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优衣库不把标志印在衣服上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品牌定位;二是设计考量。
展开细说一下。
要想让大家真正了解优衣库这个品牌的定位,我们就要从它诞生那一刻开始说起。
就像研究任何历史人物,不能脱离时代背景是一样的。
1984年,优衣库第一家门店,开设在日本的广岛。
就是那个地球上首个品尝到原子弹的地方。
1984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对于优衣库和日本经济都很重要。
在1979到1982这4年间,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是5.2%,4.8%,3.8%和3.0%。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是逐年下降的。
然而马上即将到来的1984,日本即将结束长达十年的「低增长时期」,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
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那只是一场泡沫。
从1985年开始,日本的股价和房价开始一路飙升。
1984年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个由穷变富的拐点。
逐步增加的收入让日本民众对服装的需求大增。
但是,之前贫穷的记忆,又让当时的日本人依旧喜欢选择平价服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优衣库以平价服装的定位,迅速在日本当地站稳了脚跟。
这些好运气,都被优衣库给撞上了。
对于「定位平价服饰」的品牌来说,不在服装上出现logo,这是业内公认的「潜规则」。
因为不能让穿着者丢了面子。
如果大家对平价服饰的概念比较模糊,可以看看各大超市服装区的自营品牌就知道了。
可能很多人无法想象,在中国被定位成白领和年入百万的人穿的优衣库,实际上在它的原产地,对标的就是超市里的衣服。
就类似沃尔玛的惠宜,永旺的特惠优。
优衣库在日本的定价要比中国便宜大概35%。
就比如优衣库每年都会出的摇粒绒,这件衣服当年优衣库首发价格是2900日元,第二年直接降价到1900日元。
我帮大家换算了一下当年的汇率。1998年的19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一百出头。
当然,这个锅不该我们中国人背,因为放眼全球,哪怕在西方很多地方,优衣库也是白领的日常通勤着装。
这也与日本独特的服装文化有关。
有机会再跟大家细说。
现在,让我们再把时间线推进到1989年。
此时,有一个隶属于「西有超市」下的自有品牌,也开始准备迎接它的新生。
这个品牌,后来人们称它为「无印良品」。
和优衣库一样,无印良品也是一家不把标志印在衣服上的品牌。
我们再来看看1989年的日本经济。
经过5年的一路高歌猛进,日经指数即将到达它的历史最高点。
同时,日本的土地价格也到了顶峰。
那时候的日本人,绝对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一群人了。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88 年日本外汇储备超过了 900 亿美元,居全球第一。
这世上极少有人能坦然的面对一夜暴富,日本人也不例外。
发现自己居然这么有钱之后的日本人,也随之开始了夜夜笙纸醉金迷买买买的日子。
就像每次喷射之后的贤者时刻,在爽完一把之后的日本人,点了根事后烟!
然后开始反思:我为什么这么肤浅?
紧接着,反消费主义的思潮开始来袭。
就在这时候,无印良品的创始人「堤清二」举着手里那支「反品牌」,「反流行」的大旗,恰到好处的出现在了日本人面前。
用不带任何logo的设计,但是不输优衣库的品质,并且最关键的是,比优衣库高的定价,再一次踩在了当时日本人的审美上。
正所谓穷也「NO LOGO」,富也「NO LOGO」。
有点复杂的
说到优衣库的衣服为什么不印logo。
有人会说,因为优衣库的衣服很便宜,没有格调,所以没必要印logo。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定价比优衣库高一档的无印良品,也没有印logo?
有人说,那是因为这两个牌子都是日本的,日本品牌一向低调素雅,所以不印logo。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同属日本品牌的BEAMS和EVISU却在衣服上印了logo呢?
可能还有人会说,因为优衣库的衣服都是基本款,所以没必要印logo。
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同样是基本款的GAP却印了logo?
而不是基本款的ZARA,为什么也没有印logo?
优衣库的衣服不印logo,是一个综合因素博弈的结果。
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品牌定位的原因。
优衣库最开始就是主打的「平价服装」。
对于「平价服饰」来说,不在服装上出现logo,这是业内公认的「潜规则」,因为不能让穿着者丢了面子。
另外,你以为优衣库不想在自己衣服上印logo吗?
要是优衣库一点这方面的念头都没有,怎么可能会出那件印了满身logo的费德勒同款呢?
为什么优衣库会在这件衣服上印logo,后面我会说。
最后,还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原因。
在日本那样一个服装行业高度内卷的国家里,优衣库是没有「资格」给自己打标的。
这个我也会在后面展开细说。
就服装行业来说,在衣服上印logo,其实是在做「辨识度」。
每个品牌都打心底里希望在衣服上做「辨识度」,毕竟这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
但是,并不是所有品牌的客户都能接受衣服上的识别度,尤其是那些价格比较低的品牌。
手表品牌宇舶(HUBLOT)的总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看时间是手表最不重要的功能。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看时间是手表的基础功能,基础到你都不好意思单独拿出来说。
就好比一个打工人,说自己从不迟到早退一样。
第二层,那些选择高价手表的人,在他们的购买理由里,往往还有其他更深层的需求。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身份认同,甚至是炫耀。
所以,我们会发现经典的手表,通常都有极强的辨识度。而且这些年的手表设计,也越来越一眼就能看出牌子。
服装是一种最基础,最入门级的一种社交货币。
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就有了的东西,它的作用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保暖遮体了。
你什么收入,你日常什么生活方式,都是可以通过你穿什么牌子,选什么款式看出来的。
对于任何品牌的衣服,不说让穿着者长脸吧,但起码不能让穿着者丢脸。
优衣库作为一个定位平价服装的品牌来说,肯定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这里,我说一个衣服上logo从有到无的例子。
在九零年代末和两千年初,国内曾出现过很多红极一时的休闲品牌,比如佐丹奴班尼路真维斯之类的。
那时候,这些衣服还有具备一定高富帅属性的,所以衣服上通常都会有logo。
但现在,这些品牌已经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早已沦为「少年穷矮丑套装」的代名词了。
所以你现在再去看这些牌子的衣服,都纷纷去掉了衣服上的logo,换成各种口号标语了。
不过,这样就让这些本身在款式上就没什么识别度的品牌,更加失去了竞争力,只能陷入各种价格战里去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我知道,便宜的衣服不印logo,贵的才能印。
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价格估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这其中包括了价格因素,但还有很多其它原因。
比如,这个品牌之于某品类里的行业地位。
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你穿一百块不到的回力或者飞跃,不会比穿三四百的匡威丢面子。
因为回力和飞跃是国内帆布鞋品类里的代表。
你穿五六百的levi‘s,不会比穿一两千的杰克琼斯丢面子。
因为levi‘s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它是国际上这个品类的代表。
你穿两百块的Edwin,也不会比穿五六百的levi‘s丢面子。
因为Edwin是日牛的开山鼻祖品牌。
EDWIN旗下的女装品牌SOMETHING,还是世界上首个为女性推出牛仔裤的品牌。
在SOMETHING之前,所有牛仔裤都是男式的,女生要想买牛仔裤就只能去买男款。
而且你绝对想不到的是,这个平价品牌早年的代言人,居然还是布拉德皮特。
现在把话说回到优衣库。
对于优衣库来说,只要找到合适的时机,还是会在衣服上印logo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费德勒同款。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件费德勒同款之所以会印上logo,并不完全是因为费德勒的名人效应加持。
而是这件衣服本身的定位,就不是一件社交型的服装,
简单来说就是,没什么人会在日常生活里穿它。
所以,优衣库也自然不用去考虑这件衣服会不会让人「丢面子」了。
还有前些年,被人疯抢的KAWS联名款,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印logo。
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件衣服是优衣库的。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便当时被疯抢,但生活里好像很少见到有人穿?
因为你穿这件T恤,难免会被人怀疑当年你是不是去钻了优衣库门缝的。
一个服装品牌,到底能不能被当作「社交货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它与价格并没有绝对的正比例关系。
所以不能说便宜的牌子不能印logo。
再来回答为什么一开始我说,在日本那样一个服装行业高度内卷的国家,优衣库没有「资格」给自己打标。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和优衣库一样,同样是主打基本款,但却印了满身logo的gap。
GAP本来是一家夫妻店,1969年开设在旧金山。
这也是为什么gap家带赤耳的牛仔裤会命名为1969系列的原因。
gap这个单词,在英文中有「代沟」的意思。
这个品牌当初创立时,希望自己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来缓解当时叛逆的年轻人和父母之间的「代沟」,产品的定位是全家人都能穿的休闲服饰。
所以直到今天,你依然可以看到gap的广告,都是在营造一种其乐融融微阿伐木类的氛围感。
美国是一个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但美国人对于时尚的品味,可以说是公认的全球最差。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美国对外输出的都是些啥?除了T恤牛仔裤汉堡可乐还有啥?
早期的gap,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一家买手店,店里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从黑胶唱片甚至到Levi‘s的牛仔裤都有。
一开始,gap凭借「大而全」的确收获到了一波好感度,但是到了1976年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因为产品线扩充的太厉害了,而且这俩夫妻选款的品味也确实就那样。
就在这时候,一个重要的人出现了,他的名字叫「米拉德·德莱克斯勒(Millard Drexler)」。
喜欢苹果的人应该都知道他。
1999年,乔布斯把德莱克斯勒从gap挖了过来,并让他加盟苹果董事会,并对苹果的零售战略提供建议。
德莱克斯勒在来到gap之前,曾先后在美国几家大型百货商场工作过,这使得他对服装有着独到的「理念」和「想法」,起码比那俩夫妻更有经验。
1983年,德莱克斯勒入主GAP之后,做了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这里我只说3件事。
第一件事,他开始做减法。
把店里所有其他品牌统统砍掉,只留下自营品牌gap。
第二件事,他着手改进设计和提高产品质量。
德莱克斯勒改进设计的主要手段,就是放大衣服上的LOGO。
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放大logo也算是设计?
要知道,就在八零年代初的美国,虽然物质文明已经很发达了,但精神文明这一块,还是一片荒漠。
基本上没有像样的服装品牌,即便有,也大多数定位中产的各种偏商务的牌子。
在休闲服饰这一块,基本算是一片空白。
即便后来的Forever21,也是在1984年才成立。
Forever21的质量有多差?我相信买过的人绝对不会再买第二次了。但即便如此,Forever21在美国还是深受年轻人的喜欢。这足以证明美国人对衣服的质量有多不挑剔了。
可能很多人看不上gap的质量,但你要知道,在那样一种环境里,gap的质量简直堪称服装界的诺基亚了。
即便是在今天,gap的制作工艺也是美国品牌里唯一可以和优衣库一战的。
话说回到gap的满身大logo。
如何让更多人知道你穿的衣服质量比别人好?
没错,就是放上醒目的大logo。
在那样的环境下,大大的logo,同时也是一种质量背书。
潜台词是:我的衣服都盖上了合格证!
原理等同于我们吃的猪肉!
最后一件事,就是德莱克斯勒主导了gap的logo改版。
由原来的gap变成了后来的GAP。
你们看,是不是字母全大写之后,品质感嗖的一下就上去了呢?
因为这涉及到设计中的心理范畴,以前写过相关的回答,这里就不重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德莱克斯勒的这一系列的举措,直接拯救了濒死的gap。
到80年代末,在美国人的家庭中,已几乎找不到没有gap品牌服装的衣柜了。
为此,《商业周刊》将它选为1992年度的封面故事。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做工也不错的优衣库没有给自己盖个章呢?
要知道,日本可是全世界服装行业里,就制作工艺这一块最内卷的国家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之前在另一个介绍优衣库的回答里,提到过的日牛品牌「EVISU」。
EVISU甚至连牛仔裤的裤带绊都做成了「内缝式」的。
大家可以把自己身上的牛仔裤折一下,看看牛仔面料折到五层之后有多厚。
这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提高制作要求的问题了。
要达到EVISU的制作要求,就需要用到专门的机器和缝纫线了。
一般机器不仅扎不穿这么厚的料子,而且还会损伤缝纫机的针头。
不仅如此,EVISU的牛仔裤,还用到两种不同颜色的缝纫线。
虽然以上这些复杂的工序,并不会提升衣服的质量,但却会让衣服看起来更有细节。
现在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很多日本品牌的衣服,就是一眼看上去有种说不出的细节感了吧。
其实秘密都在这种「第一眼看不出来」的细节里。
就日本的服装品牌来说,只有两类品牌会在衣服上做「识别度」。
一种是前面提到的「EVISU」,从面料到做工都属于日牛里的顶级。
另一种是「BEAMS」这种。「BEAMS」相当于日本青年的流行文化启蒙导师。
因为篇幅原因,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所以,优衣库在那样的市场环境里,一不能代表行业最高品质,二不能代表某种文化的精神领袖,所以也就犯不着给自己盖个认证戳了。
02. 【单品|牛仔】3个步骤,选到适合自己腿型与身材的牛仔裤
03. 【单品|T恤】如何挑选一件好看、耐穿且性价比高的T恤?
05. 【服饰|趣闻】为什么有的衣服会显得廉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