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出国留学,生活工作过的人回国的理由有哪些? 第1页

  

user avatar   xia-xiao-k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时隔近三年后的再次更新,2019.1

没想到当初一次自省式的总结,让很多境遇类似的朋友有了”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响应,时至今日还不时收到私信,也得到很多业内大佬转发。和大家更新一下近况:

经历了高速成长的创业公司打磨,后来也开始自己和一群靠谱的人合伙创业,做了享物说 这个产品,也在18年发展节奏飞快。只能说人生的际遇不可预料,但求提高智慧,当选择来临,不是全无准备。

----------

# 增加第二部分,整理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不想看吹水的直接拉到后面Q&A吧

----------

泻药。

我还清楚的记得,去年2/28号那天凌晨在浦东机场落地,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办公室。现在算算,刚好一年。借此机会总结一下,恍惚间真有乔大爷所言connect the dots when looking backwards,连点成线,汇流成海的宿命感。

初次创业

和创业的缘分大约能追溯到大学时代。大四时候和社交网络认识的一帮天南海北的朋友一起,在还没人听说过“众筹”或者Kickstarter为何物的年代,雄心勃勃想做这样一个帮创业项目曝光展示和吸引关注的平台。彼时项目取名“犊创”,取义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开天辟地创世界。和许多空有热血的计划一样,后来其实基本不了了之。团队本就分散中美两地,没人全职做,最后有的求职有的出国,各奔前程。

比较有意思的是借此还去参加了真格基金首届留学生创业论坛。见识是长了的,毕竟见了李开复俞敏洪之类不少大佬,还有那时尚青涩的陈欧。创业这个种子一旦种下,以后就闲不住了。当时论坛上认识那帮朋友,虽然带着BP去参加的寥寥,但现在的确还有不少在创业圈里折腾着。

留学美帝

我觉得能够早早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难能可贵的。后来申请出国,收到耶鲁,宾大,布朗之类一堆所谓“藤校”的Offer,最后还是选了计算机实力最强的CMU(卡内基梅隆)。

和同学在图书馆前Light Drawing

不得不说CMU是个神奇的地方。都说计算机和建筑系是两个强度最大的专业。当时的我们系的Office里有两个睡袋,长期供熬夜赶项目的同学使用。身边的同学本就牛人辈出,授课的老师里也不乏图灵奖得主之类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我印象极深的一次,去旁听本科生算法课,讲到KMP算法(计算机科学中尽人皆知的字符串匹配基础算法),讲课的白发老教授突然介绍自己就是字母M代表的Morris!!!另一次则是参与一个语音识别的Android开发项目,当时的Mentor是语音识别领域的大神Alex Rudnicky,还是 @李开复 老师当年的同学!

除了大师还有很多极客。学校里办讲座提供免费Pizza的活动很多。某位仁兄就做过个小爬虫,从各大邮件列表搜罗蹭吃蹭喝的活动信息,汇总整理造福群众。 计算机学院的楼里还有个机器人整天到处漫游,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March 22: "Food-bot," Friend of Starving Students, Wins Carnegie Mellon's Smiley Award

在这样的环境了,对技术的种子很快就能生根发芽。我最体会最深的就是曾经花春假的几天时间写出一个wikipedia的搜索引擎,以前完全没想过可以做得到。

当时还有个项目是用Google Books的数据做大规模文本挖掘。从中你就能明显看到,早年间出版的书里出现词频比较高的是railway,steel这些词,从90年代起变成了apple computer,和software。技术真的在引领世界。

不过即使那时候我也还是个闲不住的人。被选为系代表经常去学生会投个票,组织组织大家出去玩什么的,还有个行走江湖的外号叫”主席”。

谷中有洞天

如果说有什么比CMU极客密度更高的地方,那就是硅谷莫属了:沿着旧金山海湾,北至旧金山南到圣荷西市,几十公里长的一段区域。今天的硅谷可能已经没有什么“硅”了,正如旧金山也没有多少黄金。散布这里大大小小的城镇,有包括斯坦福所在的Palo Alto, 被程序员戏称望山屯的Mountain View,阳谷县Sunnyvale,圣塔克拉拉等等。公司更不可胜数,不只有大名鼎鼎的FLAG(Facebook, LinkedIn, Apple, Google),也有近年火爆的湾区四小龙(Airbnb, Uber, Pinterest, Dropbox)。据吴军先生在《浪潮之巅》所述,这片狭长的区域集中了美国100强公司的四成。


偷拍的Office一角

还一直蛮喜欢自己工作台的

当时我还在Evernote实习,住在Stanford的学生宿舍里。你能真切看到那个热烈的氛围,人们在地铁上研读分布式计算,在餐馆里畅聊新兴的公司。周日走进Mountain View的星巴克,里面每一个人,真的是每一个人,都捧着电脑,在写着他们的side project。当我穿着Evernote的文化衫做CalTrain(城铁),不止一次被人拦下,要和我聊聊对我们新版App的意见和看法。

骑着座驾纵横湾区,相当拉风

如后来的美剧《硅谷》里描述的,连牙科医生都在琢磨自己最新的APP。硅谷的春风所到之处,人人在谈“用户体验”,“互联网思维”,“共享经济”。周末的饭局上也离不开中美技术圈的话题:Facebook的移动战略了,微信快要成仙了,苹果在走下坡路了,Google又出了什么黑科技了。

但是听得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了,好像和你多大有关系似的。当时有个朋友说的,你今天出门被车撞了,明天就有个人坐在你位置上替代你的工作,根本什么impact也没有,公司一样运转。想想还挺现实的。

相比那些改变世界一夜暴富的七彩泡泡,更现实的话题摆在眼前:工作签证能不能抽中,绿卡排队又要延期,行业波动可能裁员,早晚高峰越来越堵的El Camino Real,以及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

据调查显示 在旧金山,根据生活成本计算能达到“幸福”标准的人均年收入是$123, 000美金。而直到2013年,美国每个家庭平均年收入还只有 $51,939。(So You Need Over $95k to Be "Happy" in SF Now?)虽然大部分科技公司都给应届生开出了六位数的薪水,并且连年升高,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动辄100万以上美元的房价仍然让日子过的没有那么轻松。同事常常抱怨光学区房就分小学的中学的学区。

另一方面,湾区大大小小的活动的确特别多,不只国内的公司企业会来做宣讲,风投和孵化器会来找项目,国内各级政府也会来给出丰厚条件,招揽高科技项目回国落地。但这些活动参加得多了,你会发现,始终存在一批人,相比于Entrepreneur(创业家),他们更应该被称为Want-entrepreneur(准创业家):大小活动总能见到这批人熟悉的面孔。他们中的很多年复一年一直用业余时间做着side project。如果你问起他们,可能都是回答”时机还不成熟”。他们的时机可能永远不会成熟了。

大公司

虽然这么说,但后来到了西雅图工作,依然还会怀念加州的热闹。我所在的搜索广告部门,在微软这样的老牌科技公司算是工作节奏很快的团队。同组的同事,深夜还在邮件里聊工作,我们几个人的小组同时跑几十上百个不同的AB实验,持续发布已经做得很成熟了。

同事出差那几天,他的Office是这样的...

但是和创业公司相比区别还是挺明显的,不只是选择独立办公室还是开放空间,也不是有没有免费午餐和饮料的区别。科技行业不同于制造业,即使同样是几万人的规模,这里的大部分人,不是名校名企背景就是智力过人。光是研究这些公司的面试题甚至都可以成为一门生意。(http://www.jiuzhang.com/)

你如果在大公司呆过,就会发现里面有不少有能力但郁郁不得志的青年才俊。他们中的很多人拉出去,若是发挥潜能,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但是天天在邮件群里,会议堆里穿梭,专注于优化alpha模型的beta算法上gamma参数的小范围波动,很快锐气被磨尽,路也越来越窄。很多人都说过,看看你现在的同事和上司,同在一个团队谁也没有比谁聪明太多,不出意外,你若干年后的生活就是他现在的样子。想想挺可怕的。

回国之旅

刚来的时候,会觉得中国是故乡,美国是旅途。那些大好河山,先进制度,教育系统,都是新鲜的经历。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习惯了租车旅行,周末爬山远足,吃饭要付小费,习惯那些不知所云的文艺演出和稀奇古怪的电视台,终会意识到,永远没法过的像在中国一样随意。话剧讲座论坛演唱会读书会创业邦,以前的热闹一个都没有了。终究还是闲不住的。

当时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只觉得硅谷离国内的机会更近,先去硅谷看看好了。拿了LinkedIn, Amazon Lab之类一些offer,做好了搬回硅谷的打算。攒了两年的年假没怎么休过,就想回国转转。去北京上海深圳,看看创业的小伙伴都在干什么。

这一趟临时起意的旅行,彻底改变了自己后来的轨迹。日新月异,真的是日新月异。以前觉得自己还是挺潮的,新出的产品都体验过,圈子里的八卦都比别人早知道,创业新闻也没少关注。一直觉得自己就是Rogers那个创新扩散曲线里最早尝鲜的那2.5%的人群。但是离开三四年之后再回来,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你都不会了。没用过余额宝,没用O2O点过餐,出门没有滴滴连个车都打不到。吃晚饭掏出现金想结账,国内的同伴早在手机上买完单了。让我想起过年时候干看着一群国内的朋友抢红包,而我连银联卡都没得绑。

另一方面,比硅谷夸张多了的是,去个小饭馆吃饭,左右隔壁都在聊“大数据”,“O2O”,”做平台”,“流量变现”。每个人好像都很懂,不是个CXO的头衔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一切就如蒋方舟后来在创业成为新时代的上山下乡描述的:“网龄超过五年,年龄低于三十,认字三千左右,英语四六级上下,知道KK,出入过媒体互联网和广告公司的朋友们都创业了,弄潮了,跟天使投资人喝咖啡了。”

做出决定

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真的体会不同。真想了解创业公司,和CEO聊一聊,和团队一起待上一个下午,很多事情就看清楚了。有些张口闭口“码农码农”的,有些摆明了就差一个程序员的,还有些做什么都没想清楚纯粹在追着风口的,很容易判断。

当时记的笔记,原谅我在此隐去这些创业团队的名字

如果真要归纳一下,可能就是四点吧:首先当然是团队要靠谱,做什么都能成。其次是方向,因为能在方向上试错的机会不会太多。然后是战略上透明,这个你和管理层的几个人聊一聊,很容易清楚大家是不是同心同德,因为不清楚战略的执行不是好执行。最后是战术上开放。具体执行层面需要反复讨论甚至争吵,才能快速迭代,追求极致。那些一下午都安安静静的团队,甚至有些各自坐在各自格子间里话都不说几句的,总让人觉得不太对劲。

所以最后去了现在的团队小红书,一是缘分,二也是选择。说实话我一直想去北京的。毕竟那里朋友多些,圈子也熟悉。彼时的小红书可能还是名不见经传,Stanford朋友介绍的一家上海创业小公司,30多人挤在一个小洋房里。电商业务刚上马,屋里从上到下对了很多打包盒。但是实实在在聊下来,小红书的团队实在是让我觉得太投缘了。后来在短暂的回国假期里我往返两次去上海和团队深聊。

最后想想,本来去硅谷也是为了找个回国做点有意思事情的机会。那一刻对我,这个机会可能已经找到了。

做都做了,逼不能不装

后来就是花一个多礼拜变卖家当转租房子转卖车子。已经走完前两步手续进入排队阶段的绿卡也不在乎了。一两年的信用卡积分换了一张回国的单程机票,当时还挺决绝的。

现在的CEO @charlwin 当时说的一句我还挺受用的:推迟做决定的时间,并不能帮助你把决定做的更好。我觉得有时候未必能把一切都想的那么明白,这毕竟是一个我不清楚的市场。但真要有一个人人都看得准有把握的机会,多半已经没什么机会了。有时候还是挺需要拍脑袋那股子劲的。

一直觉得坐而论道久了,总该起而行道。以前一群工作的朋友指点江山聊行业大势,经常挂在嘴边“绿卡于我何加焉”。现在觉得自己吹过的牛终于要一个个圆回来了。回国后身边朋友总是问我为什么回来,后来回答得是在不耐烦了,一言以蔽之就是:“无非是看重有意思的挑战,大过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写下这篇的这时候我再翻回自己来美国后发的第一篇朋友圈:

比人生未知历险更可怕的,是那种一眼就看到老死的时光

所以没有什么可纠结的,答案一直就在那里。包括题主在内的很多人,可能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只是有时候,我们就是希望听到它从别人嘴里说出来。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Q & A **********************/


Q: 为什么不自己创业?

人总是难免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综合征,对现状不满意,看着别人的手里的果子更甜。也和国内的一些人聊过,有想拉你入伙的,还有希望给你投钱,还有希望你名义加入团队能让他们profile更好看的。

我自己是的确没有太想做的方向,不想为了创业而创业。能想明白和能做出来,本来就差着十万八千里。其实还是觉得,自己扑腾点小事情,还不如大家一起做一件大事情。而且“人前显贵”和“自我实现”作为选择的动机来说有着根本的不同。有些朋友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放着高薪和高管不要,愿意加入创业团队打拼。根本上就是这两种价值观的差异。

Q: 为什么不留在美国创业?

硅谷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吸引了全球的科技人才,对中国和印度,尤其是如此。每年工作签证申请也是这两个国家的人最多。所以在众多的外国创业者中,华人环境也是比较好的。据估算在高科技产业中,华人人口比例达10%,在硅谷可能尤甚。这10%的比例意味着华人创业者可以在硅谷很容易地找到各种华人资源:华人合作伙伴,华人社区,华人孵化器,华人培训和华人投融资机构。在创业初期,迅速地得到交流最为顺畅的华人团体的支持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快问题也暴露的很明显:做中国市场他们不解地气,做美国市场他们更不容易融入。

Q: 值得么?想回去么?

选择回国是会放弃一些东西的,特别是对于不少做技术的工作待遇比较优厚的同学。

一个是降薪的问题。对我可能都不是简单的降薪。如果考虑我当时跳槽第一年的package,股票还有签约奖金,那差不多是换了一个货币符号。

还有是要不要拿卡。FLAG,Amazon和微软这样大公司是sponsor工作签证和绿卡申请的大户。之前的经验一般说手续走个一两年,排期等个三五年,好像也该到手了。 但是如果真的想回国做事情,这张卡不但毫无意义,还会成为累赘:美国政府不管你在哪里工作会全球征税;绿卡不是美国户口,拿了永居之后想长期不在美国居住也是做不到的,必须居留间不断回去。抽中了工作签等绿卡,有了绿卡还想等公民。世界这么大,谁又想愿意为了一张卡片,束住自己的手脚,绑定那些年的青春呢?而且说到底,如果最终想回国做事情,人脉和经验上的积累,在国内显然比在美帝更有帮助。

当然对我最重要的体会,还要说是这一年的乐趣和成长,真的是千金不换的。后悔?“用舍由人,行藏在我”,真的是一秒钟也没有后悔过。这可能就是很多人说的,站在行业风口浪尖,带领千军万马的成就感,才是最大的奖赏。

觉得中国和美国的工程师文化有什么不同么?

刚回来之前确实会些担心国内的互联网职场氛围或者找到优秀工程师的困难。但后来发现其实这边的人才,不管是技术的钻研和对新趋势的了解,并不输硅谷。如果要说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的话,国内的工程师在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上稍逊色一些。或者说很多人是很好的Problem Solver,但有时候是反倒是Problem Finder非常可贵。

那回中国在团队的文化上会有什么不适应么?

其实还好。文化问题,有点类似所谓的体制问题。有些人谈到一些公司文化不理想啦不自由啦,要么讳莫如深,要么好像无可奈何。其实我觉得,文化怎么样,完全取决于团队里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创业团队,你怎么样,你的团队文化就怎么样。我反倒感觉,自己能把硅谷的一些文化带到团队里,一点点也塑造了现在的团队文化。比如我们注重分享,我们开放讨论,和其他国内外创业公司的技术交流啦,包括免费吃喝玩乐啦各种福利啦,CEO和我们坐在一起啦,上下班时间自由啦,有些人周末也来公司待着什么的,和我在硅谷时候看到的创业团队风格都差不多的。


以上。

----------

有兴趣认识,可微信注明来意,搜索:iamkker


user avatar   dj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18岁来美国上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硅谷这边工作。身边朋友挺多回国的,具体原因我看其他回答都总结的挺全面的,我这里就不再一一归纳了,以下简单谈谈我对回国的想法。

海外我只在美国工作过,所以这里只说说我在美国的感觉。我认为美国适合想简简单单生活的居家者,而中国更适合想闯出一片天地的奋斗者。纵观我身边朋友的经历,回国与否主要两个原因,职业机会和文化认同感。


职业机会:

我感觉大部分国人都认为国外机会比中国多,挣的钱也比中国多。这点我认为存在很大的误区。从我毕业之后在硅谷工作的亲身经历来看,不可否认,对于初级和中级工作岗位来说,美国职位的薪水确实有优势,但是同时美国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日常生活花销也高。尤其是在纽约和旧金山这类国际大都市,税和生活费更是高的离谱,各种删删减减下来,跟中国的同类城市 (如,北京、上海) 对比,其实薪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详情请见: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与美国公司人才薪资对比

exactpin.com/salary-com

从职业发展前景来看,中国的优势就要大太多了。在美国,因为跟老板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再努力受到的认可也是有限的,很容易被本地人后来者居上。曾经一个在美国工作多年现在在国内公司当高管的朋友跟我讲过这样一句话:像自己这样在美国工作了几年的中国人,仅在硅谷就上万人,还要面临美国人和印度人的竞争,实在难以出众。而如果放在国内,以这样的海外经历,一下子就让自己摇身一变成了“抢手货”。因为有同等资历的人一下就降到了百人,甚至更少。这么看来,从职业发展考虑,其实回国的空间更大。回国后不但自身的实力能被重视,而且还有很多机会认识很多有用的牛人,业务水平也能有很大的提升,可以从Follower变成Leader。

再说说美国的H-1B工作签证,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海外留学生的职业选择的自由。首先就是它很难抽中。在H-1B面前,命运感觉就是一场赌博,完全不由自己掌握。H-1B到底有多难抽,2015年的H-1B有大概23万多人申请,抢8万5千个名额,本科毕业的中签几率只有30%左右。有人说H-1B抽签只要公司大、职位好就肯定能抽中,其实然并卵。抽签完全随机,跟在职单位一点关系没有。我们身边有大量朋友,学计算机的在Google、Facebook就职,学商的在高盛、花旗、四大工作,照样抽不中。身边STEM学科毕业的朋友还有些连抽三年都没中签 (注: 美国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学科毕业的国际生合法工作实习期为29个月)。OPT期间如果没抽中,就意味着要离开美国,再寻出路。而且现在大部分公司都不招没有H-1B的人,LinkedIn那么多招聘邮件又有什么用,没有合法身份,再好的机会也只能干瞪眼。

挺多朋友都跟我抱怨过,H-1B签证虽然是合法身份,但是对收入限制多的连三等公民都不如。比如,没法自己开公司、开Uber、把自己房子租出去当Airbnb。在大公司干了一阵,很多同胞都想出来创业,但很不幸,H-1B是不允许创业的。身边几个朋友的真实经历,OPT期间边打工边开公司兼职创业,但是抽到H-1B之后因为签证不允许,为了继续创业被迫加了美国人当创始人。

关于绿卡。除非博士毕业并且发了大量高质量paper,不然绿卡排期至少要7、8年 (不包括读书那几年)。这期间只能给公司打工,换工作还会延长排期时间,在这8+年的等待中,不知放弃了多少深造或者大展宏图的机会,只能默默在公司当螺丝钉。很多人说拿到了绿卡就回国,但是即使拿到绿卡,每半年需要至少回美国一次,要是被海关认为没有理由留在美国,绿卡随时都可以被取消。说到底,绿卡不过就一张暂住证,说没就没。再加上美国是全球税国家,一旦拿到绿卡,即使在海外的收入也要给美国纳税。可别以为回国了天高皇帝远美国管不着,美国的国税局可是让美国人最闻风丧胆的机构,逃税的罪名扣下来,可让人吃不消。因此身边朋友回国发展后为了避税放弃美国绿卡的例子数不胜数。


文化认同感:

我小学开始在国外上学,英语一直不是障碍,但是来美国的7年里,从来没有感觉能真正融入主流社会,身边的朋友基本都还是中国人。即使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American born Chinese,他们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身边的认识的ABC,他们的朋友基本也都是ABC。所谓美国的移民文化,其实更精确的说就是第二代移民文化。因为American Born的第二代移民无法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所以导致他们会自己民族形成小圈子,社交活动基本按种族分拨,华裔只跟华裔一起玩、韩裔跟韩裔、墨西哥裔跟墨西哥裔,以此类推。这样才从而形成了独有的移民文化。都说美国是个大熔炉,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但我看它更像四川九宫格火锅,每个民族一个格子,互相之间不怎么来往。

既然从小在美国长大,完全接受美式教育的人都会如此,那么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问题就更加凸显了。举个基本每天都会经历的例子,美国人之间聊天经常会开一些八九十年代的玩笑、说一些年轻时流行的俚语、吐槽吐槽自己支持的橄榄球和棒球队,这时候像我们这样不在美国长大的人就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只能尴尬的笑笑。这点是不管我们英语多好,读了多少西方历史,看过多少好莱坞电影,听过多少老欧美摇滚音乐都弥补不了的。中国跟美国人的幽默感常常对不上号,而这也往往成了大部分国人在美国升职的障碍。

每每与在美国呆得时间较长的老移民聊天,不管他们背景和现况如何,都或多或少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种无力感。这点我看到其他几个回答的朋友也提到过。这种无力感具体从何而来我不知道。也许是美国生活安逸,磨平了他们的棱角。也许是常年在美国当“三等公民”让他们过得很小心谨慎,没有当家做主的归属感。也许是找不到职业上升机会的一种无奈。也许是多年不见父母亲人,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也许是看到国内朋友现在生活风光,后悔当初没有回国的一种悔恨。总之原因很多,我不敢妄自揣摩,但不可否认这种精神缺失是存在的。


其实说到底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绝对的答案,还要取决于每一个人未来想要的是什么,如何权衡得失。


海外互联网人才回国?来精易聘 exactpin.com,优秀offer任你选!

微信公众号:exactpin

关注微信公众号我们会定期推送最详尽的公司信息、行业资讯和招聘成果。


user avatar   qin.c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归国党,之前在美国呆了5年,其中读书一年多,上班差不多四年。去年下半年回的国。

出国读书之前我去过美国一次,那次开始对美国有了好感,以至于出国前一度很反感当时的中国大学和社会环境。当年(08年)在Google实习室里,陈欧给我说他要回国创业的梦想时,我心里乐呵:“你傻不傻呀?你连户口都没有。国内有什么好。我才不呆在国内呢,这里物价飞涨工作压力大而且环境脏乱差人的素质也不高,我要出国去最好的大学读书,毕业去最好的公司,然后留在美国不回来了。” 后来后来(也就是去年),人家在NASDAQ敲了个钟。

读书后的一两年,我也保持这样的想法,也是这么去执行的。但是到了第四第五年,我的想法和观念慢慢发生了变化:

1. 首先,踢球的时候,看到很多老一辈华人。他们和我一样,也是第一代移民,技术型人才。现在他们物质生活无忧,儿女也上了好的大学,可以说是生活稳定,但是我在他们眼里能感觉到一丝失落和无奈。我不觉得他们这样有什么错误,只是我可能最清楚自己是冒险性风格。而我最害怕的是,通过他们,我仿佛看到了我今后10年20年30年也就这样了。这是很恐怖的一种感觉,就仿佛这辈子已经被锁定在了的铺好的道路上,终点是死亡。我的性格向来是比较aggressive,个人测试出来是风险喜好型。加上之前运气好,工作还不错,稍微有点本钱想回国闯闯。再加上我从来没有在国内工作和奋斗过,总归有点觉得缺失(毕竟祖国嘛)。

2. 中国的高度发展让在硅谷的华人觉得有很大机遇。具体对我来说,微信的崛起(我自己做facebook messenger)让我看到了中国企业和技术人员的能力,我想以后中国公司在市值和产品迭代功能点方面会纷纷超过美国公司。回顾过去20年,从西方科技列强,在中国霸占市场,中国人已在外企工作为荣,到现在很多美国公司在中国步履维坚,一些公司甚至撤出在华的办公室,使得我相信今后的10年20年会是中国科技公司慢慢开始去国际舞台上和他们竞争的时代。这一切都诱惑我,毕竟在自己搞家公司做出牛逼产品,去卖给老外,比为他们打工更加有吸引力。

3. 另外虽然我很不情愿,但是不得不承认美国还是一个白人的地盘。他们在自己的Facebook news feed上尽情晒照片秀家庭生活,我感觉自己像异类一样。自己发个照片和新鲜事,下面绝大部分都是老中们的回复。可能我自己圈子还不够多元化吧(虽然我已经是个比较外向的人了。) 就算道理上可以自圆其说,从概率上来看的话,在这边混入主流社会名人堂的华人寥寥无几。而在大陆彼岸,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在美国上市。美国公司CEO也越来越想去了解中国和学习在中国很成功的企业。

我觉得这样才是中国人更好地自我实现。在美国工作,特别是FLAG这种,和国内的工作比,起点可以说是很高,有12w+的薪水+股票;但是如果以10年为一个时间段看的话,这个工作上升的范围(range)可就比国内要窄不少。而国内是起点低,但却有着一柱擎天的可能性。

4. 还就是亲戚朋友在国内的,且家里的老人没有动身移民意愿的。美国对于老人的融入是个问题,另外治安方面也不是万能得好。插播一个,今天早上刚刚在自己Facebook看到:

一个朋友的Grandma在中国城被黑人打到头部,生命垂危。

大概要回来的理由就这么多。当然这边华人还有的是因为其他原因:签证无法续,家里突然出事,国内有家族企业等等。

最后啰嗦一句:回国也不是一帆风顺,这是一个我们又爱又恨的gov和国家:

1. 环境差,有时我怀疑这里是否达到人类生存的起码指标。来了半年我更加确定自己未来的小孩应该给他一个更好的环境,然后让它有选择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 各种证件,流程冗长复杂。办个暂住证,申请个留学归国户口,简直就是噩梦。难度比绿卡还要大,很无奈很艰难。

3. 国内的人大部分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在乎自己的健康。主要体现在拼酒,吸烟上。吸烟这种百害而无一利(除了表面的虚荣)的习惯,早就应该被消灭。吸烟或者公共场合吸烟的问题,就好比清朝当时的鸦片问题一样。在国内一直呆的人,观念上很恐怖,他们觉得大多数的人(或者至少大多数男人)都是吸烟的。不过事实上,但凡你跑去看美国的中产阶级,烟民的比例相当得低。在公共场合(非专门的吸烟点)极少看到有人吸烟。所以我之前就劝国人多出去走走,不然连凤姐都会鄙视我们没国际视野。我07年没出去之前,幼稚地以为他们都是用 MSN messenger 的,而且还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五月一日不过国际劳动节六月一日不过国际儿童节的。(后来才慢慢意识到此国际非彼国际)

回想这一年,或许任何人的意愿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就好像回国的利弊一样。而我也将在这个矛盾的过程中继续走下去。即使在国内,我也会每年积极地出去2-3次,去看一下硅谷的老朋友和新公司,感受一下硅谷创新的氛围。如果非要承认国门就如同钱老先生的围城的话,我现在这个阶段能想到最适合的解决办法就是 dual-location,墙内墙外经常穿梭一下。

=====

那些生活在国外说周围吸烟的人特别多的人,请注意两点:

1. 是不是在大众场合,且室内?

2. 另外人家发达有钱挥霍,我们中国还在发展期就算了吧?

另外正巧在宝岛台湾转机一次,看看人家怎么规定烟的外包装的?




另外声明一点,我并不是要小孩和自己两地,生在美国和在中国长大和读书两回事,另外在中国只能对国际学校,也要花费高额学费,不是说白蹭国内的义务教育。

最后很多人喷我说的“我怀疑这里是否达到人类生存的起码指标”,我这里解释一下:

首先我说的是“有时”,有时会这么觉得。再者,具体解释人类生存的起码指标:假设没有人类在,或者有最基础的人类活动在(比如吃吃果实,打打猎之类的),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应该是这样:


而不是犹如很多国内那样 浓浓的雾霾 和 呛人的灰尘。如果由于我们人类自己的活动,破坏了本该就应该很美丽的自然环境的话,我们就是没有保护好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只是很多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活惯了,以为自然环境天生就是如此。如果你去外面(欧洲,澳洲,日本,新西兰,北美,南美等)走一圈,你就多少会同意国内环境有时没有达到人类最基本的标准这一命题。


--- Do have the faith in what you love:

覃超帝国兴亡史 - 在希望的田野上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qc_empire

定期发布人肉翻墙去硅谷列强工作攻略 + 硅谷资讯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日来,回国的念头愈发强烈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自己在这边有酒有肉有朋友,还能做自己喜欢的职业。

有一次下班,看到前厅里印着一句很俗套的标语“愿你在追求正义和保护社会安全的公共服务中获得荣耀”。(May you find honor in your public service as you seek justice and further peace and safety in our community.)

这句话下面,有三面旗,美国星条旗,明尼苏达州旗,拉姆西郡的旗。

我就觉着,有点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了。

现在出庭,回来觉得,嗯,可把这个毒贩关起来了,可没让那个强奸犯减刑成功,打出了气势,很过瘾。

但这只是因为能打官司觉得爽而已,只是自己的小得意。要说真正的荣耀和成就感,恐怕也只有服务于自己的同胞,保护自己的故乡,才能真正感受到。今天关起来一个毒贩,说不定就能挽回另一个家庭,今天抓一个强奸犯,明天有人走夜路时就能安全一点。

你说,这种成就感,在别人的旗子下面怎么能找得到呢。

请原谅我就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

谢谢评论区一些善意的提醒,别担心,我不是一个实心傻的理想主义者,早就过了拿着鸡蛋咣咣撞高墙的年纪了,也没奢望改变什么。改变自己都这么难了,更何况改变自己,改变社会呢?

说不上有什么宏伟的目标,不过是觉得,给自己人做点事情,心里痛快。


user avatar   shi-nian-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太笼统,欧美也是出国,非洲拉美也是出国,留学是出国,经商移民也是出国,偷渡黑民也是出国。范范说大一统的答案吧。

其实舞台多大,多华美不是关键,关键是你是否适应那个舞台,也许在中国的舞台他是主角,在国外就是跑龙套的,或者反过来。

生活中,有一种类似舞台实力的东西,就是财富,有了财富自由,才有人身自由,进而真正的思想自由。才有各种选择的权利,试错又能全身而退,换一个舞台去实验,不耽误下一段生活的本事。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舞台。

实力和计划不匹配,觉得吃力的时候,还是计算好如何赚钱为好,甚至如何省钱,不至于陷入出国全家返贫的困境中,就得不偿失了。


user avatar   zoe-zhang-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签证到期,没银子了




  

相关话题

  唐人街(China town)真的应该被当作中华文化值得骄傲的一部分吗? 
  如何看待社会上对名校学生出国深造的质疑? 
  德国工厂的工人为什么愿意在同一家工厂里干一辈子直到退休? 
  想申请世界顶尖学校,需要哪些准备? 
  某985基础学科 周围同学无论学霸学渣都对作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其中好多学霸更是为了以后出国保研作弊? 
  24岁出国本科留学会不会太晚? 
  人生中你经历过哪些顿悟? 
  香港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值得读吗?前景如何? 
  有哪些让你坚持很久也受益的好习惯? 
  高一新生退学,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前一个讨论
俞敏洪是一个怎样的人?
下一个讨论
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 2025-0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