也就是欧洲陷入混乱而东方进入了唐的统一的时代,波斯萨珊王朝的末日就要到了,萨珊王朝没想到的是,这次颠覆他们的竟然是那个在历史上几乎就没怎么露过面的——闪米特阿拉伯人。

闪米特的贝都因人本来是一群善于经商的游牧民族,后来慢慢的也形成了像麦加一样的城邦,而穆罕默德本来是个麦加的边缘贵族,年轻的时候在叙利亚耶路撒冷一带经商,学习到了关于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知识,后来的穆罕默德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自称是自摩西耶稣之后的最终先知,还给上帝起了个阿拉伯名字“安拉”,阿拉伯人们武装了穆罕默德的伊斯兰教之后,势如破竹的统一了现在的阿拉伯半岛,这个以犹太教为基础,并承认基督教的崭新一神教,把当年闪米特人的亚伯拉罕、摩西、耶稣等等全部都列为先知,并且仍然认定那个上帝为唯一的主神,很快的成为一股绝对的新兴力量。

这个闪米特一元神集大成者的伊斯兰教控制的阿拉伯帝国一路上摧枯拉朽,北边的东罗马帝国被迅速的搞掉了叙利亚,之后阿拉伯帝国开始转身进入两河流域,开始和波斯萨珊王朝展开了决战。

  • 阿拉伯帝国的首领被称作“哈里发”,哈里发是一种政教合一的职位,算是先知穆罕默德“硬点”的继承者,这个时候正是阿拉伯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他在对萨珊作战中算是居功至伟了,其实这一仗打的也并不轻松,但是萨珊王朝终究没能抵抗的了这个被伊斯兰教武装的阿拉伯民族,他们就和蒙古人一样,一旦统一就变得势如破竹,波斯萨珊王朝毁灭。

波斯的这次毁灭和以往任何一次毁灭都不一样,因为一场伊斯兰化的风暴开始了。

古老的波斯尽最大能力的和伊斯兰化进行斗争,和阿拉伯人进行斗争,但是终究一切都是徒劳,只不过这个时候阿拉伯内部也出现了内乱,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之后,叙利亚的贵族穆阿维叶和合法继承哈里发的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展开了斗争,最后仁慈的阿里在内乱中被杀,穆阿维叶继承了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这也就是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倭马亚王朝。


  • 倭马亚王朝仍然继续着星辰大海的征服,最终欧洲西哥特人控制的西班牙也成功地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而东边阿拉伯帝国一直进攻到帕米尔高原,直接撞上了东方的唐朝,最后也是怛罗斯之战,不了了之,但是可以看出来这个阿拉伯帝国已经要逆天了。

图 天下江山一片绿的阿拉伯帝国

  • 可是当时啊,很多人是对穆阿维叶继任哈里发非常不满的,坚决拥护阿里的后人作为穆斯林领袖,这一下内部就出现了分裂,这也就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又叫阿里派)的前身,而穆阿维叶的伊斯兰就属于逊尼派的前身。

但是阿拉伯人对于伊朗的波斯人其实是很不友好的,不仅仅区别对待,还搞税收歧视,最终伊斯兰化的波斯人阿布·穆斯利姆都忍不了了,发动了轰轰烈烈的起义。

他开始联系大量的波斯穆斯林以及信奉阿里后人的阿拉伯人,从呼罗珊起兵(伊朗阿富汗交界,也是现在基地组织的老家),驱赶了倭马亚王朝呼罗珊的总督,甚至一路向西,直接消灭了倭马亚王朝。

  • 这一次可算是波斯人的逆袭了,只不过,这个波斯人阿布·穆斯利姆,也确确实实的已经是一个穆斯林了。他拥立穆罕默德叔叔阿拔斯的后裔为哈里发,波斯人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这个时代,就是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这样一来,秉承阿里至上的什叶派,开始成为阿拉伯帝国强势的一个宗教派别。

  • 可是就算是这样,阿拔斯王朝时代伊朗的内部还是爆发了多次反对穆斯林的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也足以看出来同化这些硬骨头雅利安人的困难,这些人誓死不信伊斯兰,永远记得他们的光明神。

不过由于也正是这个时候,大量的萨珊王朝的文化逆向进入阿拉伯帝国其他地区,而哈里发的权威也是日益下降,这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也离分裂不远了。

首先就是倭马亚家族的后裔就在西班牙独立,这也就是中国史书所说的“白衣大食”,与阿拔斯王朝分庭抗礼。788年,摩洛哥又出现了什叶派的伊德里斯王朝。同样在里海一带的波斯人建立了布维希王朝,直接控制哈里发随意废立,哈里发已经成了波斯人控制下的一个只剩下一城之地的彻底的傀儡。

这之后就是阿拉伯帝国的大崩溃了,各个地区纷纷独立,但是独立的同时却永远的把伊斯兰教留存了下来,当年那群雅利安人和突厥人(黄种)融合的新民族,突厥西乌古斯也全部独立出去,这也就是塞尔柱帝国的前身,而另一批波斯人不仅仅控制了波斯的旧地,进入中亚一带建立了伊斯兰化的波斯萨曼王朝,萨曼王朝大量找回波斯人原本的文化,实行阿拉伯——波斯混合制度,这样一来本来的政治性集权和宗教性控制变得更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可以看出来伊朗在整个伊斯兰世界也一直是个奇葩,他们总是对阿拉伯人以及阿拉伯的制度格格不入。也就是这个王朝,对我们的新疆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 当时我们的新疆地区主要又叫新疆三国时代,由于整个中国是五代十国的战乱,所以新疆也就独立出来了几个政权,一个是突厥的核心——葛逻禄人建立的“喀喇汗王朝”,一个是被吉尔吉斯吊打的回鹘跑到东新疆建立的“高昌回鹘”,一个就是规模比较小的于阗王国。回鹘是当年被突厥吞进去的黄种“铁勒”部落,而葛逻禄人主要是被突厥征服并且突厥化的中亚雅利安人(包括粟特人、塞种人这些伊朗语族群),实际上突厥的领导者阿史那部落本身没几个人,只不过是贝加尔湖来的游牧人铁勒的一小部分,而剩下的都是其他铁勒部落、鲜卑残部、中亚白人等,本身就是个黄白种人的部落联盟。

等到回鹘人和葛逻禄人建立了这个喀喇汗王朝之后,就不停的和波斯萨曼王朝打交道,结果最后发现伊斯兰教是个好东西,结果就开始从上到下的推广伊斯兰教,最后和萨曼王朝相爱相杀,直接灭掉了萨曼王朝的河中地区(乌兹别克斯坦),也就是当年的那个大宛,并且回鹘和于阗也就全部进入了喀喇汗王朝的势力范围内。

不过喀喇汗王朝的大汗很多自称“桃花石汗”也就是“中国之汗”,喀喇汗王朝总自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穆斯林的传说里也有萨曼王朝时期“中国皇帝”皈依真主的说法,现在怎么想都挺滑稽的。

  • 对了,葛逻禄就是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情况。

图 波斯萨曼王朝时代

  • 葛逻禄人和突厥的西乌古斯对波斯萨曼王朝实行了夹击,最终波斯萨曼王朝灭亡,伊朗地区一片混乱,这样一来突厥的西乌古斯就做大了,这群被突厥人突厥化的印欧人,即将爆发出自己最大的一次逆袭。

我们所说的那个突厥西乌古斯,本质上是一个——二十四乌古斯联盟,他们不断在中亚休养,

其中最小的——乞尼黑部在塞尔柱家族的带领下开始崛起,为了团结乌古斯诸部落,改信和波斯人不同的逊尼派,他在乌古斯人的基础上建立“塞尔柱王国”。

1040年,塞尔柱孙子图格鲁勒伯克占领呼罗珊(不解释了),随后就是波斯全境,并于1055年进入巴格达。阿拉伯没什么存在感的哈里发卡伊姆感谢图格鲁克伯克为他解除了波斯什叶派的控制,封他为苏丹,号为“东方和西方之王”

1071年,塞尔柱的征服还是没有停下,东罗马帝国这个无数次被吊打有无数次存活下来的不死小强又一次被踩,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俘,东罗马帝国小亚细亚地区大部分地区几乎全部都是塞尔柱的了。

  • 可是随后的塞尔柱转向了内讧,欧洲由于内部混乱,爆发了“夺回耶路撒冷,驱逐异教徒”的著名的十字军东征,这个就太有名了把。不停攻击控制了巴勒斯坦的塞尔柱帝国,不过塞尔柱帝国还是挺过来了,十字军东征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可是这个时候,一个BUG蒙古就要出现了。


我们前面说的那个喀喇汗王朝灭掉了萨曼王朝搞到了河中地区(主要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领土后,势力极度膨胀,残余的波斯人只能进入帕米尔高原,这也就是现在塔吉克斯坦的前身,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也是这些斯坦里面唯一使用伊朗语族的印欧人

  • 而喀喇汗王朝没高兴多久,我们东北的契丹被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追着到处跑,最终契丹的辽灭亡,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心想我打不过女真还打不过西边的这些小同学么,于是大军攻灭喀喇汗王朝,帕米尔高原周边的伊斯兰化中断,信仰佛教高度汉化的耶律大石建立——西辽,控制整个喀喇汗王朝的领土,不可一世的塞尔柱帝国绝对看不下去这个“异教徒”国家吆五喝六,这么一来,塞尔柱的苏丹桑贾尔在西方安定之后,纠集了自己所有的突厥和波斯小弟,组成10万联军和耶律大石打了起来,这个也就是著名的“卡特万战役”,桑贾尔的松散联军最终被征战一生的耶律大石打的一溃千里,塞尔柱帝国也就是在这么一战后迅速走向衰败,随后塞尔柱的主体部分花剌子模崛起,最终成为中亚以及波斯一带的霸主,而这么一战,最后搞得整个西方世界都以为契丹人的西辽就是中国,现在突厥以及俄罗斯的诸多语言里,中国的读音还是“契丹”。

结果这也是东边民族大开花的时代,蒙古的霸业就不多说了,统一东胡、突厥诸多部落,吊打女真,西乌古斯的乃蛮部也被蒙古摧毁,结果乃蛮部的王子屈出律本来都要亡国了,结果他利用越来越腐朽的西辽的内部矛盾,以及离间西辽和花剌子模的关系,趁着西辽末代皇帝耶律直鲁古外出直接控制了他,篡权西辽。最后蒙古也就因为这个事情,摧枯拉朽的灭了西辽。

  • 西辽灭了之后,蒙古本来想和西边的伊斯兰世界和睦相处友好经商,结果伊朗东部的邦国花拉子模(呼罗珊、河中一带)却杀了蒙古人的商队,这一下成吉思汗这个本来就有点童年阴影的人那就更是加倍奉还了。

轰轰烈烈的蒙古军队跨过帕米尔高原,伊斯兰世界的灾难就要到了。

蒙古人也不用多解释了,当时成吉思汗把花剌子模的国王都给逼到了里海的小岛上,追着王子跑到了印度,一路也是烧杀抢掠,其实后来成吉思汗本人也对这种侵略产生了疑问,还把金国道士丘处机请到了印度河沿岸(巴基斯坦),让丘处机给他开导。

  • 成吉思汗死后,子孙也没闲着,最终托雷(成吉思汗小儿子)的五子旭烈兀以及汉人大将军郭侃,彻底控制伊朗地区并且进入巴格达(这貌似是头一次汉人以将军的身份进入西亚),当然了,这一次伊朗的命运,几乎是所有波斯文化的大灭绝,不同于阿拉伯人还有点信仰,波斯的一系列从居鲁士留下来的东西也都被搞的没多少了。

不出意外,阿拔斯王朝彻底灭亡,这也宣告着阿拉伯帝国的时代彻底结束。

蒙古马上就要进入埃及了,当时派出去的速不台和哲别稀里糊涂的就把俄罗斯占领了,蒙古的征服在战争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要不是蒙哥大汗(托雷长子)在四川钓鱼城中了暗箭导致所有的蒙古王子回来争夺汗位,还不知道欧洲将要有什么浩劫。

  • 好的我们还是回到伊朗,旭烈兀听说自己哥哥忽必烈(托雷四子)继任蒙古大汗之后表示归附,并被忽必烈建立的大汗汗国(也克蒙古乌鲁斯,又叫大元)封为伊尔汗,这也就是伊朗历史上的伊尔汗国时代
  1. 其实总的来说,旭烈兀和他的继任者还是对伊朗文化保持着一定的敬畏的,所以说伊尔汗国时期波斯伊斯兰文化是朝着一个比较和谐的程度发展的。由于蒙古人的落后,在新疆、河中的察合台汗国不得不定伊斯兰教为国教来维持内部稳定,这也是新疆的维吾尔人逐步从佛教、拜火教等皈依伊斯兰教的开始,而察合台汗国也在快速的突厥化。
  2. 同时当年塞尔柱的一支“奥斯曼人”给了垂死挣扎的东罗马帝国最后一击,奥斯曼土耳其建立,这个当年印欧人、希腊人、罗马人叱咤风云的土地,正式成为了突厥人的地盘,以至于我们现在要看特洛伊遗迹,还得去土耳其寻找。
  3. 俄罗斯的蒙古金帐汗国也不好过,内部陷入了蒙古大汗的纷争,非常的混乱。

可是伊尔汗国正要往好的方向发展,重新复兴,甚至很有可能恢复波斯文化的时候,伊尔汗国的内乱,导致了察合台汗国的一个蒙古神人——帖木儿的入侵。

  • 这里就不多说帖木儿干过的事情了,总之帖木儿好像就是天生喜欢打怪升级,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征服那么多国家,总之本来就被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烧杀抢掠的差不多的西亚,又一次雪上加霜。

图 帖木儿帝国

但是一个神奇的效果出现了,原来混乱不堪的伊朗内部彻底实现了统一,虽然文化也被消亡的差不多了,但是穆斯林哈里发的势力也逐渐的从伊朗高原淡出,尤其是伊朗开始大量开发西部土地,这样一来整个国家要开始走一条和自古以来都不一样的道路了,可怜的阿拉伯人又一次变成了当年的酋长国时代,只不过,伊斯兰教却成了永远留存的东西。

  • 帖木儿帝国更是昙花一现,不久之后,伊朗北部的土库曼人崛起,土库曼人也属于突厥乌古斯,Turk就是突厥men就是突厥语里的我(可以问问维吾尔同学),这群人还算是用心经营,搞出了走伊朗特色伊斯兰主义的黑羊王朝、白羊王朝,这里面也不多说了,总之是个伊朗文化逐渐复兴的时期,一系列新的伊朗艺术开始蓬勃发展,和奥斯曼土耳其的连年争斗也让文化又一次交流碰撞,但是从这之后,波斯本来的文化就越来越少了,居鲁士、大流士、萨珊王朝,也只能成为这批雅利安人永久的回忆了。

随后就是伊朗的萨菲王朝,为了不变成流水账,在这里简单说下,萨菲王朝也是算是一群号称“古波斯贵族”的人建立的时代,他们为了和土库曼人以及奥斯曼人这两个头号突厥敌人抗衡,头一次正式设立什叶派为国教,并且设立戴着十二个褶子的红帽子(代表什叶派十二伊玛目)的“红帽军”,伊朗开始稳定发展,游牧人口减少,定居人口增加,萨菲王朝时代的伊朗虽然和谐,但是我们也看出来这种政教合一的模式导致宗教人士和政权勾结,中央机构越来越腐朽,最终,东边的阿富汗人入侵,虽然屁股没坐热就被踹下去了,但是伊朗却进入了近代化的前夜。

  • 1736年,突厥首领纳迪尔踢走了阿富汗人,紧接着就是穷兵黩武的连年征战,伊朗又一次陷入混乱,1779年,又一波突厥人统一伊朗,首次定都德黑兰,这也就是——恺加王朝,德黑兰这个城市也正式的成为了伊朗的中心。可是没多久,和我们一样,西方列强就过来了。
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随后俄国直接吞并那些当年叱咤风云的突厥乌古斯们,硬生生的搞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几个斯坦;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之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

总之和我们的清朝一样,这个由突厥人建立的伊朗近代王朝,终于不免成为了列强抢夺的肥肉,别看伊朗这地方没什么地可以住人,但是资源简直不能更丰富,所以这个孱弱的狩猎场本来就站在亚欧大陆的中心,自然也不会有人善待这个十字路口。

当年居鲁士波斯帝国的荣光,先后被阿拉伯、蒙古、突厥、列强羞辱,就如同我们这块文明古国一样,面领着不得不选择的改革道路,但是伊朗的路途更不平坦,宗教势力以及保守势力的庞大让伊朗比我们更举步维艰。同时伊朗在这些侵略中产生了极其强烈的民族主义,极端主义和盲目的排外思潮的产生也就不奇怪了。而这个时候的波斯被英国和俄国分制,变得非常的尴尬。

  • 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建立巴列维王朝,停用一直以来的代表着悠久历史的“波斯”国号,正式使用“雅利安”也就是伊朗作为国家名称

也就是这个时候,美国看到了机会,嗯,我终于有了好棋子了。

而这也已经是石油开始逐渐取代煤炭,成为重要的化石燃料的时候,那么伊朗,也就没好了。

谁会知道这么古老的一个帝国,竟然还存在着这么多的石油资源,波斯帝国当年驰骋的波斯湾,伊朗高原连绵的高山,全部因为下面的石油失去了光辉(我已开始给大家讲伊朗地理情况的时候大家也应该感觉到为什么石油多了)。

巴列维王朝很快的成为了美国的傀儡,这个军政府开始迅速的加大军备成为美英在西亚的天然警察,伊朗也是美英的天然大油罐,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得人心的政府加上民族主义的驱动,显得越来越难维持稳定。

1963年,这群货又搞了一个“白色革命”按照美国的意图,进行土地改革、男女平等、森林水源收归国有、工人参加分红等等,就是为了限制宗教势力和民族势力。

但是他们却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签下在伊美国人可享受治外法权的条令,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审判,而是交给美国处理,这给人的感觉和我们的21条也差不多了。伊斯兰教“领头人”霍梅尼因为反对被逮捕驱逐出境。而伊朗内部在巴列维王朝的独裁和美国的操控下变得越来越两极分化,国内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越来越穷,最终的结果是在苏联等的渗透下,红色革命此起彼伏,这么一来霍梅尼也就看到了机会。

  • 所以说惹什么也不能惹宗教领袖啊,本来内部就极其混乱的伊朗更是如此,1979年,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

霍梅尼在国内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的支持者帮助下,巴列维被迫出国“长期度假”,委任沙普尔·巴赫蒂亚尔组织内阁。霍梅尼随即返德黑兰,成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而美国自然也想不到后来苏联会这么快就倒台了,为了限制红色势力和收拾这个越来越不听话的巴列维王朝,这个伊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很快的就灭亡了。

  • 不过说是封建王朝,可能巴列维王朝是伊朗迄今为止最为世俗化的一个政权了,随后霍梅尼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伊朗,其实本来有一定政治自由的伊朗,又重新回到了政教合一的制度上来。后来巴列维去美国治淋巴瘤,伊朗人占领美国使馆,这也就是——伊朗人质危机,至此伊朗和美国本来就不好的政治关系继续恶化,随后伊朗和美国断交。

这之后又是漫长的美苏争霸,整个中东就像美苏的后院一般,被不停的夺来夺去,伊朗的孤立主义越来越深,可是高强度的武装自己,这个昔日的十字路口大国如今只能明哲保身。

  • 随后就是两败俱伤的两伊战争,和伊朗有着同样复杂历史的伊拉克在西方大国的策动下一片混乱,本来希望和西方恢复关系的伊朗随后又因为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而彻底中断,2005内贾德执政,一切和解全部归零。

可以说伊朗这个民族有着太复杂厚重的历史,他们的文化不止一次被断绝,最终只能依靠曾经的入侵者的宗教来维持着内部的稳定,本来发达开放的波斯其实也可以在近代化的进程利用自己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资源来完成自己的复兴,但是在大国压制之下,伊朗又不得不走向孤立的政教合一的军事大国道路,或许这些道路是不得已而为之,仅仅是为了那当年大流士大帝最后留下来的一点尊严。

  • 可是尽管饱受磨难,伊朗人的骨子里却永远有着那丝绸之路上的开放与乐观,这好像是融入在一个民族灵魂里的,伊朗人希望看到外面的世界,希望自由的面对思想和宗教,就算这个世界对这个古国包含恶意,伊朗的民众仍然希望用最大的善意面对这个世界,伊朗的尊严正如雅利安贵族们一脉相承的一样,就算文化屡遭磨难,断断续续,甚至不得不拿起别人的刀枪武装自己。

扎格罗斯山的波斯人,却永远不会被任何人踩在脚下,这个民族,永远真诚,善良的面对波斯湾,面对帕米尔,没有诡诈和欺骗。

  • 我们也相信伊朗人终究会找到自己该找的路,无论是对宗教的宽容,还是对自身历史的延续,以及对现代化的坚持,伊朗这个智慧的民族都可以做得到,我们也乐于看到这个厚重的大国,能够真正崛起。

那是千年前,居鲁士大帝走在米底的皇宫时希望的。

以上,篇幅较小不能说的太详细,也欢迎大家关注我或者我的专栏——

祖先 - 知乎专栏

关联回答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没有出现过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这种妄图征服全球的帝王? - 安森垚的回答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最早是哪个民族在新疆生活? - 安森垚的回答
为何欧洲那么小土地上会有那么多语言(如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它们之间的区别相当于我国方言的区别吗? - 安森垚的回答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时候,中国人在做什么?世界上各个文明都在做什么? - 安森垚的回答
欧洲各个人种之间是什么关系? - 安森垚的回答

最后说一下,本文关于伊朗的部分大多是从埃尔顿·丹尼尔的《伊朗史》中学习到的,这本书对于了解伊朗历史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周边情况的历史还是需要一定的积累,这本书中也有可以回答作者关于伊朗人这种复杂历史造成的民族性格的描述,我这里贴上几个,就当抛砖引玉了。

就是这样,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明问的是伊朗是个怎样的国家,但多数答案都是在说伊朗地理历史是怎么样。简单说吧,在发展中国家中,伊朗无论社会秩序,基础设施,还是工业基础,教育水平都是不错的,如果仅在德黑兰看看,也有点欧洲中等发达国家的意思。但整个伊斯兰世界其实是细分为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国家就如马来西亚,印尼等,多数民众是穆斯林,但整个社会总体很世俗,外人去生活没太多不适应,一切基本照旧,我其实特喜欢生活在印尼,因为印尼岛太多,国家管不过来,自由!但伊朗属于伊斯兰国家,执行伊斯兰教法,所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完全不同。

只要在伊朗停留超过24小时,你立马会发现这个国家的一些问题。首先,互联网不行,伊朗的WIFI勉强能连上微信,但基本发不出朋友圈,对此我特别费解,朋友圈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能让伊朗人如此忌惮。如果想发朋友圈,需要办张当地电话卡,但是这种电话卡流量很少,出了德黑兰基本没什么地方能充值,让人非常烦。此外,全世界的银行卡伊朗都用不了,所以出发前必须带好足够的美元现金,这又是一个麻烦,因为带少了怕不够,带多又怕丢,也让人两难。除此之外,伊朗这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乏味,具体表现是晚上六点之后基本没地可去,没酒吧就不说了,伊朗这国家连夜市和电影院也基本没有,商场有,但里面主要卖电子产品,没有任何休闲娱乐,书店有,但基本没外文书。伊朗白天街上是“一片漆黑”,晚上则连个人都没有,加之酒店又没网,所以在伊朗生活最大的挑战的就是-----寂寞。

此外,在伊朗吃饭也是个大问题,伊朗这国家中餐馆和洋快餐都是标本般的存在,本地人吃的食物很单调,就是面包和大饼。本来伊朗就干燥,当地人吃东西还特喜欢烤,所以待几天之后基本没有不上火的,而且伊朗这国家基本没什么叶子菜,多的是根茎菜,消化起来颇为困难。

唯一还能习惯的食物,就是红烧茄子泥。

但主要食物还是烤肉。

伊朗的宗教环境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但这种宗教环境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干什么都不方便,例如,伊朗不许男人穿短裤,穿背心……换言之,在伊朗找个能打篮球的地方相当不易,如果没当地人带路,基本找不到。为了防止女性看到男性的躯体,伊朗的球场都是围起来的,健身房则基本是在地下,所以现阶段青年男女晚上唯一的消遣就是抽水烟。

伊朗的货币里亚尔后面零很多,吃顿饭花个几十万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旅行时做预算也很麻烦,常常要为换多少钱而烦恼。

此外,伊朗也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不用阿拉伯数字的国家,所以去伊朗前要学一下波斯数字,不然看东西的价格很费劲。

伊朗虽说国家保守,但其实青年人内心挺骚动的,走大街上会有年轻姑娘过来搭讪,问你要不要去探讨下人生,这让我挺诧异。可惜我对什叶派了解不多,波斯语又不行,不敢露怯,不然就去了。对,这俩姐妹就是过来搭讪的。

来伊朗的游客基本以欧洲中老年旅行团为主,其中的德国人特别多。中国游客也很多,但很分散,基本都是自由行的青年人,日本游客也不少,基本都是三五人的小团,美国游客确实很少。

参加阿舒拉日反美大游行我就觉得,伊朗有时也是矫枉过正,你和美国有仇,你非扯上英国干嘛,英国人讨厌美国真的不逊于你,本来可以合作,现在尴尬了……

非穆斯林去麦加比较困难,除非那边刚好有工程,你又在蓝翔学过挖掘机,但去马什哈德很容易,特别是圣陵,真的值得一去,我估计这也是世界少有的24小时全天开放且免费的景点吧。中东伊斯兰国家基本上星巴克,冰雪皇后这一类能坐会,休息一下的地方很少,走累了,唯一能坐的地方其实就是清真寺。

伊朗我能想到最大的好处就是汽油便宜,换算人民币差不多一块钱一升,这还是涨价之后,听说原来是一毛钱,所以在伊朗坐大很便宜,两个小时的车程,基本就是十块钱,还管饭,我都不知道巴士公司还怎么赚钱。再就是饮料做的很好喝。

东亚人在伊朗基本是明星待遇,走到哪都有人找你合影,而且还特正式,合影前把墨镜擦的蹭亮,是的,我说的就是我左右手边的那两位哥们。

虽然国际上总丑化伊朗,但伊朗人还是不错的,当地的小朋友怕我吃亏,带我各种钻狗洞逃门票,我其实不喜欢逃票,但无奈盛情难却,只好勉强为之。

最后,我觉得伊朗没必要整天和美国没完没了,没什么好处,中国过去就死倔,非要两个拳头出击,现在想想有什么必要。再者,你们穆斯林国家都不是铁板一块,你为什么会认为西方的白人们是铁板一块呢?真的可笑。全世界一共六十来亿人,西方十亿你认为是害你的,中国十几亿,认为唯物主义该下地狱,印度十亿,你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逊尼派穆斯林十亿,你不共戴天,犹太人你恨不得除之而后快,非洲加勒比的黑兄弟十亿你又瞧不上,我想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的朋友在哪?朋友多了路好走,十岁小孩都明白的问题。

最后,让不让本国人上网那是你的事,我们外人管不着,但起码你要保证游客来了你这要能和家里联系上,不然一去你伊朗直接和世界失联,这以后谁还敢去。还有一点,我发现我和哈梅内伊脸型五官还是蛮像的。


user avatar   kanshurichar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富人网上“换妻”成风,工薪阶层生不起孩子,教授改行当导游……这是我看到的真实伊朗。

2017年的秋天,我曾在伊朗旅行3个星期。其间,我几乎没去伊朗的景点,而是用Couchsurfing(沙发冲浪)的方式,先后免费住进了7个伊朗人的家里,零距离感受了他们的真实生活。这也让在伊朗的21天,我只花了250美元,也就是每天不到80人民币。

下面的4个故事,便是关于我在伊朗印象最深的4位沙发主。为了不给他们惹麻烦,都已化名处理,其中第1,2个故事,照片做了模糊处理。另外,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货币已全部按当时的汇率,换算为人民币。


“伊朗唯一一辆房车”和它的主人


认识Arvin,并住进他的房车里,经过可谓神奇。

M城的旅游学校,在Couchsurfing上看到我,非要请我去给导游班的学生讲讲中国。


Arvin就是学生中的一员,虽已年过六旬,却还在为了导游证而奋斗。讲课前,他就“盯上”了我,私下找到我:“你有地方住吗?我有辆房车,欢迎来住,不要钱!”

真是缺啥来啥!一路住沙发主家的我,因为在设拉子没找到合适的接待,正发愁。刚还请学校老师帮忙找便宜的酒店。

我并不知他的底细,然而从他一口罕见的标准英腔,我敢说来头一定不小。果然,回去的路上,他随手指向路边一台空调:

看这个XXX空调,我就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我们是伊朗第X大空调公司。”


我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总经理……来考导游证?

他看出了我的惊讶:

“明年我就退休了,这不是找点退休以后的事情嘛!”

Arvin的房车,就停在他家门口。我注意到,这车显然不是买来的,而是……自己改的!


“恭喜你!能住进伊朗唯一一辆房车。这玩意儿,在我们国家可是违法的。不过你看,并没有人来找我麻烦。”Arvin笑说。

第二天是个周末,他竟说要开着这辆房车,带我去他乡下的“庄园”度假。他还带来了另一位中年女士,我以为这一定是他夫人,谁知Arvin介绍说,这是他导游班上的同学。


点上篝火,穿上烤串,正当我以为这就是一场伊朗式party的全部时,Arvin却拿出了一个矿泉水瓶,神秘地招呼我去闻闻——居然是正宗的白兰地香气!

“是我自己酿的!”

伊朗不是禁酒吗?显然,这挡不住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就着小酒,我们聊起了各自的过往。原来,Arvin那一口流利的英腔,来自他曾在英国生活了18年之久。他生在伊朗一个名门望族,家中十几个孩子全部出国深造。到Arvin时,虽已家道中落,可他还是在1979年,也就是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前的最后一刻来到英国。他从勤工俭学开始,拿到英国某名牌大学的文凭,再留在英国工作、成家,最后选择回到家乡。


他在英国时,就曾自己改过一辆房车。而现在的这辆,正是他当年“情怀”的延续。他从伊朗一家酒店,买到这辆产于上世纪70年代,淘汰已久的奔驰货车,再从零开始,将它改造成一辆不算好看,但绝对舒适的房车。

“那么您呢,以前是做什么的?”我问Arvin的“女同学”。

“我之前是大学教授,教计算机的。”

“从教授改行做导游?!”喝了酒的我,掩饰不住自己的震惊。

“是啊!我原来在大学里,每月也就3000块。当导游,每月能赚6000,甚至1万呢。”

“我的同事很多都辞职了,有人做生意,有人开旅馆。旅游业可是现在伊朗最赚钱的行业了。”

我只能联想起,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笑话。可是这让人不齿的金钱刺激,却从来都是如此有用。

夜深了,我们熄了篝火。Arvin和他的女同学,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同一间房。

哦对了,我还记得加Arvin的Facebook时,他在个人主页里写着:已婚。


一个伊朗老板,和他眼里的“换妻”


如果说Arvin只是个上层中产,那么W城的建筑公司老板Javad,绝对算是伊朗的新贵一族了。

他住着带车库的豪华公寓,贤惠的妻子,儿女双全,每天健身——这一切,无不彰显着他的身份。


他打开一本相册,里面尽是伊朗各地的建筑,有些我甚至似曾相识。“这些建筑的外墙,都是我的公司施工的。”Javad说道。

又打开另一本相册,里面全是他们一家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照片,其中竟包括对伊朗人来说难如登天的美国。“噢,那次是去看我弟。”Javad轻描淡写地解释,丝毫没有困难感。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像他这样的有钱人,有事业,有家庭,为什么要当沙发主,免费接待世界各地的穷酸背包客。

他还向我展示了家中的全套酿酒设备,甚至包括一支专用于测量酒精度的笔,显然是从国外带回来的。

而他酿的,竟是难度更高,要求也更严的干红葡萄酒。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前,葡萄酒酿酒曾是当地的一大产业,尤以设拉子为中心。据考证,伊朗酿酒历史甚至超过7000年。

然而随着革命后对酿酒的全面禁止,现在再也无法喝到产自伊朗的正规葡萄酒了。幸好,原先用于酿酒的葡萄还在种植,这也给企图私酿的民众提供了最正宗的原料。

我抿了一口Javad的私酿,竟是意料之外的醇厚顺口。讲实话,如果装进酒瓶,说它来自某知名酒庄,我丝毫不会怀疑。

酒过三巡,我们之间的话题,也从各自的旅行经历,逐渐发散开来。Javad拿出手机,熟练地退出自己的Instagram帐号,切换到另一个号,头像是一个妖娆但我并不认识的女郎。“嘘……这是我的假帐号。”他说。

这个账号关注的图片,尽是一些在床上的半裸伊朗女子。仔细看,身旁通常还有一张小纸片,写着一些波斯文,和一串像是电话号码的数字。

【这里没有图。我本想截图,但为了这篇文章能活下去,还是算了】

“所以这是色情交易吗?”我惊道。

Javad笑了:“不不不,这些照片,都是她们的丈夫发到网上的。”

怎会有人把妻子的裸照发到网上,还配上电话号码?

“如果我对这个女人满意,就会联络这个号码,给发帖人发去我妻子的照片,如果他也满意的话……”

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在中国曾经引起巨大争议的“换妻”吗!

如果说中国的换妻,尚算是夫妻的共同意愿,那这种“丈夫把妻子裸照发上网”的行为,无疑暗示着:妻子只是丈夫随意交换和挥霍的“财产”而已。

Javad继续指着另一张图片,同样是一个打扮性感的女人,只是纸条上的文字似乎有所不同。“纸上写的是一个时间和地点。这是一个‘地下聚会’邀请,只要带着自己的妻子去就可以了。”

听得我不由瞪大了眼睛。

“你不要惊讶。不仅是伊朗,在整个周边,包括阿拉伯国家,这都太普遍了,太正常了。这没什么,真的。”

我突然感觉到一种不对的气氛,赶紧借故说有点困了,结束了这场夜谈。

果然,刚回到房间,我和同行女伴的手机,就同时收到了信息,内容只有一句:“如果你们也想试试的话……”

只好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第二天一早,Javad的妻子一如既往做好一顿丰盛的早餐。饭桌上的我们,跟他们继续轻松地聊着旅行,聊着他的孩子们,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换妻”在伊朗真的很普遍吗?除了那些Instagram帐号,我并无法求证。只是无意中找到一则2009年的报导,来自伊朗官方媒体《伊斯兰共和国报》。文中说:12对参与“换妻俱乐部”的夫妻被逮捕,他们几乎全都是高学历者,而职业包括了企业高管,大学教授,甚至是高级公务员。

伊朗依旧实行古老却残酷的“沙里亚教法”,这意味着这12对夫妻,可能因“通奸”而面临石刑处死的结局。他们最终怎样了,报导并没有说。然而从Javad的一脸淡定,我猜在现在的伊朗,“换妻”大概跟“私改房车”“私酿酒精”一样,尽管依旧违法,可早就不算个事儿了。


来自俾路支斯坦的邀请


在伊朗找沙发主,虽然相对别国容易,可还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给沙发主写信、申请。可有天,居然有人看到我发的行程,主动找上门来,说要接待我!

他叫Muḥammad,住在一个叫恰巴哈尔(Chabahar)的城市。而无论是网上的游记,还是手里的Lonely Planet指南,从没有人提过这里。我去地图搜索,发现那里地处伊朗的东南边陲,几乎就在巴基斯坦旁边了。这一块区域叫俾路支斯坦,我仅有的一次听说它,却是在中国外交部的“谨慎前往”公告里。

“那里安全吗?”在对话里,我透露着自己的不安。

“放心吧!我们俾路支斯坦很安全,尽管来!”Muḥammad的回答如此热情,又如此斩钉截铁。那么好吧,就相信他一次。

前往恰巴哈尔的过夜大巴上,当我还在迷糊中,就被一阵声响吵醒。“Police. Passport.”荷枪实弹的警察,一上车就盯上了我——唯一的外国人。这架势,只能让我想起土耳其东南部的库尔德人区(同样是外交部公告“暂勿前往”的地区)。

果然是个敏感的地方。


下了车,眼前的景象,完全不似之前的伊朗:路边的清真寺,从什叶派样式换成了逊尼派的样式;餐厅,也从卖波斯烤馕,变成了南亚风情的咖喱米饭。


就连街上的车牌,也多了一种奇怪的样式。原来这里还有一个身份:伊朗的自贸区。那些挂着奇怪车牌的车,就是免关税进口到这里的,只限在自贸区内行驶。

Muḥammad一身俾路支传统白衣,相貌也与普通伊朗人完全不同,倒更像隔壁的巴基斯坦人。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专门为接待沙发客而租了一套公寓,里面住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活脱像一个“小联合国”。


我感叹道:“这真是我在伊朗见过的最特别的地方了!”

不,这里是俾路支斯坦。”Muḥammad一脸严肃地纠正我,“我们不是伊朗人,我们是俾路支人。

他的身份认同感,再一次让我想到在土耳其遇见的库尔德人。

“明天就带你去看看,我们的生活跟伊朗有什么不同吧!”

第二天一早,一条车队浩浩荡荡出发,里面坐的,竟全都是Muḥammad的朋友和沙发客们。

我们去了一座绝对有网红潜质的粉红湖:


开到山顶,俯瞰壮观的渔港:


最后竟然登上一条渔船,看着他们从杀鱼到油炸再到上桌,一气呵成:


毫不夸张,这是我吃过最美味的炸鱼,大概真的是因为太新鲜了吧:


回程的路上,Muḥammad又建议我去城外的市场看看,说那里有很多“你的中国同胞”。

在整个伊朗,我都几乎没见过游客以外的中国人(其实也有,但他们都在远离城市的油田)。怎有中国人会来这偏僻的小城?

可当来到这他口中的“市场”,我几乎被惊呆了:这完全就是一座小城市!从写着“自贸区”的大门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整排巨型批发市场,一眼望不到头。从生活用品到家用电器,再到汽车配件甚至工业零件,应有尽有。而比肩接踵的伊朗顾客,那阵势,只能让我联想到义乌。


连这里的中国人,都不止一个群体:有来自浙江的汉人,也有来自西北的回民。

这里甚至还有一家温州人开的面馆,可算让在伊朗大半个月的我,好好满足了一把中国胃。


边吃边跟老板闲聊:“这里这么偏僻,您觉得会有发展吗?”

“我觉得有啊!”老板说,“这里太像几十年前的中国了。

最后,从恰巴哈尔离开前,我还是忍不住去问Muḥammad:你这样每天接待沙发客,给他们住,带他们玩,却不收一分钱,到底图个啥?

我只是想让你们看见真实的俾路支斯坦啊,一个安全的俾路支斯坦。如果能把看到的告诉你的朋友,那就更好了!”Muḥammad笑道。


养不起孩子的伊朗普通人


如果说Arvin和Javad展现的都是伊朗有钱人,Muḥammad至少也算个乡绅土豪,那么Tara一家,则让我看到伊朗普通人的幸福与无奈。

Tara是住在P城的生物老师,我是她的第一个沙发客。收到她的接待邀请,我雀跃不已——终于可以解答之前的疑惑了。

就在几天前,首都德黑兰的街头,有个男人突然向我冲来,用磕磕绊绊的英语喊道:“朋友,别被我们政府骗了,什么‘伊斯兰共和国’,没人信那玩意儿!我爱美国!在伊朗,没有人讨厌美国!你知道吗,我是个老师,可我每月工资只有700块钱!700块钱啊!”

我几乎以为他是个疯子,可看他还正常的打扮,却更困惑了。之后的几天,他夸张的神情,和“每月只有700块钱啊!”的大喊,一直深深印在我心里。我记得,伊朗的人均GDP足有5000美元。身为老师,每年只挣1300美元(8400人民币)?不太可能吧。



Tara的老公开车来接我们,坐在副驾驶的Tara,怀里抱着一只可爱的宠物狗;而他们的家,竟是一套三室两厅的精装修公寓。联想到Tara在她的Couchsurfing主页里,还贴了不少他俩出游的照片,更加印证了我的猜想:这哪像每月赚700块的生活!


每到一个沙发主家,我总会给他们做一顿中餐。一边吃,我一边道出了疑惑:在伊朗,老师真的每月只挣700块吗?


谁知Tara一点也不惊讶:“有可能啊!我做了十年老师了,现在每月不过1000块;年轻老师,每月700块,正常啊!”

这么点收入,难道你们的房子和车子,都是国家分的,不要钱?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可能。

他俩笑了。原来,车子是为了接我特意找朋友借的;而房子是租的,虽然每月只要500人民币,还带全套精装修;至于宠物狗,并不如某些国人的“精细”养法,平时也不花什么钱。

Tara的老公Amin是位网络工程师,每月工资“足有”3000多块,在工薪族里绝对算高收入。而他的爱好,竟跟我一模一样:收藏各种古旧电子产品。当然其中大多是他的公司的淘汰货,所以并不花钱:


甚至有一个空房间,专门用于堆放他的藏(po)品(lan):


这家人看起来幸福又自在。只是,女生30多岁,男生40多岁——他们显然还缺个孩子。

“我们生不起!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没打算要孩子,即使生也就是一个而已。喜欢生孩子的,除了最有钱的人,就是最穷的人。”Tara一语道出了本质。

之前一直觉得,伊朗人关于生育的思想,应该跟隔壁阿拉伯人差不多——后者在伊斯兰教义的感召下,始终拥有超过世界平均的生育率。

然而我错了。

当我查到伊朗的生育率(平均每名女性生育子女数),发现竟只有1.66,不仅低过世代更替需要的2.1,甚至跟中国计划生育下的1.62也相差无几。这意味着,伊朗将成为中东地区里,人口首先出现下降的国家。

我又试探性地问道,伊斯兰教义里关于鼓励生育的内容。

没想到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根本不信那些。而且伊朗大多数年轻人,尤其是城市里的,也都不信。

“我们也就是每天被迫戴个头巾。仅此而已。”

Tara甚至给我算了一笔账:如果生孩子,尽管能拿到国家给的一笔补贴;而有孩子的父母,甚至还会在国家机关招录时获得更多优待。可是这些,都远比不过有孩子之后带来的花销增加。

她说靠这点收入,他俩现在能有自己各自的爱好,甚至还能在假期去旅行,享受二人世界。可要是有了孩子,尽管也能养得起,可生活质量一定会大幅下降。


一位工程师和一位老师,两人都工作,却几乎养不起一个孩子,这大概就是伊朗普通人的现状吧。


4个故事讲完了。你跟我一样,都关心他们的近况吧。

Arvin顺利拿到了导游证,也正式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涯。他最近一次联系我,是问我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营销他的“房车旅行”。

Javad继续着他有钱人的幸福生活。上次在网上看到他,是他去俄罗斯看世界杯。一家四口,照片里笑得阳光灿烂。

至于Muḥammad,继续着他“俾路支非官方文化大使”的身份。Couchsurfing网站上好评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在享受过他招待的免费旅行后,纷纷为他点着赞。

而Tara,我曾以为他俩的小日子,也会这么平静地进行下去。可当我前一阵子在网上问起他们的现况,过了许久才收到回复:她说,经济真的很糟糕,伊朗货币贬值了一半不止,骚乱又打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他们真的真的很想离开这个国家。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去看了她的Couchsurfing主页,发现她在那之后就再也没登录过,也再也没接待过新的沙发客。

远方的朋友,你还好吗?


关于作者:侃叔

曾经是复旦理工男,现在是走过86国的职业旅行者。

格鲁吉亚2万块买了辆旧车,开着它走过了亚、欧、非、北美四大洲,正在前往南美的路上。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行男侃叔(搜一搜:iamKanShu)

里面有我在各处旅行的经验和游记~


user avatar   wuxiouxi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伊朗真的是去过国家中,印象最为深刻也最爱的国家。

我是今年7月18日一个人去了伊朗,在伊朗呆了一个多月,提前办好签证,然后也在伊朗本地续签了,第一次伊朗旅行就已经完全颠覆了我对伊朗的认识。注意,不是“改变”,而是“颠覆”。

回来后,我的朋友问我伊朗怎么样?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我在伊朗被宠成了小公举。哈哈。绝对没有半句假话。

伊朗人极度友好热情,是我见过的最热情的国家。你走在街上,大家会给你极度极度友好的微笑和热情,上来搭讪,搭讪后自拍,自拍后告别。一般都是这个三部曲,而且非常有礼貌教养。

当然不排除一些不好的人,我在伊朗南部设拉子碰见过唯一一个不好的是她骗了我一顿饭。哈哈,也是难得的经历。

我在微博记录了很多当时伊朗的见闻,比如:


……还有很多,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一位卖羊汤的大叔,很幸运我用视频记录下来了,不过自己每次打开都没有勇气看到最后。附上链接:Sina Visitor System,在我的微博内容中搜索关键词“羊汤”也可以找到。

知乎里面已经有很多大神回复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那我就不在赘述了,只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是一个女生,而且是自己独自从马来西亚出发前往伊朗,所以在很多方面我看到的东西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样,比如我住在伊朗女生家,看到他们的装束以及生活,或许其他人很难看到。

所以,关于伊朗、伊朗女性、女生可以自己去伊朗吗,这样的问题都可以找我哟~~

附上个人微信:592744135,欢迎交流~~~

添加时请备注:知乎伊朗。

个人微博:笑笑Cheer

在我的微博中搜索“伊朗”就可以看到超级丰富的记录,之后还会不定期更新。(*  ̄3)(ε ̄ *)

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引用都必须提前联系本人,否则侵权必告。


user avatar   la-la-la-la-74-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文彻底看懂 伊斯兰教、伊朗问题的前世今生 与 中国强大的外交方向。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阿拉伯人,但是现在股权正在被波斯人抢走,甚至波斯人还准备反过来领导阿拉伯人,把阿拉伯人踢出董事会。

中国人都说韩国人是偷国,但是相比伊朗对阿拉伯的反杀,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看看这个阿拉伯人是多么的痛恨波斯“偷”宗教话语权,连圣地都要重新发明。

斯大林搞红色沙俄,霍梅尼搞绿色波斯帝国,这两个人都把意识形态玩的贼溜。

①特殊的中国

中国是一个世俗文明,这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全世界大多数文明都是宗教色彩强烈的。

比如西方文明就有长期的宗教(基督教)笼罩历史,只是近代稍微摆脱了宗教,但是也没有完全摆脱,美国至今保留很多现代人不敢相信的习俗,比如美国南方搞童婚,其实都是宗教遗留。

中东(伊斯兰教)很多国家至今都是很传统、保守的。

美洲也有过血腥的阿兹特克文明(自然神教)。

非洲也是如此,至今巫术(巫毒教)泛滥,导致了很多悲剧。

我们隔壁也一样,南亚印度痴迷印度教,不相信科学,强行搞大壶节导致病毒变异升级。

东南亚则是佛教盛行,僧侣权利很大,当然佛教相对温和,所以到也还行。

说这些只是想表明一个事实,全世界被宗教束缚的区域很多。中国起点就没有被宗教束缚,所以要明白我们自己是特殊的,我们的起点就是很多文明梦想中的终点,是挣扎了一个世纪也没有达到的美好。

所以中国人要理解外界的很多事,首先我们得考虑当地人的思维,才能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②一神教的起源

历史上,只要中原王朝强大就会收复西域,然后把影响力往西扩展,汉唐都是如此,今天中国要崛起,要远迈汉唐,就必须搞好一带一路。

而中国一带一路要成功,如何对待中东问题,就是对中国的一个考验,毕竟中东是链接欧洲与亚洲的桥梁。

我前面说了,除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其他地区往往都是宗教气氛浓厚,我们谈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往往可以抛开宗教,但是谈中东的任何事情,都绝对没可能抛开宗教。

换句话说,你不了解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恩怨情仇,你就无法理解中东。

你放心,我大白话讲,你瞬间看懂。

宗教分二种,一种多神教,一种是一神教。

比如道教,就是典型的多神教,里面很多神仙。

比如基督教,就是典型的一神教,就是除了上帝,没有其他任何神。

一神教是多神教演化的必然结果,中国这边因为没有形成宗教社会,所以我们这边几乎没有一神教,所以本土宗教就停留在了多神教,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了。

弗洛伊德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摩西与一神教》,其实就高度概括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个宗教的历史关系。

一切的起源都是古埃及。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中国夏商时期),埃及的第18王朝统治时期,埃及开始搞宗教改革了,然后这个“模式创新”最后就深刻的影响了全世界。

在“ 阿赫那吞 法老改革”之前,埃及都是多神教,就和中国道教一样,神仙很多。但是阿法老改革以后,他说其他的神仙都不好使,就只有太阳神才是最牛的,而我就是太阳神钦定的代言人,于是埃及就从多神教变成了一神教。

这就是全世界记载中,最早出现的一神教模式。

其实阿法老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削藩,多神的话,神庙就多了,神庙多了大祭司就多了,法老的权利就给分散了。法老真正的目的是想搞中央集权,所以才罢黜百神,独尊太阳神,搞“太阳神教”。

这方面中国非常幸运,我们是通过文化、制度改革,完成的中央集权,而不是通过宗教忽悠人方式。宗教确实可以短时间快速凝聚人心,但是长远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然阿法老当年还是进步的,毕竟人家是想搞政治改革。

按照《摩西与一神教》这个书的说法,这个改革很快啊,很快就被当时还在埃及的犹太人给学会了,然后摩西就吸收了埃及的一神教模式,诞生了也是一神教的“犹太教”。

但是犹太教不对外传教,只强调犹太民族,导致了用户增长量上不去,所以最终犹太教分裂了,分裂出去了基督教,主要在欧洲发展。基督教说所有人都可以信仰唯一的神,也就是上帝,然后极大的扩展了信徒人数。

这还没完。

最开始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都是一盘散沙,部落主义严重,相互砍杀,而且也是传统宗教信仰,都是信仰多神教的,换句话说,宗教模式比埃及、欧洲落后,于是阿拉伯人吸收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优点,果断自立门户,诞生了伊斯兰教。

至今基督教都是承认犹太教的,承认有传承关系,只是按照欧洲人的说法,你们版本已经过时了,我这是全新版,最正宗。

至今伊斯兰教也都是承认基督教、犹太教里面的先知的,承认有传承关系,只是按照阿拉伯人的说法就是,你们版本已经过时了,我这是全新版,最正宗。

可见西方亨廷顿写的《文明冲突论》是多么的扯淡,文明交流互鉴才是铁一般的事实,相互的影响,不知道有多深,都是难兄难弟。

因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一个脉络,神其实都是一个神,所以三个宗教的圣地,也都是耶路撒冷。

对,这三个宗教圣地重叠的、共用的。

今天被以色列控制的耶路撒冷,既是犹太教徒的圣地,也是全世界基督徒的圣地,还是全世界伊斯兰教信徒的圣地,都齐了。

有句话说得好,同行是冤家,全世界人口就这么多,能争取的用户就这么多,所以竞争关系很激烈,相互矛盾很深。

其中基督教圈子,构成了今天的西方文明。

犹太教则因为人口太少,缺乏土地,所以今天只能委身于基督教文明内生存。比如全世界犹太人最多的地方就是美国,以色列建国也离不开美国的中东政策支持。

今天的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就好比犀牛鸟和犀牛,是一种共生关系。

西方文明和依附他的犹太教文明,都已经彻底现代化成功了,中华文明通过辛苦的追赶后,也已经有后来居上的趋势了,所以今天全世界发展问题的重点就是伊斯兰教文明。

伊斯兰文明扼守欧亚大陆中心,就好像血管一样,如果伊斯兰文明不能成功现代化,就会形成欧亚大陆的“脑血栓”问题。

③中东文明什么样?

中国在现代化的路上是非常不容易的,搞过洋务运动,也搞过义和团、太平天国,也搞过君主立宪,也搞过西式票选,最终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带领中国人发展。

也就是说,咱走出来了!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我们确实是走出来了,但是有很多人还在坑里呢。

比如伊斯兰文化就是如此,阿拉伯人自从发展出了伊斯兰文明以后,就盛极一时,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大陆,是一个超级帝国。

实际上,如果今天的阿拉伯国家统一成为一个阿拉伯国的话,版图都是非常吓人的。

上图大致就是阿拉伯国家的范围。

阿拉伯国家现代化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我前面说古埃及“太阳神教改革”时候的弊病,宗教的反噬。

文明过重比例依赖宗教,一旦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宗教适应性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趋势,就会出现严重的卡壳问题。

为什么说是卡壳?就比如说中国人,为什么中国建国的时候,横扫封建迷信问题,中国人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因为我们的文化很优秀啊,就算剥离了其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中华文明也蔚然成风,依旧辉煌。

但是如果你要剥离阿拉伯文化里面的宗教成分,结果就是阿拉伯文明本身都没了,因为阿拉伯文明就是宗教文明,没有宗教,哪来的辉煌阿拉伯帝国?

这就是反噬。

如果要搞世俗化,那就得否定宗教,而否定了宗教的阿拉伯文明几乎是一无所有,必定全盘西化。因为阿拉伯文明中的世俗部分太少了,不足以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世俗阿拉伯文明。

伊斯兰教是发源于6世纪末至7世纪初(中国唐朝时期),然后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伊斯兰教文明孕育成功之前,阿拉伯人还是部落状态,民族都差不多还没有形成。

几乎伊斯兰教历史=阿拉伯历史,你这要阿拉伯人怎么否定?

所以近代阿拉伯世界彻底撕裂。

一部分阿拉伯上层精英,面对阿拉伯世界被西方列强殖民,就和中国一样,去西方留学,学习西方,试图通过现代化来救国,但是我前面说了,阿拉伯文明中的世俗部分几乎没有,所以阿拉伯精英学习西方的结果,往往就是彻底西化。

而底层的阿拉伯普通人也想反殖民,他们自然就沉迷到了宗教传统之中,最典型的就是埃及的穆兄会,很极端。其实这种事中国也发生过,那就是面对洋人疯狂的烧杀掳掠,中国老百姓在绝望的情况下,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要扶清灭洋。

希望大家不要苛责义和团运动,义和团也好、太平天国运动也好,这些都是底层人当年没什么文化,但是又想救国,做出改变,最终自己想出来的“土法子”,更多透露着是一股悲壮。

对于义和团的评价,毛主席可谓一语中,他说:“究竟是中国人民组织义和团跑到欧美、日本各帝国主义国家去造反,去‘杀人放火’呢?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跑到中国这块地方来侵略中国、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是大是大非问题,不可以不辩论清楚。”

义和团烧电线、砸铁路的“愤青行为”,其实应该负责任的是当时的朝廷精英、知识分子们,他们没有领导好群众,没有承担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最终老百姓在彻底对这些人失望以后,开始自己的“胡乱”反抗,发起了一场注定失败的冲锋号。

所幸,中国毕竟是中国,我们后来有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一系列在文化、制度、军事、建设方面具有极高水平认识的知识精英,当这些人开始肩负中国革命使命的时候,中华民族的百姓们也在不会搞义和团、太平天国了,因为真正有水平的革命理论来了!

所以,为什么中国现代化、工业化成功了,却没有出现传统派和现代派的对立?因为一个中国人,他既可以是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是一个现代化主义者,同时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华文化底蕴好,本身就是世俗文化,非常的包容,自身具有吸纳现代化的基础。

我们会学习全世界,但是不会全盘西化,是因为中华文化中庞大的世俗成就,足以支撑中华民族的现代化。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阿拉伯文明卡壳的根本性原因,你看中东为什么这么容易打内战?说白了就是两拨人打,一派是底层的宗教狂热分子,希望扶教灭洋。一派是现代化的军阀,觉得宗教社会已经过时了,最多就是利用一下宗教,打心里不怎么认可宗教。

④卡壳、撕裂的中东

中东现代化卡壳问题,导致了两个问题,事关中国一带一路,乃至全世界格局。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客观事实,就是西方对中东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同时近代不断对中东开战,轰炸,最后还在阿拉伯人的土地上强行建国了一个以色列。

阿拉伯人客观上,确实是被西方压迫的受害者。

就好像洋人只要还在殖民中国,如果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话,义和团肯定会反复出现。只要外国还在干涉中东国家主权,中东拳民的土壤就会存在。

而因为阿拉伯文明缺乏非宗教的世俗文化,导致接受了现代化的阿拉伯精英,都直接全盘西化了,这些人完全无法和底层人沟通,双方没有任何对话空间,在阿拉伯西化精英眼里,宗教狂热的底层人,简直不可理喻。

所以阿拉伯底层持续“无序扩张”的反抗西方,最终扭曲黑化。

近代开始,全世界出现了严重的恐怖主义问题,大量的阿拉伯底层人,以宗教狂热为纽带,对西方国家展开恐怖袭击。

而极端的宗教狂热、恐怖主义就是一个恶魔的坛子,一旦打开,就会迅速的蔓延,所以导致最终,中东国家自己的政府,也成为了恐怖主义袭击的对象。因为人家既然能恐怖袭击西方达成目的,那本国有什么不满,是不是能这样做?

最后就出现了1515这样的组织,他说要干全世界,已经神经病化了,或者说西方养蛊成功了。

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对抗苏联的时候,大力资助这些中东底层宗教狂热分子,然后利用这些人来渗透搞乱中国西北部。

这是典型的祸水东引,就是中东恐怖主义的根源,是源于中东底层无知群众对于西方殖民者的憎恨,最终扭曲成为无差别袭击所有不满对象的恐怖主义组织,而这股力量虽然是反西方的,但是西方也意识到,这力量是一把刀,可以用来刺苏联、中国。

本拉登、早期极端的塔利班,他们都是美国为了对抗苏联扶持的啊,从种子轮到天使轮,都是美国给钱给武器的起家的,是典型的“美资企业”,只是后来失控了,拉登把美国也给袭击了,美国玩火自焚。

最搞笑的还是欧洲人,无内鬼,来点欧洲笑话!

欧洲人配合美国轰炸中东,然后中东产生一堆难民,然后毕竟西方是打着反对独裁者,支持民主化的名义,去轰炸中东的。所以西方为了展现自己的民主,欧洲人就收留了百万难民,结果这些人在欧洲境内产生了严重的恐袭问题。

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就是“大师兄”啊,人家是要砸电线、砸铁路的神拳,是要希望扶教灭洋的底层人,如果难民们都能接受现代化,那中东还会内战吗?中东还会现代化失败吗?

这些人本来在本国就不接受现代化文明,他们觉得这些洋玩意自己很不适应,而且也痛恨西方殖民者,所以所幸直接砸了。

根本原因就是,在传统的阿拉伯宗教文明和现代化工业文明之间,缺乏一个链接的桥梁,让二者相互和解。

再来彻底梳理一边:

1、阿拉伯文明就是宗教文明,所以阿拉伯人不放弃宗教就无法现代化,而放弃宗教就只能彻底西化,彻底被西方精神殖民。精神被彻底殖民以后,西方物理殖民阿拉伯只会更加方便,所以这是死路,也是阿拉伯普通人自尊心难以接受的。

2、阿拉伯文明缺乏构建世俗的内容,导致阿拉伯精英往往是一旦接受现代化,就彻底西化。然后直接和底层信教的普通人撕裂,双方很容易就水火不容,最终往往结局就是内战。底层信教的认为精英是洋奴,精英则认为这些人都是欠收拾的愚民。

3、阿拉伯精英正确指导革命的持续缺位,让极端的思想开始在中东底层人中肆无忌惮的传播,最终向全世界输出了恐怖主义,中国也是受害者。

应该说我总结的是非常到位了。

然后说说另外一个情况,那就是阿拉伯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关系。

阿拉伯人孕育了伊斯兰教,然后伊斯兰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最终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也就是说,除了阿拉伯人这个民族外,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也有很多,大概可以分二块。

一块就是伊朗:伊朗古代叫波斯,本来不信伊斯兰教,是信仰拜火教的。后来波斯人被阿拉伯人给征服了,于是波斯人被迫改信了伊斯兰教,然后信仰伊斯兰教至今。

虽然伊朗被阿拉伯人征服了,但是伊朗为了对抗阿拉伯人,保留自己的民族性,选择了主动分化了伊斯兰教,选择信仰伊斯兰教中的少数教派,什叶派。

还有就是其他被阿拉伯人各种传教方式,同质化的国家,比如:

阿富汗、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中亚五个斯坦国等。

这些民族,都不是阿拉伯人,但是都是伊斯兰信仰的国家,属于伊斯兰文明圈的。关系类似越南、朝鲜、韩国、日本和中国的关系,越南人、朝鲜人都不是中国人,但是属于中华儒家文化圈,和我们历史渊源紧密。

文明圈核心的阿拉伯人卡壳了,其他被阿拉伯影响的国家自然也卡壳了。马来西亚今天经济发展完全靠当地华人, 马来人一样难以适应现代化。

中亚五国因为被苏联统治过,加上目前还是俄罗斯独联体势力范围的保护之下,暂时还能压制国内的宗教复古势力,但是也现代化程度不高。

所以阿拉伯人的问题,其实也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问题。

就比如阿富汗,阿富汗并不是阿拉伯人,但是也信仰伊斯兰教,国情几乎一样。阿富汗是也卡壳了,也分化了,喀布尔的精英看见农村人塔利班进城了,吓的都想跑美军飞机上去,很明显,双方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了。

之前有个新闻,网易新闻报道的,内容如下,就是一个阿富汗留学生在中国发文批判塔利班,结果被中国网友骂他是阿富汗公知。

我认为网络暴力这个阿富汗留学生是错的,他并不是阿富汗公知,他只是伊斯兰教世界、阿拉伯文明圈撕裂问题的一个缩影。

你可以去看这个阿富汗留学生的微博发言,毫无疑问他是现代化成功了,但是也确实是彻底撕裂于阿富汗底层了,他无法构建一个阿富汗底层人认同的现代化之路。

你就想想看这个画面,这个阿富汗留学生面对塔利班,你觉得双方有什么共同话题吗?几乎无话可说,更别提一起构建一个国家了。

这个阿富汗留学生认同的现代化工业文明,认同世俗文明。

我认为这些,塔利班大概率是完全听不懂的,可能塔利班高层能懂一部分吧,但是底层绝对不可能理解。

在西方躲着的阿富汗人,确实很多就是阿奸,但是他们也确实比塔利班更现代化,因为人家都西化到了给西方主动带路了,能不现代化成功吗?

但是这些人的现代化,是全部拥抱西方道路的现代化,不是自己本民族路线走出来的现代化,在阿富汗底层人眼里,永远只能是洋奴。

而阿富汗底层人眼里的洋奴,很明显适用范围过于广阔了,以至于离现代文明太远。

为什么被美军飞机大炮围剿这么多年的塔利班,能势如破竹?因为底层没读过书,只读过经书的阿富汗人就是现代化程度很低的,我不喜欢塔利班,但是塔利班就是阿富汗国情的结果。

那就没救了吗?

难道就没有一条符合伊斯兰文明现代化的复兴之路了吗?你们要支棱起来啊,咱大中华的“一带一路”还指望大家捧场呢!

伊朗,突然歪嘴一笑,咱解决了!

⑤伊朗,中国的破局之路

有几句话说得好:

1、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了)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伊朗与中国,波斯与大唐,将可能彻底扭转伊斯兰文明的困局。因为伊朗作为伊斯兰国家,改写了宗教源代码,而中国可以提供伊朗强大的经济发展机遇。

双方合作,即可逆转未来。

为什么说“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今天的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民主国家。是不是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的鬼畜?怎么政教合一,还民主选举?

这就得从唐高宗说起了,别打我,真的。

当年阿拉伯帝国崛起以后,就趁波斯帝国(伊朗)病,要了波斯帝国的命,波斯打不赢阿拉伯帝国,就开始求助外援,求助的外援是谁?大唐。

637年,“阿拉伯军”在《卡迪西亚战役》打败“波斯萨珊王朝”军队,攻占其首都泰西封。

640年,阿拉伯军队占领波斯胡泽斯坦和伊斯法罕等地。

642年,阿拉伯将领努尔曼率军在波斯哈马丹以南的尼哈万德打败“波斯萨珊王朝”军队,继而征服波斯全境。

信仰拜火教的波斯就此灭亡,此后波斯彻底伊斯兰化。

根据《旧唐书》记载,波斯末代王子卑路斯的父亲亚兹德格尔德三世于公元638、639年以及647、648年分别向当时统治中国的唐朝要求提供军事协助,但都被当时的唐朝皇帝唐太宗拒绝。

最终亚兹德格尔德三世于公元651年,被杀害于中亚阿姆河附近的木鹿城的一座磨房内。

在651年波斯灭亡后,俾路斯王子逃到了阿富汗,阿富汗也是传统的波斯文化圈,当地人很拥护俾路斯王子,于是他想东山再起。

又在654年遣使向唐朝求援,但是实在是太远了,唐高宗拒绝了。

661年,卑路斯又再次遣使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特使王名远入西域中亚,成立波斯都督府,位置就在今天的阿富汗斯坦,立卑路斯为当地都督,662年唐又册封卑路斯为波斯王。

但到663年,阿富汗的波斯残余势力,最终为阿拉伯帝国所灭。波斯王子卑路斯最终逃往了今天中国的西安市。

大唐援军没来的结果就是,波斯被阿拉伯征服了,波斯绿了,后来伊朗就一直成为了伊斯兰国家,发展了很久。

而因为波斯是文明古国,加上他不是自愿加入伊斯兰文明圈的,同时波斯人厌恶阿拉伯的征服,认为是一种耻辱,所以最终形成了波斯人在伊斯兰世界中的“鲶鱼效应”地位。

波斯人被征服以后,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而阿拉伯人内乱,给了波斯人机会极限反杀。

在伊斯兰教宗教创始人去世以后,因为继承人制度不稳定,内部就开始分化,逐渐分化为大众派(逊尼派)和血统派(什叶派)。

大众派就是说,谁都可以当宗教领袖。

血统派就是说,你得是宗教创始人家族的血统,才能继承领袖地位。

这个矛盾于公元656年6月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被叛军杀害后,彻底爆发。后来创始人的堂弟阿里继承了宗教领袖地位,但是因为阿拉伯内斗,阿里最终被杀害了。

阿里遇刺以后,穆阿维叶趁乱夺取政权,建立了倭马亚王朝。

至此伊斯兰世界的法统问题就彻底分裂了。成为了今天阿拉伯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伊朗波斯为首的什叶派阵营。

承认阿里为正统的血统派称为“什叶派”。

承认穆阿维叶的,认为当领袖和血统无关的称为“逊尼派”。

而波斯人则果断拥护了阿里路线,为什么?因为阿里的老婆是“沙赫尔巴努”,沙赫尔巴努是“波斯萨珊王朝”末代皇帝伊嗣俟之女,换句话说是末代波斯公主。

当伊斯兰教创始人直系后代娶了末代波斯公主以后,伊朗人相当于借壳上市成功。

就是说,什叶派路线是只承认血统的,谁是创始人血统,谁就是宗教正统。现在宗教创始人一支后裔的血统,已经和波斯公主的血统和二为一了,也就是说...

伊斯兰正统在波斯,波斯人就可以高举“清君侧、尊王攘夷”的大义为旗帜,笼络天下伊斯兰教各个国家,去反攻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国家:我成替身了?你成正统了?

这也就形成了今天的中东格局,伊朗领导的什叶派之弧包围逊尼派大国沙特。

而且因为什叶派只认血统,所以导致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变化。

逊尼派认为只要都是信徒,就都可以解读经书,都可以成为正统。

什叶派认为,只有继承的宗教创始人血脉的人才是正统,只有教士才有资格解读经书。

两种模式各有长短吧,逊尼派(大众派)类似于今天说的公司扁平化管理,问题就是人人都有权解读经书,就容易给野心家钻空子,很多中东武装就是按照自己的政治利益重新解读经书,结果出了一堆恐怖分子,1515组织就是逊尼派极端化案例。

什叶派(血缘派)模式看起来似乎更保守,但是却极大的遏制了野心家,经书只能教士来解读,认为有宗教创始人血统才能成为正统。

结果就是,那些想搞事情的武装分子,就没有权限按照自己的政治野心去乱解读教义,因为在什叶派语境下,这些人根本不“正统”,所以什叶派基本都很稳定,很少存在恐怖主义的问题。

回归前言一下就是:

1、阿拉伯征服波斯,波斯绿化。

2、波斯人服,心不服,乘阿拉伯人内斗,通过拉一派、打一拍,成功夺取了宗教正统,同时制造了一个区别阿拉伯人教派体系,什叶派。

3、目前什叶派话语权,完全被伊朗掌握,伊朗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基础,开始整合周围国家。

而就是因为什叶派这种类似现代“官僚体系”科层制的组织方式,教士权利大,下面人没有权,不能下克上,所以给了近代伊朗霍梅尼的宗教改革空间。

巴列维王朝和很多中东改革者一样,都是直接否定宗教传统,开启强行推进现代化的。但是从阿富汗的结局来看,这条路线彻底失败了,不是不对,而是太激进了,导致水土不服。

就好像当年留苏派说在中国大城市搞工人运动一样,水土不服,是盲目套用他国情况。

阿富汗近代历史从查希尔国王到达乌德亲王、塔拉基、阿明...这些所有阿富汗领导人,全部都是支持现代化、世俗化、去宗教化的。都是以不同程度的强硬政策,来推进废除旧习俗的,从今天来看,确实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至极了。

而且无论是入侵阿富汗的苏联,还是入侵阿富汗的美帝,都是试图在阿富汗扶持起来一个苏式或者美式的现代化傀儡政府,来证明自己入侵的正义性,结果还是失败了。

伊斯兰教世界,唯一强行现代化成功的例子就是土耳其,土耳其战争英雄凯末尔建国以后,凭借自己强大的个人威望和强大的武力,推进了土耳其的现代化改造,破除了宗教地位,强行把土耳其拉入现代化成功了。

当年凯末尔还设了一个防御机制,就是土耳其军队,只要土耳其宗教势力又开始卷土重来,土耳其军队就可以发动政变,让选举结果作废,强制回归世俗化。

结果埃苏丹上台以后,还是把倒车给成功的开回去了,本来军队是准备老规矩政变,把宗教势力再归零一次的,与2016年7月15发动政变。

结果没想到埃苏丹发动人民战争,让军队陷入了人民包围的汪洋大海,政变路子玩不下去了,政变失败。随后埃苏丹在军队搞了大清洗,现在没人拦得住土耳其开倒车了。

凯末尔、巴列维王朝、阿富汗的近代一系列领导人,请问为什么推进现代化后,都失败了?(凯末尔只是失败的比较慢而已,埃苏丹目前正在日拱一卒,让土耳其重新宗教化。)

比如今年3月20日,土耳其政府通过官方公报宣布了总统埃尔多安的总统令:终止土耳其作为《欧洲委员会预防和打击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及家庭暴力公约》(又称《伊斯坦布尔公约》)缔约方的地位。“退群”消息一出,该国与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世界)一片哗然。

埃苏丹从2003年担任总理(2014年当选总统后转任总统)以来,埃尔多安及正发党政府陆续实施了一系列“伊斯兰化”政策,外界都担忧土耳其彻底重新宗教化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根子还是凯末尔这些人的改革有问题,因为他们的改革没有触及灵魂。

他们这种行为叫洋务运动,只要现代化的船坚炮利,却没有从灵魂上解决自己文明的困局,谈不上觉醒年代啊。

那就是伊斯兰教如何现代化?或者说如何让伊斯兰文明和现代化相互适应?

如果你在中东直接否定伊斯兰教,然后搞现代化,等于根本就没有解决问题,因为底层信教的群众,还在只会继续不适应现代化。

西方为什么近代科技爆发成功?基督教没有不适应现代化?是因为人家已经在文艺复兴中搞了宗教改革啊。

换句话说,哪怕今天一个信仰虔诚的西方基督徒,他也不会不适应现代工业文明,因为宗教改革已经修正了BUG冲突点。

(这个问题中华民族根本不存在,咱没宗教一样嗨皮,没办法,咱天生就是格局高。)

在伊斯兰世界发展,直接否定宗教,就回避了宗教改革,而客观上宗教势力又不会彻底消失,所以最终的结局就是,改革者当年铁腕推进世俗化有多猛,以后宗教情绪反弹就有多严重。

叙利亚的巴沙尔亦是如此,巴沙尔家族都是高度西化,支持世俗化生活的,巴沙尔自己老婆就是英国人,思想非常开放,他长期留学伦敦学牙医的,和普通西方人没有任何大区别。

但是如果每个阿拉伯人都和巴沙尔一样高度西化,阿拉伯文明还存在吗?还如何反抗西方的经济殖民呢?但是如果反西化,反到连现代文明都反对,中东也是没有希望的。

需要有一个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的中正之路。

所以必须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完成早就应该完成的伊斯兰宗教改革,让伊斯兰本身和现代化相互理解。这样才不会出现反弹与内战。

而伊朗的霍梅尼,就彻底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后面说如何解决的)

伊朗今天是全世界唯一完成了宗教改革的伊斯兰国家,这才是美国必须要对伊朗杀之而后快的原因。伊朗的伊斯兰教,是完全适应现代化工业文明的伊斯兰教。

为什么我会开头说:

1、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了)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因为伊朗是中东国家,在这个宗教气氛浓厚的地方,伊朗要想现代化,就必须宗教改革,而伊朗最终探索出来的宗教改革路线,就是政教合一的民主制度,来达到世俗与宗教的平衡。

而中国并不是宗教国家,我们是天生的世俗国家,所以在伊朗适用的蜜糖,在中国就是砒霜。而中国这样的世俗文化、制度,可能被伊朗复制吗?至少目前是绝无可能的,因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那么伊朗和中国的制度完全不一样,请问怎么办?咱可是还签了《中伊25年协议》的?答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就是中国外交模式强大,你无论什么意识形态,无论什么制度,都给你合作共赢安排的明明白白。

⑥伊朗宗教改革是怎么回事?

进入近代以后,全世界都被西方列强冲击,伊朗也一样,也开始搞洋务运动类似的事情,毕竟国家要发展、要复兴。

推翻卡扎尔王朝后,巴列维家族建立、形成巴列维王朝,王朝由老巴列维建立,后来由儿子小巴列维继承。

巴列维王朝和土耳其的凯末尔、阿富汗的国王查尔希、叙利亚的阿萨德家族一样,大家都是铁腕推进世俗化的。

至于宗教?直接抛弃了好了,直接放弃传统文化。而且这些人本来也不懂宗教改革,隐患就此埋下。

在小巴列维时代,伊朗做了很多现代化改革,打击宗教、给妇女选举权、推荐国民现代化、开放经济进行改革,立意都很好,不过由于小巴列维的实际执行能力太差,导致伊朗国内严重的贫富分化(后来叙利亚、阿富汗发生的情况一样)。

举个具体的例子,伊朗古代农业一直依靠的是类似中国西域的坎儿井灌溉系统,结果小巴列维觉得这个是旧时代的产物,过时了,学美国人靠大机械化农业生产,抽干了地下水,导致坎儿井系统崩溃,伊朗从农业出口国直接被他干成了农业进口国。

小巴列维是一个思想很进步,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和蒋公一样的人,只会微操。最终在他执政期间,伊朗经济给他搞崩溃了,毕竟改革不是乱改。

小巴列维改革期间,宗教领袖霍梅尼一直就反对他,霍梅尼是一个非传统型宗教领袖,普通宗教人士很少研究怎么治国,霍梅尼认为这些人都过时了,宗教人士应该积极的入市,他希望构建一个纯宗教人士管理的社会制度。

看起来似乎霍梅尼和阿富汗反对现代化的塔利班一样?

差距太大了,同样是宗教路线,塔利班是阿富汗农村人没什么文化,霍梅尼是真学富五车,按照知乎的理解,是辩经大儒。

他是伊斯兰经学权威专家,6岁时开始学习伊斯兰教,曾经在伊朗的库姆神学院担任了数十年的讲师,是大阿亚图拉(相当于至尊法师)。

作为一名学者和教师,霍梅尼曾完成大量有关伊斯兰哲学、法律及伦理的著作,其中显示出他对哲学、诺斯底主义等主题的独特兴趣,而且他还曾研习希腊哲学,故同时受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影响,霍梅尼视亚里士多德为逻辑的创始人,认为柏拉图对神学的看法是“庄重可靠”的。

这些都是神学院里常被反对、质疑的学问,而且通常也不传授,但是年轻时候的霍梅尼会看。

因为他并不是那种封闭的宗教人士,更类似辜鸿铭属于同时学贯中西,本身也西方哲学思想造诣也是极高的。换句话说,西方宗教改革给他整明白了,现代化密码已经破解。

霍梅尼的宗教改革简单概括就是:“教法创制”。

什么叫教法创制?

这就涉及到为什么伊斯兰文明和现代化有不适应的原因了,因为传统宗教习俗的应用场景是古代,古代并不是工业化社会,所以导致习俗、习惯、情况完全不一样,最终就很难适应现代化。

而伊朗什叶派提出的教法创制就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教法创制是一个伊斯兰教什叶派法学概念:

即依据经书、圣人语录,通过类比和公议方式有针对性地创建新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法条款和律例,简称:制度创新。

举个例子,就是说现在遇见一个新鲜事物,宗教里面没有说过怎么办?伊朗什叶派就表示,我可以通过过去的案例、经验、精神,来创制出新的宗教内容,而因为这些新的内容是现代人创制的,所以就能创制出符合现代工业文明的内容。

这是一个很牛的宗教理论创新,相当于把规定死的内容,变成了后人可以灵活解读内容,如果有需求,那就创制一下就好了,这样很多不好办的事,就都可以协调了,改革自然就容易开放了。

整体思路有点类似于英国的判例法,就是通过习惯、判例来灵活适用现在的问题。也就是说,宗教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协调现代化,被霍梅尼彻底给解决了。

这个事还只能由霍梅尼来做,因为他是学了一辈子的超级宗教专家,宗教地位极高,如果要其他人来宗教改革,没有这个理论功底,身份也无法服众。

这方面,美国盟友沙特,这方面和伊朗是针锋相对的。

伊朗说教法是可以新创制的,而美国盟友沙特国内的宗教保守主义及其利益集团声称:创制的大门已经关闭,直至世界末日来临。意思就是以前古代什么样子,现代就必须还得什么样,阿拉伯的祖宗之法不能变啊!

(其实沙特这样是有原因的,因为沙特也想当伊斯兰世界的领袖,但是改革的生态位已经被伊朗抢占了,所以沙特过去一直是靠纯洁原版作为占据道义制高点,来宣传自己的。)

(不过这几年沙特似乎有改革的意思,可能是发现美国罩不住自己一辈子,所以在琢磨出路了。)

今天的伊朗制度是这样的:

1、霍梅尼成为了国家最高领袖后,国家政教合一,成立了最高领袖制度,就是通过一套宗教人士,来监护整个国家(教法学家的监护)。

2、然后并行了一套现代化民主选举制度。

也就是说,伊朗制度总体来说,就是比西式选举多了一个伊朗的教法学家监护,宗教人士直接在政府里面管事。

很多人认为这是伊朗退步的体现,认为巴列维模式没有宗教更好,实际上是理解太浅了。

中东多国经历世俗化后又退潮以后,已经证明了,在无法彻底消灭宗教的情况下,你必须思考如何与宗教并存,并且让宗教要逐渐和现代化工业文明相容。

所以要宗教改革,而霍梅尼搞了教法创制以后,为什么选择了政教合一?因为如果“改革宗教教士”不牢牢把握政权,其他没有改革的极端宗教势力就会起来夺取权利,最终结果就是,白改了。

也就说,看起来似乎是政教合一退步,其实是以进为退,让“改革宗教教士”集团牢牢把握住政权,这样就确保了类似1515的宗教极端思想,永远不会在伊朗上台。类似土耳其埃苏丹这种野心家,也没有机会在伊朗搞事情。

反过来看,为什么现在土耳其会重新开宗教保守化倒车?

1、凯末尔改革的目的,就是塑造一个西式民主的世俗社会,而民主社会靠什么?靠选票啊。也就是说,只要老百姓重新开始信教,那就绝对会又投回去了。

2、投回去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如果类似1515的极端宗教思想在低教育程度的民间蔓延,请问怎么办?别忘了,希特勒是民主选举上台的,民主和选出恶魔,不冲突!

3、所以你明白了霍梅尼的苦心了吧?为什么伊朗的改革派教士要直接政教合一,监护整个选举制度,因为霍梅尼想搞民主,但是他不想让那些反现代化宗教野心家通过选票爬上来,只要有自己改革教士集团的监督,就相当于给选举托底了。

也就是说,伊朗是有伊朗式的民主的,而伊朗式的民主之所以如此特殊,也是复杂的历史环境所致,是伊朗本土探索出来,最符合伊朗国情的制度。

目前来看,未来可能成为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成功模板,而恰好,伊朗和我们现在是朋友了。

从伊朗的工业实力来看,伊朗改革是成功的。

进入21世纪之后,伊朗成为中东第二大钢铁生产国,2006年粗钢产量为979万吨,2015年达到1610万吨。按照2014年伊朗制定的钢铁工业战略发展规划,到2025年伊朗钢铁产能将达到5500万吨。2015/2016年度,伊朗钢材出口410万吨,价值100亿美元,按规划2025年时年钢材出口量要达到1300万吨。

目前伊朗每年的钢铁产能为3000万吨左右。

伊朗的石化炼化能力居全球第11位,中东第2位。据OPEC统计,2016年伊朗共生产石油加工品9250万吨,国内消费8600万吨。

2003年后,伊朗全面开放国内汽车市场,引进西方车辆的速度加快,主要有技术和零配件引进、生产与组装,整车进口两种模式。日本马自达和尼桑,韩国现代和起亚,法国雷诺和雪铁龙,德国大众、宝马和奔驰、意大利菲亚特等品牌相继进入伊朗市场,有的是拥有完整生产线,有的是进口零配件在伊朗组装。

2015年5月19日华晨集团与伊朗塞帕集团合作生产的中华A级轿车组装生产线下线仪式在伊朗德黑兰隆重举行。

伊朗主要的汽车生产商有霍罗德汽车集团(Pars Khodro)、赛帕汽车公司(Saipa)和巴汗马汽车公司(Bahaman)。霍罗德公司成立于1962年,现有职工超过3.2万人,占据伊朗70%的市场份额,生产车种包括轿车、轻型车、重型车辆和客车,同时也依据标准生产零部件。这三大公司占据伊朗年汽车产量的98%,行业集聚优势非常明显。

2004-2005年度,伊朗国内水泥厂有35家,90%是国有企业,水泥生产线59条。2002年,伊朗水泥产量已经达到2950万吨,消费量为2750万吨。2015年伊朗水泥产量达到6500万吨。2017年产量为75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3.6%,居中东第3位,仅次于沙特和土耳其。

截至2018年中,伊朗水泥产业有79家综合水泥厂,其中有10家正在建设或在规划中;其余69家正常运转,综合年产量为8500万吨,其中约180万吨为白水泥。另外,规划或建设中的水泥厂产能大约为1040万吨。伊朗政府有意在2030年将水泥产量提高到1.2亿吨,力争成为中东第一大水泥生产国。

以上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伊朗已经完全适应工业化,很多人以为都是一个宗教就一样,实际上差别很大,至少过去塔利班是没有这个水平的。

对宗教保守问题,通过教法创制,保障改革有口子开。

对宗教极端势力,通过政教合一,保障了改革宗教集团的稳定执政。

而且伊朗之所以搞了部分民主选举,其实就是为了整合整个中东。

因为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家,全部都是部落酋长制,别说民主了,人家都还没有进化到帝制呢,沙特现在都还是部落模式的兄终弟及,换句话说,你在沙特搞帝制都算进步了。

但是伊朗在霍梅尼的制度设计下,已经实验成功了有伊朗特色的“伊斯兰民主选举制度”,在西式民主证明在中东宗教、部落社会行不通的今天,伊式民主就是伊朗对外输出意识形态的绝佳进攻方法。

霍梅尼是在伊斯兰教框架内反帝反封建,支持民主化的。

这套简直是要了阿拉伯海湾王爷们的命,太具有制度优势了,懂了吧?靠这一套制度,伊朗可以在中东如入无人之地。

应该来说中国是幸运的,因为当年支持现代化、世俗化的巴列维,非常亲美的,如果他改革没有崩,可能中国就无缘中东了。

因为沙特已经是美国盟友了,如果伊朗也是美国盟友,意味着两个中东能源大国全部导向了美国,中国就没得玩了。

伊朗不放弃伊斯兰意识形态,对伊朗地缘战略是好处很大的。

首先伊朗人是波斯民族,是雅丽安人种,和阿拉伯人是不同的族群。伊朗周围的国家都是以阿拉伯国家为主,如果伊朗放弃宗教,那伊朗就和周围阿拉伯国家没有任何共识了,由于中东的宗教气氛保守,很容易就被周围信教的阿拉伯国家围攻。

其次就是伊朗境内波斯人比例不高,大约60%是波斯人,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当初小巴列维国王过于强调波斯人,搞的少数民族地区离心离德,缺乏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伊朗容易解体,而伊朗的少数民族基本都聚集在伊朗重要的沿海城市为主,如果解体,伊朗连出海口都没有了。

所以从伊朗的战略来看,伊朗搞意识形态是的路子是对的,有点类似苏联加盟共和国的路子。

而伊朗现在的制度,也导致一点,因为以色列,伊朗绝无可能和西方和解。

犹太财团在美国势力极大,伊朗是真正有能力工业化的中东大国,如果伊朗带动其阵营突破封锁、彻底崛起,以色列的安全将非常危急。

其实历史上波斯人和犹太人是没有矛盾的,但是今天波斯人通过借壳上市,建立了自己伊斯兰什叶派体系以后,他要整合领导整个中东地区,就必须解放巴勒斯坦 ,证明自己无可争议的伊斯兰大国地位,这样周围的阿拉伯国家,才会服伊朗这个异族领袖。

换句话说,当年阿拉伯人征服伊朗的意识形态,已经被伊朗人取得核心股权,准备反过来用这个意识形态整合地区了。对此,基辛格就曾经点评过:伊朗不再仅仅是一个民族国家,它更代表着一场革命事业。从这个角度来看,伊朗对以色列的存亡构成了威胁。

这一点恰恰保障了我们的发展,因为中国离中东太远了,而且缺乏地方抓手,无法发力,中国需要一个绝对不可能导向西方的能源大国成为朋友。

1、伊朗的发展路线就决定了,他必须解放巴勒斯坦,这样伊朗就无法和西方和解,因为以色列会从中作梗,而以色列在美国话语权大。同时中国建国开始就声援巴勒斯坦,我们立场不冲突。

2、伊朗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已经不小了,换句话说,我们合作以后,中国的发力点将变多,很多地方将不再是无能为力。

3、伊朗宗教改革以后,彻底的杜绝了恐怖主义问题,和现代化发展融合彻底很高,不极端、很稳定、不出恐怖分子,这是中国需要的中东。

(伊朗女性受教育程度达到97%,仅次于中美日德等国家,基本跟俄罗斯是一个水平。早在2014年,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入学的大学生中60%是女性。已经超过男性,15至24岁的女孩普遍识字,这就是宗教改革社会的威力,开放程度很高。)

其实中国和沙特关系也不差,虽然我们不干涉内政,但是沙特的官方意识形态确实是非常的保守,相比之下官方意识形态更开明的伊朗,成为我们的朋友,确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在新疆棉事件爆发以后,伊朗大使馆更是亲自去新疆拍了旅游宣传片,肯定了中国在新疆伟大的世俗化发展,其实就是对互不干涉内政的一个支持。

伊朗理解中国作为世俗国家的发展方向需要,中国也尊重伊朗宗教改革下的不易成果,基于互不干涉内政,差异巨大的我们,达成了良好的互动。

在2020的时候,其实伊朗经济已经非常的严峻了,因为长期被西方制裁,伊朗2018年和2019年通胀率分别为34.6%和36.5%,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在3月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德黑兰正式签署一项为期25年的协议,其中包括政治、战略和经济合作。中国将在未来25年内投资伊朗电信、基础设施等数十个领域,价值高达4000亿美元,并将获得伊朗的常规石油供应。

这4000亿美元的投资将成为伊朗经济重新恢复的关键,其实也说明了中国的一个态度。而伊朗具有的意识形态出路,也会成为中国抚平、促和一带一路上伊斯兰各国走出撕裂的社会的一个有利伙伴。

现在可以说波斯历史上第二次重要的转折点时期,如果伊朗的模式能行,将成为第一个稳定步入现代化的中东国家,中国也会迎来良好的一带一路营商环境。

在这个时候,这一次,大唐的援兵不会迟到。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lonely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位一句英语都不懂的伊朗出租车司机为什么疯狂让我带他出国?


为什么这个和我同年龄的伊朗大叔强烈要求把他15岁的侄女嫁给我?

我的伊朗系列游记已经全网获得70万的阅读,伊朗第四篇文章试图通过波斯的历史政治来追溯——伊朗人的国民性格为什么在全世界显得如此的清奇不同?

伊朗人如此喜欢带中国人回家这个“世纪谜题”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文章大量的思考来自作者与当地不同人群的直接深入交流以及一手资料,全文如下:


伊朗的前续三篇讲了很多的“为什么不推荐去伊朗”,这一篇终于要写到大家都口口称赞的热情伊朗人了。


带我回家


在德黑兰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传说中的“带我回家”事件。

Hossein骑摩托经过我时,我一个人正在一条无人小路上边走边看手机地图,他给我打招呼,摩托车惯性地开到前面一百米时,他停下车,等我走上前,然后问我去哪里。我说去国家博物馆,这个小伙子马上示意我上车,一定要载我过去。


然而他很不认路,我用google map边帮他导航,他在问我方向的间隙,找机会一直和我拉些家常,然后问我,“我的英语还行吗?”

到了博物馆后,Hossein说一个小时以后来博物馆,要接我去他家吃晚饭。


这就是第一次突如而来的“被人邀请”,就像其它游记里说过的那样,这样的遭遇接下来还会有。一路上被打招呼也无数,比如被这个伊朗小正太要合影。



我在设拉子认识的陈哥,50岁了一个人孤身闯伊朗,一路上就是不停被“拣”回家的过程。此处经同意,截取部分陈哥的旅途“被拣经历”。

一路上受到众多热情招待的陈哥


除了喜欢带人回家,伊朗人的一些性格特征也是蛮特别的。


我常说,没有自由化的国家,即使穷苦,街上的骗子也少很多,曾经的乌克兰缅甸是一例,可能伊朗也是一例。不像其它自由化的穆斯林国家,伊朗主动型的坑蒙拐骗的行为比较少。


还比如,伊朗人有一些方面是和中国人极像的。即使是普通的劳动群众,也好面子。上一篇文末说的这位司机,在第二次乘坐时不收我的钱,当我感觉很莫名奇妙的时候,我的朋友阿里告诉我,钱一定要硬塞给他,要不然他肯定会不开心。


而《lonely planet》伊朗篇也是如此的写道,伊朗人爱面子,如果遇到卖东西不收你的钱,请“不要真以为不要钱”。

即使是客套,这在众多的旅游业发达的自由化欠发达国家,是难以想象的,因为钱是everything.(钱是一切)。


再比如我提到的参加这次私宅的小型音乐会。去之前,户主是说不要钱的,就是友情交朋友。



最后我们受邀请的这些外国人是以小费的方式给了演唱者和户主以表感谢,而当场有一位脑袋一根筋的荷兰男生坚持不给钱,导致那个时候的场面实在是很尴尬。

伊朗旅行纵有众多的坑,吃不好,景点昂贵而单调。但这个国家清奇的国民特征,让我写这篇文章时变得情绪复杂。


这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国民吗?起码以我走过近50国的经历来看,很少,很少。


造成上面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为什么?这清奇国民性的渊源是为何呢?



高开低走的波斯荣光



比起隔壁的两大伊斯兰巨头——突厥人的土耳其,从摩洛哥绵延到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国家。


伊朗人有足够的历史资本来沉迷于自己的荣光中,瞧不起这些邻居们。


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时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还没出生,连西方列国的祖宗罗马也还没有出现。


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550年到前330年)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国力最强盛的国家,西方神话流传的著名的“马拉松”,“斯巴达300勇士”这些耳熟能详的典故,就发生在希腊与波斯的三次战争之中。当然在这些故事里,波斯是“大恶魔”,是最著名的“反派”,而这也反映了当时波斯帝国的国力之强大,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的噩梦


波斯第一帝国的辽阔疆域


时光荏苒,到了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王国的年代(公元224年到651年),其国力比起阿契美尼德王朝,已经是衰退明显,疆土没能伸展到欧洲,在埃及的统治也是短暂并摇摇欲坠。


但即使是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王朝,也差点把东罗马帝国灭亡,至于那些阿拉伯半岛的游牧乡民,波斯人是万万瞧不起的


而就是这帮游牧乡民,在穆罕默德先知的旗帜下,把这个古帝国灭亡了。


不仅仅是灭国,这些阿拉伯人是把波斯的筋骨也挑断了,公元651年萨珊波斯灭亡后,整个国家被阿拉伯帝国统治,宗教信仰从原生于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开始转变为了外来的宗教伊斯兰教,从此再无逆转。


此后的波斯是每况愈下,再也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权单元去占领与辐射曾经的领土中亚,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波斯再也没在中东强势崛起过,而是反复被外来的民族洗劫与征服。


阿拉伯人来了,蒙古人又来了,突厥人又来了。这片土地不是往西跪拜于巴格达或大马士革,就是往东跪拜于撒马尔罕


直到殖民时代,这里又成了英俄两强的纷争之地。曾经一统中东中亚的荣光,很早就已经不在了。


再接下来的历史大事件,就是第二篇讲过的伊斯兰革命了,伊朗成为了一个政权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每一个“倔强而遗世”的政权,或许都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荣光,因为“我们了不起过,所以我们可以和别人不同”是武装自己理念的强有力的证据。


近的离我们很近,远的就是伊朗这个国家了。


波斯没有用共产主义来武装自己,而是用了别人的东西,用了并不是自己内生的“伊斯兰教”来成为凝聚国家的武器。有位读者在前一篇的留言说的很好:


伊朗的宗教领袖要伊朗独立自主是好事情,全世界并不一定要都学英美,但“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的纲领下,上层忘记了伊斯兰教在这片土地并没有深厚的土壤。


这在知乎我的专栏下这位读者的留言中讲的很透彻:



以上两篇留言,基本能解释前两篇“不推荐”系列里所反映的伊朗社会一切怪象与诡异氛围的来源。


说到这里,以下再次引用知乎用户“徐涵”的部分回答内容,来进一步解释伊朗人现在思想上的混乱现状。


徐涵:因为之前去过沙特,偶尔会和他们谈到他们与沙特的区别,不止有一个伊朗人告诉我说,他们和沙特人是不一样的,沙特人信仰伊斯兰教是真心信仰,而他们则是政府规定他们必须信仰,他们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做礼拜,也更愿意伊朗走向世俗化。


其中有一个叫穆斯塔法的说的话很有意思,他说:伊朗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伊朗人民知道,他们已经落后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100年了,只有知道了这样的落后与差距,我们才能努力赶上,像伊朗的话,我们可能需要50年的时间能够跟上世界,有的国家,比如沙特或者阿富汗,可能需要100甚至150年。


他说:在巴列维王朝时代,因为财富增幅导致贫富差距和很多社会问题,有的人就希望伊斯兰革命,觉得伊斯兰革命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事实证明伊斯兰不能拯救伊朗,现在不止人们不相信,就是政府本身,很多时候也是心知肚明,我们负责防火墙开发与维护的部长,本人却有一个Facebook账号,而且还经常更新呢。


他说:虽然这样,可是我们不希望再次通过革命来改变伊朗了,叙利亚和埃及还有利比亚革命的结果都不好,叙利亚到现在还在打仗,80万人无家可归,我更希望能由政府或者上层人士来主导,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来改变伊朗,之前总统选举舞弊事件人民的抗议与争取就是一个好的开端(这里他好像有些矛盾,因为这个事件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抗争)。这个人的话让我对伊朗人的印象有了颇大的改变。



为什么带你回家?


第二部分大篇幅讲述了伊朗高开低走的历史——荣光早已不在,在1400年前就几乎彻底亡过国,还被扭断了宗教信仰这个脊梁骨,那么,这跟这篇文章说的国民性格,还有喜欢“带人回家”有什么关系呢?


有的,当然是有。



伊朗人知道自己被主流国家一直在妖魔化,伊朗人非常喜欢问外国人,“你对伊朗的印象如何”,就像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急于想向世界证明自己一样。伊朗人有非常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可是现实却一次次地打击着知识分子与中产阶级。


对外国人友好,一是尽己所力,给外人展示伊朗好的一面。第二点是我重点想分析的,

伊朗人喜欢中国人,我觉得首先是伊朗没有朋友


在《伊斯法罕,我与伊朗秘密警察的惊魂一夜》里讲过,伊朗现在是世界孤儿,就像1970年代的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一样,伊朗正受到西方世界的全面制裁,伊朗的金融系统被封闭,网上订不了伊朗的酒店,伊朗国内也无法使用外国信用卡。


伊朗经济的主要来源——石油无法出口到主要经济体,而中国则通过基建换石油,是伊朗最大的金主。



此外,能邀请外国人进家门的,其实多是懂点英语的,受过教育的。而在伊朗能学习英语,很可能是本身存在自由化政治倾向的人群,就像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时的中国,那时候“和海外接触”首次不再是“罪名”,出国的风潮,由那时开始兴盛。


大量向往外部的伊朗人被国内的高压生活折磨,无比的压抑苦闷,而基于政策与经济原因(伊朗人获得护照的条件极为坎坷,政府严防死打避免国民出国),自身几乎不可能出国,所以会在日常的场合,尽可能的寻找和海外产生互通,交流的机会。


我在当地有交集的这些伊朗人,基本无一例外的向我强烈的表达了想出国,想离开这个“SHIT一般的国家”(原话)的意愿。以下就是我和当地人的部分聊天截图,触目惊心,感受极为深刻。

这个大学生说,“在伊朗任何人都喜欢美国”——everyone likes in Iran



除了连出租车司机都要抓住这微乎其微的机会,让我带他出国以外。我还在伊斯法罕城郊的山上遇到这位负责山坡树木剪枝的大叔,大叔和我同年龄,在一阵寒暄之后,开始拼命向我介绍他15岁的侄女,希望我们能结婚并带她出去。


大叔和我同年龄,才过了29岁外表却已经是如此的沧桑


大叔向我展示他的妻子

大叔也是完全不会英语,非常费力的通过手势来跟我表达,这是他的侄女,15岁,很漂亮,希望能介绍给我做我的女朋友。


但我因此会认为所有伊朗人都想逃离,都在反对这个政府吗?


不是的。


就像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而只有正面(会一定英语,受过一定教育)才有接触你的机会,但我们岂知硬币反面是怎样的呢?要不然德黑兰比反政府游XIN还要激烈浩大的,支持政府游XIN的那些人是从何而来,难道都是雇来的吗?


朝鲜人难道不想与外国人交流,带外国人回家吗,不是不想,是不敢。在朝鲜,连出租车司机搭载外国人,都会被抓住严格审问。

说完伊朗人这么迫切的接触外国人的一部分原因与动机。那么,伊朗人是真的非常喜欢中国人吗?


我觉得,不要过于高估中国人在伊朗的地位,就像去年上过电视的那著名的小姐姐所谓在巴基斯坦有国家军人开道,强迫小贩买一送一的笑话闹剧一样。有一部分伊朗人非常想出国,但他们首选绝对不会是中国,而是欧洲,而是德国。——除了上文对我讲“伊朗所有人都喜欢美国”的德黑兰大学生这么希望,其它人跟我说起出国的理想国家时,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德国


相反,他们对东亚人其实有过偏见与敌视,生造出来的“高贵”的“雅利安人”瞧不起非白人有着传统,从二战纳粹德国的雅利安种族主义,以及波斯雅利安人的“衍生文明”——现代印度,这些都能体会出来。


印度教最高贵的婆罗门阶层,最开始就源自从波斯东征入侵来的那批波斯雅利安人,伊朗放弃了名闻全球的波斯“Persia”,改叫“Iran”作为国名。"Iran"的英文名其实也就是“雅利安人的国家”的意思。


伊朗人的血统自豪感是有些根深蒂固的,伊朗的一个悲惨点是几乎所有的邻国都是陷在苦难泥潭,比它还穷的国度——以东邻阿富汗为典型。


我在设拉子的街头遇到了大量亚洲长相但又比东亚人肤色深一些的人,而设拉子的朋友默罕默德开车载我时,总是刻意要绕开他们走,这些人就是阿富汗的哈扎拉人,蒙古人西征的后裔,流亡到伊朗的难民。

长相蒙古化的哈扎拉人即使在阿富汗本国也是受到排挤与歧视


在我跟德黑兰的使馆朋友的交谈中,他也讲到,十年前刚来伊朗留学时,伊朗人并不像现在对东亚人和中国人怀有这般的热忱,当年他被很多德黑兰人认为是哈扎拉人而频繁地被加以歧视。如今中国对于伊朗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人民对现状的不满意度又急剧升高,情况才变得好转。



文章写到这里,篇幅已经很长,但还有一些问题还没能开始探讨:


我在伊朗,和当地的性少数者,政治异见者,女性权利诉求者都有过一些比较交流,他们对现状是怎么看的?

出国后又回来伊朗的伊朗人,他们会是什么感受呢。

再就是文首说的,这种频繁的进当地人家庭,进行千篇一律又客套的对话,真的有意义吗?


而没有讲完的这些问题,我期待在公众号接下来的伊朗第五篇里,能倾诉完全我的感受。

“你还会再回伊朗吗?”在离开伊朗的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这对和我同年龄的日本小夫妻这样问过我。


那个时候的我,想着尽快“逃离德黑兰”,而写完这篇文章,重新翻阅这些照片视频,伊朗的日子重新历历在目,我的答案却变得复杂起来


阅读伊朗的前三篇以及后续文章,请关注同名公众号,公众号回复“伊朗2”,“伊朗3”即可阅读。

- 往期精选 -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是怎么样的国家?在那里学习、工作和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为什么这几年台湾经济落后这么多?

缅甸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第一次去这里有什么注意事项?

原创不容易,希望您为回答顺手点个赞:)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美联航将亚裔乘客暴打拖下飞机 为给自己员工让座? 
  每天住五星级酒店是怎样的感受? 
  如何看待「康巴汉子」丁真为家乡四川理塘拍摄的旅游宣传片? 
  经常健身的人,日常出行中穿着上如何在保证舒适的前提下变得时尚? 
  上海迪士尼 1.5 万/晚的套房被订完,是五一出行热潮导致的吗?你有为五一出行提前预订酒店吗? 
  作为西班牙人,你在安达卢西亚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 
  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是怎样一番体验? 
  如何评价白宫慰问伊朗遭受恐袭? 
  有哪些存在感极低,但风景绝美的沿海城市值得一去? 
  美国将从5月2日起不再延长允许各国购买伊朗原油的豁免条款,是什么意思?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英雄联盟》新英雄「破败之王」佛耶戈的背景故事设定?
下一个讨论
想详细了解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求推荐书籍?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